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猫是“动物杀手”?恕我直言,人类才是罪魁祸首
到底是萌宠,还是杀手?
在路上遇到流浪猫,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相信只要它们没有较强的攻击性,哪怕脏兮兮的,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蹲下来逗一逗,或是喂点食物。
更心有余力的人,可能会安置个窝也不一定。
毕竟,这些无家可归的猫咪,看起来是那么可怜。
不过,最近一些媒体关于流浪猫捕杀野生动物的科普,有可能会扭转这一印象。
有文章声称: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21.3~329.8亿野生动物,被散养猫和流浪猫捕杀,并给出了“不散养、不遗弃、不喂养”的建议。
相关文章发表后,流浪猫被冠上了“百亿杀手”的称号,建议中的“不喂养”,则引发了诸多争议。
在一本名为《流浪猫战争:萌宠杀手的生态影响》的书中,作者Peter P. Marra则有更危险的言论,他说:“从生态保护角度考虑,最好的办法是,使用一切手段将流浪猫从地表抹除。”
该作者不仅强烈反对TNR(捕捉-绝育-放归,一种控制流浪猫数量的手段)和宠物收容所,还鼓励捕杀流浪猫。
他之所以如此信誓旦旦地说出以上危险言论,是因为他认为,流浪猫的存在,有可能导致部分野生动物数量锐减甚至是消亡。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他与学生合作,对美国流浪猫捕杀鸟类的数量做了统计,其得出的数字十分惊人,最多为40亿。
有数据支撑,出发点又是为了鸟类生存,这个结论看起来非常理性、中立、客观。
但问题是,数据真的可靠吗?
实际上,美国总计约有32亿只鸟。而根据统计,其中每年有约3.65-9.9亿因撞击意外死亡。
让我们来做个简单的数学题。
按照最理想的状况,就算剩下活着的鸟,没有遭遇其他意外,也没有猫能捕杀出40亿只鸟。
毕竟再厉害的猫,也没法把鸟的数量吃成负数。
再者,捕杀量并不能等同于生态威胁。猫只是生态链中的一环,就算没有猫,鸟类生存也会被其他捕猎者影响。
这种不考虑其他因素,单纯给出捕杀、不喂养的建议,是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而且非常容易引发其他问题。
比如,虐猫者是否会因此更加肆无忌惮地伤害猫,并认为自己实际承担着猫界“清道夫”的伟大职责?甚至是否有可能对普通厌猫者造成鼓励,从“不散养、不遗弃、不投喂”到“支持扑杀”?
疫情期间,多少无辜猫狗被伤害,谁能保证某些人不是借着疫情在做文章?
人类心血来潮的一次号召,很可能会导致无数无辜流浪猫的困境。
别把所有的锅,都甩给猫
再退一步讲,哪怕流浪猫确实威胁到了野生动物的生存,这个问题还是缺少了关键的一环。
在把矛头对准流浪猫之前,有没有人想过流浪猫本身是怎么来的呢?
让我们来看看百度百科对流浪猫的定义:
“流浪猫,是指无主、长期在野外生存的猫。与原生的野生猫科动物不同,流浪猫特指那些曾被人们收养过,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被抛弃以及在遗弃后自行繁殖的猫。”
也就是说,由猫导致的野生动物捕杀事件,实际上罪魁祸首是人。一切的起源,都来自于猫主人的弃猫行为。
没有弃养,哪来的流浪呢?不能欺负猫不会说话,就把所有锅都扣在它们头上,猫也是受害者啊。
书单君有一位养猫的朋友说:“养猫的时候,要做好养孩子的觉悟。”
但很多人压根没有想到这一点,出于千奇百怪的原因决定养猫。
也许是偶然刷到短视频上的猫很可爱,也许是外出在猫咖、或是朋友家陪着猫完了一会,就动心起念,不然养只猫玩玩吧。
他们没有意识到背后需要承担的责任和风险,纯粹是把猫当成“社交货币”、“身份象征”或者一个"玩具"来养。
对于整个养猫过程,充满了不合理的期待,也因此,每当有猫带来不顺心的体验,或者外界因素影响,就会轻而易举地选择弃养,让"流浪猫大军"又添一员。
书单君的一位女性朋友,有段时间频繁在网上看猫的相关视频,出于喜爱,就心血来潮买了一只猫。
结果养了不到两周,她渐渐发现猫的不可爱之处,比如并不愿意时时和人保持亲近,甚至会抓人,需要铲屎......
