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遍地风流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遍地风流读后感100字

2022-04-12 03:00: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遍地风流读后感100字

  《遍地风流》是一本由阿城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遍地风流》精选点评:

  ●遍地风流给我什么感觉呢,我想说是久违的,阔别重逢的的感觉,小时候的我特别爱阅读,可那时候在一个四川腹地的小镇,我能接触的东西有限,那个时候的课外书,还有教辅类书籍我特别喜欢,语文的课外阅读我尤其钟爱,上面有很多短篇的阅读,这些文章,我看的津津有味,让我了解以前的世界,过去的时代和别人的内心。很多年过去了,我也看了很多书了。然后那种小时候看书的感觉却再也没有过了,直到我看到遍地风流…我爱阿城!!!!

  ●有意思

  ●第二、三两部分甚好

  ●都是短篇,文字确实优美。07.25

  ●2016年已读18:阅读真是很主观的一件事。(匆匆翻过)

  ●《遍地风流》写山水风物,珠玑之间处处蒙太奇,极具电影画面感。如他写: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杂色》笔记体世俗人物列传,有时代印记,也有技艺民俗、匠人精神。《彼时正年轻文革时期青年人的奇怪物语,有讽刺,有恐怖,有荒诞,不离人性二字。

  ●所以说黄豆和大豆是一种豆子吗?

  ●诚如阿城自己所言,少年腔调浓重,但天才之力,已然醒目。

  ●看完这本书,开始学着写小说。

  ●余韵无穷。

  《遍地风流》读后感(一):文学是个圈

  知道《遍地风流》的名是王安忆《遍地枭雄》的序言。读第一篇,写法俨然鲁迅《孔乙己》,买酒一段毕肖。擅用动词,写得特别“干”。有功力,但请不要把习作拿出来卖钱。这种写法最难之处在于出不了长篇。鲁迅也是。 读后两辑(《彼时正年轻》《杂色》)总是想到冯骥才。体例上一人一篇,题材上反映政治生活下(知青、反右、文革)的人们。好在写得鲜活真实大胆。阿城是有文学良心的作家。特别想读一读他推荐的芒克的《野事》。 宣传语“汉语写作塔尖”云云真是不知所云。读完反而觉得阿城明明可以写得更好。走笔至此突然想到王朔对阿城的吹捧,于是了然文学和娱乐一样是个圈啊。

  《遍地风流》读后感(二):遍地风流,除了虚空,还是虚空

  K给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带着少有的兴奋,

  “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作者很多,但是阿城写的不一样。”

  开始还是有点抗拒,因为阿城太火了,火到不敢去碰,怕烫手。结果机缘巧合的,买书凑满减的时候,它又自动推送到了眼前,于是权当缘分吧,把它买了回来。

  封面可真好看,不过是遍地风流四个小字,在一片素净的白底上,语义难明。阿城写自序,这是年轻的文字,带着年轻该有的气质。莽撞的质朴,野蛮的热力。众生之相,又众生无相。

  是峡谷里的一碗肉,

  是田地里汗涔涔的野合,

  是村头农妇气势浑厚的天骂,

  是草原上赤身裸体的情缘,

  是火葬场上爆裂的肚皮油脂飞溅,

  是肠胃腐烂之后溢出喉咙管的沉吟,

  是地球物理专业的大学生光着屁股蛋在挖煤

  ……

  所有的无功而返,所有的滑稽荒唐,所有的无有意义,

  没别的,就是随随便便的发生了一下,随随便便的变成了片段的镜头。

  终于开始觉得那代作家的笔力之强大,遍布的风流,是无限留白之下无限的遐想和体悟,话不说破,境不述满,在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的文字意境里,感觉到生活本身就没有任何规律可循,没有定义,也不能提炼。

  想起来听杨照老师的B战直播课,课后老师严厉批评讲课过程里弹幕横飞。“现在的人,就是太轻易评论。”“请先试着理解,无法谦虚的时候,就无法学习”。为什么有时候看当代的许多小说,会觉得啃起来不够美味,大概是调料给的太多,太急于去表达,太急于去输出,字里行间里都是赤裸裸的价值观植入,想要表明立场,想要评判对错,想要把自己知道的用尽语言去陈述。

  然而,像《悉达多》里悉达多所言,“智慧是无法表达的,当某个智者试图向人表达智慧时,那智慧听起来总像是愚蠢。”“真理的对立面同样是真实。”举动比思想重要,孔子也说过,“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我甚至格外相信,有些作者在竭力把体会转化成文字的时候,是真的出于善意希望让这种特别的感受通过文字的方式传递给另外的人,就好像佛祖传递法喜的甘露,但是我们也知道流传千古的禅宗公案里,没有真的去定义那种顿悟。

