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先秦诸子》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先秦诸子》的读后感大全

2020-03-20 23:0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先秦诸子》的读后感大全

  《先秦诸子》是一本由易中天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3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先秦诸子》精选点评

  ●经典入门之作

  ●墨学曾经是显学,与儒学高下;墨子思想导致专治与独裁荀子,化性起伪,人的动物性社会性法家强调人的动物性,认为需要防范制度重要,但最终未被人性;法根本瓦解儒家仁的学说

  ●易中天老师已经把口语熟练运用写作中了,自问自答式愈发纯属。

  ●早点读就好了,更正偏见道听途说

  ●以前都是知道,现在是了解,更深刻,更准确。想理解我们文化根源哲学思想的,这本书更适合。读起来不枯燥,不苦涩逻辑性强。让理解和回忆时候流畅。这才是大师之作。

  ●很好看结构很是缜密目录可以看的出来 作为入门级别的书 有让人继续探寻下去的冲动 很想去找本《老子》和《逍遥游》看一看

  ●以儒家为核心开端,以儒墨道法为主,代替诸子找展开论述深入浅出解释的很到位,诸子之间的关系,也论述得很清晰你来我往,说得透彻。但其中偶有几处小见解,诚不同意,孔子的和儒家的“礼治”的不足,不在于不平等,而在于没有强制性,这是我和先生分歧诸如此类,还有几处,不一说明。想了解先秦历史和文化,看看诸子百家之脉络推荐

  ●真是好书,有系统逻辑,很有启发性

  ●我真的只是为了备个课,然后被易中天圈了粉[捂脸]优秀说书人! 诸子百家真的优秀!

  ●4.5

  《先秦诸子》读后感(一):各家主张缺点小结

  作者深入简出,让我们从通俗易懂文字了解古人的思想与智慧

  孔孟文人代表,主张仁爱亲亲爱人伦理亲疏远近区别对待,提倡杀生成仁舍生取义,厚葬,守孝,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儒家从文化出发。

  墨家武士的代表,主张平等、互利、博爱。墨家以个人权利和社会公平为先。提出民主选举,兼爱,反对儒家命运论,厚葬,支持节葬,墨子以身作则吃苦在前,逻辑严谨

  老庄是隐士的代表,主张真实自由宽容无为而治,收起锋芒,以求安全道家关注人人生哲学。

  韩非等是仕人的代表,主张公开、公平、公正。法家以法治国。

  缺点就是

  儒家的理想主义,以德治国无法全面具体实施

  墨家第一以苦为乐,上层阶级人民群众都不乐意。第二又提出从上至君主下至乡长的民主选举,然后统一全国思想:上之所是,亦必是之,上之所非,亦必非之!上之所是不能是,上之所非不能非。可谓是恐怖的思想控制。第三提出兼爱,对所有人的爱一律平等,无论亲疏远近,高低贵贱。这个几千年下来发现也不可能实现。

  道家以无为求有为,只能是极少的一部分人的道。法家的法是统治阶级的法,不是人民的法。

  《先秦诸子》读后感(二):先秦诸子

  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或者说,墨家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道家留下了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法家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儒家留下了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而且,当我们把这些宝贵的遗产抽象地继承下来时,我们就有希望实现中国人民、同时也是全人类的一个共同理想。 众所周知,这就是“和谐“。和谐的一个基本定义,就是“多样统一”。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从总体上说就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他们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方法是不同的,这就是“多样”。他们的问题、态度、愿望和目标,则是相同的,即都在面对中国社会的重大转型,都在认真思考“中国向何处去”,也都希望天下太平。这就是“统一”。所以,诸子的思想,是可以求同存异的。我们可以各取所需,但不必厚此薄彼。相反,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从各家汲取营养,再把它们统一起来。统一于什么呢?统一于我们祖国的和平崛起,统一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统一于全人类的共同幸福。这就是“和谐”。我相信,也应该是先秦诸子的共同愿望。

  《先秦诸子》读后感(三):【征圣&宗经】

  刘勰告诉我们“功以学成”,那么就从易中天老师的这本「先秦诸子」来定下今年的基调。易老师的“品三国”系列在百家讲坛大放光彩,诘屈聱牙、故作高深不过是掩饰内心无知的手段罢了,像易老师这样用简单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事情才是为人师表的典范。

