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垫
这在我印象中,已经是很久很久没有过的事了。自打结了婚,母亲便很少给我纳鞋垫了。我大多时候总是买了现成的棕的、麻的、棉的来垫,也越来越适应了这些工序化的东西。
那天,当母亲有点不好意思地拿出了那双鞋垫,絮叨着手工鞋垫的好和自己手工的退化的时候,我的心一下子热络起来。
纯白的底子,红色的花瓣,很漂亮。仔细一看,不知道是花线不足的缘故还是母亲后来没了耐心的原因,两只鞋垫一只精致一些,另一只却显得很粗糙。尽管这样,我还是很珍惜的收了起来。我知道,母亲的年龄越来越大了,为我穿针引线的日子也越来越少了。斑白的两鬓、颤抖的双手、再加上一双花眼,在灯下绘制的模样,一下子就会尽显在脑海中,还有比这个更为幸福的礼物么?
于是,我一改一贯的“喜新厌旧”的衣饰习惯,把这双鞋垫搁置起来,放了好久。后来要去上海学习二十多天,近些年来是第一次离家这么久、这么远,于是临走的时候就把鞋垫垫上了。穿着母亲亲手纳的鞋垫,行走在遥远的他乡,确实心里会有所慰籍。清晨醒来,第一眼,就会看见这白色的底子、红色花瓣,心里就宁静了、踏实了。
母亲的心灵手巧,在村子里是有名的。小的时候,经常有些婶子大娘到我家里,请母亲剔鞋样、绘鞋垫上的图案、裁衣、剪发……母亲也乐此不疲,谁来也耐心的帮助,有时候还要搭上些布料、花线等,有的索性就替她们一块做了。自幼我是垫着母亲的鞋垫长大的,这一双不等着垫破,一双花色鲜艳的新鞋垫又放到了我的枕边。
母亲纳的鞋垫,样式好、花色新。有的还是用刀割出来的,毛茸茸的垫在脚下非常的舒适,这种鞋垫到现在我都没明白母亲是怎么做出来的。再后来,我考住了学,要到外地去上学了。每次回家,母亲都会有三两双鞋垫送我,惹的同学们好不羡慕。
恋爱了,老婆也是个学生出身。对这东西一点也不会,所以母亲的鞋垫不仅垫在了我的脚下,连老婆的也有了。并且比我的更好看、更舒适。
就这样,在走过的春夏秋冬里,断断续续的垫着母亲亲手纳的鞋垫,行走在行色匆匆的人生道路上。携着一份浓浓的温馨,载着一份沉甸甸的叮咛,奔波。当累了、倦了、厌了、烦了,不经意间看到脚下的鞋垫,就会有一种安详慈爱,洋溢上心头,就渐渐的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