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奏响民族乐器振兴的华彩乐章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奏响民族乐器振兴的华彩乐章

2020-09-06 13:16:24 作者:独星僧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奏响民族乐器振兴的华彩乐章

  奏响民族乐器振兴的华彩乐章

  一位深藏民间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人,“淡笺素语静书年华”,始终专心致志初心不改,痴迷弘扬振兴民族乐器的事业中,砥砺践行,创新赓续民族文化的血脉,一页一页地书写古老“八音”的历史,他的执着奋斗精神彰显着他对民族乐器、民族音乐挚爱情深,这就是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董事长礼东先生

  振兴传统民族乐器,也许只是董事长张礼东事业的一个开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粹需要走得更远,“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张礼东正是这样的一位有着远大理想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人,而张礼东正在以自己方式在这条路上不断开拓前进……

  回望初 ,踏江南觅真

  古地苏州,是一个有着2500多年人文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两千多年前生活在先秦时期的吴地先民,就已经拥有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木漆古琴弦琴),现在国内十分罕见

  就在苏州梵门桥弄里,隐藏着这么一座超过半个世纪历史的乐器厂。可能在老苏州人的印象里,当年苏州民族乐器一厂业绩斐然,但上个世纪的辉煌并没有一直延续,到了2000年时,企业一度濒临倒闭。

  然而在近些年,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的天籁之音在中国甚至全世界再度奏响,是什么让民族乐器一厂涅槃重生再现辉煌呢?这一切得益于一个人,一个对民族乐器有着痴迷的,一个对振兴民族乐器有着执着的追求的人,他就是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的掌舵人张礼东先生。

  张礼东,苏北响水人,出生于手工艺世家,他从小就喜欢琢磨一些手工艺品,14岁就开始父亲学做木工活——做床做柜、打八仙桌等……长期跟着父亲在学习家具制作经历耳濡目染养成了他对木工艺品的设计和制作非常痴迷的性格同时,钻研好学的探究精神,让他对于传统手工匠人尊崇有加,甚至不耻下问、拜师求教,这成全了张礼东,更成就了他振兴民族乐器的夙愿助力他成为奏响民族乐器走向振兴的新一代工艺大师

  对手工艺技术与制作精益求精态度,更让他如鱼得水,纵情徜徉于艺术王国之中流连忘返。然而,回首往事审视初心,一路走来,和现在的功成名就事业有成比较,董事长张礼东先生却经历了更多的坎坷挫折

  十六岁时,张礼东对木器制作已经有了较为深厚造诣,为了能够在手工艺品的制作技能上再上一层,在获悉名扬天下的“虎丘”牌二胡地址后,他就想法进厂当一名做乐器的工匠。当时张礼东因为一个亲戚在苏州民族乐器厂工作,于是他就投奔亲戚而来。然而求职的路,对刚刚踏进社会的他,却并非一帆风顺。那时的乐器厂是国有集体企业,因编制所限,从小就对之十分憧憬的民族乐器一厂并没有接纳张礼东进入。无奈之下,张礼东只好留在苏州打工,他做过面包工,踏过三轮车,还卖过蔬菜。回想起卖菜的那些年,张礼东不无感慨地地说道:“那时我天天是三四点钟去进货,在冬天的凌晨,骑在摩托车上就像在冰库的感觉一样。”因为他比较喜欢动脑筋,逐渐琢磨出了一套进货窍门:先买品种稀缺的新鲜菜,最后再买大宗的菜,因为货少价格会不断上涨,货多就会价格就会下降。仅靠调整进货的顺序,他每天就能多赚几十块钱。就是这样靠着勤劳和智慧,张礼东有了一定的积蓄。

  然而,在张礼东的心中一直念念不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木漆古琴行业,这可是先秦时期的吴地先民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多少次让他魂牵梦绕,虽然逐梦的路上一波三折,一再遭遇人生事业上的滑铁卢,几次错失进入苏州民族乐器一厂,但是对于先民天籁之音的诱惑,以及自己对民族器乐的热爱,董事长张礼东先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振兴民族乐器梦想与初心,这份执着与虔诚,怎不让人感喟?

  凑齐资金开办一个为乐器工厂做箱包的配套工厂,是张礼东的梦想的起点。随着箱包厂的运营进入顺利的轨道,张礼东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又开办了一个红木家具厂,在购进红木家具木料的同时,也为乐器厂供应木制材料。在创业初期的艰苦日子里,他吃尽苦头,多方筹措资金,为苏州民族乐器一厂采购了上好的红木材料。一来二去,凭着吃苦耐劳精神和他良好的信誉,张礼东成功地成为乐器厂的紧密合作伙伴,和乐器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自己日后事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梦想起航 ,展虎丘雄风

