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书店里的影像诗》经典观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书店里的影像诗》经典观后感有感

2020-12-11 23:31: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书店里的影像诗》经典观后感有感

  《书店里的影像诗》是一部由侯季然执导,傅月庵 / 戴莉珍 / 张瑟伦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店里的影像诗》观后感(一):这是我看过的单集最短的纪录片了

  为台湾之旅做准备而看的纪录片。

  对台湾了解不多,看之前只知道诚品书店,是必去的。这下,又勾起了去独立书店的兴趣。

  纪录片名字起的很贴切,40个书店,40个片段,每个不到四分钟,大部分由店主独白组成,另外一些简单到只有影像和配乐。没有一致的主题,所以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随心描述,告诉你它们的存在就够了。

  独立书店精神在于,将人与人,人与城市联系起来了。不管是店主与顾客聊天。亲子读书会、放电影、组织读者见面会。或者是各种方式以物易物,帮忙卖书抵书钱,以书换书,以书换菜,以书换宿。不仅仅空间使用了,人和人心理距离也变小了。

  由此片对台湾初印象,不用浪漫这个词,而是体会到了人的温柔。

  《书店里的影像诗》观后感(二):这家书店列入台北清单

  第四集:大手拉小手的书店——書酷二手英文書店

  这是一家二手英文童书书店。

  店主谈到引进二手英文童书,是因为美国童书比较多元,会鼓励小朋友学些有的没的,而这些书在台湾不会有。

  还考虑到价格要够低,父母才会让小朋友自己去挑喜欢的书。“价钱够便宜,才能快速传播出去,这是我们的目标。”

  “从小孩子开始学习,更需要的是机会而不是天分。”

  看到这里,慢慢感动。

  “一些人来到这里,会带几本书回去,因为那几本书对于他们而言,代表是他们生命中的某一段时间,他们觉得值得去纪念。其实像音乐一样,听到特定的音乐,你会想起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发生的事情,特定的人,童书也是这样。”

  《书店里的影像诗》观后感(三):消失的书店

  外部的大新闻是,"world's first"的敦南诚品即将结束营业;自己的小世界里,一爿一直关注的二手书屋宣布结业,转为全线上经营。在当下世代,实体书店到底有没有存在的意义?我自认是一个常读书的人,且以纸质居多,但是近年也绝少专程去书店购书,最多是商城里遇见,顺便一逛。真正要买的话,网路书店折扣多、检索容易、种类齐全,凭什么不在网上买?也不要扯利于文化发展的大道理,实体店空间极其有限,要生存,势必只放热门畅销书,甚至撤下书架改文具咖啡,小众「长尾」书的露脸机会都没有,何谈文化繁荣? 发达的网路购物+完善的公共图书借阅系统 能否完全取代实体书店?我认为其实是可以的。那为什么还纠结于实体书店的凋零?只能说,城市里有这么这么多的店铺,地盘给了时装、箱包,给了手机、电脑,给了餐厅、饮料,却不留一畦「无用之地」给「无用之精神」,到底还是有些遗憾和不甘的吧。

  《书店里的影像诗》观后感(四):赌书消得泼茶香

  年代感的书店;travel&book;看到书店老板的小狗想起来了高中旁边文具店老板养的大狗;第三集bgm是陈老师的《西风的话》好温柔,喜欢~;老人在窄窄的巷道里的书店;《在加油站看见苏格拉底》的赶报告村长;黑胶唱片的书店;小间蔬店;会放黑白电影和城市沟通的书店;传唱民谣的书店;因为店里的猫耳朵不好、走路会摇头晃脑,店名叫晃晃的书店;勤耕雨读开在田中间、老公做木匠的书店;书关于美国/黑人有趣的文化— —酷英文书店(超喜欢这个);最爱聊天、聊天力max的水准书店,老板开着五月天的玩笑;

  《书店里的影像诗》观后感(五):从12星座的角度解读《书店里的影像诗》

  《书店里的影像诗》以清新、文艺的拍摄手法,介绍了台湾本土80个各具特色的书店。虽然每家店的着墨不多,只有短短2-3分钟的影像,但真的如诗如画一般,让人印象深刻。

  80个书店,描绘了80种不同的精彩人生。尽管这些书店主并没有世俗所谓的成功、风光或富有,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爱知识、爱生活、有理想、有情怀,而且充满慈悲心的。他们似乎从未以赚钱为首要目的,却反而活出了一份尊严、满足与怡然自得。

  为了更好的将此片推荐给大家,我决定以12星座的火、土、风、水四元素的角度来重新诠释它们。

  一、火象星座:“如火般有生命力的个性书店”

  ● 白羊座书店——恋物癖的书店:旧香居

  《书店里的影像诗》观后感(六):记录备忘

  第六集:1920s Bookstore,梦回民国时代 昨日的世界是永恒的想象空间和所有的意向

  第二集:水准书店,很会和顾客聊天的老掌柜

  第四集:Zeelandia Travel & Books,和《诺丁山》似曾相识

  第七集:阿维书店,住在书店十九年的阿维

  第八集:九份伯乐二手书店,难忘老掌柜辗转一整日多次公交车后,艰难的送二手书回店。

  第九集:古殿乐藏,黑胶唱片和书的组合

  第十一集:旧香居,举办旧书展览的女掌柜

  第十三集:人文书舍,八十岁的掌柜和坚守四十年的旧书店

  第十六集:晴耕雨读书舍,“如果有一天我能拥有一片大果园,我愿放弃所有做个农夫去种田”

  第十九集:荒野梦二,意向的“荒野”二字之名字起的妙,掌柜专属藏书柜--绝。

  第二十六集:瓦當人文書屋,把书房分享给大家;“怕很多事情没有做到,生命就终止了”

