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被忽视的神秘圣山
太行山怎么就能称之为华夏族第一圣山呢?打酱油的听了也许掉了瓶子。免不了打嘴仗。
人类的文化文学是从崇拜神秘开始的。未知的天象,物变,山水的无常变化,从原始的无奈衍生出恐怖,恐怖又柔化成崇拜和敬仰,于是创造了神明,中国的黎民百姓统称为老天爷。
后来,巨大的山,浩瀚的水也被赋予了灵性,主宰世界的神让地球逻辑有序的转动着。中国的祖先从崇拜太阳爷月亮爷开始,后来出现了“封神榜”,道家文化,管天管地管人,都有了具体的神祇去管理。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有文化,一般是从伏羲女娲开始,经过了炎帝黄帝的文明进化,五千年华夏文明,就一步步确立下来了。
炎黄二帝创造了文字,带人类从茹毛饮血的狩猎时代走向农耕,走向群聚,部落向国家过渡。所以现在海内外的华人都称之为炎黄子孙。
华夏的根祖根脉,易学的占山卜水,还真是大气磅礴,把华夏文化统驭为一条飞腾的龙。青藏高原昆仑山的奇伟,横贯东西的秦岭山脉,有人说她就是中华的大龙骨。
相形于国内的大川名山,太行山是排不上座次的。但她体现的文明大数据被忽视了。太行应当是华夏族的顶级圣山。
最近,山西省委楼阳生书记写了篇文章,主题是说“到山西旅游,就是读中国的历史”。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有理有据。既然文明的起点从五千年算起,山西是当之无愧的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
因为三千年之前没有文字记载,学者们全靠神话、传说、民间的舌头为依据,拿一堆碎片去凑合分析,臆测。有形大于无形。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沉淀在大地的遗址,实物,还有民间久传下来的风俗。
百度太行山,也没有发现什么奇特。太行山,南北横跨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四个省份,绵延400公里,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西是黄土高原,东是华北平原。太行山还有许多奇特的山水景观,溶洞、飞瀑、大峡谷等,历史文化丰富多彩。
太行山是北方的名山,现在的盛名,国内普通民众知道的,太行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共抗日战争“小米加步枪”文化的源头,红色旅游的圣地。对于山西人来说,视汾河为晋人的母亲河,太行山是晋人的父亲山,敬仰是不言而喻的。但仅仅把太行山看作是红色旅游地,风景山,未免太微不足道了。
默然无言的太行山,其实不仅是山西人雄伟靠实的爹,他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圣山,应该是全体华人的敬仰的祖爷。可曾知,五千年开天辟地,炎帝、黄帝、蚩尤三位公认的人祖,都是太行山黄土哺育出来的中华大圣。
前几天回到太原附近的寿阳县,也是本人的祖籍地。尽管没生养在这个地方,但基因亲缘,血浓于水。县里召集会议之前,先让外地请来的嘉宾印象寿阳,组织一干人到平头镇韩沟村参观。参观什么呢?傩文化(傩,nuo)。笔者生为寿阳人,也十分的惊讶。韩沟村竟保留着几千年传下来的傩舞。傩舞,傩戏一般盛行在江西,湖北,湖南地区。
寿阳平头镇的傩舞,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听介绍说,这是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宝贝。傩戏,傩舞以及留传的相关传说,表演面具,服装等统称为傩文化。仅胡说本人了解的,实际北方地区不止寿阳韩沟一处。山西南部的曲沃县也有著名的“扇鼓”,也是傩舞。规模最大的傩戏节目,现存在太行山地区的河北武安固义,有名的“驱黄鬼”仪式等。
傩戏,通俗地讲,是老百姓说的扮鬼戏。大致是围绕十二神兽吃掉十二种恶鬼的编排。恶鬼是什么,就是给老百姓带来灾难的病魔、寄生鬼、疫鬼等厉鬼。用隆重的仪式,集合民众力量禳灾驱疫,斩恶祛邪,祈福求平安是傩文化的主旋律。资深学者认为,傩戏是中华戏曲的起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胡说觉得傩戏傩舞是人进化到一定阶段,人的独立,与自然的抗争,是人和神灵对话的形式,这种有形的文化远超过典籍的笔墨文字,留下珍贵的历史信息。
