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说你老了》读后感精选
《永远不要说你老了》是一本由[日] 村上龙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楚尘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远不要说你老了》读后感(一):有中年危机的普通人可以看看
国内很少有用如此细腻文字来描述人生过半重新出发的作品。内心活动的描述很有共鸣。
如果经济压力减轻后,还是需要找到真正能让自己感觉到有意义的事情,以此为基础来寻一份职业比较好。人生过半,需要回顾看看自己都和谁建立了怎么样的信赖关系。
本来可以5星,减1星是因为238页出的别字。
『丈夫语带鼻音,眼眶通红,今她大吃一惊』——应该是『令她大吃一惊』
《永远不要说你老了》读后感(二):我还是很怕老
因为豆瓣读书推送过的一篇书评,兴致勃勃的买了这本《永远不要说你老了》来看。看完感觉更加惧怕变老了~
变老似乎就一定意味着没钱,没活干,意味着身体的疼痛,甚至一身散发着老年人才有的“臭味”而不自知。退休后生活的无意义,有家庭的,往往面临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冷漠,没家庭的,则是面对孤身一人的痛苦和孤独。
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法活成精英,底层人民面临的现实就是如此。
“要在活着的时候谈论死亡,在年轻的时候观察衰老。” 所以:
1. 与时俱进,持续为自己增值。
2.未雨绸缪,做好财务规划。
3.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体魄。
4. 培养爱好,让自己沉迷于热爱。
这些,是我能想到的面对年龄增长而舒缓焦虑的对策。[拳头]
《永远不要说你老了》读后感(三):人生不如意十之全是
这本书看完了以后,大夏天心里都冷飕飕的,四处漏风,在我心里,故事里的主人翁们最终都能美好的找到了精神寄托,彷佛老年生活有了希望,这一点希望才是真正的扣题——“永远不要说你老了”。
可是在这过程中的许多挣扎,真是可以想象,且不说那些人都是50+,且已经属于完成责任的阶段(完成责任按照书里面的意思就是孩子已经毕业了自立了)都那么的不开心,更何况我们正处于未完责任的阶段,更是丝毫不敢放松。糟心的工作状况却战战兢兢的不敢辞职,“爸爸去哪儿了”的婚姻形态也只能维持,父母帮忙看孩子却不得不仍住在一个屋檐下的无奈状态,我都不知道我的真实欢乐究竟在哪儿,大概就在看书的时候,阴暗的想着,“原来你过得也不咋地”的那种暗自庆幸之感。
最近真是过得不太好,自己都能感觉出来有点丧,可惜中年妇女的发泄方式很有限,哭这条路基本上堵死了,一哭第二天眼睛准是肿的,脱妆的厉害。运动呢,那么你下班以后的“有效陪伴”呢,总是担心现在的陪伴不够,以后过上包里随时备着“速效救心丸”的人生。天天胆战心惊的当鸵鸟,没有抖音,没有微博,没有朋友圈,好了,我什么都不想知道,国事家事,都与我无关。
就这样,天气热了爱怼人,天气下雨爱流泪。连知名医院的心理科挂号都挂不上了,只能赶紧订了每周送的鲜花给自己一点所谓小确幸的仪式感,真是费劲。
这大概就是人生,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烦恼,还好我爱读书,真是“人生随身携带的一个避难所”。单凭这一点,我也不好意思说“我老了”呀。
《永远不要说你老了》读后感(四):不问过往,问脚下路
“重新出发”——一个在年轻人看来充满希望、憧憬的词,在中年人眼中却是充斥着未知的恐惧。人到中年,家庭、事业,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运行了几十年了,自己也经历了社会的打磨,没有了棱角。这时若遇上困难,他们又将如何自处?
