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山色有無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山色有無读后感精选

2020-10-17 19: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山色有無读后感精选

  《山色有無》是一本由書歸著作,臺有屋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D 69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色有無》精选点评:

  ●千言万语一句话:好看 这其中的情感只有看了的人才能了解才能懂。言语真的很难说出来。站對了CP就是大大的甜餅,站錯了CP那是錐心的痛,但是不站cp你會看到更多的層面。意難平啊。番外指路豆瓣搜綠水蓮。

  ●怅然若失。

  ●这大玻璃茬子……

  ●挺喜欢的一篇文,实体书入手后稍微有些失望,重新看了一遍。很喜欢稹清,他便是属于那种看山就是山的人,又清醒又挺朦胧的人,似懂非懂。每一次看都是很粗略的看,文风有些冷清,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原因,感觉剧情和人物设定都有点点含糊…还可以吧。

  ●这本书要200…呜呜呜

  ●好棒的封面,虽然我没买书,囊中羞涩,内容写得真好。

  《山色有無》读后感(一):我心中的古耽top

  《山色有无》的后劲太大了,说实话我对沈山山并没有多意难平,反而是稹清和齐珩这一对太让我难忘了,两人是真相爱,齐珩对清清既温柔又宠溺(绝世好攻),说实话他作为太子和皇帝有太多无奈,但他一直都默默承担,他希望那些黑暗里的东西永远不要伤害清清,污糟清清。还有清清,顶着那么大的压力,被人说男宠,被人说短袖,那么多恶言相向还是不愿意放弃皇帝,是真爱啊…

  《山色有無》读后感(二):我心中的古耽top

  一直想买一本实体收藏,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我是第一次看这种回忆录似的书,山色有无热度不高,但很戳我的点,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我都喜欢,虽然牵扯官场和皇家也没有什么勾心斗角,造反什么的写的也比较省略,我看完书真的很喜欢齐珩,这样温柔的男人真是少见,他对清清真是太好了,也无比心疼沈山山,稹清这个傻子没看出来山山喜欢他,他喜欢山山的时候山山不知道。山山喜欢他的时候他又喜欢上了皇上,真是阴差阳错,终究是错过了。还有清清,一辈子没有娶妻生子,还有背负那么久的骂名,看到齐珩有了孩子我真的心疼清清,其实他也一直在逃避吧,皇家爱情,难得有这样的过程和结局。看了很多遍,是我心头的挚爱。

  《山色有無》读后感(三):因沈山山而写的

  利益相关:我喜欢很沈山山。对稹清持保留态度(我对喜欢稹清的人没任何意见,毕竟沈山山自己都喜欢他。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也有自己的理解,人的是非也没法量化成数值来看)→(现在接受不了的点✖️还来得及)

  注意:不过是很长的吐槽罢了。我对沈山山的想法无非就是“意难平”。激动之下写的,又不是在搞学术或是写天杀的论文作业,所以是无法全面的,自然也是有别人认为偏颇的地方。说到底不过是有感而发,写写而已,知道没人看,写这么长也只是为了给这几天自己心肌梗塞一般的感觉一个交代。

  再注意:所有的观点都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除我之外的任何人!我也不想强迫别人接受我的观点,也不想证明我的观点和我对文章的理解就是真理。当然更不可能代表作者或者断言作者就是这么想的!我不是想证明什么,只是抒发抒发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没有校对,可能有错字。

  最后:皇帝是个好人。看得出作者写这个小说是真的用心。

  如果以上都能接受的话——

  正文:

  很多人喜欢皇上,心疼皇上,其中也有人一边呼吁要心疼皇上,一边还说“站对了cp所以看得一点都不难受”(笑)。我没有什么标新立异的特殊口味,也没有很多人硬要逆主流以至于将非主流都打造成了貌似主流的习惯。

