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生的动力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人生的动力读后感精选

2020-07-30 23: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生的动力读后感精选

  《人生动力》是一本由[美] 爱德华·霍夫曼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2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的动力》读后感(一):敢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决裂,A.阿德勒是个“猛士”

  鲁讯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经写下了这样的句子:“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淋漓鲜血。”似乎A.阿德勒,也就是阿尔弗雷德·阿勒德也足可以称之为一个“猛士”!确实,敢于和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决裂,并始终坚持宣传自己心理学观点,不是一个“猛士”,又是什么呢?

  阿勒德一度是弗氏精神分析学说拥趸。1900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出版后,他曾著文为弗洛伊德的观点进行辩护,并在后来成为弗洛伊德建立的“星期理学会”的最初也是核心成员后,而且在弗洛伊德的推荐下曾经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第一任主席。但是,他逐渐认识到弗氏心理学观点的不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心理学观点——个体心理学,等于是从精神分析的阵营反了出来。

  有句俗话叫“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这无疑有一句很有道理的话。不过,很显然,在弗洛伊德来,他认为阿勒德的所作所为无异于一种背叛:“与阿勒德的内部纠纷可能出现,我已经激化了矛盾。这是一场被野心冲错了头脑的背叛……”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虽然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一开始似乎不被人看好,但随后以至于今天,他的声望都显然超乎寻常。有些人未必知道解析》都讲到了哪些内容,却觉得自己还是多少能说出点什么。但对于阿尔弗雷德·阿勒德,恐怕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其实,阿勒德还真是个人物

  和弗氏一样,阿尔弗雷德·阿勒德也是奥地利犹太人,也研究心理学。他最初专注于行医,对理论研究和学者并不在意。他对弗洛伊德的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一开始确实是认同的,但在随后,他慢慢认识到,性欲不是人格决定性因素,而只是次要因素——这一点惹恼了弗洛伊德!阿勒德相人类文明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个人主义,而更多的社会兴趣,即同情、利他主义无私,心理健康的人在很大程度拥有社会兴趣,并且能够激发他人的这一情感。由此,阿勒德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时至今日,个体心理学的影响力似乎远不及弗洛伊德的学说,阿勒德的声望不仅远不及弗洛伊德,而且看起来几乎就是籍籍无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深入了解阿勒德的一生、他的学术观点建立的前前后后,深入了解两人纷争来龙去脉,无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术观点上存在不同的理解以至于发展,又何至于势同水火呢?“百花齐放,百争鸣”不是也很好吗?阿勒德的个体心理学也是有可取之处的,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不见得就是绝对真理。

  相比较弗洛伊德的决绝、强势反击,阿勒德倒显得非常“君子”,至少他始终没有否认过自己的学术观点与弗氏学说的关系。而且即使他后来成为个体心理学的领军人物,也没有觉得自己的观点就是绝对正确,可以一统心理学——这一点,恰恰就是弗洛伊德的内心所想。联想到后来,就连弗洛伊德指定继承人荣格的理念与弗氏产生了冲突也,并且同样走向了分道扬镳——荣格建立了分析心理学——由此可以看出,弗洛伊德个人品质及其学说确实存在一定的瑕疵!

  如果想要了解关于阿尔弗雷德·阿勒德到底是怎么一个人,他的个体心理学到底都讲了些什么,美国人德华·霍夫曼所写的《人生的动力: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勒德的一生》值得一读。毋庸讳言,阿勒德虽然并不完美,但却一定是一个很不错、很有趣的人,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

  《人生的动力》读后感(二):前言

  ……与路易·勒南笔下那幅生动群像(指《农民家庭》)里的六个人物一样,我们生来都拥有形成“社会兴趣” 的能力……最重要的并不是性驱力,而是我们早年对无助和自卑的感受……个体心理学(他如是称呼自己的学说)能够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一间农舍内,六张栩栩如生的面孔写满好奇。一对壮年夫妇粗布厚衣,围坐在一张罩了布的矮桌前。两人头上也都戴了东西,或在暗示这是冬季。妇人身后是两个孩子。女孩戴着帽子,伫立沉思。男孩光着脚丫,安坐于地。男孩脚边,一只黑白花猫从煮饭的陶罐后望将过来。前面斜着柄大勺子,还有只柳条篮。

