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逼我听讲座了”
"下午在教学楼有讲座,每班需派五名同学参与,请班委组织收集参加同学的信息。"
看到通知群里的信息时,群里一片哀嚎。
"这种讲座真的很烦啊。"
"别抽到我别抽到我。"
但是当班长询问"是否有同学自愿参与"时,群里却瞬间静默了。
一
"参不参加讲座这种事,不是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决定吗?"舍友忍不住和我吐槽。
因为没有人自愿参加,按照学号排序,我和舍友周宇便"被安排"参加了这次讲座,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早就心里有数了,却是有苦说不出。
参加的讲座主题是关于"出国留学"的。
老师在台上口飞横沫讲得天花乱坠,从国外的风俗到学习环境,最后滔滔不绝地说起自己的留学生活来。
但环顾四周,周围的同学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在做作业,后排甚至有人在打扑克牌,偌大的教室坐满了人,但认真听讲的却寥寥无几。
其实我和舍友根本没有出国的打算,甚至因为家庭经济不允许,连出国的念头我们都不敢有,所以这次讲座对我们来说简直毫无作用。
讲座本身的意义在于,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个渠道,去了解专业课程以外的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或者讲座本身并不无聊,而强制性的讲座参与,不仅让参加讲座失去原本的意义,同时也禁锢了作为参与者的我们的自主选择权。
二
为了达到讲座的上座率,学校不仅强迫我们参加,甚至还用各种制度强迫我们留下。
"我真的不想再参加这些浪费时间的讲座了。"舍友留下这句话之后,就偷偷从后门溜了出去。
结果舍友因为中途离开,最后签到的时候缺席,被纪律部以"该班级人员缺少"为由,取消了我们班的优秀班级评比资格。
知道班级荣誉被取消之后,舍友开始成为了众矢之的,所有的矛头指向了他。
"不就一个讲座吗?去参加一下怎么了?"
"真自私,因为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导致整个班的荣誉都没了。"
所有的人都开始责怪他,质问他为什么要逃掉。可是其实大家都知道,问题不在于他。
学校的高明之处在于,即使大家都知道不合理,但当有人违背时,只要涉及利益,原本是被强迫着的人,转眼就会变成强迫者,强迫你去遵守游戏规则。
三
后来偶尔和师兄师姐吐槽这件事,意外发现,他们对于"被强迫"或者"强迫别人"更多的是无奈的态度。
"学校本来就是这样啊。"
"改变不了的事情就只能去迎合咯。"
"反正还有学分加。"
而学校强迫我们做的,远远不及讲座这一点。
购买穿没几次的昂贵校服;在学校指定点购买比平时更贵的生活用品;照要求注册下载某些软件;在某些评选时强行指定的候选人投票;断掉学校其他通信只能用指定的的手机卡等等。
但比起被强迫,真正的可怕的是,相比一开始的抗拒,现在大家更多的是漠然。
毕竟反抗无力,只好让自己麻木。我们不是没有埋怨过,但是最后还是选择服从,即使知道是很不合理的要求。
学校的存在是为了教育,是为了教育出优秀的学生,但现在看来,学校似乎更喜欢让学生成为他们理想中的样子。
而无辜的我们,迫于压力,有再多的委屈都闭口不提,只能在学校的捆绑强制性措施中,一步一步妥协。
最后
其实我们抗拒的,自始至终都不是事情本身,我们抵触的,是我们从来都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我们可以理解,学校为了便于教学和管理,在制定制度上难免会出现强制性的要求。但我们更希望,在权衡利弊之后,学校能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
我们需要的是,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能够给我们更多的选择。
而不是,扯着木偶线的上帝。
晚安。
作者
编辑 / 芝士 木鱼
音乐 / 池頼広 - 梦色坂道
配图 / 怦然心动
"你还有我,陪你度过一个又一个百无聊赖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