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使者读后感摘抄
《黄昏使者》是一本由(俄)谢尔盖·卢基扬年科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页数:3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黄昏使者》精选点评:
●承上启下。系列粉丝的话就追到底吧……
●黄昏使者是“守夜人”系列的第三本,也这一系列中最早接触到的一本。这个系列真心好看!但貌似好久没人看了!
●不是我们的天空。我们无法飞翔。我们能做的一切,就是不要倒下。
●唯一的遗憾是安东结婚生子了。。本来我还期待着他跟扎武隆搞基咧。。。
●4+,守夜人系列中最好看的一本。一个关于世界观的设定的忧伤故事。魔力势能,或者是魔力熵,这也许是个最合适的解释。如果咒语念成,则是一个没有他者的世界,实际上科斯佳的愿望也会实现。毕竟他只是个不愿意害人,希望变成常人的吸血鬼而已。
●99
●拍成电影就好了!!
●俄式幽默笑die,但的确是个忧伤的故事。
●有关“零度”的世界观构筑的极为出色,第一次见到把魔法师的来源诠释的这么好的幻想作品
●这一系列实在是写得超好~安东简直就是开挂么嘛
《黄昏使者》读后感(一):依旧俄罗斯
俄罗斯确实是一个很神奇的民族
他们的几乎每种艺术在融会西方经典路线的同时都能保有自己独特的气息。第一印象告诉你它来自西方,第二印象就是它来自俄罗斯大地。绘画是如此,音乐是如此,小说,也是如此。
比起前两部的飞扬跳脱,视角多变的叙事来说,这本书的情节线还是很中规中矩的。白描带点冷幽默的文笔让俄罗斯老太婆的形象跃然纸面,虽然没啥大场面,不过光是一个黄昏界斗法就很够一看了。
除却那种浓厚的俄罗斯风味,一部小说要成功还需要点别的东西
作为一个四部曲的第三篇,终于有一些谜团需要慢慢展开了,光明与黑暗本来就晦明不清的分界再一次被模糊,一些问题终于有了答案,严谨的设定继续支撑着整个他者的世界。在最后的守夜人那里,我们能得到什么呢?
《黄昏使者》读后感(二):关于结尾,求教一个问题~~~
结尾一直没弄明白。
光明与黑暗给予安东的力量,安东用来干什么了?书上说他用了一个名为“魔法师之盾”的很普通的魔法,可是一直不明白这个魔法的作用。
为什么科斯佳进入太空之后就莫名其妙的失败了?跟安东的“魔法师之盾”有没有什么关系?
我自己的理解,根据安东的发现,他者其实是依赖于人类的魔法寄生虫(自己杜撰的词语,别拍我。)所以科斯佳进入太空之后,就相当于离开了寄主的寄生虫,再也无法施展其吸血鬼的魔法,因而被困在太空,最后坠入大气层活活烧死(或者憋死)。
可是,这样的话,跟安东的“魔法师之盾”一点关系也没有阿。安东何必施展这个魔法?保护自己?科斯佳没有杀死安东的意图阿。没用的话,又何必施展呢?何不用这些力量来放焰火?