后来,她因某种外界原因过敏,就套上了一个“猫毛过敏”的由头,把猫弃养了。
就好像,那只猫从来没有出现在她的生活中那样。
有些人也许会说,不过是个宠物罢了,扔了也没什么。
但如果你曾经去过宠物医院,就不会如此低估和懈怠人与猫之间的情感。
在纪录片《和陌生人说话》里,就讲述了一个与猫有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明亮,在他看来,这个叫做“汤圆”的猫咪,绝不仅仅是一只宠物。
他遇见汤圆纯属偶然。
那时候,明亮独自一人来到北京,基本就是孤苦无依的真实写照。
某天刷微博,恰巧看到一则小奶猫的领养信息,他立马留了言,表明了自己想要领养的意愿。
那条微博下面其实还有很多留言,1/200的概率,他被幸运地选中了。
自此,汤圆成了明亮在北京唯一的家人。
每天的生活有了新的生机,因为他知道回家后,会有个软糯的小家伙等着自己。
每次把汤圆抱在怀里抚摸时,他就感觉自己一天工作的疲惫都消失了。仿佛整个人又重新充满了电。
这样幸福的生活持续了五年,直到后来,汤圆猝不及防就生病了,它变得无比虚弱,还要忍受着异常的痛苦。
第一次把汤圆带回家的时候,明亮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失去它。
他随身的背包里还插着汤圆喜欢的逗猫棒,时不时用来逗它。但是面前摆着的,却是一张需要他签字的安乐协议书。
他多么希望眼前的这些文字都是假的,但他心里知道,跟了他5年的汤圆,到底是要离开了。
站在桌前的明亮,沉默了好一会,低下头在安乐协议书上签了字。
最后一次,他拿起梳子,为小小的汤圆梳理毛发,下意识感叹:“好难啊”。
“汤圆乖啊,爸爸陪你走最后啊”,医生为汤圆注射药物的时候,明亮把它抱在怀里,轻声安慰着。
小汤圆缓缓窝着,失去了最后一丝力气。
仍将它抱在怀里的明亮,哭得不能自已。
在如明亮这样的人看来,猫是朋友,是家人,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而不是玩物。
这让书单君想起了一句话:人和人的差别,有的时候比人和猴子的差别还要大。
养猫须谨慎
书单君强烈建议大家,即便是出于真心喜爱猫,也可以在带一只猫回家之前,先问一下自己:
我是真的喜欢猫吗?
以我目前的状况,有足够的能力和时间去照顾它吗?
我对养猫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过足够的了解吗?
这个问题名录甚至可以更长。
当你连最麻烦的状况都能接受,仍然决定要去养猫,这才是真正的负责。正如我那位朋友所说:“养猫,要有养孩子的觉悟。”
再有,其实可以用领养代替购买,不要过于追求所谓的品种。
很多品种猫看起来确实漂亮,但养育难度也会更高,一旦生病就要花费更多的治疗费用。
另外,普及TNR(捕捉—绝育—放归)也是个不错的手段,能够在不伤害流浪猫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流浪猫的数量。
很多宠物机构其实正在公益做这件事,比如每个月有多少免费的绝育名额,是给流浪猫的。
“不遗弃、做绝育、多领养”,这才是人类对猫和其他动物,最大的善良。
当然,仅靠民间自发行动,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上海目前已经在推进为流浪猫免费绝育,希望未来的某一天,这项举措可以拓展到全国。
✎✎✎
一万年前,家猫首次走入了人类的世界,并慢慢被驯化,成了我们的同伴,此后,两者互相依赖。
但显然,猫的依赖性更强,它的"生杀大权"始终掌握在我们手里,也因此,才更加不能滥用。
对于我们来说,猫也许只是一个宠物、一个玩伴,但是对于猫来说,主人某种程度上却是它的全部、唯一的依靠。
这种依靠,不该在某天变为伤害。
主笔 | 邹雨 编辑 | 燕妮
图源 | 《和陌生人说话》、《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北京“毒舌医生”怼哭宠物主人,却收获粉丝无数:生病的是宠物,治愈的是人心》 精英说 Cheryl
2.《读<流浪猫战争>有感:百亿杀手原来是‘这样’制造的》 RawMeat 厨子怪
快过年了,书单给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个特别的新年福袋,里面不仅有盲选的1-2本图书,总定价不低于100元(幸运的话,还可以抽中一整套共5册,定价255元的宝藏书哦),还有书单定制书签、明信片、口袋本等文创产品,开袋有惊喜!
新年的好运,就从书单新年福袋开始吧!
点击下图,即可查看
?
流浪猫不是问题,遗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