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言不合就拉黑,你是“寄居蟹人格”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一言不合就拉黑,你是“寄居蟹人格”吗?

2020-05-27 12:30:12 作者:大将军郭 来源:我们心里都有病 阅读:载入中…

一言不合就拉黑,你是“寄居蟹人格”吗?

  作者:大将军郭|心理咨询师|性感长腿女青年

  图片来源网络杨扬提供

  有个关系要好男性朋友沉寂3年后终于谈了一场恋爱,前两天我问他520怎么过的,他说一个人餐厅门口傻等女朋友,等到餐厅打烊,女朋友没来,他一个人溜溜了。

  听起来很复古有没有,像是那个没有即时通讯工具年代,说好了不见不散,你不来,我便一直等。

  1

  

  

  真实情况并不如此,手机就在手,但女朋友把他的微信电话都拉黑了,就像被关进了小黑屋,联系不上,只能傻等被解禁。

  后来一问才知道,被拉黑已经不是第一次,他们交往1个多月,一言不合就拉黑的次数不少于10次,平均3-4天一次,这谁遭得住啊!

  我问朋友,是不是他说错什么话做错什么事惹女朋友不开,他承认,不太会讨女朋友欢心,但被拉黑也很委屈

  一次是因为他临时要加班,不能去接女朋友下班,她二话不说就拉黑;

  还有一次是他给女朋友点的外卖忘记备注不加辣,等想起来的时候解释,已经发不出去消息了;

  520那天商量晚餐地点,女朋友觉得他连自己喜欢吃什么都不清楚,很失望,说了一句“我不想跟你吃饭”,就再次熟练地把我朋友拉黑了。

  我的朋友做错了吗?

  确实做的不体贴,但错的程度也不至于被拉黑,有什么事咱不能在对话框里解决,非要拉黑拒收消息呢?

  关于拉黑这件事,另外一个朋友也跟我吐槽过。

  因为她不愿意去见父母介绍的相亲对象,她妈拉黑了她一星期,打电话也不接,一星期后她妈想让她见另一个相亲对象的时候,才把她拖出了小黑屋。

  拉黑这个功能,既然存在,一定是有原因的,面对骚扰分手,或者是久不联系且没必要再联系的人,拉黑算是一种恰当处理方式,但渐渐在被滥用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能总是顺畅的,会有分歧矛盾,会有不愉快,但解决这些龃龉的方式还是应该回到沟通本身。

  拉黑有什么用呢?

  关闭了交流通道功能性已经是其次,控制欲驱动的拉黑占了上风

  

  2

  

  朋友问过女友,能不能以后别总拉黑,哪怕你跟我吵一架也行,不要什么话都不说,至少也给我一个解释道歉的机会,女朋友的回答不要太“酷”——不拉黑,你是意识不到问题严重性的。

  我听了这个解释真的很不舒服拉黑变成了一种威胁惩罚,它背后传递的是控制

  擅用反复拉黑的人,具有“寄居蟹人格”的特点

  寄居蟹是一种外壳坚硬,内里软弱生物,用它来比喻这样的人很形象处理问题的方式很强硬霸道,但内心又很虚弱自尊感低,安全感缺失

  只有通过控制别人保护自己,他们才能自处。

  像朋友的女朋友一样,她拉黑的初衷是想让男友更关注她,更在意她,是内心渴望,其实这是很正向的需求。

  但她满足需求的方式却很负面,通过展示自己的“权力”让对方服从——只要我拉黑你,你就不能跟我对话,你就只能被动等待我的动作、听我的。

  为什么说这样的人内心虚弱,没有安全感?

  一个自尊程度高、有安全感的人,是不会过度担心自己的需求不被满足的,也不会轻易把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跟自我价值感、自尊联结在一起。

  他们能区分“你做的不够好”和“你不爱我”。

  他们也清楚在任何关系里,都不会有人绝对满足自己的需求,人的终极满足来源于自己。

  “寄居蟹人格”却相反。

  他们内里的虚弱敏感,会让他们把任何风吹草动都成对方要背叛、否定自己的号,所以用“拉黑”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这能让他们感觉更高的自尊感。

  同时“拉黑”也隐含着“对方犯错、对方不好”的意味,把错误都推给别人,便不必自省。

  看上去他们高高在上,又很无情,其实“寄居蟹人格”者也挺痛苦的,在拉黑的同时,他们也是在用最无效的方式表达情绪,阻滞了情绪的流动,带来了“内伤”。

  3

  

  很多人都不会合理的表达情绪,你可能也经历过。

  有人生气的时候会砸墙、踢垃圾桶、摔东西,还有人会扇自己耳光、伤害自己,“拉黑”就是这些动作的变形,用动作来表达负面情绪,而不是语言。

  这种方式是孩童式的,小孩子在语言体系未发展充分的时候,就是用哭闹、肢体动作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还没有习得正确的表达。

  语言沟通才是成人化的方式,用相对平稳有效的方式去疏通和化解情绪。

  有的人虽然身体在长大,内心却始终是个未发育成熟的孩童。

  体验到负面情绪的时候,他们依然用孩童的方式去处理,无所不用其极的引起关注,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伤痛。

  但寄居蟹的外壳太过坚硬,强横的方式只会反弹成另一种伤害。

  人与人的交往包含了很多反射,你对别人温柔,别人才会对你温柔,而强硬只能交换到强硬。

  4

  以前跟大家聊过吵架时的“沉默”。

  一方试图沟通,另一方却什么都不说,这种沉默很容易让想沟通的人更加气愤,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但沉默的一方却觉得这才是最好的方式,毕竟避免了争吵愈演愈烈。

  “拉黑”跟“沉默”有相同的心理动因,都是在用回避的方式处理问题,都想要逃避面对真实

  虽然的确回避了争吵的升级,却忽视了,争吵的升级才有可能触及矛盾的核心,才是真正的在面对问题本质。

  在虚假的遮掩下,问题和关系都只停留在表面,你会发现,反复拉黑也好,持续沉默也罢,类似的回避方式用得越多,关系的续存期越短。

  我自己也有过情绪顶到极点想拉黑对方的冲动,注意到“情绪”这个词没有?

  不是对方做的有多差劲,而是我的情绪很差劲,是情绪的驱动让我想回避想控制,我们要解决的不是对方的问题,而是自己的情绪。

  要么在沟通中疏解情绪,要么暂时冷静反思,拉黑是把自己和对方都逼退到一条死胡同里而已,除了让你们碰壁和原地打转,它毫无用处。

  而拉黑的次数多了,也会被反噬的,对方可能已经先人一步,在心里拉黑了你。

  —— END ——

  hi 漂亮小姐姐

  帅气小哥哥

  想跟你分享我的生活日常

  和喜怒哀乐

  扫描下方

  加我私人微信吧

  ???

  我在朋友圈等你

  读 ·更 ·多

  残酷 | 泼脏水 | 冠姓权 | 离婚冷静期

  离婚预约 | 值得嫁 | 鲍毓明 | 郑爽

  你的“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