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反抗的未来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反抗的未来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0-13 16:3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反抗的未来经典读后感有感

  《反抗的未来》是一本由于丽娅•克里斯特娃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反抗的未来》精选点评:

  ●第一章。。。我无知了。。。

  ●保持关注。

  ●浅薄的我读起来完全混乱。

  ●两种自由的划分。

  ●内容不是不好,就是太老生常谈的东西,适合初级读者。

  ●题目比内容好。

  ●经典欧洲文化:质疑与批判精神

  ●克里斯提娃论证了弗洛伊德的胜利,自由处于存在和言说的存在之中,并通过自我和他者而显示出来。后现代社会的解放要重视人的内心体验和艺术休闲,对此时此地的存在本质的重视,而这就像诗人和艺术家首先做到的那样,本身就是一种反抗。

  ●我们需要不断打破界限,深入意识层面之下,重新解读和拼凑新的自我,新的他人。这种对现有情况的反抗的“自由”,才是源源不断的生命的希望。无论在文学、社会伦理还是政治生活中,都是如此。

  ●反抗会有未来吗?必须反抗。生命就是一个叛逆的、自我修正的过程。拒绝这种过程,意味着死亡。

  《反抗的未来》读后感(一):女性和感性

  朱说 : 女性走到道德和社会前台的结果,将是对感性经验进行重新评价,以此作为没完没了的技术性空论的解毒剂。p.6

  这个?男女界限感太明确了吧。

  书很感性,虽然她本来就希望强调感性,但有些词语由于意义的宏大而失去了感性的纬度。虽然说我比较认同她对另一种语言,还有语言对思想的作用等等看法,但还是不能够接受她在感性与理性之间的游移。

  比如她说似乎只有解除了另一种语言才能进行对自身的改造,还有作家只有对感性进行翻译才能有反抗,但她不明白,对于一种语言的完美的把握也能够让思想更为清晰。错的不是法语本身,法语真的是理性的语言吗?

  她自己并没有成为作家,也没有受到母语语法的干扰,但是思想还是开放的,还是反抗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她有点夸大了语言的统摄作用。

  《反抗的未来》读后感(二):反抗的未来是一种空洞的未来吗?

  克太婆反抗的未来是向着自由的。她区分了两种自由。一种适应的自由,她将之追溯到康德,康德认为的自由就是人能够自主地用自己的行动展开一条因果的链条。康德把这种自主的仍然置于神的绝对律令之下,经过新教伦理到资本主义精神的转化,神的律令被经济目的取代,实践理性转化为工具理性。康德自由的现代后裔就是自由主义式的自由。另一种是展示的自由,从前苏格拉底到苏格拉底的对话,再到海德格尔的存在的自我呈现。最后来到接受精神分析那些人通过自由联想说出的叨叨絮语中。反抗(ré-volte)意味着创造,批判,否定旧价值,也不接受新价值,永恒复归。复归到哪里呢?克太婆的意思似乎是回复到人的感性之中,人的体验。以翻译的姿态将不可言说的体验言说出来。这里产生了一个嫌疑,即反抗即意味着两种自由之间的对抗,克太婆支持的自由似乎变成了站在海德格尔一边反康德。她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她指出必须把两种自由统一起来。但是怎么统一,书中没有清晰的表述,也许这更是一个实践上的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如果以一种精神分析的实践方式,那么两种自由的统一变成了精神分析治疗室室内和室外的统一。患者(如果我们把全人类都看做患者)进入治疗室呈现了自己,在分析师的帮助下认识到自己的欲望和冲动,才能到室外去适应室外的世界。

  这样的解说是不是太简单了?

