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出师表》是一部由黄昇基执导,林珍娜 / 朴成焄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出师表》观后感(一):我为什么喜欢孙恩实
最近我看了一部韩剧叫做《出师表》今天刚刚追到第七集,有一个人物使我感到十分感动,当场就泪目的那种程度。那就是恩实,身为一个女性竞选者,她在之前与曹孟德(男)的竞争中落败。此次再战选举,原本是抱着最后一搏的心态,但是当她看见女主角为了他们区市民所写的整整一本笔记本的改善措施后,顿时觉得她(女主)是适合当选的人,然后在拉票环节直接选择退出竞选,并且帮助女主角拉票。
首先身为一个女性政客在韩国政治圈里摸爬滚打就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虽然剧中没有过多的赘述,但是从曹孟德数次在言语上让她下不了台就能看出她在政界的日子并不那么一帆风顺。但是那是她的梦想,成为官员,为了自己的百姓而去努力,所以她从未放弃。这样坚韧的品质真的十分的值得敬佩。
其次在我今天看到的桥段里,孙恩实看到女主角的确是真的为了百姓着想以后,放弃了自己的选举机会,“推”了女主一把。她是真的识才并且有这样一颗善良的心,她愿意去帮助素未平生的女主,是因为女主才能以及和她一样爱百姓的品质。这是一种知己之间的惺惺相惜,她就是女主的伯乐。
最后针对她和曹孟德的一段对话我觉得她的回怼逻辑缜密且极具讽刺意味。
曹孟德:女候补们联合在一起看起来可能挺像勾结的
孙恩实(保持微笑):男人们一起就是政治,女人们一起就是勾结啊?
曹孟德:你误会了,是误会。
瞬间我觉得姐姐气场两米八,仔细品品这句话就会觉得十分的精妙,同时我也感慨编剧的强大的文字功底。塑造了孙恩实这么一个语出惊人的小配角。
Ok上述就是我喜欢孙恩实的理由啦,有才貌美温柔伯乐,这种人设我真的太可了!!!!!!
《出师表》观后感(二):这个世界,是就算你拼尽全力,也很艰难的世界。(EP1-3观后感)
很多时候,当我们把错误的事,当做常态去习惯了以后,指出问题的人,按照正确方式生活的人,就变成了不合群的人们。
女主角,具势砢,外号飞蛾。人如其外号,在管闲事方面就像飞蛾扑火一样,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仅头三集而已,她就干了以下的好几件事:
1)便利店听到大妈大叔之间唠叨埋怨的传闻,求证!投诉! 2)开小摩托路过巴士站时发现显示屏有故障,拍照!投诉!3)工作聚餐遭同事咸猪手,翻脸,把葱甩他脸上。4)上司滥用公司的法人卡,投诉!5)有人乱丢烟头和垃圾,打电话!投诉!追车!追人!最后意外撞破非法赌局,还拿了奖。6)得知自己的工作是因为人情才得到的且有人会因为自己发入职而被辞退时,当场辞职。7)每年一个小本本,把小区居民们的意见,埋怨,一笔一划仔细记录下来,然后,坚持为他们投诉。
第一感觉:是不是很容易的,就对她产生了一丝丝不耐烦呢? 觉得她自己生活也过得不怎么样,却还老爱管别人的事,很是莫名其妙?
我一开始也有这种感觉,并且在之后深入的思考时,对自己也吓了一跳。具势砢所斤斤计较的,有小有大的事情,就真的是闲事吗?不是的,恰恰相反,她所斤斤计较的,真是那些,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解决,最后只能被我们置之脑后的事。甚至有一些,明明是错误的,但因为无法解决,我们被迫去习惯后,反而成为了常态的事。
为什么开除的事被揩油的人,指出滥用法人卡的人,而不是揩油别人,乱用卡的人呢?这个道理甚至可用于男主徐孔明身上。为什么坚持按时下班,不加班,就成为了一个职场上被贬低的特质呢?为什么他午休时不干活,会被同事们以惊讶的眼神注目呢?
为什么我,明明知道她们做的没错,但在看到他们选择坚持,而不是妥协时,第一反应不是佩服,而是对他们感到不耐烦,甚至是觉得他们不懂变通,不够圆滑呢?当我们把错误的事,当做常态去习惯了以后,指出问题的人,按照正确方式生活的人,就变成了不合群的人们。大部分的人,都不会想要不合群。包括我。
所以啊,虽然在现实中,我不太可能会做出具势砢这样的举动,我很怂,很胆小,很懦弱。
但是我会为所有的“具势砢”们加油的!并且在力所能及之时,出一臂之力协助。
大家都加油!