  我喜欢沈山山,心疼沈山山,所以要写下这篇评论。也算是给与我有同样心情的读者鼓劲。就算是没有人看也无妨,只当是默默抒发一下情绪。

  我只遵从看完文章后的第一感受,也是正常读者第一反应中会有的感受:我没有忽视,并且欣赏皇上的温柔,但我更心疼沈山山此人,叹惋他的人生。

  心疼沈山山,为沈山山“意难平”,我不觉得自己有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沈山山其角色本身也不应该受到责骂和指摘。从作者的作品来看,我个人认为作者对沈山山这个角色也应该是喜爱的。

  以前一直看动画,漫画,同人(bl),看网络上的幻想小说(正常向),最近心血来潮试着看了看国内原耽,于是就看到了这本《山色有无》。

  觉得和以前我一直喜欢看的东西完全不一样。说形象点就是画风不同。各种华丽的词藻,密度很大,古风盎然。情节也是百转千回,纠结异常,让我觉得很新奇。

  说实在点,看完这个小说后第一个感受就是心绞痛。当然是为了沈山山而痛。看完也有有很多的问题。举例来说,比如“两清”的问题。

  我想不通为什么稹清还了沈山山三册书就两清了。到底是什么两清了?不知道是哪里两清了。是爱情两清了,还是兄弟情两清了?而既然两清了,作者何必又写他梦到沈山山还在梦里和沈山山相伴一生?醒了,听了沈山山的故事,还起了为沈山山求情让皇帝不要追查他的心思?

  这么一看还是藕断丝连,没能两清。

  梦到沈山山证明爱情没两清,想为沈山山求情证明兄弟情没两清。

  文章本身,还是写的挺好的。我姑且也有学文学(虽然是英美文学)。作者用很中国风很华丽的词藻造了一个缠绵悱恻的三角恋故事。很好,挺搭的。对我这个不怎么接触中文文学作品的人来说很新奇。这也是我一个萌cp永远萌竹马竹马的人忍痛看下去这个小说的原因。并且作者加了很多意象,添了好几层意境(光现在我能回忆起来的就有蹴鞠,孤本,大鼓书,“圆满”等等),多到让我想吐槽她对此类比较非主流的文学作品居然如此上心的写(褒义)。主角们的名字也算是意象之一,但是稹清的名字配合这个“两清”来看……实在是有一些讽刺。

  皇帝说稹清果然还是最疼沈山山。只是这到底是怎么个疼法,能把人疼到剃发出家?

  但既然作者这么写了,我还是试着思考了一下,觉得大概是稹清为沈山山的求情那次,再有就是小时候他把沈山山给他的蜜饯放到生虫都不扔的那次,目前是再想不出来了。前者证明原来稹清还念着点旧情,后者那是小时候稹清还喜欢沈山山。

  能看出作者作为一个网络文学写手算得上是挺有想法的,她说要跳出站cp的执念看,但我左思右想,发觉让我心痛的点倒不是稹清选的不是沈山山。主要是沈山山这么好的一个人最后感觉像是被毁了一样,最终才华无处展露,爱恋无法吐诉,出家为僧,让人到底有些难受。

  或者换个词,就是“意难平”。

  说实话最后看到沈山山出家真的让我很惊讶(感觉有点突然),但是根据作者的情节安排来看……最后貌似只能这么圆了?至少没有刺字流放。不过出家对一个角色来说实在算不上是好结局(我个人认为),毕竟也没人说红楼梦里惜春和宝玉的结局是好的对吧。俗世圆满了就算再怎么思想出尘也不至于出家。

  我后来又想,可能“两清”的问题其实是稹清说这话的当时以为清了,其实他自己都意识不到没清。毕竟文章还有后续。因为最后一个番外作者写了“不必在这个山羡那个山”的问题,皇上表字有山,沈山山更不用说,名字里俩山。再结合作者所要表述的三角恋主题,作者可能想说怎么纠结都没用,选谁了就选到底,也别再想另一个了。

  毕竟是三角恋,还不能3p。

  大概这就是作者想说的跳出cp看她的小说。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当然这可能只是作者想表达的几个意思之一,我这里只是单纯的看爱情这个层面,毕竟这文怎么说也是个爱情小说。