  《反抗的未来》读后感(三):谁反抗与反抗谁

  看过书稿,简说两句。这是Julia Kristeva的L'avenir d'une révolte的中文稿,很薄,翻译成“反抗的未来”,译者原是Kristeva的学生,大概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内容翻得还是很不错的。这位女性学者是继罗兰•巴特后活跃于当今思想界的法国哲学家,虽然个人对罗兰•巴特的东西兴致般般,但是Kristeva,还是喜欢读的,因为写得明白。我一向对写得绕的人有点偏见(我说是偏见,就说明本人也认为不见得是对的),总担心没写明白,原因是自己脑子就没明白。这太要命了。Kristeva涉及了语言学、符号学、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等诸多领域,在很多方面提出了原创性的概念。

  在这本小册子里,所谓“反抗”,在词源学和普鲁斯特的意义上来讲,指的是意义和冲动相互回溯,从而揭示记忆、让主体的生命重新开始。在怀疑批判精神失去了道德审美意义的今天,本书作者努力以“另一种态度”(女性学者和符号学家)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中的信仰危机提供解决之道。 “对谁进行反抗”(如果权力已经腐败、价值观出现了真空,那么对谁进行反抗?)和“谁能进行反抗”(如果人已经被逐渐缩减为器官的聚合体,如果他不是一个自由的“主体”,而是一个不仅在金钱上而且在基因或生理上被赠与了某种“遗产”的“继承者”,只有用遥控器转换电视频道的自由,那么还有谁能进行反抗?)两个问题成为本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者试图说明的是,个人如何在重新言说和寻找自我中把握回归的能力,所谓“回归”,不止是记忆,更多的是质疑和思考。

  身为人道主义的继承者,在善与恶之间,我们必须作出自己明智的判断和自由的选择,重新找回道德的阿基米德支点。想要彻底追随一己欲望和根本没发现自己的欲望是现代社会的两大心灵疾患,我们迫切需要寻回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不是抵抗本能欲望和外部现实,而是将外部内在化,人类对神圣之物的渴望比任何时代都要急迫,这倒不意味着宗教的回归,而是,在物质昌明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同这些外在之物的区别也就在我们还可以思考这一点上了。

  《反抗的未来》读后感(四):思想就是一种反抗

  1968年发生的那次“五月风暴”现在看来,更像是一次年轻人肆意撒欢的盛大派对:弥漫的硝烟为青年男女的热吻设置了一个好莱坞大片式样的背景;漫天飞舞的石块和催泪瓦斯则成为了英雄气概和坚贞爱情的明证;那些动听且而响亮的口号像是一场政治波普剧的台词——让舞台下观众为之癫狂、发疯。

  当年那些青年现在大部分成为了中产阶级,腆着油肚过着他们曾鄙夷过的庸碌生活,甚至,还有少数“躬行了他们所憎恶的一切”,成为了政客与官僚。这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不仅为面包,也为蔷薇”的革命已经过去了不少年,一些学者曾将它看做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拐点,但现在看来,这种看法多少有些一厢情愿。多年后,作为这次运动的亲历者,克里斯特娃开始反思这场运动:反抗是不是仅是用石块来对抗坦克?反抗是不是像弹簧一样,是在受到压抑(精神的、物质的、性的等等)之后的一种应激反应?

  和“五月风暴”所标榜的“没有革命的思想,只有革命的行动”不同,克里斯特娃在一开篇就引用了海德格尔的一句话“其实,革命者的本质并不在于实施突变本身,而在于把突变所包含的决定性和特殊性因素显现出来”。很显然,在克里斯特娃看来,一种全新的、显现突变的思想所呈现出的反抗价值要比用石块砸坏几辆坦克要大的多,反抗不仅体现在行动中,更重要的是一种内心的反抗,一种对“存在发出追问,对自我进行寻找的可能性”,而这对于个体而言,主要体现为质疑与反思的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大部分人追求的是将自己变得和其他人一样,与之相反,反抗者或革命者首先要做的是发现他自己,确立自己与他人之间界限,并对这种个体特殊性进行一步步的追问,这种追问将构成一种对生命与存在的洞见力,将自我与他人彻底的区分开来。

