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算计人心,是为了能更好的活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人生感悟 >

算计人心,是为了能更好的活着

2017-07-20 05:00:15 作者:鬼谷信 来源:鬼谷道 阅读:载入中…

  引导语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局,谁都不是局外人。

算计人心,是为了能更好的活着

  公元前311年,距孙膑的马陵之战已过去30年。距秦惠王控制义渠国,亚历山大率希腊联军同波斯军决战已过去20年。距东周君主周慎靓登基,古印度丹护王率军赶走马其顿侵略军,建起“孔雀王朝”已过去10年。

  这一年,秦惠王去世了。

  一

  秦惠王是我曾经心目中第二个大坏蛋,第一个是商纣王。之所以会这么认为是因为商纣王将比干剖心而死,因此比干被称为“亘古忠臣”。

  但是后来我发现比干的死并不是因为他是忠臣,商纣王是暴君的原因。而是权力的斗争,因为比干和微子、箕子三人不是嫡出,被剥夺继承权,所以三人结成联盟反对帝辛。而当帝辛发兵攻打东夷时,比干的侄子微子派人邀请周人攻打商人,帝辛闻讯大怒,进而清除了比干联盟。

  换句话说,比干联盟因为对周帝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周人就大力宣扬比干,并追封国神。比干、微子和箕子也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圣人,受万人敬仰。请问周为什么会赞颂商的遗老?这本身就是个值得玩味的事情。成王败寇,因此商纣王成了千古暴君,而比干成了千古圣人。

  正所谓尔之良药,吾之砒霜。有时候,历史上哪有什么好人,坏人?对一方是好人,对另一方就是坏人。

  所谓的好坏,只有立场不同而已。

  二

  商鞅也是一样,被秦惠王五马分尸。根据善有善报的逻辑,秦惠王应该不得好死才对,应该是个昏君才对。可是大秦帝国之所以是大秦帝国,秦惠王功不可没。

  商鞅之死是因为后台秦孝公去世了,而他与秦惠王是政敌,所以被处以极刑是一种极正常的逻辑,但恐怕也未必如此。

  秦惠王继位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车裂商鞅,很多人认为商鞅之死是因为得罪了嬴驷,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另一半是因为彼时的商鞅在秦国已经拥有极大的权力,大到可以限制嬴驷的权力。嬴驷刚刚继位,但是秦国所有事务都由大良造商鞅决断。对于嬴驷而言,所有威胁他统治地位的障碍,都必须清除掉。

  而另一方面由于商鞅为代表的新臣与公子虔代表的旧臣的矛盾已经根深蒂固、不可调和,对于嬴驷而言,获得贵族的支持更重要。所以他选择拉一派,打一派。暗中煽动公子虔诬告商鞅造反,将商鞅的势力彻底击垮。

  注意商鞅的罪名是:造反。嬴驷是要把商鞅彻底击垮,万世不得翻身。

  尤其对于商鞅这个人,太史公其实并不喜欢他,评价说:“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意思是说商鞅这个人天性残忍少恩的人,考察他当初用帝王之道游说孝公,凭借着虚饰浮说,不是他自身的资质。

  注意“挟持浮说”这四个字,太史公认为商鞅是靠游说赢得了秦孝公的赏识。是不是很亲切?对,这就是纵横家们惯用的方法。因为商鞅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个变法者,不仅仅是一个法家代表人物,他其实是一个辨士。

  秦惠王的行为印证了司马迁的说法。商鞅刚死不久,鬼谷子的弟子纵横家苏秦游说秦惠王,打算投靠秦国,结果却被驱逐,理由是: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

  秦惠王恨透了辨士,商鞅辩士,秦惠王不用。苏秦也是辩士,秦惠王还是不用。嬴驷的心头估计在嘶吼,特么的,做人能不能耿直点,多点真诚,少点套路。

  三

  可有时候真诚并没有什么用。比如有一天,秦惠王忽然发现东面那几个不成器的诸侯居然敢跟自己叫板了,看起来翅膀硬了,不听话了。秦惠王发现幕后黑手居然是那个被自己驱逐的苏秦在暗中作梗,这可真是个意外的惊喜。

  有时候辩士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杀了一个商鞅,还会冒出来一个苏秦。嬴叔叔开始焦虑了。

  苏秦的能力到底有多大?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自诩天下最强的秦惠王就跟寒泉子说:“苏秦欺寡人”。

  嬴驷的心里很委屈,他说这话就有意思了,堂堂的大秦的秦惠王,敢把“公”改成“王”,称王称霸的秦惠王,一个把商鞅车裂了的嬴驷居然认为苏秦在欺负他,这是为什么呢?