  作者在一部耽美小说里塞了很多东西,这自然是很好的,能为作品添加很多韵味。但是即便如此,耽美小说就是耽美小说。尽管爱情上的感悟可以推及人生的其他方面,爱情到底还是爱情。

  的确,就算是主流文学中也有很多写爱情的。但是在那些作品中作者主要想表达的还是社会问题,人物角色都放在一个特殊的大环境下。我这么比实在是有点无理取闹了(笑),但我说这么多不是指责作者写文章的做法和思路。只是想表达,既然无法做到从根本上完全的表达爱情以外的东西,还是适当的放过角色为好。单单是为了写爱情的话,就我的观感来说,还是太过了。

  如果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角恋,至少也要两个腰描画得一边粗吧?

  当然是不是一边粗也没法量,不过我作为众多读者之一是这样的想法。

  再说回沈山山这个角色。我个人感觉沈山山就像是作者构建剧情和阐述主题的一个很倒霉的零件,不是说不重要或者是作者不偏爱这个角色,就是单纯的这个角色在故事中的作用让他不得不这么惨(客观来看)。

  就我个人不成熟的见解,作品是为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服务的。就这个小说来讲,作者写了一个受两个攻,只能从中选一个,作者选了皇上。我觉得搞不好归根结底这个可能是作者个人爱好问题。

  毕竟作者是作者,情节受她安排。人物虽有自己的性格形象,但是打点补丁什么的,添加点机缘巧合之类的,搞点附加设定啥的还是得看她。

  我猜她应该是比较偏爱君臣cp的。表现为她另一个文(《史官》那本)也是一对君臣cp。还有就是在《山色》里有提到过汉武帝和韩嫣,韩嫣以前是刘彻的侍读,跟稹清和皇上的情况是一样的。跟刘彻这厮有绯闻的还是比较多的,作者在文中提了韩嫣,一是他俩比较明显,再一个可能她喜欢这种太子✖️侍读的模式吧(大概)。所以作者才在两个人中选择让沈山山当爱而不得的那个。

  有时候我忍不住想,假设以上猜测成立,如果作者萌点不在这,是不是就把沈山山梦寐以求的爱情写成了。毕竟她甚至写稹清梦到选择沈山山的情节了。搞不好也不是完全的有缘无分。这不是由于我纠结于站沈清cp,而是我纠结于若是能让沈山山获得他想要的该多好(毕竟我比较喜欢这种类型的角色)。如果有一条if线是沈清的又似乎也能表达“何必在山羡山”的三角恋虐恋主题,毕竟这是个等腰三角形。

  有好几次我很想吐槽作者把沈和清的感情写得比皇上和稹清的让我印象深刻很多,亮眼很多(个人感受),让我忍不住想这到底是她能力问题还是故意的?还是说她疏忽了?搞不懂。但我试着想了一下:文章的基调是悲的,也能看出作者起初是想写一个这种画风的故事。但是皇上和稹清携手了,所以这个悲只能从着重描写沈和清的感情才能出来。也不是说没有其他可以体现悲情氛围的情节,但那些都是旁支,而这个是主干。

  最后再稍微说一下稹清和皇上。

  稹清是一个很矛盾的人。话和话之间有过矛盾,话和行为之间有过矛盾。他对皇上是真爱无疑,但又似乎永远都放不下沈山山。从最终结尾来看大概是放下了?可直到小说尾声还说过“既疼沈山山又疼皇上”。不过从守墓30年来看疼的还是皇上,从他说“两清”以后,行动上并没有看出对沈山山的“疼”,也是没机会疼了。所以只能嘴上说说,心里想想,行动上就都把他的“疼”给皇上了吧。

  此外,就我的感受:稹清对沈山山的感情一直很模糊,在小时候是爱,但再后来他爱上了皇上,可那之后他对沈山山的感情硬说是青梅竹马似乎也不太对。要说是稹清只有沈山山一个朋友身份特殊的话,最后稹清却还梦到和和沈山山相爱一生,这么一看,隐隐的似乎还有点竹马以上的意思。也不知是稹清本身对沈山山的态度摇摆不定还是作者的笔力所限。或者干脆是作者故意而为?可这样的故意而为的目的又是什么?我思考不出来。

