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得见自己,爱才能看见你》的读后感大全
《当你看得见自己,爱才能看见你》是一本由罗近月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018-1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你看得见自己,爱才能看见你》精选点评:
●读了有收获,推荐给朋友。
●看名字和介绍很想读哈!
●当你知道如何爱自己,你才能教会身边的人如何爱你。的确是这样的,学习爱自己很重要!
●受益匪浅。''失望是一个人成熟的开始'',学会温柔,其实是善待自己,不再聒噪不再急于表现自己。从张德芬的一本书里,看到了作者罗近月署名的一篇文章,觉得很吸引人,遂找了下罗近月的作品,结果找到这本书的。但是好奇的是,关于作者的信息很少,没有微博,知乎也是公众文章为主,唯一一个公众号也是她投稿所在之处而已,这位作者估计还在扎实地做案例和写文章过程中,很少看到露面宣传,持续关注中
●在读完《亲密关系》、《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上下后,作为2019年读到的第15本书,最快的速度看完,简直为我的写的,能找到很多自己的影子,很多都经历过,准确的是有过很多这样的感受和经验。
●很赞同,只有先爱自己,才能懂得如爱别人,不错
●人生大多数问题,都源自于我们无法好好爱自己。当你知道如何爱自己,你才能教会身边的人如何爱你
●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读了不过瘾又买回来反复读,让我明白了很多问题,很受用,是一本写得很深刻的书,对了解自己和感情有用。
●一本看似鸡汤的书,却越读越有味道。与自己有许多碰撞,可不定期拿出来重温的书。值得推荐给追求个人成长的朋友们。 我们不仅仅是作为社会赋予我们的角色而活着,是否追求某种角色的完美,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怎么做我会更快乐? 我们需要为自己内心认可的事情而活。
●读了一半,这本书有自我疗愈的作用
《当你看得见自己,爱才能看见你》读后感(一):想要被爱,不靠运气靠修行
爱是一种修行!我一直对这句话深以为然。
看到罗老师的新书《当你看得见自己,爱才能看见你》,我第一时间推荐给了自己所有的闺蜜。我相信无论对于爱情还是,如果能理解这本书,或许仅仅是多做一些思考,她们都会更容易幸福!
在我的生活中,我时常都会听到一些抱怨:我总是遇不到好人,我运气怎么这么不好!别人都能遇到,我就遇不到,这很不公平!她什么都不做,什么都没有我好,凭什么被爱啊!
诸如此类的言论,数不胜数!我只能说,如果你总是不被爱,那可能不是运气不够,而是你修行不够,你太缺乏对自己的思考,才会一次次从自己跌倒的地方再跌下去。
罗近月老师说: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见怎样的关系。
关系不是来改造你的,而是来照出你的问题的。
看见问题不是关系的结束,而是你成长的开始!”
强者从关系里觉察、醒悟、成长,弱者一次次从关系里逃开,每一次回头又看见同样的问题。
所以,对于一个想要收获幸福的人来说,无路可逃,只有靠自己一点点去修,修到有足够的力量去抵抗原生家庭的扭曲时,才可能重新活出一个被爱的样子!
《当你看得见自己,爱才能看见你》读后感(二):从今天起,做一个更幸福的人
“习惯了在黑暗中行走,习惯了匆匆而过,习惯了不去体会过程中的美好,人生才会因此变得贫瘠。”
打开书,这句话跳入我的眼帘,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这说的不就是我通常的状态吗?
3年前因为前男友的出轨,我逃一般地离开了关系,关闭了感受和知觉,没日没夜地工作。我像个感觉快没电的手机,只想赶快充满自己,去逃避背叛带给我的羞耻。
时间一晃而过,我拼命赶路,事业小有成就,可是夜深人静时,内心却常常无比苦涩。
我还这么年轻,我知道我的人生不该就这样荒芜,一边飞快地往前跑着,可是又知道每一步都像悬空一样地不踏实。我知道无论迟早,无论我跑了多远,都是没用的。想要更好的爱情,终归要回头去面对那个我逃开的问题。
就像罗近月老师在书中所说的一样:赶路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忘记脚下的路,然而忽略的功课,又会在下一个路口等着跟你重逢。
这样一种看见,让我开始了刹车的冲动,或许现在还不晚,早一点去面对它,我才不会浪费那么多的机会,也不用白白忍受那些漫无天日的煎熬。
如果这些功课始终需要我来完成的话,花时间躲避就不再有任何意义。想明白了,心里突然多出来许多力量。
《当你看得见自己,爱才能看见你》这本书,把我一直在隐约担心和害怕的感觉连贯地呈现出来,让我开始停下来反思自己。并不是以前没有思考过自己,而是这种直接的触动,让我更敢于面对一直在内心里萦绕的问题。
有的成长是让你直接做出很多改变,罗老师的书却是通过对感觉的不断熟化和清晰,让你变得更自信,更勇敢地面对问题!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后者,因为它会让你活得更真实,更有力气去成长!
