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超越自卑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超越自卑读后感摘抄

2020-11-19 01:39: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超越自卑读后感摘抄

  《超越自卑》是一本由阿弗雷德·阿德勒著作,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1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越自卑》精选点评:

  ●不够深入

  ●人生观还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内向竟被跟缺陷划分在了一块?

  ●不知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感觉这本书确实太久远了。。。论点多,观点也沉闷。

  ●给四星加可能更合适

  ●看吧 没坏处

  ●大一选修课《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概论》,我的小论文因为是关于精神分析思潮的,所以看了些这方面的书。以作记号。

  ●好像中心就是“合作”?

  ●在三联书店花了一天读完 还可以

  ●超越自卑、追求安全感甚至优越感是书里很重要的一个观点。但读完更有体会的一点,是要慢慢地对别人产生兴趣,互助合作,个人的意义没有太多意义。(莫过分“在意”自己)。

  ●my god,几近看不下去这本被誉为心理学领域的《圣经》。最厌倦张口闭口谈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固然重要,在你漫长的人生中依然有机会有能力超越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

  《超越自卑》读后感(一):不仅是超越自卑,更是超越自己!

  说实话,心理学的书籍近一年来没少看,有十多本了。越看越能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以前一个有点暧昧的女生问我在读什么书,我说心理学方面的比较多,然后他就有些嘲讽的问“对别人的心理研究透了了没有?”,当时有些生气,同时也感觉到她的浅薄,我才没有时间研究你的心理呢,也没那个兴趣。但还是心平气和的告诉他“学习心理学只是为了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更好的指导自己的生活”。她听了后有些窘,也意识到自己刚才问的有些不对了。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以前认为现在社会是一个商业社会,一个互联网信息社会。现在,我又加了一个,心理学的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精神生活上,而精神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很匮乏的,即使是第一代富起来的人。现在富二代屡屡出现问题,就是因为精神生活的匮乏造成的,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更加严重。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心理学的发展不可估量,而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台湾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的,大陆这几年也引进了很多国外的心理学书籍。像瑜伽,心智成熟等词语已被大众所熟知。

  回过头来,说这本书。也许是因为前十几本心理学书籍的阅读和前面对自己心理的分析。读了这本书,突然感觉有了一个明显的进步似的。生活中自己的每一个选择,每一个行为,我都能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了。这也是心理学的魅力之处,看似毫无规律的生活,心理学总能给你一个解释,而且你细细的思考起来,还真是那样的。而且它可以为我们揭开长期困扰自己的难题,使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超越自己。

  这本书另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就是,作者阿德勒明确的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作者整本书都倡导对别人发生兴趣,采取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自己的自卑问题,这种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我目前的状况是相符的,因此读起来特别有同感,幸亏让我独到这本书了。

  本书中,作者不仅探讨了自卑的缘起,怎么找到自卑的根源,对自卑产生影响的环境以及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三大部分,还一直强调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是一位务实的心理学家,让人敬佩。

  强烈想大家推荐这本心理学书籍。它可以引起你很多的思考,解释你生活中的每个行为,更让你认识自己,超越自己!

  《超越自卑》读后感(二):与家庭教育有关

  事实上,全书和自卑的关联并不大 确切的说这是一本不错的妈妈成长手册。

  当孩子生下来后,除了喂饱穿暖外, 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和孩子的关系。

  “母亲首先必须给孩子一个自己是可信赖人的经验,然后她必修准备把这种信任扩展开来,让孩子去信任父亲、亲戚、朋友等。”

  ——〉在一个孩子的完整成长过程中,他必须充分体验来自父母双方的关注和爱,他需要了解母亲和父亲对于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孩子难免会和母亲的关系比较亲密,过了这个阶段,母亲需致力于发展孩子和父亲的依恋关系。这是一个人对于两性角色的最初认识。当孩子缺失了父爱或母爱,他往往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在外界寻找。这也是为什么不少早恋少女都是处在和妈妈生活的单亲家庭。

  “在不美满的婚姻中,母亲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将父亲留在身边,因此她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完完全全控制住。”

