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弟考上了复旦:那些说读书没用的人一定要远离!
____
最近,大学已经开始陆续发放录取通知书,就在前天,我表弟收到了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全家人都高兴地不得了。
我没按耐住,就发了个朋友圈,说676分的成绩是一个转折点,读书是改变一个普通人命运的最好方式。
我的好友美亚也留言说:是的,毕业多年也会发现,学历永远是一张话语权的硬牌,无论从事哪一行。
也有很多其他朋友来留言,说人真的还是要读书。大家基本上都已经是毕业多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各种奋斗的方式也已试过,最后还是觉得,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捷径。
不是它不存在,而是你根本拿不到入场券。
就像我表弟,一个小山村里的孩子,你和他讲做事情要靠人脉,根本就行不通,不是他不懂,而是因为人脉本质上是一种资源置换。
他自己也懂,如果不想继续困囿于这片小小天地,读书是他最体面的离开方式。
所以他真的一直很努力,中考是县里第一名,市里前十,市里最好的高中免费让他去读书,但为了照顾家里他还是选择了县城的高中。
县城的高中当然也很重视他,三年里,常常送他去市里参加一些集训。
再有一个月,他将会第一次去上海,我们都很开心,送他去到上海的,我们觉得是希望,而不是被迫谋生。
未来的几年,他将不再触目只有闭塞山城里的青山绿水,更有开阔城市的灯红酒绿。
他会认识一些他以前完全不可能认识的人,会将自己的格局和认知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这些如果不是他因为读书够好,可能要晚很多年他才会拥有,甚至一辈子都不会拥有。
所以,我永远觉得读书有用。
但现在,由于太多人看事情只看表面,竟然有越来越多人说读书没什么用。
那天遇见一个人,闲聊了几句,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读大学这件事。我说,如果有条件,一定要读个好大学。
他就说:“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去挣钱呢。我家有个亲戚的孩子读到研究生毕了业,不还是挣那么点工资,想在城市买房子还得让父母帮忙。我看还不如人家那些打工的,还能给父母拿点钱。”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他。
但他们永远不会去考虑的是,那些读了书的人,虽然目前还不能给父母金钱上的帮助,但是他们已经从农村、小镇或者小城市,去到了更大的城市,他们其实已经超越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拿到了比以前好太多的资源,而这些来自大城市的资源,将来,会十倍二十倍地回馈他们。
我自己也是从小地方过来的,靠着读书上大学,才知道这个世界远比你想象中大的多。也才知道你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点力气,在城市里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可如果不是因为读书,我的家庭条件连支持我了解这个逻辑的机会都没有。我自己如今拥有的一切,全是读书带给我的。
所以,你告诉读书没用,我真的不信。
当然,我也绝不认为留在小地方就不好。人生有很多选择,有人就是觉得大城市好,有人就是觉得小地方舒服,都没关系。
怕就怕,你原生家庭的条件不足以支持你到更远的地方看一看,你又不肯好好读书,轻信了那一套读书无用理论,最后连选择的机会也没有。
读书最重要的是能为你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所以,如果你碰到那些告诉你读书无用的人,一定要远离。
这些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家庭条件特别好,好到他已经不需要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人我们普通人也和人家玩不到一起去,属于被迫远离。
另一种呢,就是其实明明自己没有认真付出过,只是稍微读了那么一点书,没得到读书的好处,就开始抱怨读书无用,又暗自嫉妒别人的成功,认为一切都是命。
他们将来一定是最喜欢埋怨社会不公平的人,和他们在一起,你学不到什么东西的,所以一定要主动远离。
那些真正读了书,靠读书改变命运的人,永远不会告诉你读书无用,他们会告诉你:
别人的父母争取了,所以人家的孩子起跑线就是会靠前一点;
如今,你自己争取了,你和别人的差距就越来越小,你孩子的起跑线就也会靠前一点。
抱怨无用,努力才有用。
与你们共勉。
宛央。
情感:
从来没想过,今天我真的经历了七年之痒。
刘嘉玲:你以为是我在忍梁朝伟,其实梁朝伟也在忍我。
女性:
被男友劈腿,被生父索要5000万,毛晓彤的人生很惨,但她够狠!
被骂上热搜的大S:你们随便骂,反正汪小菲爱我!
— 宛 央 女 子 —
林宛央
微博:@林宛央
个人公众号:宛央女子(Apple1990-kun )
我一直在,欢迎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