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张居正与万历皇帝》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张居正与万历皇帝》读后感摘抄

2020-11-18 00:48: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张居正与万历皇帝》读后感摘抄

  《张居正与万历皇帝》是一本由樊树志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28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精选点评:

  ●形形色色的人。弱主能臣,有权某,无异心。

  ●整理书籍的时候,翻出来的,自己看过了吧,对于明史的兴趣,也是这两年开始的吧!我关注的就是这两个人物。万历和张居正吧

  ●“威权震主,祸萌骖乘”,专制制度下,功勋之臣最终往往功高赏死。汉人政权的所有病态在大明王朝一样没拉下,反清复明的遗老遗少们何其无知。明代中后期,东方汉文明已经疲态显露,挨打只是时间问题。

  ●张居正身后的那段历史,非常值得一读。记住了于慎行这个名字,感谢他传递的正能量!

  ●张居正是个政治家

  ●教授语言幽默风趣,环环入扣,对于初猎明史的我很喜欢。

  ●首辅张居正。弥补了我这段历史认知的空白。

  ●那么多本写这两位亦师亦友亦对手的书中,这本比较全.可惜刻画分析不够深入. 张良与刘邦,吕不韦与嬴政,李斯与嬴政,张居正与万历,刘基与朱元彰,姚广孝与朱棣..... 还不够说明,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子;天大罪过,当不住一个悔字. 低声下气并不是懦弱,隐忍是为了保护自己.

  ●查了一下和明朝那些事儿5的出版时间,比明朝要晚,看过这本书感觉有雷同的嫌疑,只是某些叙述更详尽一点,很多地方碍于本书主题的限制无法写得很出彩,草草带过...不过我是听的mp3版本...也无所谓啦,当消遣了...

  ●恩怨尽时方论定,封疆危日见才难。张居正的悲剧。

  《张居正与万历皇帝》读后感(一):这是一部写实的书

  作者对于本书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但是对于人物的宏观确实有点偏差。

  从字里行间看得出,作者欣赏张居正,同情张居正。

  华则不然,所谓人都有欲,情。张居正不例外。倘若善始善终,张居正估计就不是我们所讨论的话题了。

  《张居正与万历皇帝》读后感(二):变法难

  拉长一点历史视野,能帮我们不蒙昧于眼前的乱象。

  张居正整顿吏治,合理化官员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以此为基础,加强经济、税收与国防。历来掌国掌军的集团就要与民争利,只是有的是从小民盘剥,有的是挑战特权富有阶级的既得利益,与王安石一样强调不加赋而国用饶,就是通过整顿官僚地主上下其手的沉疴积弊,所以变法难。

  比较shock的是考证张居正是因春药服食过多而死,还有丁忧夺情的大风波,应该是现在的环境下人们无法理解的吧。再去看一遍万历十五年。

  《张居正与万历皇帝》读后感(三):看看高居宰相的宦海沉浮

  这部小说是听的,罗兵播讲的还可以。

  依稀记得“一条鞭法”,但对张居正这个人真的是没有印象,谁让我的历史学的那么的遭烂。这部小说是否是严格尊重了史实我不知道,就是为了丰富一下历史知识来听的。文章还是有些意思的。

  这本书给我最深印象的不只是张居正与万历皇帝如何从亲密的师生关系,到皇帝翻脸成仇人,我更多的是为作为一个政治家张居正的手段叹服,一个铁腕宰相,难容异己。本来心智比较简单的我以前看或听这种历史小说,对党同伐异、争权夺利是忽略不见的,也很少深入探究,即不齿也觉乏味。但随找阅历的增加,竟然也开始关注这些如何弄权的手段了,有高山仰止,永远无法企及的慨叹,哈哈。不知道历史如何评价张居正的,但是从这本书至少我认为他是个成功的政治家,有胆识、有才干、够狠毒。

  《张居正与万历皇帝》读后感(四):《张居正与万历皇帝》

  张居正(1525-1582),万历首辅,大明内阁四大首辅之首,权倾朝野。

  小小年纪以神童之名闻名江陵,23岁既进士及第,仕途之路颇为顺畅,因看不惯其前首辅严嵩表现出的官场勾心斗角的一面,毅然隐退,尔后由徐阶提携重回官场,逢迎于徐阶与高拱之间,以《陈六事疏》彰显政治才能,后附保逐拱(与太监冯保联合,利用王大臣案成功挤兑下异己人士高拱),登上首辅之位,独揽大权,成为万历幼帝朱翊钧的讲师,朝夕相处,情同严父。遂代帝摄政,推行万历新政,夙夜在公,亲力亲为。任职期间,推行考成法考核官员政绩,废除书院,清丈细粮,推行一条鞭法(赋税与徭役的货币化)。然,待他九年考核期满之时,其父突然病逝,引发“夺情”风波,因其本质原是一场夺情本谋的活动,政治局势开始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后改革向纵深发展,皇帝大婚,在悲喜交加中,劳心力瘁,身日渐衰,加上众人非议,难抵舆论,积劳成疾,一命呜呼。其后,冯保亦垮台,再万历亲政,为树天威,清算张居正:本当断棺戮尸,念效劳有年,姑免尽法追论。其下场好不凄惨。

  “威权震主,祸萌骖乘”是当时人给予张居正的评价,想来不免有一番韵味。

  在功高盖主,权力巅峰之时,居正试图学习前臣张良与刘基一样功成身退,奈何帝王不允,哀哉!因丧父之痛,新政之忧,舆论之压,身体之恙,恐逆心力而不能为,遂于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二十日溘然长逝,终年五十八岁。

  纵观其一生,从起势到位极人臣,一路计谋与权谋齐下,声威赫赫之时,亡父之痛,朝廷之梗,身体之危使他心力交瘁,瞬间轰然倒塌,命向黄泉。

  读毕个人小悟如下:

  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万般爱惜,这是一切“革命”的基础。

  二、在权力或事业等人生的春风得意处应保持谦虚、低调,不要专权,切勿颐气使人,否则必致后患。

  三、君臣关系,恩威并施,何其微妙,现代人际亦同理,应慎之,性格不必太过执拗,法乎外者,心应具人情。

  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2.高位不可以久窃,大权不可以久居。

  3.惴惴之心无一日不临于渊谷。

  4.恩威并施,赏罚兼有。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

  5.恩怨尽时方论定,封疆危日见才难。

  …国将不国之时,熹宗和思宗皇帝才想起昔日的功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