  胡子拉碴的父亲身旁,一位赤脚少年持笛而立,正小心翼翼地抿唇吹奏。全神贯注的他,不觉已面向端坐的祖母,似在等她回应。祖母明显年长,却全无老态,目光如镜。她手握一杯酒停在半空,腿上还搁着一只大陶壶。左下,一条小狗神情机敏,注 视着那个闲坐在地上的男孩。

  这家人的神情谈不上兴奋,却也不显悲伤或愁苦。我们看不到愤怒、惊惧或孤独,其群像反而透出宁静和尊严。不论他们在 17世纪的法国乡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至少此刻,他们正在共同经历。

《农民家庭》( Family of Country People )

  《农民家庭》( Family of Country People )由画家路易·勒南 (Louis Le Nain)作于1640年前后,很早即被收入卢浮宫。它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最喜欢的一幅油画。不仅如此,对于一位我们几乎无法参透的心理学天才,这幅画还能为我们理解其个性提供重要线索。

  阿德勒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荣格(Carl Jung)同被奉为现代人格理论和心理疗法的鼻祖六十多年。他不仅对儿童指导和社会工作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影响巨大,其思想对西方文化也影响深远。除去后来急切移居美国之外,阿德勒几乎都待在奥地利。他的心里始终埋藏着一个愿望,那就是创建和传播自己独有的心理学体系。

  这一体系脱胎于他的一种信念,即与路易·勒南笔下那幅生动群像里的六个人物一样,我们生来都拥有形成“社会兴趣” 的能力。这些社会兴趣包括陪伴感(companionship)、同志感(camaraderie)、友谊感、社群感和爱。而且,当这一能力被我们充分激活时,我们就将收获无上的满足。对与弗洛伊德共事9年而又断然与之决裂的阿德勒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性驱力,而是我们早年对无助和自卑的感受。决定我们生活轨迹的主要不是我们如何看待性,而是我们如何展示对掌控、能力和权力的内在追 求。由于出生次序等生物性、社会性差异,画中每个人所展现这一驱力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或许,阿德勒喜欢《农民家庭》这幅画也因为他一生都迷醉饮食与陪伴的简单快乐。早年,青年阿德勒就热衷与朋友泡在维也纳的咖啡馆里,终日谈论心理学与社会理念。脱离弗洛伊德的圈子后不久,他开始逐渐形成一种乐观取向的心理学,主要面对父母、教师等与孩子打交道的人,这项工作将耗费他未来26 年的生命。在很多方面,阿德勒都站在了超然物外、一副学者派头的弗洛伊德的对立面。中年成名后,阿德勒开始劲头十足地为报刊杂志撰写育儿文章,同时在欧洲和美国四处演讲。实际上, 他是在其新母国推动建立现代大众心理学的两大功臣之一,另 一位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约翰·布罗德斯·华生(John B. Watson)。

  特别是,直到他67岁生命的最后一天,阿德勒仍然在向专业人士和普通民众大力宣扬他的理念。考虑到他简朴的生活方式, 他之所以这样不知疲倦地“布道”,其主要动机似乎在于,他真心认为,个体心理学(他如是称呼自己的学说)能够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所有其他哲学体系,包括所有的制度性宗教似乎都未能做到这一点。

  与其创立者无处不在的乐观主义相对应,阿德勒理论中也难觅弗洛伊德或荣格理论迷宫中所包含的悲观沉思。当暮年阿德勒因长女发生意外而横遭打击时,其中透出了一丝讽刺的意味,因为阿德勒从未认真思考过应如何承受暴力与毁灭。他离世后,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脚步也近了,这时的人类的确比以往更需要探索心灵的阴暗面。

  今天,各种心理学与治疗理念已经在我们的文化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于是,理解几种主要的人性理论如何最终反映其创立 者的内在冲动和挣扎就变得愈发重要起来。这些理论创立者有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马斯洛和斯金纳(Skinner)等人。多年来,我们一直缺少一本像样的关于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传记, 现在是时候写一本来一探这位个体心理学鼻祖的生活了。

  《人生的动力》读后感(三):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当水瓶遇见金牛

  

在爱德华·霍夫曼的《人生的动力》之前,已有几本阿德勒的传记性书籍出现,作者包括他的早期支持者施佩贝尔,还有小说家好友菲莉丝·博顿。爱德华·霍夫曼的这本传记出版于1997年,正因为远离了阿德勒的时代,又有机会访谈到阿德勒的子女、朋友、学生、对手,《人生的动力》更能以一种历史的、全景的视角,客观公正地呈现阿德勒的一生、回放个体心理学诞生过程。因此,《人生的动力》更加接近于阿德勒的定案本传记,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是研究阿德勒及其思想非常好的读物。日本作家、著名的个体心理学导师岸见一郎就在他的著作里面,大量引用爱德华·霍夫曼的传记内容。