哪位豆友明白,给解释一下。
泣血拜谢
《黄昏使者》读后感(三):平衡
安东同志站在林子里,看着林子里的蘑菇,想象着自己如果带着这些蘑菇回家,一定会被丈母娘好好地表扬一番。我会心的笑了出来,卢基扬年科真是越来越无厘头了,换作是《魔戒》,你能想象伟大的人皇阿拉贡在蹲在林子里采蘑菇,然后拿去讨好艾隆么?安东就干的出来这种事情,所以即便安东是他者,也要比阿拉贡更真实,当然,我们也爱阿拉贡。
在看无主的空间时,我的速度简直慢到了极点,因为我的脑子里总是不停的闪现出阿琳娜妖娆的挡开安东的攻击,一只手抚摸着娜佳的头,另一只手可能正风情万种的玩弄自己的头发,她应该穿着素色的袍子,光着脚,大腿裸露着——她在勾引安东,一定是的,可为什么是安东呢?而安东,跪在地上,衣服上沾满污泥,无力的看着小女儿,他周围弥散着刚刚的“死亡本能”,雾气中,斯维塔从第五层黄昏界,像幽灵一样出现,手中拿着一把刀,大概是那种漂亮的土耳其弯刀,眼睛里放出的是那种只有幼崽受伤的母兽才会发出的恐怖光芒……真见鬼,如果那群拍电影的人继续乱搞下去,《守夜人》系列就被他们彻底糟蹋了。
尽管卢基扬年科想尽办法让《黄昏使者》看起来不那么沉重,但整个《守夜人》系列的主题就是沉重的,善与恶的划分并不像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那样泾渭分明,抑或即便是这两个阵营间的界限也不像几十年前那样清晰了,无论是他者的世界还是现实的世界,都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或许两股力量得高层都从未想过彻底消灭对方,他们存在的所有意义只不过是为了维持平衡。一个像科斯佳那样的理想主义者,值得敬佩,但永远不会成功。没有绝对理想的社会,没有绝对的平等和自由,至少,我不相信。就像潘海天写的《白星的黑暗面》,人类总是不能理智的使用与控制那些突如其来的天赋。如果把我放在安东的位置上,我可能都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信仰,可无论是他者,还是人类,无论是光明还是黑暗,都要继续生活,所以,当守夜人巡查队员安东同志一手挽着斯维塔,一手抱着娜佳,一步步走向那个无论他的法力多强都无法预知的未来时,我衷心的道了一句:“安东.戈罗杰茨基同志,我希望您幸福!”
《黄昏使者》读后感(四):谢尔盖·冯·奥威尔?
24:08,我抬头看一眼时钟,拿起笔,写书评。拿起笔,因我担心明早起床就忘记。因我的notbook正在公司。因我长叹一声,觉得自己感到了什么。
看书速度超过买书速度,这事儿很久没有发生过,甚至我记不清是否它曾经发生,也许从来没有。
这是“三部曲”的第三部,实话实说,前两部完全没看懂。既没看懂片节内容与片节名称的关系,也没看懂全书内容与书名的关系。《守日人》描述对象是全体他者;“黄昏使者”不是我所意味的娜什,那么是谁?
这很可怕,就像看了一篇广告,每个字都认识,但是没看懂内文与标题什么关系。
前两部写的莫名其妙,我习惯性暂时的将它归结为“翻译所限”,既然douban上都这样说。我是不肯承认自己的智商比全世界读者更低的。我是聪明人,在过去二十余年始终坚信,未来也将继续坚信----无需做IQ测试,只有傻瓜才会用别人的测试来证明自己。
可是你看,我果然是不擅于情绪管理的。几百字下来仍未写得像个书评。“聪明人”为了证明自己是个聪明人----即使看起来并不比别人强大----也通常归结为“因为我们聪明人也有弱点,比如EQ”。
我们总是发现身边环绕着无数笨蛋----从未听说过巴别塔的邻居,过分剔毛的牧羊人,只关心数量的暴发户……
我们聪明人说,笨蛋的价值,也许就在于衬托我们的聪明。
“让两个人到无人岛上去--也会分为人类和他者。区别在于他者总是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感到苦恼。对人类来说就简单多了。他们没有缺陷情结,他们知道,他们是人类--就应该像人类一样。所有人都应该这样。所有人都永远这样。”
我们“聪明人”--自以为知识丰富 眼界独特 思想不凡--只不过是“他者”。
我们与众不同,只是因为我们尚未懂得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至少没有真正理解它,掌握它,下意识应用它。我们缺乏人类的本能,我们的体温低于人类。
所以你看,“三部曲”其实是一个讽刺小说,作者像奥威尔一样分裂。
“三部曲”发布了第四册,下午刚刚订购,所以明晚才能开始阅读。暂且当作谢尔盖就是奥威尔。
-----------------
后记:我拿起笔,圆珠笔,写下一段书评。甚至不是情书,也不是日记,连传说中的手写简历都不是。又到了抽风的季节?
