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水的声音》经典影评集
《听水的声音》是一部由山本政志执导,玄理 / 趣里 / 中村夏子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听水的声音》精选点评:
●瘋狂的宗教與暴力真是超可怕的東西
●不知道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内容,一堆混杂~
●日韩问题,大部分时间日语韩语交织,邪教装神弄鬼,观感杂乱。这还旬报十佳呢,太水了,旬报十差吧。
●制作略粗糙,剧情太平淡!
●妈的太怪了。是讽是玩好像不再重要了。但是连贯的剧情又像粗暴的片段拼贴而成,很有意思。配乐也太怪了,但同样很有意思。糅杂在一起的题材关注只能说导演的胃口眼界实在够得上厉害二字。3+
●大叔你逃走前补一枪不就万事ok吗?……宗教信仰不是洪水猛兽,是寄托,是元气
●好黑暗的片子。人生就是这么艰难,这么痛,要努力活下去。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最近看的,都在问这个问题。
●画风挺奇特,玄里唱歌挺好听。。。看到演员表趣里这名字以为和主角一样韩国人,点进资料页发现是水谷丰和伊藤兰的女儿。。。嗯???!
●宗教,信仰,身份,国籍...静态自然环境中隐藏的野气与狂想,爱情背后的无穷暴力
●旬报好像特别偏爱这种在日朝鲜人题材,再加上宗教团体这个噱头,边缘敏感度瞬间加倍。女主角日韩双语穿插,表现了在身份问题上的焦虑,而对宗教功能性的怀疑又呼应了这种焦虑。片子整体还是偏散,诸如黑帮等支线比较废,高潮暴乱戏稍显失控。
《听水的声音》影评(一):天人合一,谈何容易?
名列年度旬报十佳,必然有独特之处,开始看确实寡然无味,但渐渐看下去,和剧中人物“同呼吸共感受”,就会觉得导演切入这种题材,很有时代感。
物质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各种欲望纠葛使人迷惘,各种打着宗教的名义行苟且之事的人应时而生,不能不说这些进化版的“心灵鸡汤”有时确实给濒临悬崖边缘的人生的希望,但一旦肥皂泡破灭,人的崩溃会更加快速,
电影里的神之水,要捧要毁,全在乎人,即便重新再立一个,也信徒依旧,人一旦被宗教绑架,就会身不由己,就像病急乱投医,人性的弱点,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表露无遗。
影片以济州岛女巫作为切入点,看IMDB的评论是因为选择了韩裔的玄理做主角,其实这样的设置将影片瞬间升格,少数裔在日本这种社会更容易代入成功。
人最大的悲哀是无法认清自己,把希望寄托到其他之上,实际上,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听水的声音》影评(二):听不见的声音
电影鉴赏往往需要能屈能伸。
既需要细腻、轻柔、敏感,也需要强烈、突破、冲击。
《听水的声音》这部电影是无意中得到的档,也是无意中打开看。
片头一开始就昭示着这记录了一个类宗教团体的日常。神之水。如果说阳台上姑娘们聊天直白的剖析给人的诧异还没缓过神,那么紧随其后的一系列剪辑,看似杂乱无章,却又恰到好处的补充了从影片开始往前的故事。
黄袍加身的教祖敏贞想要坐稳精神领袖的位置真的很不容易。半路出家,不愿意摸着自己的良心欺瞒教徒,她一直活在矛盾中。但弱肉强食一直都存在。化神的那一刻,便是坠落地狱深渊的开始。不能脱下面具。不能人前崩溃。不能放弃自己的选择。
农夫与蛇也好,螳螂捕蝉也罢,有始有终才是最难维持的。只要身在团体,就躲不开扩张,野心,争斗。弱者受制于人,强者笑到最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宗教是什么?