  ——〉儿子与母亲的过于亲密,会大大削弱他走出家门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妨碍他独立建立自己美满婚姻的能力。这也正是大多数人口中的mummy's little boy。母亲以用自私爱的名义限制了儿子的成长,与其是母亲是爱儿子的,而精确的应该说母亲爱的是这个小男人依赖她的感觉。这是对丈夫角色缺失的心理补偿。

  “在所有的心灵现象中,个人的记忆是最能显露其中秘密的。记忆绝非出自偶然,个人所积极的都是那些他认为对他有重要意义的东西。”

  ——〉在动画电影‘卑鄙的我’中,大坏蛋GRU对于童年的回忆片段都是一次次自己在像母亲证明自己能力时,母亲冷漠的忽视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早就了他成年后通过各种破坏行为来引起关注,并证明自己的力量。墙上的一张张关于GRU破坏行为的报纸剪报,证明了他乐在其中。这是对童年缺失的自我补偿。

  当我边看书,边仔细寻思认识的各类母亲时,竟意外的发现所谓的“辛苦的”“善良的”妈妈们,不少是以爱的名义在“害”孩子,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不符合母亲标准的各种行为时,妈妈们马上表现出一副苦大仇深的“受害者”状态。这样的妈妈才不是什么好妈妈呢!恰恰是自身不完善人格的充分展现。

  此外,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提到,以后要两个孩子,理由是孩子的成长不觉得孤单。听上去是为了孩子好。但事实呢?面对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大多数大孩子的心理设定是“这是和我抢爸爸妈妈爱的人”,于是为小孩子贴上一个敌人的标签,因为大孩子被父母充分关注的only 1的地位再也不在了。为了再一次挽回或增加父母的关注,孩子们会用尽一切办法,怕黑?生病?闯祸?……

  当家里有两个小孩时,父母需要操更多的心来处理孩子的心理状态呢。非常考验父母的智慧。

  哎,家庭教育是一门大学问呢!

  《超越自卑》读后感(三):作者用所有不合作的语言和认知来诠释合作,这不是超越自卑,这是“用合作带来的自信凌驾于自卑之上”

  从很多人和网上的推荐中找到了这本书,似乎外界对它评价很高,于是我对它也充满期待。

  首先看了它的目录,它的目录非常大气,涉及的都是我最关心的点,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心灵和肉体,自卑和对立的优越感,成长经历中个人和家庭各成员的相互作用,神秘的梦,大的原则(犯罪),成年的社会责任(职业),同伴,婚姻

  这些从整体到局部的细节,涉及到了人活着相关的所有话题,当时我就更期待了,同时又看到薄薄的一小本,是否能把这些问题说的更为深入呢?

  第一章,关于生命的意义,作者提到生命的三个约束,生活于地球、和其他成员共生、人类有两性,这是生命的约束吗?和其他成员的关系里自然包括两性、也包括血缘、精神联系、社会联系。

  这些本就是同一类问题,生活于地球,但是我们知道地球之外是宇宙,我们还生活于整个宇宙,地球上也不只有我们人类,人类不过地球的一部分,同其他的生灵共同生活在地球之上。

  作者多次提到,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让人类更好的为自己谋取利益,尽量利用地球的资源,又提到为了全人类的意。

  从人类的角度必须要考虑人类自己,从个人的角度必须要考虑个人,这是本能,然而正如从个人角度还需考虑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自然,也要考虑人类同其他生灵的关系,还有地球和整个宇宙的关系,宇宙使我们目前所知最大的存在,但作者却把思路限制在人类,不得不说,这样的限制,根本配不上生命的意义,这样大的话题。

  在关于“和其他成员共生”的第二个约束里,作者忘了爱因斯坦、牛顿、霍金、尼采、叔本华,那些“孤零零”的人,那些并不会从外界的联系中找到更多灵感,而只是保持适当的联系的人。

