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追忆似水年华之前》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追忆似水年华之前》读后感100字

2020-11-19 02:33: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追忆似水年华之前》读后感100字

  《追忆似水年华之前》是一本由(法)热内·培德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 32开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1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追忆似水年华之前》精选点评:

  ●看了这个再看似水年华就要懂一点了

  ●文筆相當一般。

  ●读到关于他的一切都会觉得感动

  ●《追忆似水年华》里到底有没有未来时这一时态?

  ●『您得工作。您要写一部伟大的小说,把我们这些人都写进去。』

  ●有助于了解普鲁斯特写作之初的境遇。

  ●读了前言和前几节 完全没有感觉! 没读了!

  ●这个是普鲁斯特在创作出《追忆逝水年华》前的那段生活

  ●说吧,普鲁斯特。

  ●热内培德

  《追忆似水年华之前》读后感(一):为什么作者热内后来远离了普鲁斯特?

  是因为作者结婚了,还是因为普鲁斯特对其显得有些奇怪的友情令他不安而远离?总觉得作者在结尾的时候对这个问题故意语焉不详...

  前言里说,热内最终远离普鲁斯特的原因,读者读到最后自会明白。然而读到最后我只隐隐觉得可能和同性恋有关,热内似乎非常避讳此事,所以才隐晦不言明的...

  《追忆似水年华之前》读后感(二):伊犁州的阅读记忆

  这是长大之后第一本“听”来的和“念来”的书。

  汽车行驶在伊犁州的大地上,车窗外是连绵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但甜甜和我忘记了同伴的惊叹、喧嚣,忘记了汽车的颠簸,一个人念这本书,一个人看着窗外、听着。

  景色很美,甜甜的声音很恬静,带着我去了世纪前的巴黎。就像看电影一样,我们静静地看着普鲁斯特的那个夏天——嗯,“读”这本书的时候是2008年的夏天,距离现在快要一年,只记得主人公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人,而当时的我(们)也极为纠结。除此而外,就是在咖啡馆里聚会、下雨那么几个无法连起来的场景。书的封皮是绿色,有褐色的人像,倒有些应景,因为伊犁州去年夏天较为干旱,据司机师傅说,草原远没有往年的茂盛。

  去年七月就认真地“读”了这一本书,也像是看了一部电影。“念”与“读”的方式其实是杨老师给我有限的美丽回忆之一,或许是唯一的吧。那个时候我们大概是五年级,每天中午上课前杨老师就会给我们念一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偶尔也会让同学上去读,大家就坐着听。我至今还能回想起若干情境:他在工厂里工作,他打架,当然还有冬妮娅。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书没有读完活动就结束了。

  一直到现在,都很怀念静静听书和念书的感觉。很感谢甜甜。这需要一本好书,以及一些安静的心。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有这样的感受。

  又及:突然写这么一篇东西是因为未名的点名,用的是普鲁斯特问卷。所以就想起这本书来了。

  《追忆似水年华之前》读后感(三):「普鲁斯特之夏」

  1906年的夏天,普鲁斯特还在社交和创作的路口徘徊,处于微妙节点的马塞尔身上展现出各种未来的可能性。培德家和普家的世交之谊,因为两人距离的接近而重续。不得不感慨法式友谊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尽管暌违已久,却能在重逢之后迅速找回相处的节奏。(当然,热内赶去为家族另一世交吊丧的文字则表明,上一世代的友谊能延续到下一代是多么不易)热内尽自己所能成为马塞尔的贴身密友,不仅是他出行时的玩伴和谈天时的话伴,也近乎他的保姆。此书是「生活将他们分开」多年后追忆那个短暂夏天他和普鲁斯特的来往的记录,不仅追思友人,也怀念逝去的美好二十年代——「我们向来是这样,为了厚古薄今的现代人的方便快捷,而最终抛弃历史的遗迹。」