在这本以阿德勒生平叙事为主线索的传记中,贯穿了两个特殊的主题。

第一个重要而严肃的主题是阿德勒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态度,终其一生,从关注,到热衷、到冷静、到疏离与切割的整个过程。这个主题对于理解阿德勒思想中一个核心的概念“社会兴趣”,以及他的济世之方-通过公共教育,培养幼儿的社会兴趣,创造一个依靠合作而不是竞争与斗争的世界-至关重要。不过,因为某些原因我不打算深入探讨这个话题。

第二是主题则比较有趣而八卦很多,那就是阿德勒与弗洛伊德两位大师终身之恩怨。

当阿德勒收到弗洛伊德邀请其参加小范围心理学讨论会时,一定还是小有激动的,毕竟当时的弗洛伊德已经是有一定名声的教授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弗洛伊德对于阿德勒的创造力非常欣赏,即使当阿德勒逐渐偏离自己的理论体系,依然推举他为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但是,阿德勒坚持把自卑感而非性欲视为神经症的核心起因,终于导致二者的彻底决裂,竟至终身为敌。即使阿德勒去世消息传来,弗洛伊德也要冷嘲热讽几句,仿佛在为扳回一局而感欣慰。

爱德华·霍夫曼在书中对这两位大师和家庭做了诸多的对比,二者在气质、政治态度、妻子个性确实有很大不同,但是两人的成长路径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他们在9年的合作以后,不念旧情,终身论战?

我想原因就藏在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的出生盘之中。

阿德勒生于1870年2月7日,水瓶座;弗洛伊德生于1856年5月6日,金牛座。合盘的太阳构成了精准的90度刑相,这简直注定了他们一世的天敌。当水瓶遇到金牛,会是怎样一幅图景呢?

那就是:互相不可理喻。

水瓶的激进叛逆&金牛的保守传统

阿德勒从小就表现出一种对传统的叛逆,例如他对逾越节的怀疑;在经历了沉闷、压抑的中学生活以后,他立志推翻旧式教育威权主义;他对自己犹太人身份没有太多的感情而皈依新教,但对新教也很不虔诚;他一度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最终完全切割;他甚至娶了一个比自己还要激进的俄国布尔什维克为妻……水瓶的激进和叛逆源自其保持精神的自由和独立的动力,源自其对真理的信仰,所以阿德勒注定了一定要走出弗洛伊德的阴影去创立自己的心理学。

反观弗洛伊德对自己接受的旧式教育则较少抱怨;他忠于自己的犹太血统没有改变信仰;他娶了一位贤惠的犹太妻子并相依到老。当然他也精心维护着费尽自己一生心血而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无法容忍他人,尤其是昔日支持者,比如阿德勒和荣格,去质疑他的“性驱动力”核心思想,那违背了金牛的忠诚。

水瓶的理想主义和平民意识&金牛的现实主义和贵族气质

阿德勒喜欢与各路朋友神侃,平易近人,喜欢面向大众一场接一场的演讲,水瓶仿佛有一种为了大众未来福祉而舍身成仁的使命感,阿德勒要以社会兴趣理论推动社会和平变革,就充满了理想主义精神。

作为金牛的弗洛伊德对现实的关注远超过未来,所以弗洛伊德的兴趣,是构建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并用实验去验证,看不出他对改变这个世界有多大的乐趣。弗洛伊德绝不可能像阿德勒那么和蔼可亲,金牛喜欢的是宁静和沉默,加上守护行星金星的加持,让金牛拥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调,这足以让弗洛伊德显得矜持了。在他组织的心理学研讨会上,他往往先让大家畅所欲言,但“最后和最重要的发言往往来自弗洛伊德”,作者这句话可真传神啊!

