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何不停下匆匆步伐,醉入这秋色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心情随笔 >

何不停下匆匆步伐,醉入这秋色

2020-10-29 00:03:20 作者:冰晶鸟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何不停下匆匆步伐,醉入这秋色

  秋日的午后,泡一壶清茶,品味秋的魅力。

  斗柄指西,天下皆秋。不过秋这个季节,似乎自古以来就被打上悲情凄凉的标签,但也有刘禹锡这样开朗豁达之人写下“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样的奇句。凉风习习,片片落叶翻飞,之而簌簌落下,走向生命的尽头。此情此景,的确让人难以做到不去浮想联翩,黯然神伤。但秋不该是这样的,虽然它没有春的勃勃生机,夏的热烈奔放,却是岁月沉淀、饱经沧桑之后,绽放出的绚丽成熟。秋不是生命的终结者,落叶归根,它化作一方春泥,待到来年冰雪消融之际,再将自己的灵魂注入片片新芽,得到重生。它们周而复始,岁岁年年。

  对于叶,我总觉得到了秋日里才是它最纯真的颜色,虽然改变不了以浓绿作为底色,但它的画板上却多了桃红柳绿都调配不出的五彩斑斓。若不是这般,杜牧有怎会在深秋游玩岳麓之际见红叶满山景色时轻叹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风清,秋的韵味是包裹在阵阵秋风里的。立秋以过,暑热将消,秋风如约而至。不似春风这般的软绵,夏风这般的热烈,初秋的风更带有些轻柔温婉,随之还伴着丝丝凉意。不经意间秋风拂过,枝上未落的叶沙沙作响。脚下干枯褪色的叶也发出的声响,同样的树叶,却弹奏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乐章。偶有红叶飘落也不必介怀,是它们的豁达洒脱才堆砌成了这无边秋色。

  秋月明,四季转换,我想只有满天星辰是那不变的颜色。放眼望去或明或淡,或密或疏。月亮依旧在湛蓝的夜空里,悄悄爬上枝头,笼罩下皎洁的月光。

  秋天里又怎能少的了雁南归。一句何处秋风至?就引得萧萧送雁群。秋风把迁徙的鸿雁带回温暖的南方。秋日傍晚,它们振翅高飞,是夕阳将落,红霞满天的山包上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线。

  人总是怀有一份思乡情。秋日里的五彩缤纷搭配上凉凉的秋风演绎了温婉,和谐,缱眷,浪漫的色调,的确是一个思怀的好季节。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几万重。即使我们并不身在洛阳,这秋风乍起却是和诗人张籍一般无二的心境。

  但细细想来,这秋本就是岁月轮回的必经之路,是自然界亘古不变的定律,又何必过分去介怀。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懵懂无知的少年再到成熟稳重的中年,我们度过一秋又一秋,又何必徒增烦恼。你大可在一个晴朗的日子而出,去寻一寻王勃笔下的“秋水共长天一色”;去赏一赏“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秋菊。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将它的博爱渗入万千事物,催化成熟。南方是喜爱种水稻的,在重峦叠嶂的山里蕴藏着一番别样的收获风光。数十亩的梯田连绵不断,将绿色的稻叶幻化为金色的海洋。成熟季节,稻子早已弯下它沉甸甸的背脊,只待人们磨好镰刀,去往田间忙获丰收。

  石榴本着它多子多福的象征寓意,笑得咧开了嘴。一粒粒晶莹剔透的果实不知是吸收了多少阳光雨露恩泽才得到的成果。地头的红薯也不再沉默,在藤蔓交错的荫蔽下悄悄破土而出,似在倾诉它褪去青涩走向成熟的秘密。当然,这份收获还属于自己。你需要轻轻询问内心,春日里埋下的种子,是否已经生根发芽,长出累累果实?

  我是爱极了这秋日里的细雨的,优雅缠绵,不骄不躁,不似夏日的雨那般猛烈。除了雨,还有雾。它在这雨里慢慢缠绕,把所有的一切都装在朦胧的世界里。诗人笔下的雨境多不胜数,但李商隐的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是独特的。这秋日清冷的雨飘落在褪尽繁华的残荷上,滴滴答答的声音响彻在听者的心间。

  秋雨过后的广阔天地,显得更加透彻明亮。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何不趁着雨势已退,悠然漫步而出,褪去周身炎热,抹去积累多日的烦躁,找寻一份属于自己的惬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