  个体与众人的分离,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一种自我承担,自我实现的能力,这也就是书中所引述到的康德提到的自由的概念,即“自由不是消极意义上的‘不存在约束’,而是积极意义上的自主开始的可能”。因此反抗不是卢得工人砸毁机器,不是义和团拆毁铁轨与电杆,更不是小青年们的青春期叛逆——从某种意味上讲,反抗与自由带有着些非常不“自由”的限制与要求,并非人人都能有福消受它所带来的那种快乐——一种思维的快感。

  诚如克里斯特娃所言,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变得越来越乏味,甚至比之“五月革命”前的状况有过之而无不及,科技在迅速发展,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在强化着人们对它们的依赖程度,强化以严谨、不含歧义、标准化为特征的科技思维模式与价值体系,在这种向度单一的模式与体系中,很显然,“适应性”将被当成最高的价值尺度,这也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循规蹈矩,变得千篇一律、面目模糊的直接原因。

  上面虽然说了许多“五月革命”的坏话,但我真的喜欢那个年代,如太史公说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喜欢那个时代年轻人身上朝气蓬勃的样子,不像是现在,许多年轻人,还没出校园就已经变得世故、油滑,一身小市民的俗鄙气息。

  《反抗的未来》读后感(五):《反抗的未来》:哲思随笔中的血腥玛丽

  这本123页的小书,还没一厘米厚,却被我拖拖拉拉的看了两个多月。阅读前期,几次想打住,后来总算硬着头皮坚持下来。读完后,又多次想为这书写点东西,可一拖又是一个月。——原本这样的随笔集,若我在阅读后没有太大的震动,就基本上收归到书架深处。偶尔写东西需要时,才会翻出来检索一番。可是,就算到现在,我依然无法准确说出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它不是那种只要打开阅读,就能立刻激动的类型。也不是那种需要反复阅读才能触及本质的类型。——我从没见过一本哲学随笔像该书一样水准参差不齐!但是也确实不乏闪光点,有些段落和观点还具有持久的存在感,如同一个锤子,隔三岔五的敲打着神经,力度不重,但是隽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视本书为鸡肋,一个很有嚼头的鸡肋。几度想要弃置,又不甘心时间的耗费。结果就只剩下一个办法——最大限度的挖掘它的精髓后,方可弃之不惜也。

  从开始到该书的60页,是于丽娅·克里斯特娃论述的起点。这一态度傲慢、拗口“艰深”的绵长论述,其实只用三个问题就差不多全部囊括。一:何为反抗。在这个问题上,于丽娅·克里斯特娃开篇就玩了一招“缩小概念外延”的花招。——这是在严肃哲学随笔中,本该极力避免的,不可原谅的硬伤。——反抗在她看来,只是词源学和普鲁斯特的意义上的反抗,“意义和冲动相互回溯,从而揭示记忆,让主体的生命重新开始”。从开始定义反抗时,就已经最大限度的清空了外部的反抗空间,把反抗逼到主体内部。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对于“第二个问题:反抗什么?”的解答,便自然而然的落到,且只能落到精神分析学的层面上。在这一部分,她的论述让我抓狂,我几乎是充满愤怒的看着她趾高气扬的扯东扯西:她从弗洛伊德扯到荣格、拉康、维特根斯坦……期间又塞进去黑格尔、康德、萨特、海德格尔……我被强行复习了一遍西方哲学!而且她在言及这些先哲的时候,通通非常概括,专业术语也不做解释。若是不知道“审查”这类词语在心理学中的意义的,或者不知道“在、存在、烦、先验”在哲学上的意义的读者,早就被她晃晕了吧。如果非要找出于丽娅除了拾人牙慧外,在这部分的成就的话,不知道贡献出一个玛丽·罗斯的案例算不算。事实上,这些论述已经把第三个,本该最重要的问题折腾的无关紧要了。——为什么反抗?为了自由。可是,作者开篇进行的缩小概念外延的做法,已经限制了答案的范围:从内心,从精神分析角度……克里斯特娃即使看到了“对于古希腊人而言,自由主要是指身体活动的自由。”,也无法对外部的自由重视起来。我一度怀疑她是否普通逻辑没有过关,不然,为什么那么重要的演绎推理都没有重视呢?