水瓶的灵感&和金牛的谨慎

风向星座的水瓶自由、随性、头脑灵活、思想超前,阿德勒的水星也极可能落水瓶座,所以他喜欢的表达和感知方式是交谈、演讲,在这个过程中灵感不断,但他不喜欢写作,那太慢了,他的不少著作居然是合作者根据他的演讲整理编写而成。

弗洛伊德喜欢著书立说,他的水星也应落在金牛,喜欢谨慎的、静默的、整合性的表达方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架构一流,他的书也更有文采。

水瓶和金牛的能量特点如此不同,彼此很难理解,怎么能指望阿德勒和弗洛伊德长期友好合作?90度的相位是最难修行的相位,即使是心理学的大师,自我觉知力也未必高到哪里去,认识自我,对所有人而言终是一生最大的难题。

不小心用上了占星心理学的方法,这不是荣格喜欢的方法吗?让我们再看看荣格的生日:1875年7月26日,狮子座。天哪,三人的太阳星座形成T型三角格局,难怪这么多故事!看来需要再写一篇三人合盘分析了,待续……

  《人生的动力》读后感(四):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全球第一!快救救我们的孩子吧

  

据英国杂志《经济学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青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而在国内,北医儿童发展中心的发布数据也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0万起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分钟就有2个青少年是因自杀死亡的,其中还有8个人自杀未遂。而就在今年的6月6日有一起山西大学生考试作弊被抓坠楼事件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大学生的抗压能力怎么会这么差,一点小事情就选择轻生,大学生的家属则是责怪当时的监考老师没有对孩子进行及时的疏导。其实像这种类似的青少年自杀的报道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会因为一些家庭矛盾、师生关系、校园欺凌以及学业的压力而产生自杀的念头,还有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的学生群体的抑郁发病率在23.8%,这些事件和数据不得不让我们做为的家长引起重视,在希望孩子“望子成龙”之前,更要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提到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就不得不提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了。用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来探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就在于“归属感”与“价值感”。阿德勒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两件事,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所谓归属感,即“我被接纳,被爱”;所谓价值感,即“我很有用,我被人需要,我活得有价值”。山西大学生之所以会选择坠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价值感”,考试作弊被抓了,觉得愧对老师与父母的期望,觉得自己很没用,他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感”,就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才会一时冲动做了傻事。而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阿德勒认为,家庭教育非常关键,来自父母的的正确指导和鼓励能够有效的帮助孩子形成勇敢面对生活的态度。

那么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谁呢?阿德勒就是那个写了现代社会人类必读个体心理学经典《自卑与超越》的作者,就是创造了个体心理学的社会理论家,就是那个和荣格、弗洛伊德并列被称为世界三大心理学家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讲阿德勒的心理学之前,我们先从认识阿德勒开始。《人生的动力: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一生》就带我们去认识那个世界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

《人生的动力》是由作家爱德华·霍夫曼撰写的,作者本人也是学心理学的,他在纽约的叶史瓦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还在密歇根大学取得了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在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著作多达15本以上。对于《人生的动力》中文译本的出版,作者希望可以给我们中国读者在通往个体与社会和谐的道路上能够获得一些启发。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认识和了解阿德勒吧。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一个1870年出生在维也纳的犹太男孩,他的父母是经商的,家里条件不错,他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还有兄弟姐妹,但因为他小时候得过佝偻病肺炎的关系,所以小时候的阿德勒过的并不快乐,“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这一句话就是阿德勒说的。或许就是因为自己的童年有一段不美好的经历,而阿德勒的父亲做的就是鼓励他,让他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束缚了自己,不要认为眼下的困境会成为自己的一生,要勇敢学会创新与突破,自己的生活是要自己去创造的,而不是活在别人的贬低歧视与评价中的。

很显然有了父亲的鼓励,阿德勒并没有因为童年的不幸而成长为一个悲观、自卑的人,反而因此潜心研究个体心理学,因为他认定个体心理学对心理健康和社会责任的强调最终能使人类梦想中的和平世界成为现实。因此他也认为,当儿童、青少年在遇到困难时,有了父母的指导和鼓励就一定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勇敢面对生活的态度。后来成为医者的阿德勒在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中就提到“我们应该感谢弗洛伊德,他让我们明白了婴儿期的印象、经历和成长对正常个体和神经质个体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或许,弗洛伊德必须 强调儿童的生活,强调异常童年经历所引发的悲剧性冲突的表现,我们才能认识到教育科学的重大意义。”整篇文章阿德勒都在强调预防的重要性,他还建议医生应该承担起教育者的角色,帮助老师和家长预防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他还提出了6个如何养育健康儿童的建议,1、让孩子学会“爱”;2、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勇气;3、对生病或身体有缺陷的孩子要像常人一样对待他们;4、教育者不能对孩子采用恐吓威逼的教育方式;5、对孩子的表现要正确的赞扬奖赏与惩罚;6、让孩子学会独立做决定。