  当然,它们离不开历史上的人的思想、书籍、还有他生活中遇到的人,但是它们在需要与人联系的同时,同样需要“孤独”、“独自解决他的问题”。

  然而它们并未如作者所述,“必会灭亡”,他们不仅获得了个人的重生,也带来了时代的重生,强有力的生命延续,有时候无法接触其他思想是一种约束,但是过多的依赖其他人是同样扼杀生命的巨大约束。

  作者的第三大约束是两性,然而,寺庙中的佛脱离两性,尘世间的佛心,也同样带领具有灵性的人,在超越两性之上寻找生之意义,那不是两性的限制,而是个人精神孤独的限制,同性恋是同性,却同样创造属于他们的爱情,那个限制本质上是对爱情永恒追求,不是两性

  作者把作者的三约束称之为职业类、社会类、性类,其实就是自我实现途径、自我实现实际作用范围、婚姻关系,然而把那些爱情不如意、工作缺少热情、少朋友的人,作者把三者共同作用作为一个判断人价值的标准和他的存在感,并且对于他们用了过多丧气的词语,就好像一个古板的父母,因为孩子喜欢自己玩,就讽刺他不合群和无能,因为孩子喜欢独自思考事情而不完全听从于他,就给孩子贴上一个不懂事儿不听话没出息令人堪忧的标签和恶性暗示。

  像爱因斯坦这样孩提时的笨蛋,却在用自己的标准追求自己的追求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即使他爱情并不美满,没人能真正跟得上他的灵感,他却成全了全人类的价值,那些标签实在是源自于作者自身局限的一己之追求,而不是他孩子的价值和需求,以及人类这一大群体大方向的的真正的约束和追求。

  作者又把神经症患者称之为失败者,以及似乎他们的心理疾病都来自于他们自己的自私自利,他们对他人的冷漠,他们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他们总是不愿接近人群,只考虑自己的优越感,我深深地透过作者的表述看到作者说这些话时的优越感,不过是利用和人群的亲近来证明自己的优越感,不过是通过对比那些远离人群的人们的孤独来成就作者自己的优越感。

  或许作者是个外向的人,却非要以外向的角度来给予内向的人肤浅的表面论断。

  优越感,每个人都想要拥有,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有的人在和别人的关系里较劲,有的人在和自己的关系里较劲,通过把自己较劲成功的力量分析传播给其他人来获得生命的意义,最终都是一种对存在感和价值感的需求。

  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不是不渴望与人亲近,只是没有找到更好的可以从自己的角度亲近他人的方法,他们更加渴望亲近他人,并且是更具深度的亲近,他们不是冷漠,只是他们的热情无处释放,因为他们接触的人未必能受得了他们强烈的热情,他们也在无数次热情的不被接纳中受过了伤害,像作者这样的人,凭着自己的主观判断,觉得那些不愿与人接触的人是冷漠无情、自私自利、孤僻不合作,然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心存鄙视和排斥,然而那些无数个作者这样的人贴上冷漠无情标签的人,真正的内心却从未放弃任何人,从未放弃任何排斥任何人,从未考虑伤害任何人,他们没办法给别人贴上标签,只憾无法被别人更好的了解,默默伤害着自己。

  作者,你究竟明白和了解什么?带着你浅薄不堪的标签,去回到自己的世界吧,不要妄图分析另一类人的世界,因为他们不需要被分析,他们也不愿分析他人,他们只愿,人和人之间带着理解和真正发自内心的关心,永不放弃的爱,永不假装的真诚,而不是被分析被猜测。