  大概在语言无法穷尽的地方,在留下真空的状态可以去感受。越往后看,越是明白为什么K会说这本书跟其他那些不一样。因为这本书里的文字,从来不评论,也不感受,没有任何把自己架空到那个时空之上的上帝视角,你甚至都没有办法想象作者是在什么样的一个心境里去写下那些虚构的真实,真实的虚构。一个一个的故事记录的是当下,因为是当下,所有的感官都是一手,留给读者自己去感悟。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千奇百怪的人生,没有因果也没有善恶。

  我们的经历本身不就是这样混沌的状态吗,所有的表态,都是将过去的经历,他人的经历,拿过来反刍之后,才能加以总结和分析,说苦也好甜也罢,加上调味之后再端上桌,餐盘里已经是被过度调味之后的隔夜饭,不值得一个敏感的舌头再去细细品尝。

  书里的故事,像是从野地里新摘出的野菜,有些在开水里匆匆过了一遍,有些甚至直接放到你嘴里开始让你去试试味道。辛辣的、粗犷的、寡淡的、细腻的、腥臭的、涩苦的……都是那个野菜本身的味道,没人去调味,但是绝对的新鲜和清爽。

  《遍地风流》读后感(三):乡野文明的重塑

  如果说在当代作家中,有鲁迅精炼有力之笔法者,我会首推钟阿城。阿城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在文革中下乡十年,先后去到了山西、内蒙古和云南。阿城的成名作是他发表于1984年的《棋王》,《棋王》的出现,一反八十年代让大家涕泗横流的伤痕文学,让中国书写伤痕、反思历史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阿城真正的功力之作却直到1996年才发表,这便是《遍地风流》。

  《遍地风流》共分四辑,分别是同名的《遍地风流》、《彼时正年轻》、《杂色》和《其他》。每一辑都由数篇一两千字的短文构成。若说是小说,没有小说的架构和连贯;若说是散文,却处处体现着小说的灵魂。这一种叙事形式放在现当代文学的语境下很难界定,但阿城在有意无意之中恢复了中国在叙事美学上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笔记小说。笔记小说在宋代最为盛行,散文和虚构之间,个人的性情和史笔的风格之间,体现着一个文人看世界众生的文字记录和书写姿态。这种姿态是一个充满“元气”的年轻人,以一个特立独行的局外人角度看待共和国发生的林林总总的大小事。如《自序》里所说:“文章是状态的流露,年轻的时候当然流露出年轻的状态。”这种状态便是时刻气盛,即便在百无聊赖之际,也能没事就写写搞搞的,把所有的断简残篇留下来。虽然阿城以传统笔记小说来尝试自己的记忆书写,但不同于传统笔记士大夫的书写主题,他把“风流”完全下放到了民间,放在那些士大夫最不能接受的鄙俗的事物上做文章。故所谓“遍地风流”,是把乡野的事物和习俗写得风流一般,在文明的边缘寻找残存的文明碎片。

  阿城笔下的“风流”不是“数风流人物”的“风流”,而是一种“野的风流”。山村的泼妇,高声“天骂”,以为对男女性器官的功能做出了新的解释;下乡的知青,迎面撞上女子阴部;朴实的农民,穿着肥料袋做的裤子,大喇喇的百无禁忌。在阿城眼中,这些才是“风流”,在受过文明教化的我们看来,这些行为简直粗俗无比,有怎么谈得上“风流”乃至于抒情呢。这也是阿城所要思考的,在探索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总是用超前的眼光去审视当前社会的方方面面,却忽视了那些人类最本能的冲动。作品第二辑《彼时正年轻》有一篇短文《火葬》,讲述一位干部郭处长,拉痢疾而死,因为天气热,大家商议之后决定尽快火化。但那些城里来的知青从来没见过火化,也不知道怎么火化,就拾了一些柴来,把人像烤肉一般烧,但怎么烧都烧不掉。烧着烧着,郭处长的肚子突然爆裂,油脂飞溅到知青们的脸上。最后有人说烧尸体要有方法,得把黄豆眼跟花生放在火里一起烧,这样火势才猛。于是知青们买了一堆黄豆,越烧觉得黄豆越香,最后大家一边等烧尸体,一边吃烧熟的黄豆、花生。这个故事读来粗俗不堪,甚至有些恶心,但阿城必须要写到这么粗俗,这么狂野,才能用来作为某一种抒情艺术形式的反省,以及对文类本身的批判及超越。

  在主流叙事的边缘,阿城通过《遍地风流》来说明这个人生充满太多的混乱、太多的不义和不公,我们无从以一己之力解决。当社会历史莫衷一是时,当革命尚未成功时,总要有一块方寸之地来容许我们建筑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地。即使在其中我们可能只是一个庶民的生活姿态,但在历史最残暴的时分里,我们却依然应该保存元气、过一种远离文明中心的乡野美学的生活。