《出师表》观后感(三):《出师表》——给大王刘禅的一封信
给大王刘禅的一封信
——诸葛亮
你父亲想兴复汉朝,但是,这件大事还没完成一半,他就去世了。现在啊,原来汉朝的地盘又被分成了魏、蜀、吴三份。而我们蜀国,现在力量又弱又小,大家生活的是又穷又苦又累,也确实到了刀架到脖子的关头了。但,还好的是,政府里那些勤务兵们干活都很认真勤快;出去打仗的人也都忠心耿耿,不怕牺牲。不过,这些人现在对你好,那可都是看你父亲的面子,是想感谢你父亲当初对他们的好。所以,现在你可得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学学父亲的做法,做的更好,也让让这些想干大事的人更有信心。你可别随随便便的崩了自己的人设,说话也要注意言辞,别不愿意接受那些能让你变得更好的意见。
还有,不管是那些在宫里当大官的和你亲近的人,还是政府里一般的小官,那都是一家人。不管是谁,做错了,都要接受一样的惩罚;做的好的,接受的奖励也要是一样的。不管是那些心地好、做好事的人,还是那些违法乱纪的人,都要交给专门的官员来处理,让大家都知道你是个为人处世公平的明白人,不会因为谁和你比较亲就护着他,和你关系远就对他不好。
西汉为什么会很强大,很富有?那是因为他们的皇帝喜欢和善良又有能力的人玩,又离那些不干正事的人远远的。而后汉之所以破败、灭亡,就坏在那时的皇帝不喜欢那些善良有能力的人,却和那些不干正事的玩到一起了。以前和你父亲聊天的时候,他一说到汉朝灭亡这事就痛惜、哀叹,痛恨汉桓帝和汉灵帝这俩人。你的那些保镖、秘书、勤务兵们都很可靠,希望你能相信他们,多听他们的意见。你能做到这些,我们大汉朝兴旺发达的日子很快能到来。
我本来不过是个在南阳种地谋生的小老百姓,活的也是偷偷摸摸的,更别提当大官了。也就你父亲不嫌弃我是草根出身,还三次委身到我的破草屋里去找我,和我探讨天下大事,询问我的看法。我很感激他这样看得起我,所以就把命卖给他,决定跟着他混。后来,我们被曹操打败了,差点就垮了。那时,你父亲就让我去联合孙权,一起攻打曹操。算一算,从你父亲把我从南阳找来帮他打天下,到现在也有二十一年了。
现在我要走了,要去平了北方。临走前给你写封信,也禁不住掉下眼泪,却又不知道到底该说些什么。
从这里看的原文,挺有意思的
《出师表》观后感(四):happily ever after之后, 鸡毛蒜皮的现实(EP4-6观后感)
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小白成功当上了区议员.....然后呢?
如果说头三集的故事,是围绕着中二女主一路披荆斩棘,最后成功竞选议员而展开的,那么从第四集开始,则是讲述着 happily ever after之后,鸡毛蒜皮的现实。
区议员听着光鲜靓丽,实际上的日子也就和普通的公务员职场生活差不多,甚至还更惨一点。作为无党派,被同事孤立,被放聚餐鸽子最后还得自掏腰包付餐费(算了算,十盘,每盘九万韩元,相当于你入职的第一天就替所有同事付了价值五千块的聚餐费。)只有在需要投票时,才会被百般谄媚的讨好一下。好不容易吧实施了自己的权利进行了第一次议员投票,出来的结果却是可能连心心念念的工资都拿不到。实在是太惨了。
还好这是部喜剧。倒霉归倒霉,主角应对的方式确也不至于太过的致郁。气的哇哇大叫后,还是得硬着头皮面对生活。
被同事忽悠放鸽子后自掏腰包为昂贵的韩牛烤肉买单,那么就先求求老板分期付款,然后再盘算着九万块的牛肉以十万块一盘去卖,赚点额外的小钱好了。
是无党派议员,那就找人一起共同提议条例。
工作成果被盗用,不会乖乖的任人欺负,幼稚的(把女二号锁在天台上),不幼稚的反击(把和同事的谈话录音下来,用幻灯片在大家面前播放)都通通用一次;
没工资,那就兼职推销绿汁,然后晚上顺便做一下代驾.......