  到此,后面的几章草草的看了几眼,抄作业的小孩承认了错误,却要对他的人格道德感动机好好阴谋一番,处处阴谋论,总体来讲,或许那些问题都是作者的独白,作者曾犯过那些问题,然后他把曾经“坏的他”都放在书中不被原谅的那些位置,狠狠地鞭策,然后留下“好的他”,作者没有和解,没有真正了解到爱和理解的意义,这本书不是“超越自卑”,而是“让自信凌驾于自卑之上”,人们需要自救,从自卑中走出来,在走出自卑的过程中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也要知道自己是真正能帮助自己的人,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以前不敢面对的真相,但是,绝不需要另外一个人,通过那个人对自己极端的否定、不认同、阴谋论断而获得帮助,而做出真正的改变,所有的改变都不是因为别人骂你,你就改变了,而是因为那个人关心你、爱你、在真正了解你之后,在你自卑背后的自责中让你看到你真正的需要,你渴望和人相处合作的愿望,你所有荒谬的行为背后简单而真挚的渴望,只有这样一个真正能理解你走近你心里的人,才有权利在很多的耐心之后为你的不领悟、反复的痛苦和自我催眠而评判你哪怕因你而愤怒,作者说了太多的道理,做了太多的个人判断,但是一个自卑的人看了只会更批判和压制自己的”坏“,却越压越痛,强迫自己从行为上改变,却无法接纳自己,如果你是一个因自责而自卑的人,那么你无须看此书,因为你需要的是被这个世界温暖相拥,接纳自己,那些自责背后的一份原谅,你需要一个知心的朋友或心理咨询师,给你一个不会放弃的拥抱,去接纳所有的你,而不是打压”坏的“,只接受”好的“那样一个分裂的不完整的你,“明白更多的道理,却过不好接下来的生活”,就是因为那些道理是用来打架的,却不是用来接纳的。

  一个作者,如果不好好去表达“和自己相关的”各种体验,去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直接见解,而去评判和自己不相同的自己无法接纳的那部分人群,通过审判他人的对错来展现自己的价值观,那他的书,不过是一本垃圾,人需要有自己明确的价值观,但是这种狭隘的建立在斗争中的价值观,不是用来出书的,通过越界和无知传递他侵犯的意图,不过是一本没有思想没有灵性的抱怨和唠叨,看一本坏书不如不看书。

  《超越自卑》读后感(四):生活的意义

  第一章,就是一个极大的标题。哲学的范畴,生活的意义。更多的时候,不需要去考虑生活的意义,只需要顽强的生活。作为欧洲小国奥地利,盛产卓越的思想家,瑞士也是一样。

  这不过是读书笔记,我只想说清楚这一点。

  “每一种意义可能或多或少都含有错误的成分在里面。没有人能够拥有绝对正确的生命意义。较好的意义都具有那些共同的特质,而较差的意义又都缺少那些东西。如此这般,我们就能得到一种科学的生命意义。它是真正意义的共同尺度。也是能使我们应付与人类有关的现实意义的。”

  那么,这所谓的共同尺度,包括什么呢?阿德勒说,必须包括三个部分。

  “我们与这个贫瘠星球的关系,我们与人类种族其他成员的关系,我们与异性的关系。”

  即:职业、社会和性。

  “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作反应时,都明明白白地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最深层的感受。而奉献是生活的真正意义。”

  “个体心理学扬弃了决定论。经验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不会被经验过的打击所困扰,我们只是从中取得决定我们的目标之物。我们赋予了经验的意义决定了我们自己,当我们以某种特殊经验作为自己未来生活的基础时,很可能就犯了某种错误。意义不是被环境所决定的。我们以我们赋予环境的意义决定了我们自己。”

  ---------那么,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赋予环境的意义呢?这样说未免有点形而上学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感知的世界对于我们自己才是真实的。

  “奋力克服身体或外在环境困难的人,却成就了许多新的贡献和进步。奋斗使他们坚强,也使他们勇往直前。仅看肉体,我们无法判断心灵的发展将会变好或变坏。”

  “有缺陷的人,他们的困难不曾被别人了解,结果,他们大多变得只对自己有兴趣。他们转向自己。”

  “惩罚为什么总是没有效果的原因在于,他们除了强化别人都反对我的信念外,就别无他用了。”

  “经验本身并不比留在记忆中而被凝结成生活意义的经验来得重要。每种记忆都是值得纪念之物。”

  “用找麻烦来博取注意,欺骗可以获取安全感。他只有在别人替他的行为担心时才感到安全。他也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向自己保证:当他需要保护时,别人就会来保护他。”

  --------------这里阿德勒讲的是最初记忆所隐藏的深层人格。你能记得的最早的记忆是什么呢?

