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一辈子
那是高三毕业的前夜,当我拖着疲惫的身子从炙热的考场一路逃出来时,天色已晚,茫茫夜色阻挡了我回家的路。于是,我只好拿起我那沉重的饭缸。幸好,学校还为我们这些暂不回家的学生备好了最后一顿晚餐。很饿,一阵狼吞虎咽后,我径直向宿舍走去。
宿舍里只有稀稀疏疏的几个人。意外地,我们的老班——郝老师在里面。他笑容如初,一边摇着蒲扇,一边与那几个同学聊天。我急忙凑上前去,侧耳细听。谈笑间,突然有一同学问:“郝老师,你看我们班今年谁最有希望考上本科?”此言一出,周围立刻鸦雀无声,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郝老师身上。只见他轻轻一笑,微微皱了皱眉,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像是一下子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给问住了,这可是我们郝老师平时在课堂上很少见到的情形。短暂的沉默后,郝老师笑了,目光开始在我们几个人身上游移。等他的目光与藏在角落里的我四目交接时,我发现他的目光停住了,还闪出了些许明亮的光彩。我是一个害羞的大男孩,瞬间,我低下了头。接着,听见郝老师轻咳了两声。“中平,应该是中平吧。”郝老师好像是特意强调了一下,顿了顿又说,“中平学习踏实,成绩稳定,报的又是师范院校,考上本科是最有把握的。”这时,我只感觉一股热流涌遍全身,脸上热辣辣地烫。
经过漫长的等待后,终于到了发榜的日子。那天,我过年似的起了个大早,匆匆吃了几口早饭,就骑上父亲的那辆“老金鹿”向城里进发了。到学校后,见发榜栏前已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个水泄不通。远远看着那黑白相间模糊不清的字迹和热的满头大汗从里面出来一张张或灿烂或沮丧的脸,我惴惴地削尖脑袋使劲往里钻。幸亏我高且瘦,很快就为自己争得了一块立锥之地。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孙中平”三个字才跳入了我的眼帘,紧接着就是考试成绩“502”分。顿时,我惊呆了。这就是我的成绩吗?!我用力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成绩还是毋庸置疑地被确认了。顷刻间,我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似的,耷拉着脑袋,被汹涌的人流挤了出来。
那一年,我们班高考大获丰收,本科出人意外地一举考上了19个。而我只考上了我们当地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
随后,上学、工作、为人夫、为人父,屈指算来已十多年了。这些年来,作为一个乡村教师的我,一直为糊口而忙碌,努力挣扎在温饱的边缘,求学时的许多细节大都在沧桑岁月中变得依稀、朦胧,惟独郝老师的那句话时常在我耳边响起,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试图放弃时,激励着我奋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