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才为何成群地来》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3:10: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读后感10篇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是一本由王汎森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读后感(一):如何耐得住寂寞

  该本小册子是王汎森老师过去十几年的杂文集,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至少四条)他对这本书的标题不甚满意,勉强接受。论其大部,还是谈论人文学科的边缘化所引发的思考。表面上,人文学科因其不具有直接的现实价值,在市场化的进城中渐趋边缘,仅供维持生计。然实际上人文有其自己的主体性,它所强调的价值总是有形或无形地引导着社会的方向。王老师的书总是引发人重新思考思想的价值,里面诸篇杂文便有许多令人深思之处。但是令人失望的地方边在于我是感觉到王老师“自我学术内卷化”的严重,且不说书中几篇文章大段乃至全文的重复,如《什么可以成为历史》一篇几乎全文重复于《历史领地的流变》,《书的危机》一篇大段也重复于《历史领地的流变》,关键是书中很多杂文提的概念、方法、价值在之前的《执拗的低音》、《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思想是一种生活方式》等中重复出现,让我深觉这种“自我内卷化”的可怕。其实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他将其擅长的人物如章太炎、傅斯年等作为线索穿插其中讲故事的书写方式,只能期待王老师有更出彩的新成果了。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读后感(二):历史视角与二元命题

  作者原本想取名《人文科学的危机》,着实切中本书要义,中二编辑偏要取个《天才为何成群结队而来》的名字,一开始差点以为是教育书籍而错过……

  虽然大多数所选文章只是媒体或演讲里的一鳞半爪,但是仍能窥见中王汎森的治学态度和历史见解,最喜欢的是论述当代史学危机来自于文学和哲学领域的后现代性思考,以及文本与文化的映照这些内容。因此,相比具体的史学议题,教授跨越领域的思考范式是更有助益的,比如历史视角(historic reasoning),其实是我们做金融研究也要借鉴的,比如这两年读信贷史、征信史、保险史、支付史中宗教扮演的角色。

  回想最近两年不成章法的读西托夫斯基、泽立泽、莱考夫、希钦斯以及其他一些人的一鳞半爪,隐隐越发觉得不同的学科论述都回到某一两个二元命题的讨论,财阀与群氓、神圣性与世俗性、利他与利己、能指与所指也好,其中的拮抗似乎都如书中所言多少回到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我虽然始终无法窥见社会学或人文学的治学高山,但庆幸启发了少许思考,多前行了百分之一。以及年纪大了记性衰退,不记笔记真的不行了。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读后感(三):序

  过去一二十年间,我应各种刊物之邀写过一些杂文,这些杂文并没有一贯的主题。但是再回过头去看这些文章时,觉得它们有一大部分与当代学术的发展及人文的氛围有关。所以我原来设想的书名是《人文学的危机》,但是编者们皆建议《天才为何成群地来》(Alfred L. Kroeber语),再三考虑之后,我只好从善如流了。

  我要趁这个机会指出一些明显的错误,如《没有地图的旅程》原是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的书名(Journey without Maps),汤川秀树自传的书名是《旅人》。当年在撰写此文时,不知道为什么误将《没有地图的旅程》书名套成汤川的自传书名。

  收在本书中不少文章是应蔡军剑兄之邀为《南方周末》所写的,在此要特别谢谢他催促我写作所花的工夫。但是人生何等神秘,我现在居然没有提笔再写这方面文字的动力了,回想起来,他当时还给我出过不少题目,譬如将“历史对于人生的益处”写成一个小册子;或是针对“风”写一本通俗小书,或是将某年某月某日要演讲的主题《从“风波”到“风气”——从历史角度看思想与社会的转折》写出来(我在演讲中谈有些思想出现时,往往是社会上感到震惊、不安的“风波”,但是逐渐地变成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风气”)。这类提议很多,我都因为懒散而未曾动笔,说不定等将来新的“动势”(momentum)再来时,我会把这些文债给偿了!

  此外,我还要特别谢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徐思彦,如果不是她一再鼓励,我是不可能鼓起勇气将本书的各篇文章收在一起成书的。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读后感(四):往返于历史与当下的王汎森

  熟悉历史者,当能体会到王汎森所述的遥远的历史个案中所蕴含的当代意味。《“主义时代”的来临——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一个关键发展》一文则将焦点聚集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是如何被个人所主动接纳进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想潮流,直至原本只是救国良方的主义逐步信仰化,统辖最私密的意识深处。与一般的印象不同,广大的中下层知识分子并不是因“洗脑”而被动接受主义,而是发自内心地献身于主义。王汎森的这一发现出乎意料。很容易想到的问题是,时过境迁,当年的社会条件已经不存,那么主义靠什么来维系吸引力?