  作者文字披露的几个普鲁斯特的生活细节十分耐人寻味,那种被他广泛使用在朋友之间信件或对话中的极尽谦卑婉曲的语调,已经到了被人指认为故作风雅的地步,这不仅显出他社交方面的老到,更显出某种心灵上的脆弱——他将自己包裹在敬辞、谦称、自我菲薄形成的硬壳之中,借以不动声色地观察他人,也以此自我防卫——普鲁斯特的内心对友谊似乎总是不抱完全的信任态度,也许《追忆》中叙述者与圣卢的关系就是普鲁斯特和他的朋友们的友谊的最好注脚。热内认为普鲁斯特的小圈子和圈子外的朋友都视他为掌上明珠,对他宠溺有加,但普鲁斯特却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成为孤家寡人——既然父母和弟弟都相继「弃他而去」,那他的朋友们自然更有可能如此。这种过度防卫的心理机制自然可能让部分可能诞生的友谊弃他而去,却也成为了催生杰作之珠的蚌壳——其中蕴含的将一根头发丝劈成四半儿的细腻,将一件小事洋洋洒洒说开去又轻轻柔柔兜回来的婉曲,这是《追忆》语言风格的基石。

  夏天短暂易逝,时间埋葬了普鲁斯特和他无休无止的追忆。这本讲述「追忆似水年华之前」的小书最终未能在热内生前发表,而是沉睡在稿纸中待人发现、整理,似乎热内也在晚年患上了普鲁斯特&哈姆雷特式的犹豫。这种犹豫使得马塞尔近乎辜负了母亲的期望——「也许,他几近忘了自己的初衷,并把这种零乱散漫的生活看作命中注定」,却也让他长久酝酿,如高手蓄力,出手不凡,惊艳文坛。

  《追忆似水年华之前》读后感(四):普鲁斯特:经典与解释

  普鲁斯特:经典与解释

  卢德坤

  大陆已出的几本普鲁斯特传记资料都算不上厚实。安德烈·莫洛亚那本《普鲁斯特传》,原著出版年代较早,作者品位纯正,分析重点大都放在普鲁斯特的作品上面,是了解普鲁斯特绕不过的著作,也是极佳的入门读物,但今日看来稍显陈旧;涂卫群女士那本《普鲁斯特评传》也是“评”多“传”少。还有一本克洛德·莫里亚克(不是得诺奖那个莫里亚克)写的,国内有两个译本的《普鲁斯特》,只不过一小册子,清汤挂面,不过引了不少《若望·桑德伊》和私人书信,不少观点颇新颖,值得一读,但读者若想读一本翔实的,以编年史方式写成的传记,以上三本都不达所求。

  此外,台湾出了好几种普鲁斯特资料,埃德蒙·怀特的,威廉·参孙的,从篇幅上看,都是像莫里亚克这样的小册子。依照这些读物,我们已经可以勾勒出普鲁斯特的轮廓来,但是在细节方面,深度不够,广度亦缺。普鲁斯特的生活缺乏起伏,母亲的逝世,恐怕是显露出来的最大的风波了。非功力强劲的狗仔作家,恐怕很难挖出什么新鲜东西。徐和瑾先生在莫洛亚《普鲁斯特传》译后记提到的乔治.D.佩因特、让-伊夫·塔迪埃等人的作品是其中翘楚否?德勒兹说《追忆似水年华》不是用显微镜,而是用望远镜对准那些男男女女(案:这其实是普氏本人的观点,“不仅微小,而且离我十分遥远”参见《重现的时光》)。我人生一大愿望说起来有些残暴,有些天真,甚至没什么必要,就是用一副显微镜对准普鲁斯特。

  眼前这本《追忆似水年华之前:普鲁斯特之夏》依旧是本小册子,作者热内·培德记述了1906年,普鲁斯特丧母后在凡尔赛度过的5个月。其实这样说不很确切,培德的文思时常飞出这五个月,必然的要写到相识的最初,友谊的结局。这本小册子谈的依旧是我们熟悉的那个普鲁斯特,就算作者与普鲁斯特只相识这5个月,出来的文字差不多也是普鲁斯特一生的写照了:还算漂亮的样貌,早熟的思想,机警的才智,奇怪的谦卑,努力掩藏仍时时昭然若揭的癖好,有时候絮叨得就像狄更斯笔下的老小姐。

  相比其他著作而言,热内·培德的叙述缺少系统化,想到哪,写到哪。缺点是看上去有点浮泛,优点是能提供一些最真实的细节。不管客观上如何,作者的初衷算是达到了:“马塞尔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奇特、最值得敬佩的人群中的一位,因缘际会,使我得以更好地了解他,或至少不比别人了解得少,并能让我不受所谓盛名光环的影响,或总将他看成一个一直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在关于这个人无数的回忆中,我要抛开那些将他塑造成一幅完美画作的回忆。我力图更近一些去看他,以一种历史学家的、近乎昆虫学家的眼光,去发现一个实实在在地拥有所有优秀品质、又具备几乎等量缺点的人,以及他的所有细处。”“所有细处”言过其实,不过热内·培德的确贴得很近。