  再说皇上,不谈所有的情节和机缘巧合,但就他这个角色来看这段三角恋:他跟沈山山有一个最根本最决定性的区别,据作者写,是因为皇上对稹清有期待,这个是沈山山给不了的。其实作者这么说,就让我觉得,管你什么缘啊分啊的,青梅竹马还是天降奇缘,皇上跟稹清才是应该在一起的。

  其实光是这么一点就可以否定沈山山和稹清的所有可能了。就算他不欲言又止,就算稹清不是太子侍读。

  但如此我便忍不住想,既然如此,又何必弄出一个沈山山?

  但作者就是要弄出一个沈山山,还要让他占据着大量的空间,甚至称得上是另一位主角。不仅如此,作者还要让与皇上天造地设的稹清放不下沈山山,即便他们互相之间的感情不对等。

  我以为正是如此才让此文剧情如此纠结。不过爱情小说要的就是这种优柔寡断的纠结,即使狗血,倒也算的上是喜闻乐见。只是可怜了沈山山一往而深的爱意无从托付,成了一个注定悲剧的角色。

  我对此的态度不是愤恨,不是想钻牛角尖,不是非得断一断孰是孰非。非要说的话,就是一个“意难平”了吧。

  仔细一想,可能这就是作者想要的。因为她有想法,不想让自己的作品变成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多边形。左看是爱情,右看是亲情,一边是错爱,另一边又是相爱了。

  不论方式如何,总归目的是达到了。

  《山色有無》读后感(四):从寻柟到平峦——《山色有无》长评

  (涉及剧透,不喜请绕行,个人看法,不喜请勿喷)

  起初看到《山色有无》这本书是个意外,不过是在豆瓣里搜索古耽好文推荐,闲闲翻了几篇,发现《山色》的简介写的轻松有趣——

  其实沈山山本不叫沈山山。 我俩相识早,我想起问他名字的时候,他可得意地沾了茶水在桌案上写共我看,还说那出自什么什么诗。 我不比他五岁识千字、六岁能作诗,不过是个破大孩子,眼睁睁瞧着桌案上,尚认不得那俩字儿,听他念出来又拗口,故就只点了我认得的部位唤他。 那是六岁还是七岁的光景,沈山山这名字一喊出来,谐音似个姑娘。 定安侯府寿宴上的小辈全都笑了。 沈山山气得撅了梅树枝来揍我,我俩小包子似的打作一团,滚了一身的雪泥巴。 而这名字被我一喊就是二十年。”

  顿时起了好奇心:沈山山究竟叫什么?那二十年是怎么过的?男主和他有怎样的过往?他们的结局会是如何?

  原以为是篇嬉笑怒骂轻松甜宠文,谁知真找来文章读完时,却是满心酸涩欷歔不已。

  第一遍读完时,脑子里乱糟糟的,一会儿是数次忍痛放手希望稹清圆满的皇上;一会儿又是那个说着【“那样我就是储君,我就是太子……你明不明白?”】却在江畔渡口暴雨里的一言不发陪着稹清回京的沈山山……一腔愁绪堵在肺叶子,躲在房里偷偷哭了几回。

  隔了两天想起他们三人,头不晕了,胸口却还是闷的。总想说些什么,张口却吐不出一言。

  想着既然说不出,那就写下来吧。

  全篇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道来,有时是回忆,有时是梦呓,有时又是直述。让人忽而在彼山,忽而又在此山,重峦叠嶂中看不真切。如此倒是合了书名,一派山色有无中的样子。

  可这样的叙述偏偏将稹清的情感、稹清的成长,像叶片的脉络,每一条分支、每一个曲折,每一点指端末节都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好让我们看清楚钦国公的小公子是怎样一步步长成了今天的样子。

