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汉书(全十二册)》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汉书(全十二册)》的读后感大全

2021-01-24 03:07: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汉书(全十二册)》的读后感大全

  《汉书(全十二册)》是一本由班固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7.00,页数:427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书(全十二册)》精选点评:

  ●最近睡不着的时候就听人读二十四史。昨夜听到汉书中某个章节讲到赵破奴,觉得起名真是很玄妙,大概是父母对他寄予了成将戍边的愿念,这样想来“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当真不是什么好名字啊……

  ●汉书12册,在读第10册(传四)。二十四史,往往喜欢读传,相对比较真实,人物生动形象一些。重型史书,不可能是悦读,必须慢慢读,何况还是文言文呢。年末记。

  ●本着八挂的精神,曾主攻后妃外戚。。。充满鸠杀。。。坐XX。。。

  ●必读之书

  ●: K234.104.2/1166-17

  ●已弃....

  ●相对来说汉书比较难懂,常常遇到看不懂的地方,这时看一下颜注,就明白了

  ●武帝前的历史基本上沿袭《史记》

  ●finally.......完结打卡。。

  ●文笔痛快淋漓绝对五星

  《汉书(全十二册)》读后感(一):汉书札记

  t1:王莽转赠美人给朱博,则二人关系相当亲密,其后又有反目?

  t2:以灾异杀宰相,始于翟方进。翟方进,“丞相方进以孤童携老母,羁旅入京师,身为儒宗,致位宰相,盛矣”。实则是一个励志的偶像人物!

  t3:王莽居摄后,面临的最有实质性挑战就是刘信、翟义在东郡发动的武装行动。刘信是皇族,翟义是宰相之子,二人的联合本来应该也有些胜算,但最后还是因为时机不对,力量弱小,而归于失败了。自此之后,王莽的权威更加炽盛,以致于代汉建立新室时候,再无强有力的反对者。

  20160429

  《汉书(全十二册)》读后感(二):汉书部分典故

  (张敞)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

  回答得太好了!

  ———《倚天》最后一回,不识张郎是张郎,张无忌为赵敏画眉。

  扬雄「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

  ————以前读《长安古意》,寂寂寥寥扬子居,不解。原来典出于此。

  《长安古意》中另一句,探丸借客渭桥西,出自汉书酷吏列传吧。

  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传,”京兆尹列传“。牛衣对泣。陈寅恪临终挽联泣涕对牛衣。

  《汉书(全十二册)》读后感(三):汉书确实比史记难读

  汉书和史记比较起来

  还是汉书难读,史记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行文也比较口语化。虽然文字某些时候不太规范,但是总能吸引读者。能带动读者的兴趣。

  而汉书相比之下则严谨规范的多,我把全书除了书,表外,仔细读了几遍之后,发现基本上找不到啰嗦重复的字词,可见班固写这部史书尽量精简

  不多做赘语。确实值得后人学习。

  另外汉书的难点还有汉朝的器物,制度,风俗,这些可以对照志,表来学习。或者找一些相关专业书来补充知识。

  汉书的语法承袭了先秦古文特点,较多的省略句,往往是对主语的省略。所以阅读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种现象。稍微大意也许就会把句子理解错了。

  最后是汉书的难字,中华本都有颜师古的注,凡是难字都标出了。其实多看几篇就知道,班固使用的难字就那些,使用奇字,古字也是当时的学风,跟今古文学有关系。

  《汉书(全十二册)》读后感(四):喜欢研究历史的书友可以下载收藏一下,中华书局出版的 汉书pdf版

  喜欢研究历史的书友可以下载收藏一下,中华书局出版的 汉书pdf版

  https://url.cn/5Rtn9g2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1]

  《汉书(全十二册)》读后感(五):和史记媲美的好书!

  汉书古字较多,历来号称难读,但是我们现在有唐代颜师古的注,读起来就方便多了。中华书局的整理本二十四史的学术质量都十分高。汉书属于比较早点校完毕的。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总称为“前四史”,都是史学家个人的作品,属于“私修”性质,和唐以后的“官修”史书不同(《晋书》即是官修正史中最早的一部)。

  和史记比起来,《汉书》的体例更加完备,以后正史基本上都采用了《汉书》的体例。另外,《汉书》首开《艺文志》之例,为记录和保存古代学术活动情况提供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思想感情上来说,《汉书》比《史记》正统,没有《史记》那么活泼,但是,也正因为这一点,《汉书》被后世许多史学家认为比《史记》更好。如果说《史记》反映中国人在诸子百家争鸣的余韵下的开放的、生动的、极富现实功利性的、充满创造力的思想状况,那么《汉书》就反映了独尊儒术之后中国人大气滂薄的、使命感极强的、恢宏的思想状况。要了解中国人,两部书都是必不可少的读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