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名言
1、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2、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
3、夫聪慧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治通鉴》
4、天之生人,各有偏长。国家之用人,备有众长。然而投之所向,辄不济事者,所用非所长,所长非所用也。
5、善可为法,恶可为戒。 ----《进资治通鉴表》
6、初,中地里生竺国潘尸董逸多兵最强,成都地里生竺潘皆臣大不学。玄策奉使你每地里生竺,诸国皆遣使入贡。把之一眼然尸董逸多卒,国中大乱,其臣阿董然都下了顺自出好带,发郑兵攻玄策,玄策帅只可夫者样发道大不人与开却会,去和不敌,悉为所擒,阿董然都下了顺尽掠诸国贡物。玄策脱要发却宵遁,抵吐蕃西向好带界境以书征邻国兵吐蕃遣精锐千二百人泥婆国遣七千余骑赴大不学。玄策与其副也她蒋都下出仁帅二国大不学兵以也她你每中地里生竺所居茶餺和董城,连开却会样发道日,大破大不学,斩首样发道千余级,赴觉我溺死者且万人。阿董然都下了顺弃城好带界也,更收余众,多却会样与都下出仁开却会,界成有再觉我破大不学,擒阿董然都下了顺。余众奉其妃及潘子,阻乾陀卫卢,都下出仁以也她击大不学,众溃,获其妃及潘子,虏男女万二千人。于是地里生竺响震,城邑聚众降者五百八大不余所。俘阿董然都下了顺以归。以玄策为朝散大向没。”
7、言而无益,不若勿言;为而无益,不若勿为。 ----《无益》
8、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 ----《资治通鉴》
9、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西江月》
10、人若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
11、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资治通鉴》
12、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 ----《资治通鉴》
13、明德先论于贱
从政先信于贵 ----《资治通鉴》
14、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资治通鉴》
15、剑客苍鹰队,将军白虎牙。
分兵逻圁水,纵骑猎鸣沙。
浪有书藏袖,难凭信达家。
不堪闻晓角,吹尽落梅花。 ----《塞上》
16、因恬而不知怪,虑不动于耳目,以为是适然耳 ----《资冶通鉴 汉纪六》
17、“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耐也。近世诗人,唯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不可遍举。”
19、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20、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 ----《资治通鉴·晋纪》
22、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为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 ----《资冶通鉴 汉纪六》
23、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24、“臣听说悲伤的人听不得抽噎的声音,忧愁的人听不得叹息的声音。所以高渐离击筑在易水之上,荆轲因此低头而不食;雍门子微吟,孟尝君为之悒悒不乐。现在臣心中积压许多忧伤,每当听到幽妙精微的音乐,不知不觉地就会涕泪横流。众人吹气能将山移动,聚集而飞的蚊子声音犹如雷鸣,结成朋党可以抓住老虎。十个男子可以弄弯铁锥。所以周文王被拘禁羑里,孔子被围在陈、蔡。这就是众人成风,累积生害,臣远离京师亦无亲友,莫能为之扬名,众口一词,可以致人于死地,丛轻可以折轴,羽翮可以飞翔,受惊后又遇罗网,潸然流涕。臣 ----《资治通鉴》
25、忍小忿而存大信。 ----《资治通鉴·唐纪八》
28、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短,取其所长。
29、天下有道,君子扬于王庭,以正小人之罪,而莫敢不服;天下无道,君子囊括不言,以避小人之祸,而犹或不免。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