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速成课:经济学 第一季》观后感摘抄
《十分钟速成课:经济学 第一季》是一部由Jacob Clifford / Adriene Hill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分钟速成课:经济学 第一季》精选点评:
●一共35集,每天2集,完成了。起初只是纯粹打算练习英语听力,但讲的很好,很多基础经济学知识,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经济学 知道经济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决策。就当作是练习英语也是蛮好的嘛!推荐
●过于浅显
●之前看完的...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后再看一些文章会觉得清楚了一些。希望能把家里的那两本书再翻完。
●经济学小菜~
●语速够快,在10分钟里可以接受超大量的知识点,前提是你得跟得上٩( ö̆ ) و
●很有收获 经济学真的很有用哦
●有些點對analysis挺有幫助的,感謝。
●值得一看
●DFTBA!!!
●有意思但还是推荐看书
《十分钟速成课:经济学 第一季》观后感(一):受益匪浅
越来越需要金融知识了,这部片子实在是太涨知识了!0.0机会成本0.0时间成本很重要,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一定要取得收益,而且所取得的收益一定要大于成本你干的事才有意义!产业分工使生产效率提高,贸易交换使人更佳富裕!用自己的优势产品和别人生产的优势产品贸易,每个人都能获得最大利益,都会富裕!专业化与贸易使世界变得富裕,自给自足效率低导致贫穷!金钱可能买不到快乐,但它能使你免受许多痛苦。通货紧缩往往意味着经济萧条的到来,因为物价下降,人们不消费,期待更低的价格再买。但经济周期总伴随着紧缩与膨胀,慢慢就膨胀了。HBI人类发展指数、CPI通货膨胀率。泡沫的产生是因为人们觉得某种商品的价格会一直涨,于是大家都来买这种商品,等价格涨了再卖给下一个接盘侠,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把风险转移给下一个人,最后价格太高没人买了泡沫就崩盘了…美国次贷危机等泡沫破解都是因为这个。我要研究研究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美国互联网泡沫。
边际收益递减效应vs沉没成本vs价格歧视
行为经济学:人们痛恨失去!
《十分钟速成课:经济学 第一季》观后感(二):阅后笔记
第八集:政府花费了100,但是可能会变成实际价值175的经济支出。1.75就称为此时的乘数。更有针对性的税收减少和信用额抵免税收,乘数更低,因为这些政策往往对收入更高的人有益,而这些人的额外收入往往存的比花的多。
政客需要关注选票/政绩,所以凯恩斯更满足他们的需求,一切都是为政治服务。
第十三集:关于房贷是否提前还款的问题:如果现在手上持有的现金收益率跑不赢房贷利率,提前还贷单独看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加上一个未来一定会通货膨胀的前提条件,那么提前还贷就是不明智?明智的做法是将手上现有的现金变成更多实物,这样才不会造成现金购买力下降。可是购买了实物是资产吗?如果不是不如提前还贷。并且基于中国或说世界史来看大家都认为会通货膨胀,但是经济增速不断减缓,未来到底怎么样who knows?
滞涨:产出放缓同时物价上涨,即经济停滞+通货膨胀;解决方式:1980s美联储新上任主席paul volcker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产出暴跌,失业率增加,物价停止上涨。
第二十四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收益会随着产量升高而下降(终会有一个临界点,新增的边际成本会无法覆盖边际收益)新雇佣一个但是带来的产出可能覆盖不了人工成本,所以不要一味扩张。
第二十六集:最容易辨认的非价格竞争形式:广告
博弈论让寡头更专注于非价格竞争,因为一味价格战只会继续平分市场同时减少自己的利润,只有让消费者认可品牌价值,提升企业软实力才能增加获客。
《十分钟速成课:经济学 第一季》观后感(三):笔记
1,经济学简介 权衡收益与成本,理性的决策者。宏观与微观经济。 2,专业化与贸易 南北战争(南方想用廉价的奴隶工人)。 工业革命——人类真正的发展。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国富论》劳动分工,各司其职。 专业化提高生产率;贸易使人们富裕。国家应该集中生产最擅长的产品。 3,经济体系:我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谁获得? 计划经济(朝鲜),自由经济(新西兰),政府干预、 企业 / 个体 / 政府。 解决贫穷?经济学没有解决方案,只有权衡取舍。 4,供给与需求 自由市场,需求定律,供给定律。过剩,短缺。人体器官买卖,需市场监督。 5,宏观经济: 经济产出,失业率,通货膨胀,利率,政府政策。(始于1930大萧条) 政策制定者的三个经济目标:经济持续增长,控制失业,维持物价稳定。 三个指标: 1)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总值(通过通胀校正的GDP):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买二手车不算,股票不算,公司收购不算,非法,小费不算,因为没有新产品/服务。) 2)失业率:摩擦失业,结构性失业。(主动辞职不属于失业,算失意的劳动者。) 3)通胀率:经济衰退一般为通货紧缩。津巴布韦。 6,生产力与增长 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看人均GDP 经济发展靠生产力的提高:生产要素:劳动者,人力资本(知识,技能,机器) 电脑——互联网 7,通货膨胀与泡沫 Custumer Price Index 消费者物价指数 是否富裕看购买力 1),消费者为商品竞价,太多钱追赶太少的商品 2),生产资源(石油)减少,增加所有商品的价格成本 3),生产者提高售价,减少产品的生产 例:委内瑞拉:减少石油出口,增加印钞。 2008年美国房价次贷危机,1630郁金香泡沫。 