这也是我看到现在非常喜欢世拉的原因。她身上有一股非常旺盛生命力,实在是太鲜明,太具有渲染性了。哪怕日子过得并不顺畅,在短暂的愁眉苦脸过后都会继续想办法见招拆招。应对的非常积极,用正当的方式也好,耍无赖也好,发疯也好,都绝对不会选择说为了日子过得轻松一些,就选择得过且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她和孔明才是天生一对,而非前男友金珉载(这位就算买下所有的绿汁,帮助世拉度过一切的难关,他与世拉也不合适)。因为在前男友的眼里,世拉的生命力是一种“麻烦”,他喜欢 “安安分分,不要找太多麻烦”的女孩子。和他在一起,世拉的这种特质就会被扼杀掉。
而孔明则不同,他从一开始,就已经开始偷偷的在欣赏这股生命力了(个人觉得就算是一直守在世拉的身边的朋友和家人们,也未必是真的欣赏世拉的这股较真劲儿的,更多是处于爱与友情所以才帮助世拉竞选。)知道这认真的态度会让世拉四处碰壁,所以他有在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它,浇灌它,然后明里暗里的告诉世拉: “你的不妥协并不傻,也不麻烦,你并不是一定要改掉它的。” 同样的,世拉也在用她身上的生命力,把孔明从孤僻的个人世界里给拉出来,给他温暖。
个人来说,我更喜欢看编剧发这样子的糖。并不是只俊男美女们亲亲抱抱举高高在谈恋爱。而是两个人,能看得到对方身上的别人看不到的特质与美好。相互呵护,鼓励,在一段关系中两个人都在帮助对方成为更好的人。
这才是我理想的爱情模样呀~~
截图by: kdramatelier截图by: kdramatelier《出师表》观后感(五):希望我们,都撕掉标签,带着期待生活吧
人生第一篇豆瓣剧评,献给这部新剧吧,尽管按目前形式来看,顶着这么一个起源于我们中国文化的名字,第一集又小小地黑了一把中国的这部剧,在天朝大概率是扑了,我这篇剧评也会沉到水底吧;但看完第一、二集,感触还是挺深的,在这里还是想分享下。
(P.S.其实没必要因为黑我们就直接打一星,我也看过不少韩剧了,可以说至少20%的都会有那么一两处让作为中国人的我不太舒服的地方,但反观我们自己,观念里好像对韩国人也没什么好感不是吗,不然也不会整天“棒子、棒子”地叫了,所以只要剧的主旨不是黑中国就行了呗,反正我们看剧也没花一分钱,白嫖党就是可以无牵无挂~)
女主人公,29岁,干啥啥不行,举报第一名。按照传统,这样的女主上来就会被扣上“莲花婊”的帽子,被喷得体无完肤之后让观众弃剧;男主人公,含着金汤勺出身,但是免不了因为各种原因烙下了童年阴影,在有着需要治愈的伤痛的同时,还带着从小对女主的暗恋,走到了今天。不出意料,之后就是俩人从互相瞧不起到联手打怪升级+培养感情的发展路线,最后事业爱情双丰收的结局。完完全全是韩剧多年的套路。再加上喜剧的性质,哦吼,是不是想想都有点腻了……
但我为什么竟然没怎么快进地看完了两集?事实证明,套路或许是陈旧的,想表达的东西却可以不一样,甚至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大概率是因为,编剧写这个故事,还是从想和观众有共鸣的角度出发而创造出的吗?
这一点太难得了;看过太多剧,编剧都是从想和广告商、金主爸爸有共鸣的角度出发来创作的。
还有导演的编排,把这个故事讲出来的过程,也很触动我心。
说个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吧。
第二集里,女主和闺蜜去拉选票,看到一群和蔼的老大爷以为他们真的像看起来那么和蔼,于是开始宣传自己,结果大爷们看到她一个女孩子,上来就是熟悉的味道:
一句话一个标签,贴贴贴老爷爷们唠叨完了,下一个镜头立刻切换到嫁了人也生了孩子的另一位女主闺蜜。
她是在享受幸福吗?
No no no,她正在卫生间里给还是婴儿的女儿挤奶~
讽刺吗?
当妈妈真的不容易,真的然后下一秒就被炒了~
这也会被炒?然后领导的回复:
所以被炒,都是妈妈们的事儿呗(虽然没写但应该都是妈妈们吧,爸爸们根本不需要时刻跟有几个孩子挂钩不是吗,尽管我这么想也有点偏见了)妈妈们生的孩子都挺多,但没看出来幸福随之增多,倒看到了时刻要担心的被炒的风险~
闺蜜想破口大骂,用非敬语:
即便要被炒了也还是会先想着孩子的,就是妈妈但总归也只是想想。嗯,实际上只敢灰溜溜地说句“ne~”然后麻溜收拾东西走人。
看到这里真的,难受极了。说是部喜剧,却看得又气又难受。尽管这样的情况早已就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但拍成电视剧,赤裸裸地放在你眼前,还是会看得气促胸闷啊。
为什么,因为真实又无奈啊。
不过令人稍感宽慰的是,在第二集后面一点,编剧替我说出了我想说出的话:
这一刻,我感觉到,编剧是有在用心讲这个故事的。
整个剧的立意也就在这里了吧?女主从出场就是想撕掉标签的,29岁,无业游民,没钱没背景,但是竟然想搞政治!换谁看谁都会觉得是个疯子。但是谁规定这样就不能搞政治了吗?尽管没什么胜算。
甚至跳出剧来看,饰演女主的NANA姐姐,不也是在努力撕掉“爱豆演技不好”、“花瓶”的标签吗?所以我看出了她十分努力地在诠释角色了,尽管在喜剧的内核下,夸张还是有点的。
然后编剧又说了一句戳心窝的话:
看来编剧也知道我在夸ta用心了~嗯,或许做的还不够好,但能撕掉标签,顺从内心并用心为之付出努力,那么即便失败,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不是吗?
很老的鸡汤,不过放在什么时候都还是对的话吧!不会因为它又老又旧就成了歪理了吧!
所以不管是剧还是人生吧,令人无语的事情时时有,如何应对也还是要靠自己。就是剧常常会把人生悲惨的一面拿出来放大,再给一个现实没有的圆满结局;而人生悲催之事常有,却难以有剧中的happy ending。
可那又怎么样?
最后作为NANA姐姐的颜粉,以及在有点喜欢男主小哥哥的情况下,我真诚地祈祷这部剧别烂尾,编剧能一直这么戳我的心窝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