  受旧有企业体制的束缚、市场浪潮的冲击及改制不彻底等因素的影响,2015年,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陷入了经营难以为继的困难局面。此时,张礼东以深邃的战略眼光,运筹帷幄,卖掉别墅,倾尽所有,投入1000余万元资金,对该厂进行了资产重组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2015年,上任伊始,张礼东首先对企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他“下车间,走基层”,花了整整十一个月的时间了解工厂的经营状况和员工的工作情况,了解每一位员工的特点和厂里管理、机制上的弊端,将一些不务正业、工作态度差的人员给予辞退,而对于一些勤奋能干的员工给予优待,对于那些国宝级的人才,张礼东更是敬若上宾,关怀备致,像对待家人一样无微不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许多大师级的匠人重新汇聚在张礼东的周围,在张礼东的盛邀之下,百岁老艺人张子锐,迈入耄耋之年的封明君老先生等也都陆续回归了工作岗位。

  为了重振“虎丘”品牌雄风,张礼东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规划了工厂的运营方略:一是制定以质量取胜的经营战略。在对外销售上,他不以高产量作为盈利方式,而是突出高品质,力求将产品做到极致,形成市场影响力;二是建章立制,夯实管理基础。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业程序并严格落实执行;三是抓大放小,分级负责,充分发挥部门负责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生产上的事情放手让负责人处理,工作中出现问题,按制度规定对负责人进行处罚;四是建立销售人员工作负责制。公司给予销售人员一定的权限,让他们独立处理各种业务问题,多劳多得,上不封顶;五是按照“效率优先,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原则,将生产任务进行量化管理,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随着新的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极大地激发了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工作热情,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地加强,他们为公司整体利益着想,兢兢业业,忘我工作,极大地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企业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可喜局面。

  在张礼东的精心运营下,以“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激励方式,重振了厂区员工的信心。员工工资从之前的人均每月不到3000元,一下子上涨到了万余元左右的水平。乐器这类产品,在制作工艺上要求精益求精。“提高员工收入,调动他们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更加潜心地进入创作中,手艺是要磨练的,真正的大师是要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己的。”这是张礼东经常讲得话,他深知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员工待遇之间的关系。即使现在企业已经蒸蒸日上,张礼东还是会定期下车间,亲自查验。“国宝”们深爱传统工艺,一腔热血,无私奉献,在张礼东的运营下,公司上下共同努力,乐器公司品牌的大旗终于高高扬起,“虎丘”牌重回巅峰, “全国二胡看苏州,苏州二胡看‘虎丘’”的口碑再度叫打响。

  每一分付出都不会没有回报。继“虎丘”之后,民族乐器一厂出品的“姑苏”、“江南”等众多系

  列品牌纷纷闪亮登场,老字号企业再度绽放光芒,令世人刮目相看。除二胡外,民族乐器一厂出品的琵琶、阮、古筝、编钟等十八种产品先后荣获了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民族乐器一厂的产品做工精细、质地优秀、雕饰华美,充分彰显了民族乐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为民族乐器争得了荣誉,民族乐器一厂的辉煌成绩再度谱写了时代篇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当初接下民族乐器一厂时的情形,张礼东感慨万千。前任领导的当时的一番话,张礼东仍记忆犹新。那位领导对张礼东说,“来收购的厂家有很多,上海的、北京的都有。我内心深处的想法是千万不能让‘虎丘’这个牌子败在我的身上,一定要找一个踏实可靠、能够把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下去的人来收购。从你张礼东和我们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是看到你一步步踏实地发展起来的,对你的为人,你的实力,和搞活企业的智慧,我是非常放心的。” 张礼东先生坚信自己可以给民族乐器匠人们提供一个安心的舞台,让他们专注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幕后坚守,不只是为了年少时的梦想,更是对民族手工艺无法割舍的感情和对厚重的民族文化能够传承的理想。

  怀着对张礼东发扬光大民族器乐精神的敬佩之情,笔者采访了他。笔者清楚地记得,当问及 “您接手民族乐器一厂的时候应该很兴奋吧?” 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盯着窗外许久没有回答。此时,笔者明白,当初接手一个濒临破产的民族企业时的那种难以言表的心情,其中的甘苦只有他自己的内心最清楚。当时张礼东接手的已不再是当初他所憧憬的那个国营企业了。“我谈不上特别兴奋吧,只能说是圆梦了,”许久的沉默后张礼东最终还是做出了回答。但是让张礼东最感动的是,即使当时企业这样了,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还是有那么多的老师傅每天风雨无阻,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这些老师傅的坚守再次触动了张礼东的内心,让他更加坚定的重振民族乐器事业的决心,因为他要拯救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乐器厂,更重要的是要挽救宝贵的民族手工艺,让“虎丘”牌再放光彩。而今他的理想正一步步地实现,民族乐器一厂现今的繁荣局面就是明证。