  沈山山、皇上、稹清三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拉扯写的很到位,作者的文笔简练雅致,书中有很多意象藏着作者的伏笔巧思。

  第一个惊到我的是“板鸭”。

  十四岁那年两人相约去赌马,去时因着板鸭牵动了稹清懵懂的情窦。

  【我连忙就着沈山山的手拨开两层油纸,但见里头板鸭油亮酱黑,隐隐冒着细碎的烟子,单是看着就叫人食指大动。

  我抬手拿了想吃,可那一瞬竟忽而觉得我这日子过得有些不真实。

  不是板鸭不真实,而是这日子是好到不真实。

  抬眼瞧瞧沈山山,他正勾了嘴角笑话似的看着我,那神态从小到大我见了无数次,是熟悉到骨子里的。

  这又叫我觉得一切真实到了姥姥家去。

  那刻马车里光景好似胡璇倒转,一时真实或不真实,竟都关乎于一个沈山山。】

  马场边上稹清的少年心事。

  【他眉眼里尽是神采,或笑或怒或恼,皆有番使不完的少年意气,泼发到整张脸都明朗似骄阳,一时灼得我双目发痛,却移不开眼。

  我忽然在人声鼎沸中不管不顾地叫他:“沈山山,沈山山!”

  沈山山垂眉回头来瞧我,要听我说下去。

  可我此时瞧着他那清澈的眼,漂亮的脸,心里又开始旗鼓喧天,几乎震荡到脑袋双耳都轰鸣混乱起来。

  我要说什么?

  我要说么?

  ——有些话说了是一辈子的事,不说也是一辈子的事。

  说出来能好是一辈子的事,说出来若好不了,也是一辈子……

  我这辈子只有沈山山。

  我这辈子不想没有沈山山。

  可我又不想这一辈子仅这样拥有沈山山。】

  回来时因错过了表白的时机加之误会沈山山喜欢姑娘稹清的心情一落千丈。

  【沈山山打车板儿下拣出我没开的板鸭油纸包儿揣在我手心儿里,叫我拿回家热热吃了。

  我接过来才发现那油纸包里的吃食早放凉了。

  去的时候还烫着呢,哎。

  只不过还好一纸掩了当中物件,没谁能知道那该是什么不是什么,凉了烫着也就没几个要紧。

  这大抵就是我的命。】

  后来和皇上在一起很多年之后,稹清想起沈山山。

  【世上真有许多事儿,最终拿在手里的和我最初想要的并不一样。……舞勺之年,沈山山带着板鸭领我去赌马,我不去揭了板鸭的纸皮儿,只为了叫他同我不生嫌隙,往后也一直一直给我买板鸭吃,而今一年年沈山山依旧买了同一家铺子的板鸭给我吃,但板鸭于我却最终只是板鸭。】

  一个“板鸭”,去时还“烫着”回来却“凉了”,完了还庆幸“一纸掩了”无人知晓,最后到“板鸭与我最终只是板鸭”把稹清的少年情窦写得丝丝入扣,让人感同身受。

  第二个是 “十八”。

  山山弄坏了皇上寄给稹清的绣扇前来赔罪,两人在院子里闲话,此时稹清正值十八。

  【十八年里我究竟都是怎么过来的,可这么一刻意去着想,却发觉过去的日子不过都只是日子,历过的事儿如湖如海,乍眼看去好似哪一样都强不过哪一样去,滔滔水面儿一镜平,要是泛着日头大概还能似洒了金,好看得紧。不过我要是仔细伸手往那湖海底处一摸,却一定能摸出一道道流石刻下的深印来,印中自然好的坏的都有。

  我想往后湖海水再多再深再不见底,这些印子也绝不会就消散了。

  大概便是这么就十八了罢。

  我抬手在沈山山臂上一拍,还是迷糊惺忪地笑起来:“别怕,山山。”