  秦惠王愤愤的说:“苏秦不自量力,居然想以一人之力改变天下的局势,想逆天改命,天真!他还想合纵六国,结成联盟对抗秦国,真是笑话,简直痴人做梦。那几个不成器的诸侯们本来就各怀心思,居心叵测,怎么可能会被聚拢在一起呢?寡人料定合纵必然失败。”

  看起来秦惠王认为对苏秦和六国不屑一顾,但是下面他说的话就能看出他心虚了。

  秦惠王接着说:“寡人忿然,含怒日久”,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寡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话说起来很自负却又没信心,估计秦惠王一生最恨的除了商鞅就是苏秦了。

  估计这时候苏秦正端着酒杯看着西方的秦国想,我就喜欢看见你不喜欢我,却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所以秦惠王决定给苏秦点颜色尝尝,他跟寒泉子说:“我打算派出武安君带兵到各国转转,搞个军事演习,吓唬一下他们。”

  战国时候的武安君就相当于现代的核武器,是指那些最能打的,比如白起。但是嬴驷口中的武安君肯定不是白起,因为时间对不上。有趣的是,苏秦的封号也叫武安君,虽然苏秦不如白起能打,但是他以一己之力,让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半步,同样起到了威慑作用。

  见秦惠王生气了,寒泉子说:“君上,万不可如此。武安君一出,天下诸侯会认为秦国向他们宣战,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攻城略地,用武安君就对了,但是要是想不费一兵一卒震慑六国,恐怕要用另一个人。”

  秦惠王说:“你是说还有比武安君更适合的人选?”

  寒泉子说:“是的,此人就是前不久投靠君上的年轻人,名叫张仪。”

  秦惠王问:“哦,此人是什么来头?”

  寒泉子说:“此人师父是我师兄鬼谷子,当年他与苏秦一同在师兄门下学习纵横术,二人能力不相上下,大王不妨一试。”

  嬴驷内心几乎是崩溃的,怎么又是个辩士?但是对付一个纵横家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另一个纵横家。(爱情语录 www.wenzhangba.com)

  结果正如寒泉子所言,张仪在寒泉子的推荐下登上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两人斗智斗勇,不相伯仲,用合纵连横之策,纵横天下,将鬼谷子的智慧发扬光大。

  说个题外话,有人说这个寒泉子的人是鬼谷子师弟,虽然是道听途说,不过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比如寒泉子不是他的真名,而是一个隐居在寒泉的隐士,同理鬼谷子的本名也不叫鬼谷子,而是一个隐居在鬼谷的隐士。

  四

  有些事就是命,嬴驷的一生注定要跟纵横家纠缠不休,死了商鞅,来了苏秦,逐走苏秦,又来了张仪。而大秦帝国也在辩士们的帮助下变得日益强大,张仪也就成了他跟前的红人。历史是总是惊人的相似,比如张仪虽然红了,但是在秦国得罪了一大票人,比如甘茂、樗里疾,全是战国大牛人。

  好的,嬴驷,你的任务完成了,可以安心的走了。

  公元前311年,他真的走了,芈月成了寡妇,而芈姝,哦不,根本就没芈姝这个人,而是惠文后的儿子嬴荡继位成了秦武王。

  我们的老朋友纵横家张仪也面临了人生最大的危机,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继位的秦武王不喜欢他。虽然嬴驷临死前封他为武信君,但是老赢家的风格从来都是提上裤子不认账。

  历史是否又会重演,商鞅的悲剧会有续集吗?

  很显然,有些人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比如张仪的小冤家公孙衍。见秦惠王死了,公孙衍打算让张仪成为第二个商鞅。比如有一次幕僚李雠就给公孙衍献策说:“现在嬴驷死了,我们终于可以报仇了。要想灭了张仪也不难,不如把被张仪排挤在外的甘茂、公孙显都召回秦国,重新启用智囊樗里疾,这三人都是张仪的死对头,到时候张仪在秦国肯定待不下去。而六国看到张仪被驱逐,必然痛打落水狗,哼哼,到时候还怕张仪不死?”

  如果名家的惠施看到张仪有这个下场,肯定拍手称快。说不定庄子会站在惠施的坟前边烧纸边说:“兄弟,你大仇已报。”

  一个人有多牛逼,只有一个标准,看他对手有多牛逼就知道了。

  张仪有多牛?同时代的景春曾对孟子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虽然孟子非常的不以为然,甚至还说些“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大道理,但是面对公孙衍、樗里疾、陈轸和甘茂,这几个战国最聪明的人的算计,如果不屈的结果只能像商鞅一样。而孟子还沉浸在歌颂比干,鄙视纣王的世界观里。

  此时是公元前311年,距张仪之死还有三年。那么张仪能否逆天改命?能否打破纵横家不得善终的诅咒呢?

