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种子
文/赵元波
秋天一到,仿佛一夜之间,天气就凉了下来,各种植物开始孕育自己的种子,为下一年繁衍后代做准备了。
蒲公英也不例外。
草地上,这个时候就数蒲公英最多了,这儿一丛,那儿一丛,最好分辨了。它们的身上长出了一根根空心的秆来,秆上顶着一个三角形一样的花苞,就像一般还没有打开的伞。没过几天,这把伞打开了,秆上顶着一个白色的绒球,这绒球上的就是蒲公英的种子。
这些种子没有腿,也没有脚,怎样才能四散开来,遍布草地,繁衍下一代呢?植物们都替蒲公英着急,就连放牧的人也在替蒲公英着急,顺手把蒲公英的秆拦腰掐断,把白色的绒球放在嘴边,就那么一吹,一个个降落伞就飞了出去,到处都是,落在地上安营扎寨,到了明年,这儿又是一片蒲公英。
蒲公英才不着急呢,它有足够的耐心在等,等着自己的种子去安家落户呢!它呀,觉得顺其自然就行,何必劳神费力,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必强求。在等待中,蒲公英的种子一天天地成熟了。
终于,秋风一吹,所有的担心都烟消云散,这些种子就像长了腿脚一样,一个个带着降落伞飞向远方,一年移动一段距离,一年播下点种子,处处就有了蒲公英的孩子,它们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