  “往后还有好几个十八呢。”】

  山山大婚之日两人在沈府后院挖酒,此时稹清二十六岁。

  【可我坐在树下抱着酒坛子靠着沈山山扭头看着他,那时却忽而发觉——我的沈山山不再年少了。他穿着新郎官儿大红的袍子坐在我身边儿,早已经是我幼时肖想中他该有的样子。我想他将来会子女绕膝、霜染鬓发,或然褶横眉角、躬身蓄须;他终有一天会再无法弯下身去替我捉来一只只青项紫背的大蛐蛐儿,也再无法攥着篾条儿替我扎出一个个威风八面的大风筝,也就更无法再背着我逆流走过一条条拥挤吵嚷的长街了。

  沈山山会老去的。

  我的沈山山,他有朝一日终会老去。

  从前他惊觉我们怎么就十八的时候,我还拍着他胳膊搂着他脖子笑他,说你怕什么啊,我们往后还有好几个十八呢。

  可而今萧然一悟,我才知道自己是井中的蛤蟆不知天高。

  毕竟这世上,哪儿有什么好几个十八呢?

  人这辈子,根本就只有一个十八啊。】

  从“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清俊儿郎到“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御史中丞,十八岁的稹清和二十六岁的稹清想法上的变化,让人一眼望见那中间八年的曲折艰辛。

  看到很多网友认为沈山山才是主角,证据是书名发音暗合着山山的大名,山色有无——山色峟峿。这一悬念作者埋了全篇,直到文章的最后才出现。

  【他名是峟峿,字是寻柟,皆出于那句他从小见人就说道的述文,乃于山道艰险之地方可寻豫豫之木的意境,一表了他沈家独子的珍贵,二表了山林草木的生意……他爹给他的名字便更应是想要他绝境中亦可安好,亦可生生不息。】

  合着稹清后来做的那个梦,梦到重回当年马场,把那一句“沈山山,你以后只许跟爷一个人好”大声的宣之于口。在梦里,沈山山帮他捉紫背蛐蛐做鹞子风筝找崇文馆话本买蜜饯板鸭吃锅锅一起在御史台办案,陪了他实实在在的二十年;在梦里,烟山寺庙里,黑暗中清亮的眸子看向他,沈山山终于欺身吻住了他;在梦里,那日的江上大雨转微,天色初霁,二人坐上孤舟渡江,把江南二十四桥、十八山寺一一行遍,一起地老天荒日日纵饮高歌,一世安稳。

  我想,这何尝不是稹清在梦里给沈山山和自己的少年情窦一个圆满。

  然,回到现实,我认为稹清是必然会爱上皇上并且选择和他在一起的。

  首先作者在这里埋了一个“慧林寺后山花园”的伏笔。

  少时的稹清和沈山山二人常去慧林寺外头吃锅锅,其实发现火锅店是意外,实则稹清是想带着沈山山奔着后山园子去看花树。而沈山山只当他是吃锅高兴了边上逛逛,偶然发现了园子,对此不以为意。皇上是幼年时去寺里看望皇祖母便喜欢了那园子花树,这喜欢是出于本心,彼时他还未认识稹清。

  后边时隔多年,二人温存时稹清听到皇上无意中说起喜欢那个园子荐他去看看,原来从前未相识时爱的人便与己共鸣,稹清内心如何震撼。所以,他在心中感慨——

  【他是我的水,我想。

  这辈子,我也只愿做他的鱼。】

  其次看稹清想要的是什么。

  书中写到作为国公府的小公子,世人素来认为他稹清是个纨绔,却不知他少年时也期望将来能够有出息,成为朝中独当一面的“稹大人”。

  相识相伴二十年,沈山山给的是体贴和守护,遇着事先站出来把他护在身后,从未催促他长大。如果没有遇见皇上,稹小公子应该会在沈山山的陪伴下【“斗鸡走狗赌马吃酒听戏看书一辈子浑浑噩噩就过了”】。

  而皇上给的是信任和期望,他相信他能有所作为,期望他成长,所以压他念书,督他考学,助他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是以稹清心中雀跃——

