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经济史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中国经济史读后感锦集

2020-10-14 16: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经济史读后感锦集

  《中国经济史》是一本由侯家驹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5.00,页数:8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经济史》精选点评:

  ●对只是对经济有兴趣的业余读者应该离它远点 看起来好累啊

  ●一般。有启发。

  ●出版社的编辑应该拉出去枪毙十分钟,令人发指的错别字比比皆是。作者罗列了大量的史料,但是却没有多少考证分析,感觉太分散了,而且同样的一段史料在不同的地方罗列了几次,我看书名后面加个“稿”字才名符其实。

  ●作者缺乏基本的考据精神,很多地方的引用都是为着附会自己的理论。这种附会从前言一直持续到下篇。有的地方甚至自相反对。 最初看到此书,还觉得观点挺新颖的,买来一读却大失所望。作者水平实在有限。

  ●遗憾在于结论部分,侯家驹始终没能更进一步将其推进到宪政领域。

  ●大历史类型,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和原点索引。如果是戏说网文之类的确不错。但是作为正经经济历史读物则不足取

  ●非常非常失望!

  ●2011-03-15;读这本书,我提不起兴趣,可能是不合我的口味。

  ●目前为止最为有力的综述性质的中国经济史专著

  ●还可以吧。。。

  《中国经济史》读后感(一):格调高

  我刚买这部书,觉得作者用意很明显,要以史记为榜样,开创中国经济史学先河!

  作者做到了这点!

  而且作者把经济理论与历史事实相结合,功底不是一般的人。

  至于有的读者评价作者欠缺历史功底,不敢苟同。

  《中国经济史》读后感(二):史料的依据感觉依然分量不是很足

  这本书用了不少新的理论框架来解释中国的经济史,但我仅就我看到两汉魏晋这些部分来说,史料的依据感觉依然分量不是很足。

  比如说有一部分说两汉的工商平均利润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大意),他的依据只是汉书(还是后汉书,要去看原书)食货志里人的一句话而已,仅仅依靠别人的一句话,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而依照当时的统计条件,也是无法统计出平均利润率的。

  而且这本书有一种强烈的反中央集权的感情倾向,虽然我也不赞同几千年的皇朝集权的传统,但是历史书就该是分析历史的因果得失,而不该有太多太明显的主观倾向。而且这本书是从每个时期,分出一个个专题来叙述当时的事情,时间的质感不强。

  总之,感觉这本书不太严谨,但理论上比较新颖。

  《中国经济史》读后感(三):不错的参考书

  这本书读了比较长时间,应该说候老师写这本书是费了不少心力的。涉及方面比较多,史料枚举非常翔实。

  虽然是中国经济史,但其基本出发点是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即从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还看待中国历史中经济发展中的机会。

  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大国与小国的关系---在大国中,政治制度凌驾于经济制度之上,而小国因为政治制度有竞争关系出现经济制度优胜于政治制度时期,会是经济发展比较快的良机。

  汉、宋、明三次出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萌芽,最终均被政治权利一统化而扼杀,最终使中国这一东亚重要经济社会体远远落后于西方。

  本书在微观层面上提出了人地比较的概念,其实就是以生产发展的要素,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相匹配的原则来解释历朝兴衰,也是值得一读。

  《中国经济史》读后感(四):如何写一本最糟糕的经济史?

  有点好奇台湾和海外的汉学界如何评价这本书,照我看来,这本书流存后世的主要价值应该在于告诉后来的治史者,如何避免写一本最糟糕的经济史。

  好的经济史应该是怎样的,以一个历史门外汉的见识来看,我确实不清楚,但这本书以雄辩的说服力至少让人了解了它的反面应该是怎样的。

  1、不需要提出足够水准的问题,甚至根本就不需要有问题。一切经济史要提出和解答的最重要的问题,应该都是和国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和成因有关。自先秦以降,普通中国人的实际生活水准是停滞、上升,还是下降?为什么?以何种标准衡量?是人均占有粮食量?预期寿命?还是其他?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

  没有任何悬念,读完侯的书,你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并没有变得更清楚。侯当然在试图提出和解答一些问题,但要命的是,问题大而无当,例如,第二次一元体制(指唐宋时期)的毛病何在?答案:皇权过于专制;官员和士兵过多,消耗国民收入;外交和军事费用过高;皇帝将大部分收入纳入私库,blah,blah。等等,侯老,是我的错觉,还是您老写的就是中学教材?观点陈腐缺乏深度也罢了,您老怎么也要拿点扎实的资料来印证这些观点吧?sorry,这个真没有。