虽然阿德勒小时候患有佝偻病,但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考上了维也纳大学的医学专业,还拿到了医学的博士学位,也因为他的医学成绩非常好,还被当时已经颇有名望的弗洛伊德看中并邀请到他的“精神分析学会”去了,也就是因为与弗洛伊德的这一次相遇,影响了阿德勒的后半生。

阿德勒在精神分析学会里和弗洛伊德共事过几年,但是后来却分道扬镳了。弗洛伊德与阿德勒两人的争斗在世人的眼中一直被认为是因为名利与地位的争斗,其实他们是因为双方看待心理学的观点上存在分歧,是属于尖锐的思想战争。

弗洛伊德与阿德勒虽然后来处在对心理学思想观点两个对立面,但他们的历史背景、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却存在着许多共同点。

他们都是在犹太人家庭中长大的,都是迁居到维也纳而且对宗教礼仪没有兴趣只信奉世俗主义,他们各自的父亲不约而同的都是商人。弗洛伊德与阿德勒毕业与同一所维也纳大学都将医生作为第一主业,就连讲授课程的教授都是同一个,而且也都是在获得了博士学位以后才娶妻生子的。或许就是因为这一些种种的共同点以及因缘巧合,才让这两位世界心理学家巨头聚在了星期三心理学会中去研究和讨论精神分析学。或许也正是因为通过心理学理论的一次次探讨,一些观点上的不同才一一暴露出来。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说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一个就像是哥白尼的日心说,一个就是曾延续了几千年的“地心说”理论。《纽约先驱论坛报》对此做出如下评论,“阿德勒不同意精神分析的某些方面。与弗洛伊德的观点相比,他的观点更灵活,不那么教条。在帮助传播精神分析学派基本信条的同时,他可能也帮助纠正了这一学派的某些负面影响。阿德勒介于作为科学家的弗洛伊德与作为先知的荣格之间,他为伟大的三大家的探索工作做出了价值难以估量的贡献。与另两人一样,阿德勒也将在这世上树立起属于他的丰碑”所以他们也有自己各自的支持者。

他一直把这个自卑作为自己心理学体系的核心思想去研究,因为他觉得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家庭的溺爱或者忽视、学校教育的方法、以及人际关系的相处的不顺都会导致自卑感的产生。而产生自卑感的儿童或者青少年是很危险的。

《人生的动力: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一生》是作者带领读者们一起回到20世纪去回顾开山祖师级的思想巨擘阿德勒丰富精彩而又伟大的一生,书中的内容都是经过详实考证的,都是阿德勒的身边至亲好友同事盟友们向作者提供的,虽然以往介绍阿德勒的著作有许多,但都没有这本《人生的动力》涉及全面,这是首部对阿德勒生平及其所处时代做了最生动的全景式描述的一本著作,书里不仅记录了他的成长环境、在美国的生活,还记录了阿德勒是如何在纷乱世事的年代成为一名伟大心理学家的历程以及他的工作经历。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阿德勒,以及他的个体心理学理论的产生,可以翻阅 《人生的动力: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一生》

  《人生的动力》读后感(五):人们几乎总是需要对外部世界拥有某种掌控感

  

人生在世不过百年,也许觉得这一生有点短。而一个故事、一部电影,其实是在增加我们额外的体验。如果看到一部传记,俨然就是在经历了另一个人生,也就是延长了自己的人生。

如果这个人又恰恰是你熟悉或者喜爱的,如果这本传记又够全面够细致,那这个“新”生就会特别的精彩。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就是一位我还蛮喜欢的心理学家,他的著作《自卑与超越》就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貌似近两年莫名的他又火了一把,于是就有了这本传记的翻译出版。可以拿来一翻,更全面的去了解《自卑与超越》背后的阿德勒,这个人。

书中还穿插了诸多相关人士的经历妻子威廉·赖希、挚友卡尔·菲尔特米勒、行为主义的约翰·华生等等来反应出阿德勒那时的环境以及对其的影响。

可以看到的是不管你有多大的成就和威望,离世以后的传记一般都会被打回原形,回归到一个真实的普通人。阿德勒就是一个这么普通的人。也许对于我来说这本传记就是让我认识了一个叫阿德勒的普通人,还有就是回答了我好奇的几个问题。

