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Dr· Padmasiri de Silva的名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Dr· Padmasiri de Silva的名言

2021-05-02 17:30:03 作者:Dr· Padmasiri de Si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Dr· Padmasiri de Silva的名言

  编者按:关于Dr· Padmasiri de Silva的经典语录,希望对你能有帮助,网络整理未免有纰漏,推荐句子或指正,请留言评论。

  1、在西方心理学中,不良情绪会催生需作调整的各种问题,并危害我们的心理健康,而良好的情绪则是宝贵的适应性资源。 ----《情绪心理学的佛学视角》

  2、乐受(sukhaa vedanaa)和苦受(dukkhaa vedanaa)是基于感官刺激的情绪反应。 ----《情绪心理学的佛学视角》

  3、“在特定的事例中,不贪和不嗔或是对贪嗔的否定,意味着无贪及无嗔,或者是一种明确的正面品质,比如说,不贪表现为出离和自由,不嗔表现为友好、善良和忍耐。不痴往往具有一种正面的涵义,代表能促使人觉悟的知见。从正面来看,不贪和不嗔同样是激励善行的有力动机,它们提供非理性的、自主的或者情绪化的动机;而不痴代表着善念或善行的理性动机。” ----《情绪心理学的佛学视角》

  4、情绪常常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创造出某种迷雾。在“趋近欲”,比如贪婪,由于人们看不到其想拥有的客体令人不愉快的一面,所以对客体产生迷恋。在源于恐惧或更多是嗔恨的“回避欲”里,主体会把他的嗔恨投射到客体身上,在极端愤怒的时候,他会变得盲目,仿佛一条愤怒的毒蛇。 ----《情绪心理学的佛学视角》

  5、要掌握情绪的动机需要研究六个根本动机(muula)。它们又分为两组,善根(kusala)和不善根(akusala)。不善根为贪婪(lobha)、嗔恨(dosa) 和愚痴(moha),而善根则为不贪、不嗔和不痴。贪婪会激发趋近欲,表现为自我保护(bhava-ta.nhaa)与感官追求(kaama-ta.nhaa);嗔恨会引发回避欲,表现为毁灭和侵略倾向(vibhava-ta.nhaa)。 ----《情绪心理学的佛学视角》

  6、一般而言,情绪的产生往往会伴随着一个令人喜欢或讨厌的客体。内心的感受倾向驱使人们趋近合适的对象,及远离不合适或者有害的事物。个人也会去认知和判断自己所处的情境究竟是具有吸引力还是令人讨厌。一个人会对令人愉快的物质形态感到吸引(saarajjati),对令人不愉快的物质形态则会产生反感(byaapajjati)。因为人有喜欢(anurodha)和不喜欢(virodha)的感受,总是趋乐避苦。 ----《情绪心理学的佛学视角》

  7、关于恐惧的起源,至少有两种导致恐惧产生的明确情境。恐惧往往是由强烈的欲望而引发…… ----《情绪心理学的佛学视角》

  8、我们对情绪的分析研究范围,基本仅限于情绪状态的精神动力学。然而,也有不少重要因素是源于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会激发不同的心理动机。有时候,尽管社会经济条件已经改变,个体性格结构的改变却较为缓慢。一般来说,无论是渴望得到还是想跟他人分享和关怀他人,这些欲望的滋养和存在,实际上是依赖于某些社会结构。人们的欲望,无论是积攒和囤积、保护和积累、支出和消费、分享和牺牲,均与某种社会的潜藏价值关系密切。贪婪与仇恨或慈悲与同情的出现,总是与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息息相关。 ----《情绪心理学的佛学视角》

  9、不贪与不嗔作为健康或正面的情绪之源言之成理,且可以接受。同样有趣的是,不痴是道德行为的合理基础。错误的伦理观也可能是源于个人的欲望和情绪。根据佛陀的分析,唯物主义道德伦理受到断见论(uccheda di.t.this)的影响,其本身也受制于欲望。因欲望而产生耽著(ta.nhaa-paccayaa di.t.thi-upaadaana.m),而耽著又可理解为四种形式,其中之一就是对形而上学信念的贪执。 ----《情绪心理学的佛学视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