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笔录人生》影评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笔录人生》影评摘抄

2020-11-10 23:07: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笔录人生》影评摘抄

  《笔录人生》是一部由Douglas Barr执导,Michael Barbuto / 凯蒂·宝蓝德 / 吉妮·弗朗西斯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笔录人生》精选点评:

  ●“笔录人生”,片名译得真狗血

  ●晚餐时电脑前看的电影, 里面的配乐让我吃不下饭, 我只能暂停播放, 把晚餐吃完了再看的. 就想1楼说的: 一张便条: I love you 倾尽所有情感! 也串联了很多情感.

  ●相信奇迹么?冥冥中似乎有力量把一切都牵引和引导。

  ●温情,喜欢

  ●又是从一个很有意思的线索开始,女主人公一路的寻找,记录并影响着别人与自己的人生,给每个经历过的人第二次宽恕的机会,代表着新的希望.喜欢那个最后和女主角在一起的男人,特别的宽厚,睿智。超喜欢这部。

  ●小成本的电影,在网上很难搜到。俗套的故事,但是简单,简单的让你感动,洋溢的字里行间的温暖。“T:一切都已原谅,爱你的爸爸”

  ●我们不知道生命将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结束。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你将会做什么?电影整体不错,只是结局有些仓促了,值得一看~

  ●要相信奇迹。什么都会有转机。

  ●很温情的片片

  ●定期使用素食感动电影催泪。

  《笔录人生》影评(一):明似心灵鸡汤,实则淡而索味

  电影感觉不自然,很做作,别人说是心灵鸡汤电影,其实这本电影是为了煸情而煸情,不是好电影.

  电影说的是报刊专栏记者因为读者少面临失业危险,记者需要寻找新题材引起读者关注.客机失事,记者在失事点找到一张小纸点上面写着是给T的.于是记者寻找这个T的真正主人,找了一个牧师,发现不是.又找了一个音乐家,也不是,最后发现一个房地产富人的儿子,这个儿子为了利益假装纸条是给他的,他是T.正当记者以为发现真相时,一个年轻姑娘自己来找记者,说自己就是T,并拿出证据,是飞机上的养父写给她的,而她因为要寻找亲生父母与养父产生矛盾.记者也想起自己曾丢弃过一个孩子,而这个姑娘可能就是自己孩子.记者最后得到了同事的爱情,也和年轻姑娘团聚.

  电影节奏比较拖拉,音乐很缓慢,种种洋溢着煽情的气息,都是在感情用事,缺少事实证据,真实性显得不够.

  《笔录人生》影评(二):文字,不仅仅是工具。

  对于文字的偏爱,我并不能追随到某一个时期。可我知道,它一直在那里。第一次写信的经历,至今已经不那么清晰,但最后一次意外的收到朋友的信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26的生日,我对朋友们的礼物所要只有一个:希望每个人写一封信件予我。对于毕业很久,很多在大学期间并为从事中文的朋友来说,这样的要求显得格外的苛刻,三天,在我限定的时间内,我的邮箱比任何时候都要热闹。

  看着大家的祝福、抱怨,分享生活的艰辛与追忆逝去的美好时光,我再次被拉回到大学、高中,甚至更远的记忆中,那时候,我就在想,人生走到26这样的年纪,才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是情感、是爱,是那寥寥数段并不那么优美却感动的真实文字。

  我开始愈发的喜欢这种真实,带给我温暖和震撼的触感。并坚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的书写,表达自己。也开始试图以它的力量帮助身边的人,带给他们以勇气和智慧。

  笔录人生的故事,并非想象中那么晦涩,几乎有些过于简单而平凡,但正是这份平铺直叙,完全的俘虏了爱文字的我,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我其实并没有期许导演给出我一个石破天惊的结局,我知道,那不是他的本意,所以我的期许在于寻找的过程本身,正是女主角不言放弃的执着和对于死者和生命的敬畏,让她完成了对他人、对观众、对自己的救赎。她那隽永、流畅、深植心灵的文字,换来的是一个属于圣诞节的奇迹,或许,导演特意把这样的故事安排在圣诞这个温暖的日子里,是别有他的用意的。让雪花看上去更美,或是让天空变得更蓝……

  《笔录人生》影评(三):人生真正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结束前三分钟想到的东西

  计划好,今年买房,明年结婚……当从他嘴里知道这样的计划可能又要再要还要拖上所谓的另一个一年的时候,心里是怎样的失望和难过。

  于是,难过得不想理他,内心责备他,甚至想着有更好的一定要换一个,不要这么辛苦。

  睡不着看电影吧。点开了“笔录人生”。在生命的最后三、四分钟里,会想到谁?会给谁留一张纸条?亲爱,我突然发现问了自己这个问题后,我想到的是你,是爸爸妈妈哥哥,是好朋友……不是什么房子,车子,华衣美食。我突然不确定这部电影是不是也是我人生中的“The Note”,是不是也是能够指引我的“precious little star”……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突然怀疑了自己“房子=内心归属感”的振振言辞,它真的有那么珍贵吗?它真的那么不可或缺吗?

  现实太多的压力很多时候让我忘了什么才是初衷、什么才是真谛,抑或没有经历过的我从没有真正认真想过这个问题。我自以为自己聪明,事事会计划,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从不让自己陷入强烈的不安全感中,如果稍有违背自己的这些原则,马上冷静抽身。回望时还不断肯定自己的明智,认为留住了自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至于那是什么,怎样重要法,我总是糊里糊涂,从不深究。今晚泪眼中突然觉得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是否真触动了什么,是否真能改变什么,我依然糊里糊涂、犹豫害怕……我其实懂的,是吗?那些是最珍贵,

  可是,我没有勇气,离开那些所谓的“不珍贵”,因为它们显得如此可靠实在。

  在看着的你,也是这样吗?知道其实又不知道,想选择其实又不想选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