1、阿德勒和弗洛伊德

这对CP可以说是在心理治疗领域届绕不过去的梗,我会用爱之深恨之切来形容,也许一点也不过分。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八卦也许这本传记能够满足你。就像阿德勒外祖父母和弗洛伊德是同乡。他和弗洛伊德也都是从施佩尔中学出来的。

当然最精彩的还是阿德勒的亲哥哥也叫西格蒙德。“他与哥哥西格蒙德的无休止竞争却给他的青春期蒙上了一层阴影。”而且“阿德勒与哥哥之间的紧张可能已经不知不觉地蔓延到了阿尔弗雷德和弗洛伊德的关系里。”也许他们两这种缘分的种子早就种下了。

后期他们的对立其实也可以从一些点滴中反应出来,就像阿德勒并不像弗洛伊德那样以自己的犹太文化背景为傲。而且“如果弗洛伊德提交给维也纳医学院的是《梦的解析》那也将会和阿德勒一样无法获得教授职位。”

其实就他们的性格而言,完全的两个极端。以此“阿德勒是打碎弗洛伊德认为其工作将收获全世界敬意的乐观预期的第一人。”其实我更喜欢另一句评价“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把已经被本能理论盗走的尊严重新还给了人类。”

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当时很多人,包括现在也有很多人会认为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学生或者助手,以至于阿德勒一直保存着1902年11月2日的那封星期三心理学会(Wednesday Psychological Society)的邀请信,证明抛出橄榄枝的是弗洛伊德,不是他。

而且很意外的是在这本传记中看到,原来攻击驱力是由阿德勒提出的。

阿德勒其实从器官缺陷(organ inferiority)到补偿(compensation)和过度补偿,都是在走自己的路。进而“如果补偿和过度补偿是人类的基本特征,那么社会世界中有一定存在某种先天的、掌握某种技能、获得某种能力的原始驱力。”然后再发展出攻击驱力,再进一步就是后期的自卑感。

我觉得这条思想轨迹还是蛮切实的。当然弗洛伊德的拥护者们会有不同的看法。毕竟传记只是记述者的历史,我可以看成这些都是作者的观点。作为读者,我也比较认可,如果需要扩展也许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其实从后期阿德勒对于弗洛伊德的几个核心观点的评论也能看出具体的差异之处。

“表面看是性欲,但背后隐藏着多得多的重要关系,它们只是以性欲的面目出现。……’纯粹的’性绝不是重要的东西……它是许多驱力的聚合。“也可以看成站在不同的前提假设下,对于同一事物的解释也就会截然不同,一个认为性欲是根源,一个则把性欲看成表象。

也相应的产生与自由联想相反的方式,阿德勒强调,”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友好的自由交谈,同时不断指出令其感到不安的’安排’和构建,患者的人生脚本就会被迅速地揭示出来。“

总体来说,相比弗洛伊德研究的都是“病人”来说,“阿德勒会将神经症描述为一种情绪障碍,表现为‘在某个困难的问题面前丧失勇气,于是个体开始犹豫或止步不前。”

2、阿德勒和个体心理学

也是以此我们能够看到的,但凡提到阿德勒也就不得不提到个体心理学,无论是从《理解人性》开始到《自卑与超越》,阿德勒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在美国开拓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崭新空间。

星期三心理学会的那段时间的浸淫一定收益匪浅,但也能看到阿德勒受到汉斯·费英格的《仿佛哲学》不少的影响。从男性钦羡(Masculine protest)到自卑感,再进一步补充了社会兴趣(包括陪伴感、同志感、友谊感、社群感和爱),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认知架构。也许可以把个体心理学的核心看成是,“一是与特定器官缺陷有关的自卑感,二是对女性角色的深切担忧。”

也许在近百年以后的今天,这些已经家喻户晓,甚至基于个体心理学理论的正面管教也发展的欣欣向荣。但想想当时的社会,“治疗虚无主义”正盛行,因为那时的很多医生很少提及如何仁慈地对待受病痛折磨的个体。“什么治疗不治疗的,完全不重要,我们要的是诊断。”

很喜欢书中引用克鲁克香克的一句话,“医学不应是对我们称为疾病的错误对象的研究,而应当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对人的研究。……我们真正的任务是理解患者的个性。”这也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也是将来心理咨询的发展方向。