  2、资料不管是否可靠,多就行了,辨析、归纳和推导当然是不需要的,罗列就行了。侯老哥堆积资料的方式相当惊人,这个总让我想起成都的农家乐,老板上菜的时候也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荤的素的,凉菜水果,炖汤糕点,堆上来再说。

  说到资料是否可靠,举个例子,书中提到,李自成进北京后,搜罗到崇祯的私库至少3亿两白银,还有一种说法是18亿两白银,侯以此说明皇帝将太多收入纳入私库。这种天雷书中到处都是,相当有娱乐效果。

  3、分析工具似乎还停留在司马迁、司马光的时代。治经济史的学者如果不想停留在食货志的水平,分析框架和工具的构建应有一定水准。貌似这位侯老哥也提到了很多洋人和洋文,但很明显他的知识体系和治学方法没法与这些东东兼容,一涉及稍现代一点的理论的应用,这浅薄生硬处,真是惨不忍睹。

  再说就过于刻薄了。在当当买这本书前我倒没指望这是一本《西方的兴起》级数的经济史,不过,我以为凭这位老先生头上的荣衔,怎么也不会比同是台湾学者的赵冈差太多吧,有个赵冈六七成的功力,这本经济史也不会差到哪去吧?

  我错了。

  《中国经济史》读后感(五):学者的良心之作

  中国经济史著者,大多为“历史的经济”,而非“经济的历史”。这在马克思主义一元统治的大陆思想界,尤是如此。经济学擅长提取一般规律,历史学固然也有此愿望,但头绪繁多,人性论,阶级论,地域论,不一而足,很难达到化简的结果。台湾已故学者侯家驹先生所著《中国经济史》,是罕有的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中国历史(不仅仅是经济部分)的著作。全书上迄三皇五帝,下至清末。既有细节展示,又能一般归纳。从学术上讲,是认真而有诚意的作品。说理清晰,对于略微生僻一点的概念都有普及化的解释。文字则是台湾学者固有的娓娓道来的传统气质。作者“最费心思”十一年着成此书,自信“不仅是经济学人的读物,亦可作为通史与断代史学者的参考”。有所成果,才能有所恃。

  对于中国经济史的争议,历来说法芜杂。立场不同,就会有大相径庭的阐释甚至结论。而且任何试图阐释全局的作者,都难免挂一漏万。本书作者作为典型的市场经济者,但亦承认政府失灵存在。如同绝大多数经济学者支持相对小的区域更有经济活力,但并不反对大一统,身在台岛,仍歌颂大一统的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一般均衡经济,更没有太多政治情绪,这是一位独立学者的良知。某些地方,难脱书生气的主观臆断,一厢情愿,但较之业内受盛赞的《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中“FairPlay”甚至“国家机会主义”的批评,不知强去多少。整体而言,虽有“以论写史”的倾向,但全书能够自我圆善,形成系统,所持观点一以贯之,亦体现了作者的学术功力。

  在选材的特点上,本书显得巨细无遗,以致于连续数页累积史料。个别材料的使用,也证明经济学家治史的疏漏。个别观点硬作解释,难免底气不足。但单就书后所附参考文献之多为笔者罕见来看,既能博览而后整合,就是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书中颇多新鲜见解,诸如仿西方的历史分期;对经济史学科的自我认同;以作者提出的“制度成本”定义衡量历代经济得失,并用现代经济视角与术语阐述;人地比例与统一分裂的关系;通过区分工业资本主义与商业资本主义解决了中国古代何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判断;通过库兹涅茨(书中为顾志耐)世俗主义、平等主义、国家主义(或民族主义)的原则考查中国经济市场的发展程度,并得出了汉代文景时期、南宋、明代中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的结论;认定司马迁时代出现了零利润的均衡市场;以及对汉武帝、唐太宗这样雄主经济领域的过分干预甚至谬错的严厉指斥;对于元清野蛮民族的批评,则少见于大陆史学界;多赞扬理学使人自立,认识本我,进而维我权利,促进平等主义的贡献;作者还特别着眼于历代人民生活水平,有专章分析物价工资。讨论财经得失,也多从民生考量;作为台湾学者,自然亦有受台湾(民国)学界观点的影响。书中对政治统一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不惜篇幅,这种矛盾也必然存在。掩卷而思,我们今日所见,均是后人揣测前人。前人无辙可依,摸石过河。后人有所警戒,可以根据情势调整之,宽松程度可大增。这便是从不同角度读史的好处。

  抛开前期泛读不谈,笔者所作“读书笔记”,誊抄精要,历时一周。择其数点,略谈感想,遂是此文。了结之日,台风“梅花”迫境,暑濡炎炎,汗发如浆。“读书笔记”所依据者,新星出版社2010年9月上下册版,版中偶有错字,似为憾事。

  2011年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