  第三十七集:伊聖詩私房書櫃,交换二手书的想法好。“其实开书店就已经够浪漫了,浪漫的有点不且实际”。

  《书店里的影像诗》观后感(七):天堂的模样

  文学不应该仅仅存在在学校里 在图书馆中 应该让文学走向繁华的地方。当文学以交流碰撞的形式再次展现出来 我认为 那是它最美最有活力的样子。“新手书店”

  这些书店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温暖

  大手拉小手书店 一个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书店 里面的童书无论从内容或是形式来讲 都非常地多元化 比如教小孩画画的磁铁画板 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立体图书等等 这些都超出了我对童书的认识范畴

  如果以后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 我想要有一个书房 书房里面有一个大大的落地窗 窗上悬挂着米色窗帘 靠近窗户铺上了一个大大的毛绒绒的地毯 房间的角落书桌上摆放着绿色植物 对着窗户 有一个长长的深褐色的书柜 是带着玻璃的 里面的书都是从我初中开始以来便开始积累的 它们按照分类各自安稳平静地躺在自己的位置 书房里面还留出了一个小角落 安置着一个小小的书架 上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童书 于是周末亦或是平时的闲暇时间 我和我的丈夫、孩子坐在地毯上面吃吃点心喝喝茶看书聊天打闹玩笑给孩子讲故事 如此岁月静好

  《书店里的影像诗》观后感(八):藏在书店里的人文诗

  三星半。

  四十集一口气看完。本来以为一集不到五分钟的书店小影像没有什么,但是看到后面,感触越深。

  不足是一集内容太少了。

  不过,内容少,刚好和纪录片题目呼应,诗歌都不会太长的,所以短小的纪录片,歌唱书店里的人文情怀。

  每一间独立书店都有自己存在的形式。

  独立书店可以开在小镇,可以开在市场,可以开在路边,甚至也可以在地下。

  装潢或许花了心思,但是每一位店主,都把自己的介绍放在了自己是如何用书来装点自己的书店的。

  以及大的或者小的书店故事。

  这不是小资,不是网红,不是小清新。

  更多的,是自己为自己的净土坚持着花开。

  很多人都讲到独立书店的经验成本问题,这个问题无法忽视,所以他们只能绞尽脑汁去思考如何尽力保全自己小小的书店。

  所以观众看到了,一间书店,经过一天一天的雕琢,书店与书店老板之间,书店与顾客之间,书店与建筑之间,与社区之间,书店与书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联系让人感动,这不是快节奏发展下单靠营销就能经营出来的。

  是时间沉淀出来的诗歌啊。

  《书店里的影像诗》观后感(九):店长们到底在坚持什么呢

  其实看完也还不知道,纪录片起这个名字是想说书店里的影子像诗一样呢?还是说用影像写成的书店里的诗,只能说名字就起得很好。

  纪录片里处处透露着悲戚,有的店长甚至说“这可能是最后一个有书的时代了”,是这样吗,可能是吧。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看着电子书代替纸质书,更多人的去看短视频了,连电视都不看了,何况书呢。大概只有守护老芒果树的店长觉得开书店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大部分人还是在为了自己的理想/梦想勉强维持。书店怎么就这么开不下去,读书不应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吗?

  我自己也有参与一个读书会,很奇怪,现在在读书会群里的人,都无法默认他们是会读书的人了,不看书为什么要进读书会,真是很迷。进来还都在强调,读书好啊,为什么人要读书,发个文章给大家看看。这还需要强调吗?都已经进读书会了还要说这种屁话,研究为什么读书吗?随便街边买一本开始读不好吗?怎么就不能聊点有营养的呢。

  我更生气的是那种读什么成功学、励志学。都能拿起一本书来读了,为什么要读这些书。还有那种读个什么成功学就出来自称文艺青年的,呕。我这种读书界的菜鸡都看不下去了,大佬们为什么不出来管管:(

  (本来想写短评的,写成影评实在是因为想吐槽,短评放不下)

  《书店里的影像诗》观后感(十):我的书店影像诗

  前前后后,断断续续这部记录片看过几遍我自己也数不清,这都源于我对书店的爱。

  对书店的爱大概源于我对书的爱,但逛书店本身也是件有乐趣的,我所爱的事。小时候喜欢逛书城这种“大”书店,觉着各种书应有尽有,每次去都可以逛一整天。渐渐大了,不喜欢这种“大”书店了,觉着吵,认为这种书店里其实只有畅销书,畅销书对于我实在是一种可怕的存在。所以,更喜欢独立书店了,书店里的书最好都个性十足,所有来到书店的顾客也都是爱书之人,大家就安安静静或选书或看书,而我仿佛掉进米缸的老鼠尽情挑书。

  挑书,逛书店乐趣之一。没有任何买书计划的来到书店,就凭直觉,凭书面设计,凭翻开那几页的吸引力等等等等选一本书带回家,当然极有可能带回一本根本不合我口味的书,但也有可能带回一本极爱的书,那种惊喜真是无与伦比。逛书店的另一乐趣,就是心里有一本想读好久的书,在书店里偶然看到或淘了好久终于看到,那种乐趣,让我理解了“他乡遇故知”的人生四喜之一。我最近的乐趣是逛二手书店,最好的二手书是那种有笔记记在上面的,连同笔记一起看,或赞同或反对,仿佛与人交流读书感受。

  除了逛书店,我也想开一家自己的书店,书店里摆着我自己看过的喜爱的书,所有逛书店的人可以和我闲聊,聊生活聊天气聊书籍,没人和我聊天时我就一本书一壶茶。还有另一个心愿,就是去台湾把这些书店都逛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