加油自己!从今天起,努力做一个更幸福的人!期待与幸福相遇!
《当你看得见自己,爱才能看见你》读后感(三):带着刺去爱人
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岁末年初往往是焦虑的高发期,刷了好几部剧以后,更是觉得烦躁,那不如静下心来读书。可能微信阅读大数据也深知这个时候大家想要看的书,因此,我很偶然也很必然的看到了这本《当你看得见自己,爱才能看得见你》。
作者一开始先分析一个看不见自己的人,是找不到真正的爱,然后告诉你要拥有自爱的能力,再教会你怎么去爱自己,那就是“照顾好内心的孩子”,真正认识了自己,才能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关系,只有自己懂得了什么是爱,才能得到爱。
在看到本书的过程中,我脑海中总是忍不住想到很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
玛丽和马克思 (2009)8.92009 / 澳大利亚 / 剧情 喜剧 动画 / 亚当·艾略特 / 托妮·科莱特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我自己。”伯纳德医生说如果我在一个孤岛上,那么我就要适应一个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说我必须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点和我全部。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必须要适应它们。到后来“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美的,而我也是,人无完人,还好我们可以选择朋友”。
看书的过程就是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我们通过作者娓娓道来的话语中看到我们自己。终究我们才是那个要为自己一生负责的人,那么看见自己并接受自己,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也明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是拔掉对方和自己身上的刺,而是要接受这些刺的存在,并让它们变得柔软。也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朋友。(文/亦欢)
《当你看得见自己,爱才能看见你》读后感(四):女人会爱自己,才有值得被爱的底气
爱情,需要条件么?
从理想最完美自恋的层面,那当然不该有,无条件的爱才最崇高嘛!
然而,如果脱离想象,回到现实生活中呢?
那当然是有条件的,什么郎才女貌、门当户对、比翼齐飞,没有条件是万万不行的!这些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外在条件,决定着一个人在情感里的姿态。
然而,我们经常又会看到很多疑惑,比如一个人明明有着很好的外在条件,可一到了关系里却变得小心翼翼、谨慎回避、讨好迎合失去自己,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罗近月老师的新书《当你看得见自己,爱才会看见你》中,我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拥有自爱的能力,才有我值得更好的底气。
这相当于告诉我们,当你去面对一段爱情时,你的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共同构成了你底气的来源,同时决定着你在关系里的幸福和舒适度。甚至,内在条件的作用还会远远大于外在条件的作用。
1、拥有内在底气,更容易被爱
近月老师说:爱的路会苦,不爱的路更苦。亲密关系的呈现,在关系还未开始之前,就可以在自己心里被看见。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遇到问题,总是先从外界寻找答案,却忽略了我们自己早可能为关系谱好了序曲,却毫无觉知。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的一个同学,她毕业后有着非常好的条件,有好几个单位都争着要她,在我们大家都忙着找工作时,她已经小有一番成绩。
然而,她的情感之路一直很坎坷,第一任丈夫完全控制她的经济和人身自由;第二任丈夫家暴、出轨;现任丈夫因赌博欠下巨债,她独自带着孩子生活,非常艰难。
她爱一个就错一个,然而不爱也很痛苦。我们都明显感觉到她隐藏着很多问题,她却选择了一个人硬扛,希望能通过换人来遇见一个对的人。
其实,从她的经历可以看出,如果她没有面对情感的内在底气,或许无论交往多少对象,都不会遇到珍惜她的人。
2、内在底气的缺乏,很难用外在努力去弥补
只要想到不被爱,很多人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好。那么,看起来只要做得更好就可以被爱了,可这个幻想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后,最终都会破裂。
或许你会觉得有没有底气,别人会看不见,只有自己知道,只要假装自己具有这样的底气,在关系里就会没问题。
近月老师在《当你看得见自己,爱才会看见你》中写到:一旦进入亲密关系,你所有的精心准备的伪装都会通通失效,关系会让对方看到你最真实的样子。
正是这个真实的样子,让你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也让对方学会了像你一样把自己放在不重要的位置,悲剧就开始了。
所以,这个时候,不论你做多少努力,花多少精力去讨好对方,都不会有效。因为,走错了方向,就注定了要南辕北辙。
3、没有被爱的底气,如何靠自己补回来
那么,是不是看到自己,就会变得更悲观呢?
显然不是的。看到自己,是让我们可以把精力好好花在有效的地方,比如与其一直去讨好对方,还不如好好看看自己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偏移,关系又是在哪里被阻碍的。
正如罗老师所说:每个女人的最终归宿都是自己,无论你爱着谁,无论你跟谁在一起,最后的定义都会回到自己的这里:你是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所以,被爱是需要底气的,这种底气就来自于你需要把一个你不太能接受的自己,重新审视一番,不责备、不打击地陪着她去一个个击破藏在心里的问题,直到你可以踏实地站在你爱的人面前时,因为面对过真实的自己,才能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