8,财政政策 衰退缺口: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提高支出建路建桥,创造工作岗位,减少税收,促进消费 通胀缺口: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公共岗位),提高税收,冷却经济 凯恩斯:政府支出可以弥补消费者支出的减少,虽然经济会自我修复,但不能坐以待毙。 美国:消费者支出少,政府可以增加自己的负债(赤字支出)(政府借钱填坑,避免经济衰退) 挤出效应:政府借更多的钱,利率上涨,企业更难贷款买工具。 政府在经济低于最大产能时刺激经济,会增加个人支出。 9,赤字与负债 预算赤字:政府支出 > 税收收入,政府不得不借钱来补缺。 负债是预算赤字的积累。 美国负债:18万忆,25%用在福利保障。 10,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美联储): 1),调控和监管国家的商业银行,确保银行有足够的准备金防止提款浪潮 2),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加速或放慢整体经济 利率低,借款人借更多钱,花更多钱。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操控利率。 扩张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想要加快经济,增加货币供给,银行有更多的钱借出去,借款者货比三家,银行降低利率以竞争,引起更多的借钱和花钱行为。 增加货币供给的三个方法: 1)减少法定准备金(银行自留部分) 2)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央行减少利率(贴现率),商业银行更易借钱 3)公开市场操作,通过量化宽松:央行不仅购买短期国债(国库券),还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印钞,使得商业银行有更多的现金,增加流动性。 11,货币与金融 金融系统:银行,债券,股票 借出者和借钱者 13,经济崩溃
《十分钟速成课:经济学 第一季》观后感(四):《10分钟速成课:经济学》摘抄
《十分钟速成课:经济学 第一季》观后感(五):不准确个人分类及总结
【经济学本质】权衡(机会成本&边际效应等)—行为—结果(举例,专业化与贸易:两商品模型)
【宏观经济学】(国家层面)
【1.宏观经济】
a.判断指标: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CPI)、拓展:[收入不平等]不仅不平等且不断加剧。这个视频比较表浅。实际上这种不平等的原因、维护与结果——《生而贫穷》读后感https://weibo.com/1762479992/H8yMAe3tl,一言蔽之,目前长远看,收入不平等并不利于经济发展。
.商业周期:该视频认为产生原因是:生产产品有限—>人们相互竞价—>导致通货膨胀—>生产成本增加(工人要求涨工资)—>经济放缓—>公司裁员—>失业工人消费更少—>更多裁员。这里等以后看了《资本论》再评论。
c.经济崩溃: [恶性通货膨胀], [经济衰退], [滞涨]。
【2.经济体系】
a.决定因素:生产方式,生产内容,分配方式
.分类: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两者之间:本质是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分配和组织(技术)。
【3.货币与金融】
a.货币:本质是通用接口
.金融系统:本质是连接债主和借款人之间的平台。 包括银行、债券市场、股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危机(a).平台的不透明性&缺乏监管:不懂的东西,自己思考的东西(有其自身利益所在的东西)。(b).平台牵连太广:大到不能倒&个人的风险传递。(c).致经济崩溃
补充之前的理财思考:结合《小狗钱钱》和《江南愤青:十篇文章看懂次贷危机》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84664993999740
【4.政府】激励,加速放慢经济的2个主要策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a.财政政策:为什么国家负债好像影响没有个人大?因为国家的收入是持续增长的。虽然趋势老龄化(促进收入的主要是年轻人),但科技会进步,收入的人均效率会提高)而个人的收入却不是。人老了子女会替你还债吗?此外,国家也可能收入不会持续增长,也会赖账,后果可能会遭到武装干涉、经济封锁、政治孤立。所以有可能赖账成功。
.货币政策:法定准备金,贴现率(贷款给银行的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债券),量化宽松(买银行资产)
c.管制政策:价格控制
个人认为没有补贴/垄断/暴力的价格控制犹如无源之水,必不持久。
而靠补贴/垄断/暴力获得的市场却也容易滋生惰性乃至腐败。
正如政策一旦制定有其自身惰性。此外钻空子/获利者数量保持稳定的话,政策可能更加缺乏改变的动力。
反对控制纠偏的人大多是利益既得者。
单纯想着纠偏却却不提供动力的人可能会好心办坏事。
视频观点:贸易赤字有利于1.便宜的产品2.创造行业。
【微观经济学】(市场公司个人层面):
【1.市场】
【2.垄断】
我的观点:卖方市场进入门槛越高,买方又越是刚需的行业越可能发生垄断。水门槛低所以刚需无所谓(除非天灾人祸),但胰岛素/油/房产门槛高(分人为门槛高和后天门槛高)又是刚需,我觉得这就很容易产生剥削了。
【3.地下经济】
【4.企业】
【5.个人】
【经济学派】
1.马尔萨斯&社会达尔文主义
2.自由市场资本主义:
a.古典经济学(总介绍: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亚当斯密《国富论》,大卫李嘉图:相对优势理论,其他:私人财产&自由市场(供需&边际效应等)。奥地利学派,芝加哥学派经济学,货币主义,供给经济学。
.宏观经济:起因:1929大萧条。i.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强调政府干预(货币&财政)。ii.社会主义。
c.新新古典总和:货币主义&凯恩斯
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