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读后感精选

2021-01-01 02:20: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读后感精选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是一本由李欣频著作,東觀出版的198页图书,本书定价:NT$ 250,页数:200502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精选点评:

  ●在江南的时候,从那个看似古旧的图书馆借来看的书,对李欣频这个太晚玩字女子,很是痴迷了一段时间

  ●姐姐推荐给我,确实是非常不错的书,给我们这些小屁孩一些人生观念上的指导

  ●我的枕边书

  ●OMG!!!!!!!!

  ●做不到至少可以向往

  ●最近买的一本书。但是好象不是我的风格。。。

  ●创意,现在开始不算晚。

  ●想要的,总觉得就是很好的。

  ●开敞命运之门,我生命的书。

  ●好書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读后感(一):第十五堂人生创意课

  第十五堂人生创意课

  基本要讲的就是忽悠,大陆版的书质感极差,印刷也颇为有问题,我们可以不在乎其表,但其内在也不见得如何高深莫测。

  只奇怪为什么在飞机场的图书柜里见不到这本书,此书就应该属于成功学书籍,文字肯定而激情,后面附加的读书内容也有培训之意。

  可爱的欣频姐,聪明就聪明在最后的抛砖引玉,自暴别相信我,却更显诚意之作。

  炒作一流,文字二流,内容不入流的成功学。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读后感(二):人生 创意

  李 才女 娓娓道来 对于人生的责任感

  阅于结尾 我想这也正是我们要常反思

  自问

  假使 现在临近了人生的终点

  那么 这接近尾声的这一生之中 上帝安排我来到人世 我都干过什么? 我的使命是什么? 我完成了吗?我为这个世界作出来了什么贡献? 我有帮到别人吗? 我的参与感可能会从哪些事情上得以证明?我的存在感又在何处?

  《菜根谭》有记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照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读后感(三):如果你是自己的老师,该如何栽培自己

  什么是创意:就是动脑子,简单的说就是动脑子来生活,在任何时候脑子要在前面。

  如何获得创意:学习

  学习的条件:安全健康地活着,了解自己的秉性特点,知道自己的目的地,自己培育自己

  学习的内容:(1)书本。(2)电影。(3)旅行。(4)人际。(5)环境。

  学习态度:(1)建立风格(2)专心(3)坚持与持续(4)培养多重技能(5)作什么事情都要提前(6)视野要宽阔(7)低谷反弹、高处思危(8)富有想象力

  这样读来,这本书其实很简单。除了那些特别结构的句式,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视觉:从什么样子的视觉去思考和看待问题。

  只有角度不一样,我们才能获得创造力。

  为什么我们的创造力会慢慢的消磨呢

  因为我们接触的媒介,书,电影,音乐包括别人的经验种种,都是别人思考的结果。而这些思考和总结,总是基于某些特别的环境和条件,并且要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也不一样。

  因此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获得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看问题的不同视觉,获得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

  如何获得视觉,这也是学习的问题,学习别人是如何看问题的视觉。

  就像这句话,如果你是编剧,你该如何编排,如果你是导演,你会如何演绎。

  如果你是自己的老师,该如何栽培自己呢?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读后感(四):十四堂人生创意课

  第一次知道李欣频是在中兴百货的广告文案里,细腻的文字,淡淡的情绪,不太像其他意识形态的作品。

  后来知道了24小时营业的台湾诚品书店,知道了《诚品好读》,知道了《成品副作用》。在淘宝的一家店里意外地淘到了台湾原版的《诚品副作用》和《十四堂人生的创意课》。

  不知道大陆的出版社为什么总也不发行很多港台的好书。我在第三极书局的港澳台书店找了很久都没有李欣频的书,最后还是在淘宝淘到了。

  如果说《诚品副作用》将一个知性女子对于书籍的热爱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柔的风暴表达出来,《十四堂人生创意课》则以她做广告文案讲师的经历,为初涉世事的学生讲述了关于创意、关于人生、关于自我修养的十四堂精彩课程。以至于我这个已经毕业两年多的人,在看过这本书后,开始深深自省——我耽搁了如此多的时间去做无谓的事,而我本该更加努力的。