《黄昏使者》读后感(五):算剧透吧……
周末两天,呃,我的周末,除了日常出行,其余时间几乎都在看黄昏使者,调剂是今儿下午的我是传奇。看之前我就知道,四部里必有一部不会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根据守日人的发展,我预感会在黄昏使者身上发生,果不其然。当安东和斯维特兰娜步入相对稳定的婚姻生活,他者的故事也开始琐碎。现在我好奇的是这部传奇究竟会有什么样的结局,最后的守护人这个名字就带着悲壮。
从一开始我就在努力梳理前两部留下的疑问,斯维特兰娜或者她女儿的命运究竟怎么被改写了。格谢尔这个老阴谋家说把人类变成他者是不可能的,把黑暗魔法师变成光明魔法师也不可能,斯维特兰娜的女儿注定是伟大的女魔法师,他们所做的只是确认这一点,并且加强它。而这一部主要就是围绕把人类变成他者是可能的来讲的,因为一本儿古老的魔法书《富阿兰》。
老女巫富阿兰的遗著记录了她把人类变成他者的成功试验,不过遗失多年,多年太轻描淡写了,应该以世纪为单位。如同为了命运粉笔,现在为了富阿兰,他者们也会心力交瘁。有意思的是富阿兰的理论,他者的力量不是强于人类,正相反,他者的“近巫性”低于平均水准的,人类则高于,当占多数的人类的力量高于平均值,他们就会拿出多余的力量来补给弱者,而他者就吸取这些力量,就像寄生虫。正是这样的事实让安东和斯维特兰娜感到不安,因为谁也不愿意做寄生虫。斯维特兰娜早已离开巡查队,安东也越来越倾向于宗教法庭那种对光明和黑暗的中立态度。
老女巫阿琳娜(普希金奶妈的名字)是超级女魔法师,虽然属于黑暗,但是并没有加入守日巡查队,1931年她为光明和黑暗做一项人类道德重建实验,但她受格谢尔指示改变了处方,导致实验失败,二战后的世界变成了我们都知道的样子。呃,这部经常提起中国,10多亿魔法师的国度,还有非典……心知有罪的阿琳娜休眠60年,为了不看到俄罗斯的变化。她醒来后暗中协助格谢尔和奥莉加狡猾地通过正当干预把失散多年在老年时被发现具有黑暗魔法师潜质的儿子引向了光明一方。《富阿兰》本在她手上,但她并没想利用它,相反想把它留给宗教法庭处理。
结果已是高级吸血鬼科斯佳得到了《富阿兰》,他害死了宗教法官高级吸血鬼维杰斯拉夫,而且非常夸张地想进入太空把整个地球上的人类都变成他者,这样就不再有牧羊人保护羊群的不平等了。两支巡查队和宗教法庭通力合作,终于挫败了科斯佳。最后他被困太空,活活烧死,连同那本儿书……安东和这个昔日的朋友之间一直关系微妙,他总是一刻把他当成朋友,一刻又当成敌人,不停地做着心理斗争自我说服。最后安东奇迹般地升为高级魔法师,斯维特兰娜也在参与行动中实际上地归队了。
对我来说,假装的力量和虚伪的目标是一样的,口是心非的口号和两面派的公理没什么不同。我不再相信光明,也不再相信黑暗。光明——只不过是光子的流动。黑暗——只不过是光的缺乏。人类——是我们最小的兄弟。他者——是社会中坚。
.s.我是传奇名字很有感觉,拍得挺老套,bug很多,世界末日的水电问题谁来解决?sam死之前还不错,之后完全个人英雄主义了。据说原著小说更传奇,对占据地球人口多数的变异人来说,存活的正常人才是异类。
http://shawxx.spaces.live.com/Blog/cns!C75C78C8E80335DE!4061.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