  五

  “想叫我死?没那么容易”张仪如是想。但是如何在最后的岁月里得到善终,不重蹈商鞅的覆辙,这是张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不出所料,果然没多久就有人向嬴荡告状:仪事先生不忠。意思是说张仪有二心。是不是很熟悉?当年商鞅也是这个罪名被车裂的,看来公孙衍是想彻底整死张仪。不仅如此,公孙衍还让齐国派使者到秦国谴责张仪里通卖国。

  什么叫内忧外患?公孙衍的这一招着实厉害,下了重手希望置张仪于死地。那么张仪如何应战呢?请记住鬼谷子当年传授给张仪秘术:忤合术。所谓的忤合术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孙贼,老子不跟你们玩了。”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张仪主动的找到嬴荡说:“陛下,臣有一拙计,望大王裁决。”

  嬴荡问:“何有计策?”

  张仪说:“秦国若想一统天下,上策莫过于让诸侯们鹬蚌相争,大王坐收渔翁之利。如今因为臣下离间楚怀王断绝与齐国的盟约,所以齐王对我恨之入骨。无论臣下到哪里,齐国必定发兵攻打。臣下愿为报效先王与大王的赏识之恩,只身前往魏国,挑拨齐魏关系,届时齐魏大战,秦国可趁机入主中原,大秦王业可成。如此臣下也可含笑九泉,不负此生了。”

  秦武王见张仪居然有这等忠心,感动的差点眼泪都流下来。于是下令:不准让张仪死在秦国,寡人另有用途。嬴荡期待着当年齐国孙膑与魏国庞涓的那场马陵之战,届时秦国必将坐享其成。不仅于此,嬴荡给张仪回魏国的待遇是:与革车三十乘而纳仪于梁。

  诸侯们都看傻了,包括公孙衍,这是唱的哪一出?这阵势明显是告诉天下,张仪还是我秦国的人。

  一别数年,张仪终于回到了魏国,哦,对了,张仪是魏国人。

  “呵呵,你们也太小看我张仪了。我就算逃走,也要风风光光的走。”

  六

  在围棋博弈里有一招叫神之一手,我们可以理解为后手。

  张仪到魏国,齐王果然马上发兵攻打魏国,魏王震惊了。对于齐国的反应,张仪其实留了一手,他使出了自己的决杀。此时的张仪俨然已经成为了第二代鬼谷子,于是授意弟子冯喜前往楚国,动用了郑袖的关系,让冯喜成为了楚国的使者前往齐国,游说齐王。

  冯喜见到齐王说:“听闻大王对张仪恨之入骨,为何却又帮助张仪?”

  齐王说:“我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寡人早就放出了追杀令,张仪到何处,齐国兵法就打到哪里。再者张仪已经在秦国失势,寡人是势在必得。怎会帮他?”

  冯喜说:“大王恐怕中计了,我听说张仪曾与武王密谋。”

  齐王奇怪的说:“何出此言,谋于何事?”

  冯喜说:“我听闻张仪跟武王说,料定他躲到魏国,齐国必定发兵,彼时齐魏大战,秦国就可坐享渔翁之利。到时秦国便可问鼎天下,一统六国。如今大王发兵攻魏,正中了张仪的奸计。不信你看,秦王怎么会用30辆兵车送张仪到魏国呢?此事蹊跷之极。而大王攻打魏国,更是让张仪得到秦王宠幸,建立功勋,望大王三思啊。”

  结果怎么样?齐王果然立即退兵。张仪因此得以在魏国安度残年,最终在故土去世,度过了最后的三年时光,写下了不朽名着《张子》,可惜已经失传。

  张仪神之一手的妙处进可攻,退可守。这一手让齐王根本没有选择,如果齐王出兵,就的确是在帮助张仪。我们会发现秦王、齐王、魏王其实都是张仪的局中棋子。张仪是诸侯的棋子,诸侯又何尝不是张仪的棋子?

  正所谓:人生为棋,我愿为卒,行动虽慢,可谁曾见我后退一步?

  七

  故事讲完了,这倒是让我想起了鬼谷子当年在云梦山传授给张仪、苏秦的忤合之术的心诀: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

  意思是说:古代的纵横家们,能将天子和诸侯掌控在自己手里,用忤合术去驾驭他们,使其为我所用。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局,谁都不是局外人。有时候你在利用别人的时候,又怎么知道别人没有在利用你?有时候被利用并不是坏事,至少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