  李欣频在书中讲述了三种自我修养的课程——读书、看电影、旅行。都给我深深启发,她看的书,看的电影,经过的地方都能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看。

  大陆还没有出版此书,因此我迫不及待地想和朋友分享。以下是书中的一些句子:

  想要创造出感动别人的作品,首先必须让自己与那个你要创作的东西发生关系,找到那个感动的触点,然后想办法把自己的体悟,透过这个观点,让别人也能感同身受你的震撼幅度,如此,你做出来的东西才会有生命、风格、与特色。如果作品没有魂神,再美的形式都不会与人产生共鸣。

  女人不要被自己的性别,缠住了冒险的向前的脚步。

  导演有着异于常人的巨观视野,才能开展出如此气势壮阔的场面调度——他可以在放肆无拘的自由尺度下,完成这么统计精确的艺术美感。

  ……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读后感(五):看不厌的风景

  上一次看励志书籍大概是初中的时候,刘墉系列,他给儿女的书信对我们同样受用。成长阶段看这种书绝对有益,它会为迷茫的青春期拨乱反正,找到目标。此次看《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虽然李欣频没有把它定位为励志作品,但只要它起到了让人重新规划人生的作用,而且是积极有效的,那便属励志。

  初识李欣频,是《女友》上的“爱情教练场”专栏,她教的花招全带女权主义,一度让我以为她是一个被深度伤害的苦命怨妇,在走过情海风波之后,投身写作事业,开导正在被爱情煎熬的广大少女少妇。

  事实证明,我眼水太浅。

  李欣频,诚品特约文案、创意达人,广告人必学人物,著书涉及广告、摄影、建筑、美食、网络、爱情等各个领域,共达三十余本。说爱情,只是她的一小小部分,不过也是一个很精深的部分。《十四堂人生创意课》,我觉得是她最广为人知的一本书,因为在她所有书中,之前我只听过这一本,细读之后,真称得上人生必读。

  在天灾频发、世事难料的世界里,我们的人生不知道会有多长,有时候生命也幽默得如同缘分,不可预料的成份太大,所以我们应该如何规划生命的蓝图。李欣频把人生用七年来划分,每个七年都会有一次跳跃性的变化,但如果三十五岁还没实现第一闪跳跃,那么这辈子跳起来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话很残酷,也不绝对,但肯定会给你重重的提一个醒:你已经不再年轻,是时候奋起了。

  而这种奋起,不能盲目,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别人拿不走的身份,而不是社会价值下的一个职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找到这种天赋并将其发挥到极至,这才是正确的道路。如何发掘自己,李欣频的答案是:当你发现自己对某件事物特别的渴望,能快速学习、完成后自我满意度很高时,那就是你天赋之所在。

  此书也提到爱情,因为那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在二十多岁里,爱情会是最大的考验与功课,但爱情要随缘,可以被期待却不能被规划,而大家需要坚持的是,要寻找良质爱情,“成熟健康的爱情,应该是两个同向圆,是两座山头,各有各的风景,各有各的呼吸空间,互望成风景,风在其间吹出默契。”

  除此之外,李欣频还教给我们一些人生态度和细节行为,比如二十岁时把自己当三十岁,三十岁时把自己当二十岁;自我教育的方法——书本、电影、旅行、人际、环境这五种都不可少;幽默是未来最受欢迎、叫好又叫座的表现形式。。。。最刺痛我的一句是:要把想象力放在对的地方,而不是去传八卦!汗

  如今李欣频仍在不断吸收新知,并不断地创作,让自己成了一道看不厌的风景,而她,也是我近期会不断欣赏的风景,希望有更大的收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