“只有好人才能成为伟大的医生。”

最终心理治疗乃至医学都是以人为核心。“与他人融洽相处的感受很可能是我觉得人有合作需求的原因。这一动机是个体心理学的关键。”而阿德勒真正在做的是“我们都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弃用或改变我们早期的生活策略,并借此获得成长。”这和我现在使用的心理治疗理念不谋而合。

以此“个体心理学的首要贡献在于正确理解了人类对合作的需求以及发现了实现合作的途径。”而阿德勒在做的是,“在揭示个体的基本性格时,阿德勒喜欢就细微的线索做大侦探福尔摩斯式的分析。”

不过心理学发展至今,也能看到当时个体心理学的一些局限,就比如,“心理过程及其表现只能从个体的角度来理解,而且,我们对心理的所有深刻认识也始自对个体的研究。”而反观今日,更多的关注核心都放在了个体间的关系之上,从系统的角度去思考在个体上的影响。

同时这也是看传记或者了解历史所带来的价值。能看到发展的过程,也能看到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

3、阿德勒和社会主义

关于这点是这本传记给我带来的一个很新鲜的地方。原来阿德勒还是一个社会主义的拥护者,曾经还一度拥护过马克思主义,甚至这本书超过1/4都是和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有关。当然这个社会主义还不是我们熟悉的基于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但也算同宗。

阿德勒生活的年代恰逢一战和二战,也是近几个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动荡最大的几年,加上又是处于犹太文化的氛围中,因此阿德勒的一生又和各种运动、革命有了一些羁绊。

他虽然主张立刻行动起来,但“他也一直反对布尔什维克的观点,即暴力革命是实现人道目标的正当手段。”无论他的观点是什么,他的思想或者说个体心理学还是给社会变革推波助澜。还看到有评价说个体心理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心理学届的应用,也是可见一斑。

阿德勒会认为,“大多数德国工人自幼体验自卑与无助,因而缺乏挑战政府权威所需的自信。”这也是来自于他的核心观点,“在鼓励孩子变得自信与勇敢方面,你怎么做都不会过分。”以此也可以得出书中对于阿德勒在革命中作用的评价,“阿德勒心理学为民众发动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提供了有力的自我认知工具”。

4、阿德勒和普通人

或许最后可以回到对阿德勒对评价,“阿德勒介于作为科学家的弗洛伊德与作为先知的荣格之间”,而且“在所有的精神病医生中,阿德勒博士似乎是在气质和视角方面最接近社会学家的一位。”

更重要的是传记中多次提及了,“阿德勒最大的特点就是他对于人性的乐观”,同时“阿德勒的习惯性乐观有点不切实际”。也许以此也可以看成作者对于阿德勒的总体评价,有好的称赞,也有客观的评价。以此才促成了这本传记。

阿德勒的座右铭“只要学,就能会”,只是想让教育者和医生能够更为乐观的。乃至包括“促使阿德勒作为心理专家迅速红遍美国的真正原因还是他温和、乐观和热情的个性,以及他渴望成功的动机。”

到了最后总结部分,作者也直白的说出,真正吸引大众的“并不是他的理论体系,而主要是他亲切、充满魅力的个性。阿德勒的治疗方法也是如此。”也许作者想表达的最核心的一句话就是,

“所谓’个体’心理学的命运到头来确实只系于一个’个体’——它的创始人。”

从个体心理学的发展来看,在阿德勒之后也没有新的进展,现在的正面管教也只是阿德勒原始思想的应用而已,无从发展可言。所以作者的这个观点也颇为信服。

同时传记中也多次提及阿德勒个性的另外一面,就比如对马斯洛的偶尔尖锐观点也会让阿德勒失常态的发怒。这些也是可以看成是阿德勒自己说的一个原理,人们几乎总是需要对外部世界拥有某种掌控感,他也许就是在用他的乐观方式掌控着他自己的人生。

个体心理学可以看成是他创立的学派,也可以看成就是他的人生本体。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罗洛·梅、卡尔·罗杰斯、亚伯拉罕·马斯洛都接纳了阿德勒的哲学立场,“人类总是以目标为导向,因此绝不能只把人类理解为一连串生物冲动。”

可以说阿德勒的思想已经融合在了整个心理学界,成为了更多人的人生动力,以至于是不是一个什么什么“学”已经不再重要了。他就是他,一个普通的心理学家。

2020-7-6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