  《遍地风流》读后感(四):另一种文革视角

  昨天文革50周年,我没看新闻,不知道官方是否有动作,网上什么情况,媒体什么说法,我在家读《遍地风流》。

  《遍地风流》62篇文章,都很短,有的像散文,只是写个经历,比如“遍地风流”诸篇;有的则像小说,不动声色地讲故事,到末尾,刺你一下,你正要惊奇,结束了,比如“彼时正年轻”及“杂色”诸篇。

  “遍地风流”五篇,气势逼人,往往第一句就不凡。《峡谷》第一句是,”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溜索》第一句,“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洗澡》第一句,“中午太阳极辣,烫得脸缩着。半天的云前仰后合,被风赶着跑,于是草原上一片一片地暗下去,又一片一片的亮起来。”

  先声夺人,第一下就叫你服,句子像那被劈开的山,直直杵到你眼前,惊险,漂亮。

  阿城在序里说,这些篇目都是在乡下无事时所写,年轻气盛,写起来元气足。这是真的,开头这几篇,很生猛,像李白的剑。

  往下读,有点深了,光芒藏回去,功夫不全展示出来,到最后给你一下子,叫你彻底服。欧·亨利的小说,结尾常常搞反转,阿城也很晓得这功夫。

  “彼时正年轻”及“杂色”诸篇,开头和“遍地风流”就不一样了,不刻意用险了,反而敦敦实实的,从人名讲起。《小玉》,开头是,“温小玉,一九六八年的时候十六岁。”《纵火》一开头是,“吴顺德喜欢收集东西,例如邮票”。《家具》开头是,“王换三是王村人。”

  开头贴着人物,白描着写,像个朋友在说另一个朋友的事,很容易读下去,并且不防备。读到最后,则哑然,怅然若失,有什么感觉生发出来了,但是抓不住。

  《小玉》里小玉爱琴,父母运动中死了,家里留下一架钢琴,一九六八年山上下乡,她恁是要把钢琴带到乡下去,费了好些功夫,拆开打包,到村里,琴没有装起来,螺丝找不到了。全文最后一句,“拉弦钢板靠在队部的墙上,村里的小孩子用小石头扔,若打中了,嗡的一声,响好久。”

  《纵火》也很简单,写吴顺德喜欢收集,邮票啊,火柴商标啊,乱七八糟的,收着高兴。一九六六年夏天,北京开始抄家,到处打人,翻箱倒柜,吴顺德在街上走,看看别人家都抄出什么东西,一看,坏了。他自己收的那些,和这些没啥区别,都是四旧。大晚上,自己在家翻箱倒柜,想把可能犯事的东西找出来,窗外人声鼎沸,抄家彻夜进行。最后一句,“天快亮的时候,吴顺德的小屋儿起火了,火苗嗖嗖的,小屋不到半小时就烧塌了。”

  《家具》更简单,写王换三的一生,本来家里穷,母亲勤俭,自己努力,积累了些钱,买地,过日子。一九四八年土改,王换三被划为地主分子,地啊,家具啊,都被分走了。三十年后,政策变了,村里又分了地,承包到户了。一天,有外乡人跑到村里来收旧家具,王换三家里没有,见场上聚了不少人,过去看,乖乖,“王换三突然见到当年自己的家具在场上重新聚成了套。三十年过去了,好像各奔东西的朋友再碰头,各是各的风霜。”

  阿城的这些文章,不长,所以千姿百态,写了各式各样的人,有乡下人,有去乡下插队的,有城里人,有从农村回到城里的,有工人,有手艺人,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有孩子。

  第一次看的时候,只看到语言高超,这回重看,看出一点别的东西,或者说,阿城的野心,换句话,初心。

  察别人的动机,很没意思,可是也经不住要问,阿城写这些人,做什么?

  文革开始,阿城十七岁,他的整个青春都在这场运动里。但是他没有“秀才落难”的哭诉,没有诉苦,他当然体验了,雁北、内蒙、云南,都是扎扎实实去过、待过的,十一年,不短。像他一样经历的人,数不甚数,可是,像他这样看,像他这样写的人少。

  阿城怎么看?

  看《遍地风流》里的文章,他对那些老吴老李,是抽离的,像前面讲的,是朋友的朋友,但也不是空的,也为他们惋惜怅然,像是朋友的朋友。阿城放眼望去,看到的不是时代,是时代中的个人,这些人成分不一样,阶级不一样,立场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活过。

  他是将人当人看。

  阿城怎么写?

  阿城所写,其实大半涉及文革,但是他不用大笔去写,他写的是细节,是阴影,是不被谈论不被提起的心思。他常常写一个普通人,好好生活着,却遭遇荒诞,从他身上,自然可以看到时代残忍,但是他不从时代写起,他挨着人写。谁在乎一个人喜欢听戏,谁在乎一个小孩如何在运动中成长,如何懵懂的发现爱情,谁在乎一个老人心中的念想,谁在乎一个人的洁癖……

  阿城在乎,于是我们回看文革,回看历史,有了另一种视角,一种把人放进去的视角,一种看得见人的视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