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咖啡的回味
今天是儿子的寒假返校日,作业不算少,因此过年跟以往不一样,年初二早早地回来了。孩子其实还是愿意呆在农村的。跟小伙伴一起,放鞭炮,还有烧野火。尤其是野火是他的最爱。就是有时候天公不作美,孩子也会依偎在炉膛边,添柴火。红红的火苗映着孩子的脸,常常烧过之后,浑身粘着草,他倒也不在乎。
自然我作为家长代表,也参加了孩子们的作业检查,儿子作文没有带来,但是我自己清楚为了作文,他可是反复写了两三遍。最后完成的才算是比较理想的。
昨天接到朋友短信,今晚孩子要去上课。所以老公也取消了参加聚会的计划。留下来给孩子做司机,送过他之后,我们便按照计划去超市购物。孩子喜欢吃的蛋挞,还有坚果和话梅之类。很久他都没有亲自逛超市了。想着感觉也是颇为悲哀的,因为升入初中,他余下玩的时间不多了,所以有时间的话,他愿意多玩一会,也懒得跟我们来超市。盐津话梅,烤鱼……基本按照孩子的口味补充了零食。
好丽莎是熟悉的,但是咖啡确实陌生的。问了卖咖啡的小妹,她们说有些口味偏甜,于是按照先生的意思选择了美式咖啡。当然她告知我们苦味比较足。但是拿到手,才知道不是苦味足,还基本没有香味,是不是被那个美式两个字给蒙蔽了?
于是我们坐下慢慢喝。
一喝再喝当然还是有苦味,回味时,才能感觉少许的香味和淡淡甜意。
九点多,孩子直奔车边,兴匆匆的样子。
孩子就是孩子呀,精力还是旺盛的,但是有很多时候我感觉他慢,嫌他不够聪明,有时候孩子会有情绪,而我脾气急躁,不能很好地接纳,反而也会生气。
常常言语不爽,闹个冷脸。
成长路上,我们常常提醒朋友们慢慢来,其实我自己压根做不到,因为孩子性格慢,而我急躁。很多时候我无法忍耐孩子的更多思考。
甚至有时候发火的时候也没有看见实际困难。毕竟孩子很多东西对于他来说说初次接触,而我则是以最厉害的孩子标准去要求他。
有时候看见他委屈的样子,我会稍微反思,但是却无法持久保持一颗淡定的心。
路上我拿出孩子爱吃的板栗,他吃得津津有味,而我一边还在规划着晚上的有些话题,他似乎有点不耐烦,而我也是有点自责,的确也就是为了一个初中,也不至于那么纠结,但是现实的情况却常常叫我无法对他放下心来,虽然他不是最自觉的孩子,但是毕竟还是蛮乖巧的孩子,没有什么太多的要求,衣着从来不会讲究,随便得很。对于自己的头发也是漠不关心。今早同学看见他还嘲笑说剃度了。孩子淡淡地说:没有长出来罢了。
慢慢品尝属于自己的苦咖啡,不是大大口地咕噜咽下,而是慢慢小勺轻轻喝一下。等他味道出来再去品尝也不算晚呢。孩子的成长是缓慢的,但是我总是无法真正面对慢。
其实,跟随张文质先生学习生命化教育,几年来我获益匪浅,但是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成长中却还是急躁的。雨声滴答滴答,夜晚的雨声是叫人安静的,细细聆听似乎是天地的絮语,它们在说什么呢?万物生长我们只是给予,春夏秋天都是有开花和成长的,对吗?
忽然想起下午在校园看见那些腊梅,绽放得如同石蜡一般,又因为雨水的洗涤,倒是频添了一种风韵,似乎是透亮的感觉。我还忍不住拍下。是的,不只是春天有景色,一年四季,都是有美丽的,在不同的角落,但是需要我们带着期待和发现的眼睛。对于孩子的成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