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个班级就足够了
聆听了常老师的报告——《我们的教室》。伴随着常老师温婉柔美的声音,我们一起走进了她的教室。那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呀!充满书香、温情、诗意、童趣、快乐。常老师把音乐和美术引入自己的语文课程,为孩子们编脍炙人口的童谣,每天晨诵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诵读。她的读写绘课程,让孩子们创编故事,绘故事,使学生真正爱上学校。她的阅读银行卡,打造了一个个书香家庭,把家长也带到了高处。难怪有的孩子说:“早知道上一年级这样好,我就不上幼儿园了。”我相信这是孩子的真心话,这样的教室,谁不喜欢?它真的魔力十足,孩子们在这里获得真正的快乐,心灵的自由,生命欢快地流淌着。有这样的教室,有这样诗意的栖居,孩子们怎会厌学,怎会疲累?
我对“教室”这个词进一步理解了。教室,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名字,也不只是一个机械的、呆板的老师授课、学生学习的场地,它更应该是鲜活的,有生命的,充满灵性的。那是实现教师生命价值的地方,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地方,是师生放飞心灵、飞的更高更远的地方。无论它的华丽与简朴,每天都会有故事发生,都会书写生命的美丽。看看常老师的教室就会懂得“教室”的真正含义。
从常老师教室里走出来,不由回头看看自己的教室拥有什么?书香、诗意,抑或是心灵的自由……不得不说,真的很遗憾,我不敢比。可能我们太多地受到自身能力和教学环境的制约,我们的教室达不到常老师那样的高度,但是这不应该是我们的教室苍白无力的理由,也不是我们一年年在教室里虚度光阴的借口,每一间教室应该有其独到的魅力。
“心平气和,不抱怨,不浮躁,像一个农夫,静静地抵挡风雨,侍弄自己的班级,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其中。” 是的,应该像一个农夫那样,执着地热爱自己的土地,用心经营,融入自己的生命,无论它的贫瘠和富饶,不离不弃。
一个班级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