  其实这本书只说了“儒墨道法”这四大家,而“名农兵纵横阴阳”五小家并没有涉及。诸子百家代表了“士”这个阶层的利益,儒家是文士,墨家是侠士,道家是隐士,法家是谋士。

  最先制霸舞台的,是春秋早期,以孔子为代表,讲究“以德治国”的儒家。之后对它进行挑战的,是春秋末期,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儒家讲尊卑有序的“仁爱”,而墨家讲究众生平等的“兼爱”。第三个登场的,是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不同于儒墨的“德治”,提出了“无为而治”。最后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如果说,儒墨道三家为了天下太平而给出了“治病的药”,那么法家掏出的就是一把“杀人的刀”。

  儒家讲文化,告诉我们要德仁义礼;墨家讲社会,告诉我们要博爱和平;道家讲个人,告诉我们要宽容自由;法家讲国家,告诉我们要公开公正。

  大浪淘沙后没有对错,没有是非,因为自由,所以“百家”,因为活跃,所以“争鸣”。

  《先秦诸子》读后感(四):初读杂感

  1.阅读顺序:建议先第五章,再前四章,最后第六章。

  2.前四章看道家部分相对难。

  3.真要对儒、道、墨、法家学说有相对系统的认知的话,需要看完整本书后重新梳理。因为各家相关思想概念贯穿整本书,并不单独列于某章某节(比如第五章第3节才有对“礼”相对具体的介绍和论述)。

  4.易中天老师的比喻能力之强,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讲礼乐制度为何崩溃时用到的“星星”和“月亮”的概念,生动易懂。

  5.看完后觉得我给学生讲《论语(选读)》时简直照本宣科,无趣之极。曾经自己也不喜欢教《论语》,现在想来不过因为无知罢了。如果现在再让我教,我恐怕会将这本课本作为媒介,引入更多课本外的内容,让学生关注三个问题:为什么(时代背景、个人背景),是什么(学说、理念),怎么办(如何评价、扬抑)。三个问题缺一不可。另外,没有诸子百家当背景与对照,而单讲孔子之儒学,不是没有价值,只是这价值有如鸡肋。

  教学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学《论语》,是为了什么?从而思考:我们教什么?

  其实看完后要想检验对诸子的了解程度,可以问自己这样两个问题:如果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我最容易被哪家或哪位的学说吸引?为什么?

  我个人目前的答案是:荀子。

  《先秦诸子》读后感(五):诸子以争鸣,证明路该怎么走、人该怎么活

  易中天的分析真正是鞭辟入里、深入浅出,让人浮一大白。

  一部诸子史,就是一部思想史。

  作者善于辨析诸子的异同,用平实流畅的笔法讲述七雄纷争的大争之世,诸子思想的源流与嬗变、发展与变异,以及对庙堂与江湖、群体与个人发展路径的设想。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思想的交流交锋交融如一出大剧,比看美国大片还过瘾,给人以思想的启发、智慧的启迪。

  儒家墨家仁爱兼爱之别,儒家道家有为无为之异,儒家法家德治法治之争,在作者的笔下,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

  儒家文士、墨家武士、道家隐士、法家谋士;儒家重文化、墨家重社会、道家重个体、法家重国家;儒家有为无求,墨家有为有求,道家无为无求,法家无为有求,……书中类似的对比剖析俯拾皆是,让读者对先秦诸子的分分合合、吵吵闹闹有一直观而深切之了解。

  事实上,先秦诸子的思想都极具时代的针对性,回应的都是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怎样实现国富民强,怎样提高人民幸福感,怎样让大乱世回归有序安定,实用立场、问题意识贯穿始终,并且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适性,儒道互补、阳儒阴法影响了两千年中华帝国政治文化史。

  易中天的《先秦诸子》深者不觉其浅,浅者不觉其深,结尾更是高扬儒家的自强、墨家的平等、道家的自由、法家的公正对华夏民族、中国文化的贡献。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是中华思想的源头,在批判性继承诸子思想中,我们今人谈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讲述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