傩文化不再赘述,以后可以单表。
在寿阳县平头,笔者还发现有座国保级的寺庙,福田寺。奇怪的是,福田寺是一座复修的老寺庙,相传很古老,年代不详。内与其它寺庙不一样,没有供奉任何佛道大神,有几幅壁图,其余陈列着许多农耕时代留下的农具,并特别介绍了神农氏发明的“耒耜”(读垒积)。耒耜是铁锹和镢头等劳动工具的前身。终于明白了,福田寺是祭祖炎帝黄帝的古庙。据当地村民说,平头鹿泉山上,还有过人祖蚩尤的古老塑像。
这是最近思考的话题,上述一大堆,故事都发生在太行山。
中华三位鼻祖,都发端于太行山,都在黄土高原,都踏足于黄河中游的山西。
不难想象,太行山,就是一条横亘于中部大地的龙。龙头在山西晋城、河南济源王屋山一带,龙尾在河北涿鹿、北京延庆一带。
五千年之后的中华龙,所以点晴腾飞。左眼是出生并活跃在太行山龙头左的神农炎帝,右眼是活跃在龙头右的轩辕氏黄帝。
太行山中部,在今山西盂县,春秋时期有白狄族统治的仇犹国。白狄族,以及西南贵州一带的苗族等,相传是蚩尤的嫡传后代。仇犹,山西方言与蚩尤谐音。许多学者认为,这里就是蚩尤部落的生存地。相传,蚩尤的统治中心一度在山西运城的安邑。寿阳县是仇犹国紧邻,有蚩尤的痕迹,说明有模糊的根脉。
大众所了解的黄帝、炎帝、蚩尤,并不是具体的一个人。他们是一个时代的部落领袖的代表性化身。
炎帝最早。今山西省高平市神农镇,长子县发鸠山一带,就是炎帝部落的大本营。神农族把茹毛饮血的华夏人从森林和野山中带到土地上,学会播种五谷,学会辨识药草治病。神农族强大起来,成了号令众族的领袖,迭代统治了几百年。
太行山东麓的轩辕黄帝族,渐渐的强大起来,观天象,发明文字,占卜预测,耕种农业更加发达。特别是金属冶炼的发明,铜兵器出现。部族的强大,领袖群体的欲望膨胀。黄帝扩疆开土与神农氏炎帝产生了对抗。后来在太行山北“阪泉大战”,黄帝族战胜了炎帝族。二族和谈之后,炎黄二帝永誓结盟,共同统治华夏江山。
蚩尤出山在后。太行山中部的蚩尤也是一族的领袖,相传他是黄帝手下的“六相之一”,还在高平市最早发明了铜铁冶炼,并设计出顶尖的战斗利器。他骁勇善战,手握重兵。他不服炎黄的权位,产生了称王的野心。于是发生了在河北“涿鹿大战”,与炎黄展开史诗性的对决。厮杀的昏天暗地。战神蚩尤的81个兄弟悉数被杀。蚩尤也战死,他大概是负伤而逃,或者身首异处。至今考证,他的首级埋在山东阳谷县。每年十月初一,当地都会有大批民众前去祭奠,也是民间“十月初一送寒衣”的由来。相传“巫鬼教”之类的活动,也是由蚩尤而生。蚩尤死后,他的部落人口有的归附了黄帝,有的散落到九州各地。如贵州苗族,江西及两湖羌族等。炎黄战蚩尤的故事海内传播,对于蚩尤的悲情下场,民间逐渐以神化鬼化的形式怀念和同情。当时语言迟钝,渐渐出现手脚比划传递信息,绳草等编织面具的出现,祭祀中演化神舞,鬼跳,敬神驱疫,祈福吉祥,正以克邪,善以胜恶,以至进化成今天说的傩戏,傩舞。
傩文化的根应在太行山,初始表现黄帝战胜蚩尤,正义压住邪恶的文化。它后来演化,成了各种艺术产生的源头。
我们看到的一些世界历史书籍,总是不乏谎言的记载。历史是思想者的历史,成王败寇,粉饰的都是胜利者的光环,失败者往往被妖魔化。蚩尤原来是九黎部落的领袖,他死后,他的部落民就没了社会地位,“黎民百姓”,社会的最低层也是蚩尤带来的后果。而炎黄从此成了中华的正统。
炎黄二帝胜利,化为龙图腾。蚩尤败北了,他被描写成长的奇丑无比的怪兽,成了牛图腾、鸟图腾的原形文化。
炎帝,黄帝,包括蚩尤,已是华夏民族公认的始祖。他们推进文明的斗争经过,已成为中华儿女口边传承的美妙故事。
太行山,是华夏民族真正的龙脉,是我们三位人祖活动的主要舞台。中华大地的任何一座山,没有太行山承载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民间还散落着许多人祖的遗址和传说。太行山脚下的山西古老传承,等待我们这一代去搜寻和挖掘。这是真正能向世界展示的伟大文明。
而今旅游,朝圣,中华儿女一致向往的长城,黄河。还有神秘的太行山。横亘在中部大地的中华龙,就在我们山西的家乡。先祖的足迹散落在太行山西翼的晋城,运城,晋中,晋北等地。华夏儿女们认祖归宗,加持自己的业力,来山西走走吧,太行山走走,这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游山西,就是读中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