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官场小说:一记耳光
有的时候,新闻比小说更精彩,也比小说更奇葩、更残酷,有的新闻连小说都不敢那么写。
这两天,刘局长在单位食堂打自己的副手孙副局长一记耳光的事,被单位很多人都知道了,由于他们在单位里都是有头有脸的领导级人物,所以人们只是小声的议论,或者三三两两的议论着。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到三天的时间,大街小巷、茶余饭后,这件事成了单位所有人的谈资。尤其在每天晚上,淮安城大大小小的饭局上,各种各样的“真实”版本,出现在一些人酒后神采飞扬的表情中。
这记耳光打不轻,孙副局长性格内向,沉稳型,在体制内干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屈辱,但是,深谙体制的孙副局长还是忍了下来,自己悄悄到一院检查了一下,轻度耳膜穿孔。多年在体制内的工作经验告诉孙副局长,这件事,不要声张、不能声张。如果声张了,网络再报出来,结果就不可预知、不可控制了。
很快,这件事传到了孙副局长夫人柳娟的耳朵里,柳娟自己也是干部,街道办书记,虽然与孙副局长的夫妻关系不温不火,但是夫妻本是同林鸟,遇到事儿时,还是和自己的丈夫心连心的。
虽然分床睡了多年,但是,晚上,孙副局长和爱人柳娟还是不约而同地坐在了客厅里,谈起了这件事。
柳:是不是没打算把这件事告诉我?外边到处传,什么样的版本都有,结果,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他不大,你也不小,这种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你为什么不向组织说呢?不向组织汇报就算了,连我都不说,食堂都有监控的,刘局长赖也赖不掉。
孙:哎,能怎么样呢?我们俩都在体制内这么多年了,即便事情再大,顶多刘局长被处理,被处理之后,一把手的位置也轮不到我,毕竟,我也是这件事的当事人。关键是,如果我向组织反映,换了一任局长来,谁还敢跟我相处,也就是一记耳光的事,我能忍。你也知道,局里缺一个书记,我这个副局长干了很多年了,就想在退休前,熬个正处,对我,以及我们这个家庭都有好处。我答应你,会在适当的时候,向组织上说明情况的。
柳:那就不是书记不书记的事,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一切都公开透明,人巴掌都打到脸上了,而且当时食堂还有那么多你们部下在,你如果没有一点态度,大家以后谁还把你当人看。再说了,他刘局长什么东西,官大半级可以压人,但是不能不把人当人,这么多年,他在市里一直很强势,我就不知道强势什么东西,谁还没有二线的那一天啊。
孙:话不是你那么说的,体制内哪能有什么性格和脾气,刘局强势归他强势,他在省里有人,我们没有人,不忍着一点怎么弄…..
不欢而散,各自回了房间。
一夜之间,网络发酵,各大网络平台出现了各种版本的“掌掴事件”,舆情出现危机,市委立即指派市监委启动紧急调查程序,从快、从严处理。
一石激起千层浪,墙倒众人推,一时间,关于刘局长的举报信不断,从被谈话到被留置,一共用了三天时间。被留置后,沉默的第三天,刘局长交代了自己的问题,5年时间,累计受贿80多万元,还有多个情人。
事情尘埃落定后,孙副局长并没有显得多有成就感,因为只有他知道,刘局长的那一记耳光到底为了什么。在单位里,刘局是一把手,前段时间讨论人事的班子会上,刘局长非常看好的美女小周,想破格提拔为中层干部,大家都心照不宣,结果班子会上,所有人都同意,唯独孙副局长不同意,作为分管局长,孙副局长的意见很重要,而且,所有人都认为,小周除了长的很漂亮以外,工作能力、组织能力都不行,根本没有人服气,在单位里,因为有刘局长罩着,年轻的小周根本不把其他人当回事。
所以,班子会上,在事先没有与刘局沟通的情况下,孙副局长把近两年,小周在工作上犯的错一一列举了出来,其中包括一些工作上的硬伤,有理有据、措辞严厉、上纲上线,在场所有班子成员都低头不语。哪有一把手提拔不了的人,刘局觉得很没有面子,都知道小周是他的人,只是大家心照不宣,孙副局明摆着就是让他下不来台,再加上刘局一向性格强势,所以发生了“食堂掌掴”事件。
又是一年年终岁末,今年的工作总结会上,刘副局长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想做“卢书记”…...
给我点【在看】
你也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