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散的筵席》读后感摘抄
《没有不散的筵席》是一本由黄蕙兰著作,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1988-12,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有不散的筵席》精选点评:
●四星半 黄蕙兰对中国的身份认同是很深的。不过琮兰要穿着满清皇室的嫁衣出嫁,不得不说他们一家到底已不是中国人了。 若是遇到同代这样的女子难说是没有嫉恨的,对于黄蕙兰却是能够释怀的。这样的大气。严幼韵始终及不上。 她是女权的。传统中国的婚姻内核和现代西方的思想情操。 这不是政治,不是历史,只是一个女人回忆往昔的故事。 没有不散的筵席。没有不散的筵席
●在婚恋观上,我很赞同黄蕙兰:只嫁给中国人,忠贞,不能带着孩子改嫁。 这书里有一段说黄蕙兰发现杨严夫妇跟顾维钧打扑克,后来杨先回去了,留下严继续陪顾“打扑克”,这就有点奇怪了,杨光泩...挺赞的。因为这事儿黄蕙兰汇报给重庆要求调走杨严,果然1938年他们去马尼拉了,这和我“威胁”某人的“信不信我调你们去亚非拉”真同出一辙
●“顾维钧把我带回英国,是因为他知道我对他有用。”“他实在宁愿娶一个温柔、谦恭的小妻子。然而他又得利用我。”如果这并不是人到老年才醒悟的而是当时就已经意识到,是何等的悲哀(当然并不是说老年才醒悟就不悲哀)。
●黄蕙兰说:“我是很讨人厌的,但是我有丰富的感情要付给别人。恐怕这就是我一生的故事。”真是好女人,格局小,气度大。——蒋方舟
●有个有钱的老爸真好。。。。。。以及民国外交官怎么都喜欢搞下属的老婆
●五光十色,光怪陆离。
●感触挺多的,她一直生活在富足的环境中没有骄阳跋扈,后面还学会体谅更多阶层的苦,也乐于去反省自己和帮助他人,一直乐观和感恩,虽然和丈夫关系不怎么样但是整本书埋怨和数落较少,整本书充满了乐观睿智和爽快的个性和顾的另一位夫人相比更喜欢黄的个性
●读不下去。以后还是不读小众传记了。
●己亥27。开卷有益,篇首就读到“中国有句老话,人不能给自己抬轿子,意思是人不能自吹自擂。“ --原来口语里”给xx抬轿子“是从这里来的。| 钱和权哪个更厉害?从这本书里看,权能让钱花不出去(买不到想买的东西),钱能让权显得捉襟见肘。为什么富人总是急于用钱勾兑政治?从中国的立场来看,是因为权才能让钱稳固。从更广阔的范围看,是因为权玩的”术“更高级吧。
●"我的父亲自幼宠坏了我,社会继而娇纵我,谄媚我,追求我。宠坏了的孩子长成了宠坏了的贵妇" 是的了。全书充斥着这样的感觉。但作为一本传记,读读故事,娓娓道来的感觉,还是可以的了。7.5吧 正如作者第一章就表明的,"这不是一本讨论政治的书,这是一个女人身世的故事"
《没有不散的筵席》读后感(一):这是一本不关乎政治的书
是的,作者不是政治人物,但从那个作者角度,一个女人的眼睛,看到的、讲述的实际恰恰反映了政治的一个侧面,去掉外交外壳的内部,作为百姓可以管窥一斑。个人认为这本书是平实、比较真实地反映她的人生乃至牵连的父母、丈夫乃至政治人物,还有顾维钧的下一任夫人。虽然作者没有对她的替任没有评价,但通过对顾的评论以及她与顾的相识、生活描述,可以理解落花流水是无可奈何的结果。
偶然,2015年10月某天中央四频道,播出顾维钧第四任夫人的女儿与主持人的专题节目,抛开个人的感情,第四任夫人赢得了顾的赞誉,人生最后的相伴,只能说感情的阴差阳错,命运弄人。总的来说,黄蕙兰,也是幸福的,人生不过如此。
《没有不散的筵席》读后感(二):没什么意思
没什么太大的意思,就是想要显摆自己有钱
这女人太失礼了,真是给顾维钧丢脸
没什么太大的意思,就是想要显摆自己有钱
这女人太失礼了,真是给顾维钧丢脸没什么太大的意思,就是想要显摆自己有钱
这女人太失礼了,真是给顾维钧丢脸没什么太大的意思,就是想要显摆自己有钱
这女人太失礼了,真是给顾维钧丢脸没什么太大的意思,就是想要显摆自己有钱
这女人太失礼了,真是给顾维钧丢脸没什么太大的意思,就是想要显摆自己有钱
这女人太失礼了,真是给顾维钧丢脸没什么太大的意思,就是想要显摆自己有钱
这女人太失礼了,真是给顾维钧丢脸没什么太大的意思,就是想要显摆自己有钱