  【多少年了,旁人皆道我是个草包,我爹从不信我能做什么,国公府上下都不信我能做什么,整个京城全不信我能做什么。

  然现下不同了,现下竟有人信我了。

  竟有人搁了个将来在我头顶上放着。

  他只望我能跳一跳。

  我想,那我合该跳一跳才好。】

  再一个看皇上和沈山山之间的“敢”与“不敢”。

  皇上他敢说,敢迈出那一步,他敢相信稹清的能力,他敢放手让稹清成为他想成为的那个人。他让稹清在惴惴不安之时找到了安全感和自信。

  沈山山因担着家族谋反的祸患,虽对稹清有情,却因害怕牵连他想却不敢说出口。他的“不敢”把他们之间的可能越推越远。

  最后来看皇上对稹清的爱。

  皇上第一次放手,为了稹清的安全。

  起初,皇上还是太子时,希望稹清与他在一起,想着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能护着他,结果东宫小宫女事件让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所以他忍痛放手,让稹清离开。

  皇上第二次放手,因他生命垂危恐不能再护着稹清,怕耽误他。

  二人在一起两年后,朝里要给太子选妃,稹清难过,避出宫外,恰逢太子行猎受重伤。昏迷前将自己的镇魂玉给了稹清。【“若今日……就断在此时,我身上,这辈子……便只有这个最好,要更好的……就再没有了……这你拿好,收好,往后它替我守着你……你可,别再拿去送人了……”】

  皇上第三次放手,他不想稹清委屈,怕他后悔,他盼稹清能圆满。

  太子二十时皇帝赐婚。身为太子,他只能在皇宫里,纳妃生子继位,一辈子都走不开,稹清若继续同他在一起就要被迫承受这些。同小皇叔出差晋中时,他看到为人父的幸福感,本着为稹清好,为他留条退路,将来不至于后悔,太子遣稹清离开。

  皇上第四次放手,他知只要稹清还同他在一起,将来要一直面对封妃纳嫔的事发生,他不愿他委屈难过。他知沈山山会待稹清好,他盼着他好,所以忍痛让沈山山陪着稹清走了。

  皇上登基后,礼部备着立后的事,稹清难过,讨了差事与沈山山去山东府查盐案避开。辞行时皇上对稹清说“不容易去一次,去多玩玩也好,不必很急着回来。”

  【皇上说饭后适应走走,还顺路送我到了玄德门。我走出玄德门老远又琢磨着回头看看,原想着瞧瞧他背影也知足,然回头时,却见他还立在门内看着我。

  我愣了下,没关系地冲他摇摇头,抬手摆起来叫他回去吧。

  远远的,他徐徐颔首,垂眼想了想什么,又再抬头看我一眼,终是由宫人陪着背过身去,渐渐走远。】

  这时皇上心里已许了稹清再不会回来,这一眼就是永别了。

  定亭二府起了叛乱,皇上心痛于那些人要杀他,稹清却还是为沈山山求情,最后不忍稹清难过,还是顺了稹清的意。平定后依约过了半年,皇上想让稹清出京到青凌府任职。

  这是皇上第五次放手,他虽不舍,但想着在外地稹清能免受“男宠”的污名所扰,娶亲生子得圆满。后文更是提到沈山山在此地玉丘山出家为僧。我猜他甚至考虑到稹清若不娶亲,能有沈山山陪着他,稹清大抵也是欢喜的。

  五次放手都被拒之后,皇上才终于确定稹清是真的想清楚了,坚定的要同他一直在一起的。

  看作者写稹清和沈山山在一起的时候,觉得沈山山是很好很好的;看作者写稹清和皇上在一起的时候,觉得皇上也是很好很好的。这是一个平静而又有波澜的故事,这里面没有坏人,没有恶人,有的只是现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得已,但仍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想让所爱之人圆满。

  两个主角的名字“峟峿”和“衍”,对应的解释是“山”和“低而平坦的土地。”对于稹清来说,这二十年来,终是从重峦叠嶂中走出,走到了宽广平坦之处。纵再无柟木可寻,已幸得平峦相爱相伴终生。

作者的附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