  我们只能必须训练自己“更合作及更有勇气地面对生活”

  第二章 心灵和肉体

  “当皮肤被擦破时,身体的每一个部份都忙着要使它自己再复原为一个整体。然而,肉体不会孤军奋战,它在单独地发展其潜能的过程中,心灵也会给予帮助。”

  “态度并不足以造成病症。它们必须被感情强化后,才能引起行为。而感情的发生是不能用化学理论来解释的,也不能用化学检验来预测。”

  “情绪的格调是固定的,如同生活样式一样。”

  -------然而,有些人的确在生命的过程中会发生让人意想不到的180度大逆转。性格或是情绪的改变是日渐的积累还是因为某件事情而发生的急性突变?也许,后者更为普便。

  一个案例:无法摆脱犯罪感而万分痛苦的中年男性

  “能使他显示出比其他人更诚实的方法是他的犯罪感。因此他就朝这个方向挣扎着并以此来获取优越感。然而,这种挣扎却让他走进了生上的旁门左道。他对考试和工作的逃避,给了他一种懦弱的标志和高涨的无所适从感。他的各种病症其实都是他有意地避开每一处能使他觉得被击败的活动。他总是用笨拙的方法来争取优越感。”

  “人类心灵之间的巨大差异是怎么样造成的?当肉体不能配合环境,而且也无法满足环境的要求时,肉体通常都会被心灵当做是一种负担。”

  ------------------这种说法对于解释自我毁灭式的自杀似乎很有道理。因为无法承受这种负担,所以要毁灭肉体。

  让心灵找到“克服困难的正确技术”,然后加上兴趣、训练和练习,他们就能够转劣势为优势。

  “只有那些决心要对团体有所贡献而兴趣又不集中在自己身上的儿童,才能成功地学会补偿其缺憾之道。只想逃避困难的儿童,必将继续落后于他人。也只有在他们眼前有一个可供努力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的达成又比挡在前面的障碍对他们更为重要时,他们才会鼓足勇气,继续前进。这是他们的光趣和注意力指向何处的问题。假使他们努力地争取某种身外之物,自然他们就会主动地训练自己,使自己具有获得这些身外之物的能力。困难只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关卡,必须克服它。反过来说,如果他们的兴趣只停留在担心自己不如别人,或除了想摆脱缺陷外,便没有其他目标,那么在这种状态和落后争战下,他们就不会有真正的进步。要使一双笨拙的右手变得灵巧,不能用凭空妄想,或希望它们比较不笨拙,甚至避开笨拙等方法来进行训练。只有在实际的练习获得成功之后,它们才会变得较为灵巧;人们感觉到达到此种成就的诱因,也远比长期存在的笨拙所造成的气馁更深刻。如果一个孩子想要集中全力来克服他的困难,那么在他身外必须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他要全力以赴的,是以他对现实的兴趣,对别人的兴趣,以及对合作的兴趣为基础的。”

  “夜尿症实在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这种孩子用膀胱代替嘴巴说话。器官的缺陷给了他一种表明自己态度的方法。我还没长到像你想像的那么大,我还要被照顾呢!”

  “很多肉体的表现只不过是心灵无法找出补偿其困难的正确方法所造成的结果而已。”

  ------------这一点,十分有趣。体弱者也许并非营养不良,而是心因性的胆怯。

  “假如心灵能够对大脑施加这样的影响,假如大脑只不过是心灵的工具---虽然是最重要的工具,但仍然只是工具而已---那么我们就能够把发展或增进这处工具的方法找到。这样,那些一生下来大脑就不符合某种标准的人,他们就不必无可逃避地受其拘束而度过一生,他可以找到使大脑更适合于生活的方法。”

  第三章 自卑感和优越感

  “直接告诉病人他正承受着自卑情结之害,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样做只会使他的自卑加深,而不能让他知道怎样才能去克服它们。我们必须的出他在生活样式中失掉勇气的特殊表现,必须在他气馁之处给他鼓励。假如我们只告诉他:‘你正遭受着自卑情结的困扰’,这样做根本无法帮助他拜托困境,因为这就如同告诉一个头痛病患者:‘我只能告诉你,你患的是头痛病!’”