这女人太失礼了,真是给顾维钧丢脸
《没有不散的筵席》读后感(三):曲终人散的筵席
唐德刚笔下的两个半外交家,那半个就是顾维钧。这个俊俏挺拔的男人一生的感情经历也如同他的事业一样波澜,黄蕙兰是顾的第三位夫人。历史在每个人的笔下总是不同的。拥有美貌,财富的黄蕙兰在她自己的笔下是如此的摇曳多姿。
顾的大使生涯离不开黄蕙兰。这个女人不仅能够给他物质上的支持,并且得体适宜的周旋在贵族高官之间。而黄蕙兰对于大使夫人这个名头的热衷也足以让二人各取所需。字里行间中看的出,黄对于顾维钧是有怨的。自传的有趣就在这里,个人立场决定了情节走向。 当然这本书最有趣的还是能从另一个侧面看到顾维钧。这个哥伦比亚毕业的牛人,在生活中不过也是个只爱麻将搓牌的俗人。人也许就是这样,看上去再美,还不就是个皮囊。
《没有不散的筵席》读后感(四):《没有不散的筵席》 30/11 √
2019.07.07《没有不散的筵席》 30/11 √
黃慧蘭一生都是在養尊處優中度過,她父親兒女眾多,卻唯獨寵她一個。在黃想要結婚的時候,他父親卻對黃提出大可不必結婚,可以回去陪他。在黃描述她小時候的生活的時候,我就感受到她被父親如何的溺愛。
一個從小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姑娘,可想而知會有自己非常強的自尊。黃和顧兩個都是非常強勢的人,從文中好幾處地方能看出黃並不是婚後一直妥協,忍讓的妻子,她有她的堅持和獨立。她希望被丈夫“看到”,她需要她的付出被丈夫認可,和獎勵…
雙方其實都給予對方很多,互相支持,財權的完美配對。也正是兩者都很強,互相沒有“看到”對方的付出,都不願意退讓,所以宴席要散也是可預測的。
我很喜歡黃,她活的很灑脫很真實,很自由,很善良。她骨子裡就很富裕,任何事情都泰然處之,是那個年代,鮮少的活的自由灑脫的女性。遭遇打劫的時候,叫強盜不要傷害她的小狗,我就更加中意她了。
晚年和丈夫分開,也不會覺得她過分的孤獨,晚年生活歸於平淡,也沒有怨天尤人,儘自己所能去做很多提現自己價值的事情。
不過呢,我讀到3/2的時候,看到她對於通靈的事件描寫,我猜測她可能會有機會和佛門結緣,誰知也沒有。
看到後面,我聯想起了楊步偉…等看完了下一本《一百零九個春天的故事》,顧的第四任妻子的自述,我就把楊步偉的自訴再看一遍。
《没有不散的筵席》读后感(五):漫歩人生路
为黄慧兰庆幸,她写下了自己的回忆录。作为一名女性,曾协同自己的丈夫,中国近代第一外交家顾维钧周旋在世界外交场上,值得有一个自己的声音留下来。
黄慧兰是印尼华裔,父亲是当时全球的华人首富。从小受尽宠爱,后来嫁给顾维钧,成为他第三任妻子。在顾的外交事业上,二人相得益彰。但后来顾离任,就和黄离婚了。顾再次结婚,黄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守着这个家。
其实两人的结合对顾,对黄,对当时的中国来说都挺好的。顾有个有钱见过世面的太太帮他打点外交场合上一些事务,自然是轻松且倍有面子。黄做了第一大使夫人,以前是有钱,现在是有身份,毕竟丈夫也是个人物。顾在当时的中国外交上很有建树。
之前还为黄婉惜,自己手上出来的丈夫和别人飞了。写着这着,我突然觉得,其实黄也不后悔。她出生在印尼一个华裔富商家庭。印尼排华,当地华人地位很低,但她父亲又特别有钱,对她也特别宠爱。这样的她肯定有心气,不会甘于平庸的。所以在婚后,顾离任前,她最好的年岁里,尽数风光。后来和顾离婚,她自己过生活,学会做菜,遛狗,一幅安宁模样。字里行间,有人说她自恋,炫耀,其实她就是爱自己,并且有钱任性。多好啊。
假如黄在婚姻破裂后,成了怨偶一个,那就不是她了。她父辈的婚姻她也不是没见过。对于爱情婚姻,她肯定比她母亲洒脱,也看得开。只是大小姐脾气,气不过有人占了她的名位。其实,她这一生,除了没有完美的婚姻,过得挺好。
所以,女孩子们,在婚姻内,在婚姻之外,知道自己有什么,想要什么。好的婚姻是得之我幸。但是漫长岁月有尽头,爱自己先,再爱别人,才会更少遗憾。我们没有黄这么高的起点,但人生路每个人必须走。看看别人怎么走的,再想想自己。祝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