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批评不伤人颜面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批评不伤人颜面

2019-11-07 11:30:25 作者:卢仁江 来源:演讲与口才杂志社 阅读:载入中…

批评不伤人颜面

  文 |卢仁江

  演讲与口才杂志

  日常生活中,没有人会喜欢听到批评自己的话。被批评是一件很伤颜面的事。同时,批评者也难免会给人留下刻薄的坏印象

  那么,当别人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怎样批评才不伤人颜面呢?

明“纵”暗“止”

  有位老科学家应邀到学校演讲时间安排在下午的第一节课。这段时间不但天气有些闷热,而且午后又正是学生们最爱打瞌睡的时段。他走上讲台看到学生们一个个哈欠连连萎靡不振样子,没有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也没有直接严辞批评,而是表现得很理解的样子,并声明说:“在这个闷热的午后,各位要听我这个老头儿说话,一定很想打瞌睡。不过没关系,各位可以安心地睡。但有两个原则,一是姿势优雅,不能趴在桌子上;二是不准打呼噜,以免干扰他人。”他刚说完,全堂哄然大笑,学生们的瞌睡虫一扫而光

  明“纵”暗“止”的批评方式,明的看起来好像同意对方可以这样做,而实际上是制止对方这样做。就像上述这位科学家的批评,看起来让大家“安心地睡”,实际上“不能趴桌,不准打呼噜”就是不让在教室打瞌睡。这样说,含而不露,以缓和的方式启发被批评者思考,既给人留面子又防止对方出错。

先“顺”后“逆”

  有一次,作家班奇利谦虚地谈到他花了15年时间的研究,才发现自己没有写作才能,这实际上是一句自谦的话。结果,一个读者当着众人的面对他说:“那么你改行呀,你现在改行还来得及。”见对方不但不理解他的谦虚,而且还如此无理地损人,班奇利没有针锋相对地黑下脸来批评,而是笑着说:“是啊,如果我改行,放弃写作的话,也许世界上就少了个三流作家。不过亲爱的,来不及了,因为我已无法放弃写作了,我太有名了。”

  先“顺”后“逆”的批评方式,是先似乎顺从对方的意愿,但后面的真实心理状况,却完全是逆着对方的意愿回答的。因为事实上,班奇利的作品闻名遐迩,但他没有直接指责那位读者,而是以令人愉悦的、迂回的先“顺”后“逆”的方式批评了对方,既保护了对方的自尊心,又让对方自省

形“表”实“里”

  齐白石的白菜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要从纸上跃然而出。有个家境富贵青年画家见齐白石画白菜的功力如此了得,便拿着自己画的白菜上门请教,问画白菜有何诀窍。齐白石看了看对方一身阔绰穿着,然后说:“白菜的本色是‘苍生色’,糠菜半年粮,就是它的存在写照。‘蔬笋气’是画好白菜的又一技巧。不知道你知道‘苍生色’、‘蔬笋气’吗?”阔画家立刻理解了齐白石的批评寓意:“苍生色”,意为中国苍生的贫苦;“蔬笋气”,寓指接地气,跟老百姓心气相通。自己生活养尊处优的富贵环境中,怎么能理解白菜本性,又怎么能画好白菜呢?

  形“表”实“里”的批评方式,表面在说对方的穿着、所处环境或某种表现,内里却是在批评对方某些气质素质不够。就像上述例子,齐白石说的是对方表面画力不够,而内里是批评对方养尊处优,缺乏平民百姓生活的体验和自身欠缺恤民怜贫的素养。这种不直接点出对方缺点又让对方领悟的批评,给对方留了面子,又把问题的要害点得分外准确。

  批评的话,很多时候可以不用说破,不用说得那么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免得让对方下不来台,让彼此都尴尬。我们完全可以点而不破,引而不发,藏而不露,让听者去思考、领悟、寻味话语背后的意思

  - END -

  演讲与口才

  口才助你成功 沟通改变人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批评不伤人颜面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