利用批量软弱获得强者成就感的工具罢了。
-------------------------------------
写于2016年夏天的Lof。当时状态不大好,可能重写。
本文LOFTER链接:http://cheeya.lofter.com/post/f88c9_bf76b8c
著作权归作者 顾栢/Cheeya 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走 豆瓣 或 网易LOFTER 分享链接并注明出处。
《听水的声音》影评(三):聽水的聲音(水の声を聞く,山本政志,2014)
與80年代初《聖恐怖主義》和《暗黑嘉年華》中瘋狂、暴力與無序的盡情宣洩不同,始終堅持日本獨立電影創作的山本政志導演在2014年的作品《聽水的聲音》要收斂不少。沒有隨意在街上射殺途人的少女、瘋狂發洩對社會不滿的廢青,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又一個試圖加入新興邪教組織尋求救贖,對人生滿是苦惱與疑惑的失敗者。和30年前一樣,瘋狂和無序依然是導演的主題,只是今次導演選擇隱藏在表面和諧、井然有序的日本社會背後,那些渴望冒牌巫女能拯救他們的信眾,有哪一個不是背負著悲傷與痛苦在生活?被哥哥性侵犯但不敢發聲的女孩,因為母親發瘋而身心俱憊的年輕人......甚至連主持儀式的巫女,她的父親也由於欠債而遭到殺手追殺,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暴力摧殘著每一個人,而邪教組織便成為這些本沒有信仰的民眾一個暫時心靈避難所,在避難所里他們只管相信神通廣大的巫女,由巫女再念兩句不知所云(其中是有意思的,吸收毒素並轉化為養分的樹暗示巫女的成聖之路)的韓語,信眾便像獲得解放似地哭得稀里嘩啦。於是再也沒有人會去上街殺人報復社會,向外發洩的瘋狂行徑轉化為對新邪教的狂熱崇拜。隨著入教的群眾越來越多,邪教教會規模日益擴大,並逐漸形成一個同樣有著嚴格制度的團體,忠實的信徒經過集體性洗腦後,重新回歸日常生活,即使主持大局的教宗不在也能找其他人頂替。日本社會與邪教團體的關係,就像高速運轉中的大機器與修補機器內零件的工作坊一樣,將壞掉的部分重新修復,機器照樣運行自如,而兩者的相似點都在於都強調對秩序的絕對服從。
正當邪教組織事業蒸蒸日上,中心人物冒牌巫女卻對自己的身份提出了質疑,為了尋找問題的答案,她毅然離開了組織。然而在她重新認清應當背負的責任,要以自己的力量拯救世人時,曾影響在社會生活的人們的無序與失控卻逐漸在擁有兩百多名信徒的組織內部蔓延開去,改變了信徒與巫女接下來的命運。山本導演在這裡為觀眾揭露了邪教的虛偽與荒謬,只為斂財而生,若沒有一個堅實的信仰對象和教義的支撐(如基督教信上帝,伊斯蘭教對真主的崇拜),任何邪教團體最終均會像花火般稍縱即逝。然而弔詭的是,決定認真起來的巫女,竟然成為組織走向崩潰結局的轉淚點。巫女竭力救贖信徒,卻被當作瘋婆子,因為她沒有跟規矩辦事,逐漸脫離秩序的控制。曾經可見的藍天白雲被林立的高樓大廈遮蔽,象征著所謂拯救受難群眾的邪教團體說到底也不過是資本主義制度下自然衍生出的產物,即使倒了一個,只要愚昧的人們需要,立刻就能重新湧現出千千萬萬個,以供他們暫時逃避殘酷的現實
巫女本著濟世為懷的心靈,卻無法改變自己的悲慘命運,然而這也是上帝給予她的考驗,處女之身被破,泉水噴湧而出,山本導演對聖經神跡的重現堪稱本片的點睛之筆,一個奉行東方宗教儀式的巫女到最後竟然同時受到上帝的施恩(與Ingmar Bergman1960年的名作 The Virgin Spring 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方面泉水洗淨了世人的罪惡與苦惱,另一方面歷經磨難的聖女早已超越不同宗教信仰的局限,倒數第二個鏡頭,巫女回到家鄉濟州島,在樹下為世間所有生靈祈禱,達到無私博愛的精神境界。
巫女的祈禱固然偉大,但是否就意味著所有生靈都能獲得救贖呢?山本導演給出的答案是非也,正如那浮在水面的綠葉被突然生成的火焰燃燒殆盡一般,最終誰會被拯救,這是個永遠無法預知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