  他描述他们就在美妙的凡尔赛花园里走一走,普鲁斯特便戴上他的灰色圆顶礼帽,穿上半打外套,虽然那个夏天酷热难当。普鲁斯特的“套中人”形象呼之欲出;他转述一个朋友的朋友的故事:他是一个老千,表面上过着达官显贵的生活,出入各种赌场的同时,随身携带一把左轮手枪。普鲁斯特听闻便叫道:“太好了……可怜的孩子!多么精彩的人生。”短短一句话,包含了多少不同的情绪?他为他叫好,却又说“可怜”,同时觉得自己过不上的人生实在精彩!普鲁斯特看不上那些走着“正常道路”的人,可是他除了在自己的作品,同样不敢轻易跨越生活的界限。他永远拿着望远镜,嘴上赞叹着,就是不直接变成他们。对幽邃的事物,普鲁斯特很早就有了敏感的体察,然而一般铺了一层幻影的常识,他倒可能被耍得团团转。而且恐怕越如此,他就越想投入那幻影的怀抱之中。热内·培德不是说:“他的隐居生活必然使他不可能觊觎‘花花公子’的美名,而被看成一个天真的、呆头呆脑,或无性的人,他更喜欢将自己说成是被主抛弃的人。他总能做出一副很老成的样子,阅历丰富,洞悉生活,包括它各种阴暗堕落的方面,直至最隐秘的深处。”

  本书名为《追忆似水年华之前》,大部分时候都在记录普鲁斯特隐居前的悠闲生活,事实上那时侯普鲁斯特已经着手创作巨著了。有一段时间,普鲁斯特很想与培德和后者的母亲一起住,终究未果,培德搬往巴黎。普鲁斯特给培德的一封信中说:“既然您一年里六个月住在那里(巴黎),(如果你和我一起住在凡尔赛)我就能六个月都见到您,再用六个月来将您遗忘。”重点不是那份暧昧,而是普鲁斯特如何来处理他的情感。他荒废半生,再加紧利用半生,看上去挺走极端的。还是德勒兹说的好:“当我们认识到自己在荒废时光的时候(或通过追逐时尚,或通过闲散的爱情),我们往往是在进行一种隐秘的学习,直至达到我们所失去的时间的最终真理的实现。”(《普鲁斯特与符号》第一部第二节)被耍得团团转,不正是让敏感得到平息,化作文字的涓涓细流吗?此外,作为剧作家的培德对普鲁斯特的写作风格也提供了一己之见,他说:“他有一种对匀称比例天生的敏感,而这正束缚了他的写作,就像一件紧身衣。”说的倒是实情。勒内·吉拉尔说普鲁斯特不是陀斯妥耶夫斯基(他们有共同的内核),是后者比较少受到束缚的缘故(《浪漫的谎言和小说的真实》)。

  我在开头说,普鲁斯特的传记资料少的可怜,其实,研究资料也多不到哪里去。徐和瑾先生的莫洛亚《普鲁斯特传》译后记写于1993年,他总结当时的中文普鲁斯特研究状况:只有让-伊夫·塔迪埃的《普鲁斯特和小说》和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两本而已。15年过去了,吉光片羽不少,但除了台湾一本热奈特《辞格Ⅲ》和大陆新出的德勒兹《普鲁斯特与符号》之外,几乎是处于停滞状态。《追忆似水年华》是经典,唯一的中文全译本所据版本不佳,译文质量也参差不齐,不过已有两位名翻译家各自着手重译全书,对不通法语的中国读者来说,可谓福音!此外,不知道是否已有人注意到普鲁斯特那庞大的少作和雪片般的信件?有时候我想文学圈也出一位刘小枫先生那该多好,“普鲁斯特:经典与解释”,“普鲁斯特与西方传统”,这两套可能永远不会出现的丛书时时在我脑海浮现。经典之作不怕被各种视点解析,对我来说,只要有一个标准就成:通普鲁斯特之变,成一家之言。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2008/6/22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