  我一直好奇,为何一个当代史家笔下的清代史如此有“现代感”?在一篇访谈中,王汎森道出了缘由。“让我投身历史研究的原因之一,就是对近代集权政体形成的关注。我少年时直接、间接地读到许多关于集权政体的信息,对我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荡。”也就是说,个人的困惑驱动他去追溯历史中潜藏的密码。这也就是《天才为何成群地来》一书的价值之一,学人的自述帮助我们理解严肃的学术论文背后的关怀所在,那就是勾连历史与当下、过去和现在。

  通过本书,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更立体的王汎森。《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是王汎森的治学经验谈,多年来我一读再读,受益良多。他还是一名学术组织者,曾任中研院史语所所长和副院长,多次谈到如何为人文学科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包括反思量化评价体系的弊端、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重视学术专著的价值等等。虽然这些主要针对的是台湾的学术体制,但对目前大陆的学术圈也不无参考价值。对书斋之外的广阔社会,王汎森也发表了一些提倡人文价值和文化发展的公共言论。如何收拾人心是后集权社会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再加上消费主义的冲击,更是雪上加霜。他强调,人文价值和素养是“无用之用”的大用,丰厚多元的文化不仅能影响世道,更能安抚人心。

  可以说,王汎森是集学者、学术组织者和知识分子三种角色于一身。《天才为何成群地来》这本小册子,提供了一个小窗口,将学者之外的后两种身份展现在我们面前。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读后感(五):历史学家的“嗡嗡”声

  王汎森以近现代的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研究闻名,比起《权力的毛细血管》、《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等论著来说,《天才为何成群地来》看上去似乎学问不大、价值也不怎么高。这部作品主要集结王汎森历年在《南方周末》等刊物上发表的杂文,一些学术演讲、访谈,另有一些怀人忆旧的随笔。

  历史作为一门记述往昔、关切当下的学问,吸引的人群很广泛。厚重的大部头专著有其特定的学术规范与写作体例,天然地要求进入的资格,普通的读者难免望而生畏,这时候就显出《天才为何成群地来》这类文字的好处了,相对比较轻松,而其论旨仍是半学术的、甚或纯学术的,并没有离开作者的身份与我们想要求索的一些问题。

  之所以把这部作品形容为历史学家的“嗡嗡”声,就是为了点明这部作品的声响是小的、轻微的,却有着“嗡嗡”的回鸣。这个说法并非我的创意,而是葛兆光先生的说法,来自书中那篇《重访历史:寻找“执拗的低音”(与葛兆光对谈)》。王汎森曾经编著了一部有关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的著作,就叫《执拗的低音》,他认为,同一时间的历史发展是由多个层次构成的,有些是主调,有些虽然存在,却成了执拗的低音。葛兆光强调怎样在“嗡嗡”的背景下烘托出主旋律,两位学者促膝长谈,侧重点有不同,主旨是一致的。

  这部集子较让我有感触的,还有两篇关于“假如我是一个研究生”的文章。王汎森极实在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一个老师怎么训练研究生,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以及写论文时应该注意的事情,这是细致的经验贴,更体现了一个大学问家对于年轻人的点拨。全书所有文章都透露着王汎森作为学界前辈的自觉关怀,也透露着他对人文学科的思考。从自序得知,王汎森自己的主张,这部集子原来定名的是另一篇文章,《人文学科的危机》,因为大部分文章主要涉及当代学术的发展及人文学科的突围等主题。王汎森始终认为,人文与科技应当互为补充、互相对话,不应该过于追求SSCI和KPI等量化指标,不应当忽略人文世界的复杂性、多样化和丰富性。

  历史学家并非随时随刻穷经皓首,有时也会写点细碎散漫、不那么学术化的文字,在放松的状态下有时更能见出写作者的态度,或露出真性情。王汎森当年就读普林斯顿大学,现时任职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他笔下,牟复礼、余国藩、杜希德等大学者面目清明。故人已逝,旧事须记,师长教诲犹在耳。就如他所比喻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如“月印万川”,烙下的印痕,长长久久。

  这部集子的各篇文章先后成文于一二十年间,现在摆放在一起,我们在阅读之时能明显地体会到,王汎森始终在关心那几个紧密相连的问题,这种一贯性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思想意义。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怎么能轻忽了这样的“嗡嗡”声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