  所以,诸位,我当时的啼笑皆非、哭笑不得以及出离愤怒,大概也都可以被可理解的吧。

  但是紧接而来的第二部分,却让人见识了她作为小说家的才华,以及身为与罗兰·巴特齐名的,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创造者的实力。并且她在符号学上的洞见,也非学术抄袭者所能具备的。第二部分叫做《对另一种语言的爱》。用非常优美的、值得大声朗诵甚至背诵的语言,探讨了作家在文学构造中的作用,粗略来说,是一种连接无意识和文本过程中,生成意义的人。在符号的象征作用上——她更重视语言担当的符号象征作用而非表达作用——她讨论了普鲁斯特的语言、母语、翻译、流浪和言辞间达到的自我救赎。还从语言符号角度,深入了精神分析。(依然不是其原创,《逃避自由》里有更为精辟的论述。)我认为,这部分构成了全书最精彩的部分。比如这段:“背井离乡永远是一种痛苦的命运,但是从拉伯雷到柏林墙倒塌以后,它是我们今天寻找神瓶的唯一途径。因为需要寻找,所以神瓶只存在于寻找的过程中;因为需要逃避流亡者的自以为是和傲慢,所以它也只能存在于不断流亡的过程中。”(70页)”可以说,第二部分的语言较第一部分来说,完全天壤之别。比我引用的那段文字还要优美的段落,比比皆是。这让我更加困惑:为嘛同时一个人,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最能引起读者憎恨或者激赏的,是该书最后一部分:《亲欧洲与敌视欧洲》。但对我来说,这部分完全味如嚼蜡。不仅如此,还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低能,学术上的迂腐自大,还更能窥视到于丽娅·克里斯特娃目光的狭隘、自以为是。于丽娅·克里斯特娃现任巴黎第七大学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常任客座教授,在她的经历中,敏感的领受了来自法国社会对异族的伤害——她原籍是保加利亚人——可以说是非常敏锐的感觉到了,法国社会对待异邦人的高傲、冷漠、抵制和不认同感。但是,她完全没有意识到她自己对法国文化的浸淫,早就沾染了让那些她不爽的风气。于是她在大肆夸耀美国(她的第二故乡)政治体制的民主时,又受不了美国思维对她学说的轻慢。甚至在学术论战中,她也毫不掩饰她的优越感。在论及政治的时候,反复强调欧洲,主要是法国理念的优越和重要。丝毫没有力度的提出价值的多元化和世界的“两种自由的模式”:她仅仅从符号学、精神分析学改进过的宗教、思想的自由、神话源泉、人性对尊重呼应来苍白的呼喊。所涉及到的政体,完全是只读圣贤书的迂腐酸人空想出来的,连古罗马的政体制度的实效性都远远不及!期间引用的汉娜的话,毛泽东的话,只能更让她沦为笑柄,反衬出她的幼齿。关于欧洲、美洲的讨论,再不济也要加上中东、亚洲、北非这三个地区讨论,才可以得出一些看的入眼的东西吧?记得我读完这最后一部分,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老祖宗说的一句话,“术业有专攻”。真是妙绝了。

  于丽娅·克里斯特娃说的一句话,或许可以和加缪的那句“我反抗,故我们存在”相匹敌。那就用那句话仓促结束这篇书评吧——“反抗是我们的神秘信仰,与尊严同在。”然也。

  08 7 23

  注:血腥玛丽,鸡尾酒的一款。伏特加为基酒加入番茄汁、辣酱油、精盐、黑胡椒。酸甜苦辣咸俱全。爱者爱之切切,恨者恨之切切。见仁见智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