她高贵美丽,学至硕士,却自甘成“妓女”,开创世界上唯一一家非
所有的同情,
都比不上一个,
···
即使在有些地方
从业者身上浓艳的香水,
暴露的衣装,
依旧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
这个行当被称之为罪恶滋生的温床,
因为比起贫穷,
被人诟骂要更可怕。
但今天的故事中,
学至硕士,
自甘做了妓女,
还成了“名妓”。
哪怕是怀揣着妓女的名头,
非凡君能给出的评价,
也只有四个字:
普通人,
都难称高尚,
凭什么一个妓女,
能担如此嘉奖?
她叫瑞秋·沃顿,
从事妓女行业20多年,
恩客无数,
但每一个,
都不简单。
交叉性别者,
她的恩客,
全是残疾人,
这也是她接客的唯一要求。
彼时岁月青葱,
成为心理医生是她唯一的梦想,
为了夯实基础,
全力以赴,
沃顿选择读研,
让自己离梦想更近一步。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
就因为这个决定,
被改变了。
并且渐渐萌生出一个想法:
帮助他们,
让他们能够感受到,
“我想要被爱,
想要被爱抚、被珍视,
但我又常常陷入自我厌弃中,
并充满恐惧,
我怀疑我是不是能得到爱,
对我施加的另一个诅咒。”
残疾人马克,
曾这么说。
说到残疾人,
你想到的第一要义是什么?
不少医护人员也以
倘若药石罔效,
就会无情地摆在他们面前。
可悲的,
不是做残疾了,
而是不被当做正常人。
沃顿在做学术研究期间,
然而穷极一生,
大多数残疾人也无法享受这一切,
或者说,
是被人忽视了。
将心比心,
然后在读研的第二年,
沃顿做出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决定,
不做心理医生,
她要成为一个,
她就“自甘堕落”了,
在许多人眼中,
“不可理喻”四个字,
无论外界怎样劝阻,
第一单生意,
是个脑瘫患者,
很年轻,名叫Colin。
那天,是Colin的初夜,
在此之前,他几度活不下去,
恨不得早早了结了自己,
但与沃顿相识后,
他找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当我意识到,虽然我得了脑瘫,
20年前,对于我和我的家庭来说,
此后二十多年,
年轻的Colin变成老大叔,
他们的友谊,
却一直保持着,
沃顿会定期给他做检查,
为他疏导心理问题,
直到最后,
陪他走完这一生。
顺利完成第一单生意,
这就像是一条银河,
此岸上,我还是个普通人,
行至彼岸,我在别人眼中,
俨然妖魔。
她坐实了“妓女”名头,
但一点也不后悔,
甚至还有隐隐的开心,
因为那一夜已经证实,
残疾人的内心深处,
沃顿打算继续走下去,
帮助更多残疾人。
麻痹症患者、盲人、瘫痪者,
全都成了沃顿的服务对象,
有的五感缺陷,
他们不能自理,
常常对生活感到绝望,
但都在遇见她的那一刻,
简单的鱼水之欢,
她要做的,也不止如此。
制定专门的计划,
让他们感受到爱和尊重,
让他们觉得,
自己是个正常人。
她还有两个特殊客人,
一个叫马克,也是个脑瘫患者,
一个叫约翰,患有多发性硬化病。
说特殊,
是因为他们一起参演了纪录片
《Scarlet Road》,
第一见到沃顿,
是在妈妈的陪同下,
没想到这之后,
马克就再也放不下这个人,
与她交流,
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马克在交流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病后,
也感受到自己慢慢振作起来后,
母亲的欣喜,
一切,都归功于沃顿。
约翰常年只能坐在轮椅上,
用以控制轮椅,
医生也已经给他下过诊断书:
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动。
他能动了,
那一刻,所有人都觉得,
奇迹,就是沃顿。
她拒绝了,
自己毕竟是个女性,
再坚强,也会受伤,
她想到,这未尝不是个机会,
把残疾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摆到台面上,
到时候就算自己受到诽谤和辱骂,
也值得。
片子播出来后,
反响非常大,
甚至一举夺得了沃尔克雷新闻奖,
无数人给沃顿发邮件留言,
唯一的遗憾,
就是在影片播出前,
约翰去世了,
她陪着。
其实,她已经送过很多客人去天堂了,
或者不该叫客人,
而是朋友,亲人。
之后,沃顿与同为性工作者的扶勒,
一起创办了“感触之家Touch base”,
专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和帮助,
而且里面的性工作者不是谁都能做,
掌握必要的知识后方能上岗。
这大概,
非盈利妓院。
“感触之家”的扶勒说:
而拒绝他们,但如果你和你的家庭还因
不能正视自己的需求,
她们的网站刚开通不久,
现在的沃顿,
还不时主持纪录片的放映会,
只为让更多人意识到,
残疾人也有正常的生理渴望。
她是残疾人的天使,
也是人间的天使。
所以她的工作,
真的不肮脏,
她的灵魂,
比谁都完美。
残疾人需要关爱,
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
或许是因为自卑,
所以他们不敢说出来,
但是请默默领会,
给他们真正想要的爱,
而不是你认为的爱。
最大的救赎,
是把他们,
当做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