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说起这段遥远的往事,不得不提及村庄周遭最为著名的一个历史人物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说起这段遥远的往事,不得不提及村庄周遭最为著名的一个历史人物

2020-07-04 21:01:53 作者:墨卿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说起这段遥远的往事,不得不提及村庄周遭最为著名的一个历史人物

  算起来应该是在六百多年前,明朝初期,我们的族祖从千里之遥的江西,迁徙到这里。

  陈友谅势力鼎盛之时,曾成功控制了长江中下游五省的大部分地区,极大地打击了元末残暴腐朽统治。其势力范围一度成为元末各路起义军之最。

  陈友谅称帝是在安徽长江边的一座叫采石矶的地方,国号"大汉"。很快移都九江。那是元朝末年1360年的事。

  三年后,陈友谅四十四岁,同朱元璋决战于鄱阳湖。——同为反抗元朝暴政农民起义军,正是所谓历史局限性吧,他们不可能组建联合政府,最终为了一姓之私,争夺江山兵戈相向了。

  斯时,陈友谅拥有庞大的水师,打造出了据说是全世界最为高大的战船——船身长达62米,上下三层,可容士卒三千人之众。同时期日本最大船只身长只有16米。——鄱阳湖水战,陈友谅军60万人,朱元璋军20万人。陈友谅军战船高大战舰密布。朱元璋始料不及大为惊恐。朱退避沉思后迅速决断改用火攻,大败陈友谅之大汉军。陈友谅中箭殒命

  鄱阳湖大捷之后,朱元璋的大明军挥师西进,势如破竹。一直杀到陈友谅起兵之地我村庄周遭。明军叫嚣要斩草除根,杀尽沔阳人。

  据传,明军是见人就杀的,简直就是屠城。

  正值夏日,不少百姓跳入水中藏身荷叶之下。大明军至,有怪鸟叫道:

  "荷下有人!荷下有人!"

  哪有什么怪鸟,实则奸细出卖。

  于是明军下令:见荷砍三刀。血染大小荷塘

  有母女俩,藏于蜘蛛网密织的柴草堆里,明军搜索至此,见丝虫纵横,认为无人,胡扎了几枪搅了几刀而去,母女俩遂得性命。这女儿本姓刘,后来嫁给一位毛姓的江西移民小伙,生养了四个儿子。年迈之时感慨刘氏无后,便偷着改一子姓刘,延续了一脉香火。这一段传说原汁原味记载于那刘氏族谱的开篇序言之中。

  也有幸免于难的。有一村庄,因那村中有人暗中策应明军,待明军来时,全村每户的门上涂划特定记号,整村人免于屠碳。

  我从木箱里翻出父亲报纸包裹着的油印书卷打开,见封面上墨印着"临川王氏族谱"几个大字。翻开细阅,清楚我们的脉系。一对难兄难弟,遵循生命社会法则,生存繁衍,几百年后被一群人尊为鼻祖,不能不说是令人肃然起敬事情

  而"临川王氏"这几个字,让我牵强附会地联想起北宋大文学家,曾官至宰相的,十一世纪中国伟大改革王安石王安石,字荆公,江西临川人,人称"临川先生"。其著作名《王临川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九百多年前,大文豪临川先生思念故土,可是六百多年前我草根鼻祖魂牵梦绕过的家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