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独的另一面,是自由和希望”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孤独的另一面,是自由和希望”

2019-08-31 06:30:14 作者:关注右边 来源:麦家陪你读书 阅读:载入中…

“孤独的另一面,是自由和希望”

  早安,这里是【麦家陪你读书】,今天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逝世152周年纪念日。 在此与大家分享波德莱尔的代表作之----《秋之歌》,共同领悟他通过诗歌世人传达的情愫。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主播潇君的声音,一起倾听《秋之歌》,走进波德莱尔。▽点击音频,听主播潇君朗读《秋之歌》      作者波德莱尔 [法]

《秋之歌》当下,我们会陷入冷丝丝的暗黑中;再会吧,旺夏中短暂的猛光!听见枯木残株惨然坠下,哗啦哗啦,落在庭院的铺石小路。 整季寒冬再度上身怒气怨恨、打颤、恐怖苦劳;正如南北极地狱”的太阳,我心坎只是红红的冰晶。 满身哆嗦,倾听根根木块下地;断头台建构之声,并未如此闷沉沉。精神,仿佛支撑不住的塔楼,在撞锤持续猛击下崩塌。 在这单一坠地声,似乎听到:有人急于钉着棺木。为谁?——昨天是盛夏;今日转秋!这玄奥之音,如传来死别 爱你浅绿的眸光温柔美女啊,今天却十分心酸,无论你的爱情、香闺、暖炉,在在不如碧海粼粼水光。 爱我吧,小柔柔!像慈母一样,即使她儿子是忘恩的麻烦制造者爱人啊,妹妹啊,赐我片刻柔情,宛如向晚余晖,或秋光艳射。 人生苦短,坟墓静候大家,真贪!啊!让我头贴在你膝上,虽然哀伤炎夏白光不再,却品味暮秋的柔美而嫩黄之光! - 关于诗人 -波德莱尔是法国象征诗派的先驱,也是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他年轻时十分叛逆,过着游戏人间、浪荡放纵生活,也因此结识了许多文人浪子娼妓舞女。在继承了巨额遗产后,他便很快地将遗产挥霍殆尽,过上了贫困潦倒的生活。他是矛盾载体,一边厌恶所处的残忍污浊丑恶世界,一边又不得不逃进由药片女人组成幻象中。他就在这样的煎熬中长期沉沦着,内心充满了苦痛压抑人生不过是波德莱尔的一行小诗。——芥川龙之介可以说,《恶之花》就是波德莱尔心灵的外化世界,诗人在现实感受到的各种不和谐关系都借诗歌的意象得以具象化。《恶之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丑”的审美意象,是波德莱尔在苦痛挣扎中与世界抗争方式

  在波德莱尔的笔下,巴黎的景色宛如披着一层朦胧面纱神秘女郎,她缥缈阴暗、神秘且遥不可及

  诗人竭尽所能地写尽了弱势穷人妓女,遍地的陈尸与阴森森的病院

  诗中这些意象都有颓废、阴暗的特质,给人以强烈感官刺激

  《秋之歌》是波德莱尔抗争的表现形态

  “整季寒冬再度上身/正如南北极“地狱“的太阳/我心坎只是红红的冰晶。”

  在这里,波德莱尔表现出了两个迥异的感官之差:

  “寒冬”与“太阳”,正是阴暗的现实与自我内心的纠葛体现

  然而,“精神,仿佛支撑不住的塔楼”。

  在这里,诗人内心仍是纠葛痛苦的。

  波德莱尔用了大量细腻笔触描绘这些可怖的气氛,其实并不只是为了写“丑”,而是有着更重要美学意义

  在这首《秋之歌》中,他将两种不同心绪置入其中:

  以独特视角将“美与丑”、“颓废与进取”相联系超越绝对化的二元对立,从而发现了美与丑的联系。

  “爱我吧,小柔柔!像慈母一样/爱人啊,妹妹啊,赐我片刻柔情”。

  在他笔下,丑与恶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面性。

  生活既有丑恶的一面,也兼具美好的一面。

  社会戕害着人类可人仍能从这伤害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所以,波德莱尔既厌恶丑,又赞美丑恶中衍生出来的希望与力量。

  《恶之花》所结出的邪恶花朵,是波德莱尔在黑暗堕落的生活中无限追求美与自然、不断追寻至高理想的人生经验的凝结。

 贯穿诗人一生的,是批判角度恐惧眼光。也正是因此探索方式,才使得其诗歌避免浮于表象腐朽虚荣,因而具有了更深的批判价值。 恶之花不仅只是恶,而是有着超越丑陋深邃宽广之美。波德莱尔的诗歌使丑与恶的地位在美学中得以确认,这也正是人类的审美维度思想内涵不断进步的显现。  

  解读人:静娴。许多美好的书仍需从头读过。

  图片来源于《恶之花》封面,诗人生前照片

△点击图片,听麦家朗读博尔赫斯的《礼物  欢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点击阅读原文,8月读书打卡你能坚持几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