  “由于自卑感总是引起紧张,所以必然会同时出现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但是它的目的却不在于解决问题。他煞费苦心地要避免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

  “当我们知道:自杀必定是一种责备或报复不时,我们就能了解,在自杀中,自杀其实是个人对优越感的争取。在每个自杀案件中,我们总会发现,死者一定会把他死亡的责任归罪于某一个人。自杀者好像是在对别人倾诉:‘我是所有人类中最温柔、最仁慈的一个,而你却这么残忍地对待我!’”

  -----------自杀是向外的一种求救信号

  “每一个神经病患者或多或少都会限制住自己的活动范围,并将自己圈定在他觉得能够主宰的环境中。用这种方式,他给自己建造了一座狭小的城堡,并关上门窗与清风、阳光和新鲜空气远远相隔,就此度过一生。”

  “不管他使用什么方式,他获取优越感,而不努力改善其环境的目标却始终不变。”

  “眼泪和抱怨---这些方法我称之为水性的力量---是破坏合作并把他人贬低到奴仆地位的有效武器。”

  ----------如果这个度在分析过程中没有把握好,也很容易形而上学。

  “这些人类啊,看他们的社会和机构,看他们为了获取安全所做的种种努力,看他们用于防雨的房屋,保暖的衣服,以及为使交通便利的街道---很显然,他们都感觉到自己是地球上所有居民中最弱小的一群!”

  -------以外星高智慧生命的眼光看人类,也许人类卑微得可笑。

  “神经病患者在开始奋斗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阻碍。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始终停留在很低的水准,因此他的困难相对来说是在增大。正常人对自己的问题会采取逐渐改进的办法来解决,他能够接受新问题,也能提交新答案。因此,他有能力对别人作出贡献。他不甘心落后于他人而加重同伴的负担。他不需要,也不要求特殊的关照。他的问题会被他按照他的社会感觉独立而勇敢地解决。”

  “了解一种生活样式就发同了解一位诗人的作品。诗虽然是由文字组成的,但是它的意义却比它所用的文字多得多。生活的意义获得的方法不是通过精确的数字计算,而是在黑暗中探寻,如同瞎子摸象般对整体不了解,人凭感觉获得一点暗示后,就做出自己的解释。”

  “事实上,一个人越健康、越接近正常,当他的努力在某一特殊方向受到阻碍时,他就越能另辟蹊径,找到新的门路。只有神经病患者才会认为他的目标的具体表现是:我只能如此,否则我就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

  “在所有对优越感的特殊追求中,我们发现了一种共同因素---想要成为神的努力。”

  “他给予自我的痛苦只不过是一种聪明的发明,它能带给他各种他所希望的报偿。他成了神经病症的收藏家,不断地扩充他们的收藏目录。对他们而言,阅读治疗心理疾病的书籍,只是向他们提供许多还没有机会一试的神经病困扰而已。因此,我们必须探寻的是他们选用某种病症的目的,以及此种目的与一般优越感目标之间的联系。”

  ---------很多在自我介绍里罗列种种精神病症的小孩子,只是想要获得优越感。

  第五章 梦

  运用隐喻和符号对一个拥有错误生活意义的人来说永远是件危险的事情。一个学生即将面临一场考试。应付这个问题非常单纯,他必须鼓足勇气,凭借常识,全力以赴。但是如果他的生活产式使他想逃避这场考试,他可能会梦见自己正在打一场战争,他用相当复杂的隐喻把这个单纯的问题描绘出来,之后他就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害怕了。

  -----------------犀利!

  我们用我们自己的梦来欺骗自己。欺骗我们自己,并使我们自我陶醉,这就是梦的目的。梦是创造出感觉以加强我们的生活样式的。--------------梦是很狡猾的。

  一个人的符号和另一个人的是绝对不相同的。

  -----我也这么认为,所以弗罗伊德的梦的解析可能过于武断。然而,荣格所谓的“集体潜意识”也不无道理。然而,心理学没有公式,没有捷径,没有套路。

  总之没有缺憾和绝对丑陋的人,这个世界上都不存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