  匠心打造 ,臻于大化之境

  “我要把虎丘牌二胡打造成国际品牌”,董事长张礼东即使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初到苏州民族乐器一厂,作为董事长的张礼东面临着很多挑战,一方面资金不足,另一方面,更多的是跟老师傅沟通上的问题。手艺人一般都是耿直和执着的,这既是他们的优点,同时也造成了他们不懂变通的缺陷,怎样化缺点为优势,这是一个领导者面临的最初考验。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张礼东后来介绍说,“我发现可以顺着他们的思维走,例如有一次某一个师傅的作品稍稍有了点瑕疵,我会先顺着师傅说:作为在老师傅在苏州乐器厂待了几十年了,手艺特别好,所以这个活儿,是不是师傅不小心还是什么原因,感觉不像是您做出来的东西。这样子师傅听了也很舒服。”

  张礼东就这样用“先扬后抑”的方法,去跟老师傅交流,沟通就成了他们交流对话的开心斧,老师傅更乐于接受这种合理化的建议,并在工作中加以改进,一方面师傅们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一方面产品质量经过老师傅的匠心打造,每件工艺品更是精益求精,深受广大客户的认可与赞誉。

  “其实每一个师傅他们想要的都比较简单就是我们对作品的认可,还有对他们的尊重。”这是董事长张礼东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致胜法宝,也是张礼东治厂的心得。

  到后来,张礼东和他的工厂带着更多的新作品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亮相,很多同行也都惊讶于“虎丘”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多新的好的作品出来,很多同行都不敢想象,大家也都说虎丘厂好像有了起死回生的感觉。

  在把虎丘牌二胡打造成国际品牌的同时,张礼东也非常重视销售管理。传统的经营思路注重在线下销售产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张礼东董事长与时俱进,在做好产品线下销售的同时,更注重搭建网络营销平台。

  对新生事物却有异常敏捷的感受力,对市场的洞察力,让董事长张礼东先生日趋成熟,具备了一个领导者所有的战略战术眼光,格局大不一样。他认定的事,说干就干,而且一干就成。接手乐器一厂后,他和妻子立即动员华东理工大学毕业、在上海做网络销售的妻弟来帮忙,搭建二胡的网络销售平台。

  刚开始,网络销售投入大,销售利润率低,主抓营销的妻弟希望控制规模。但张礼东说,网上信息传播快,品牌影响大,企业要大发展,一定要有大布局。如今民族乐器一厂出品的二胡网络销售数量和销售额已经占据了公司的半壁江山,“虎丘”品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张礼东还在网上建立了民族乐器教学平台,免费为想学习乐器的人们提供教学服务。张礼东说:“虽然一年投入的费用很高,但这些学习的人都是乐器厂的潜在客户,是虎丘品牌的义务宣传者,将来从中受益的还是企业和品牌。”

  张礼东董事长还在乐器一厂里成立了电商部,通过新潮的网络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民族乐器一厂。张礼东董事长不仅给民族乐器一厂开设了电商部进行网络直销,更是为广大乐器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提供了解学习民乐的平台,也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张礼东的推动下,经过紧张筹备, 2017年5月,“苏州民族乐器博物馆”在民族乐器一厂公司内一幢二层的小楼正式开馆。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陈列了全部由民族乐器一厂乐器公司研发、生产的制作的乐器,其中包括拉弦、打击、弹拨、打击四大类在内共300余件乐器产品。如此全面、系统地展示我国民族乐器制造成果的博物馆在华东地区尚属首家。

  2017年6月董事长张礼东先生又出资开办了当地第一家民族音乐博物馆,博物馆内展出三百多件虎丘厂老师傅研发创新出来的新的乐器。后来张礼东先生特意找到了参加乐器厂改革的老前辈张子睿老先生,张老先生也曾参与国家乐器大典参与研发了八十多种乐器和跟配件。在博物馆开馆之际也是张老先生的百岁生日的时候。各个行业的专家协会会长,专家还有各路媒体也都报道过。

  为了不断提升民族乐器的质量,民族乐器一厂乐器公司还特邀宋飞、于红梅、吴玉霞等42位国内著名演奏家及教授担任公司技术顾问,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吸收专家提出的改进建议。张礼东以他的人格魅力,把大师级的匠人聚拢在一起,在他的引领下,乐器公司正在快速发展,攀登新的高度。

  当谈到未来三年规划,董事长张礼东先生想打造一所园林式的工厂,并结合当下的网红工厂以展示--教学--演出。董事长张礼东先生更希望工厂里的每一个师傅都能成为大师级别的工艺大家,体现出来每一个师傅的匠心精神!珍惜大自然赐给我们的资源,不浪费每一分材料,不管是再小的一个作品,我们都会一视同仁;每一件作品,我都希望客户可以爱不释手。

  不忘初心,活化非遗,张礼东以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打造他的手工艺文化王国,而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的面貌也在他的精心打磨调理下穿越了素年锦时,再次走向灿烂辉煌之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