书里讲述了五个中年人的困境,事业、家庭、婚姻,面对这些人生中的转折,他们起初莽撞地寻求出路,在一次次的受挫中,经历过绝望和失意,他们渐渐地与自己达成和解。
正如尼采所说:“世上有一条唯一的路,除你之外无人能走。它通往何方?不要问,走便是了。”不要问,不要在心里给自己预设结果,走就是了。
生活中过得恣意、舒适的人,往往有个共同点,他们不会给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去预设一个结果。但大多数人往往不由自主地就会给自己设限,“结果”是促成我们做一件事的重要动机,我们不可避免地想着“做了这件事,我能得到什么”。而当我们预设到不理想的结果时,就会产生“退缩”的心理,哪怕取得理想的结果的可能性较大,但出于人性“趋利避害”的本能,我们会从“开始”就扼杀了这不理想的结果。可是,我们的内心深处还是会偷偷地后悔。“如果当初”四个字,可以说是杀伤力极强,一旦说出口,便是对自己过去的否定。
“人生中最可怕的是,一边后悔一边生活。”当面临机会时,不要瞻前顾后、思虑再三。因为无论是你本身、你的失败还是你的泪水都是有意义的。那不可怜,也不可耻。该感到可耻的是选择了放弃。我们本身就是在一次次的选择中塑造起来的,一旦我们有机会展开另一种人生,就会变成另一个人。书中中米智津子觉得自己和前夫离婚后,变成了另一个人。这并非是改变了长相、姓名或个性,而是像昆虫脱皮一样摆脱了什么,内心铭刻上其他的事物。
“人生或许是能够重来的,尤其是在绝望和失意之后,若认为人生不可以重来,应该会活不下去。但是,是通过发现其他生活方式,而不是单纯地恢复原本的模样。”面前有路,走就是了。若是走着走着发现“此路不通”,那便重新来过,换条路走。
《永远不要说你老了》读后感(五):人情之书
很久不看小说了,觉得非虚构的书更有价值,但是踩在中年的鼓点上,还是没有抵住诱惑,翻开了这本书,发现主人公的年龄层在60岁左右,和我期待的30代中期不同,但故事浸透着人生百味,仍然值得一看。总觉得日本的书籍和电影一脉相承,看它让我想起了小津安二郎、小偷家族和穷忙族、无缘社会。
五个故事中最爱的是“丧犬之痛”,就从它说起吧。
主人公淑子将自己的感情倾倒在所养的小狗身上,并在小狗临终前放弃生活质量日夜陪伴,却意外以此为契机发现丈夫冷漠外表下一颗有温度的心。作者还是温暖啊,淑子失去了小狗,却重新认识了枕边人,真实的人生能有那么幸运么?这个故事讲的是夫妻之情。
第二个故事是“再做一次翱翔天际的梦”,这个故事碰触了社会的底层。
主人公因藤在“工作、家人和健康”三个选项中,工作和健康都岌岌可危,可他仍然拿出仅有的钱和时间去救济已经成为游民的同学福田,带着他踏上艰难的旅途,使他在生命的最后又重新见到了母亲。人性的美好和贫富无关,这个故事讲的是人的友情。
第一个故事是“婚姻介绍所”,这是最有意思的一篇。
志津子在离婚后为了找长期饭票而相亲,却屡屡受挫,最后仍然没有找到期待中的理想对象,却意外邂逅了三十五六的年轻男子,使自己明白因岁月而改变的人心和竭尽心意后毫不后悔的心情,这个故事讲的是人的改变。
最后一个故事是“旅行照护员”,实际讲的却是卡车司机的一段艳遇。
这个故事的底色有点凉,主人公源一一生没有建立稳定的家庭网络关系,等到老年时碰到谈的来的约会对象,两者关系却因对方戛然而止。源一探究出原因,对方有残疾需要照顾的丈夫,而自己和对方都把彼此当做不重要的人,随时可以切断联系。彼此没有说过最重要的事,因为“真正重要的事,只能对真正重要的人说”。这个故事讲的是人的孤独。
中间的故事有点仓促,“露营车”讲的是退休后人调整自己的故事。
富裕退休后想开露营车和妻子去旅行,妻子却要教画画,以没有时间拒绝了他,退休前身为大公司业务主管的富裕只好重新找工作,却发现困难重重,他陷入了焦虑,没有价值感和没有目标的恐慌中。故事以他通过看医生逐渐接受现实结束了。我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人的价值感。
作者真是太温和了,每个故事都有一个温暖的结局,像假的塑料花覆盖在苍凉的人生底色上。
《永远不要说你老了》读后感(六):Hello World!
我想年轻最好的一点就是拥有犯错的特权。就像刚开始学一门语言一样,无论编译出多少个warning和error,只要最后能在屏幕上打出一句Hello World就算是胜利。而想到中年,好像就只剩下无穷无尽的debug。
从Hello World再开始?开什么玩笑。
如果人能活到80岁,50岁也只相当于一天中的下午三点,正是喝一杯下午茶的时间。只是年岁渐长,身体里的勇逐渐被掏空,只得胡乱用怯来充数。江湖越老胆儿越小,颇有些习得性胆怯的意思。
《永远不要说你老了》讲了5个想要改变些什么的中年人的故事,并不是人人都勇敢,但确实是5个和勇气有关的故事。志津子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五十四岁和丈夫离了婚重新相亲;因藤茂雄的梦想早早破碎了,退休后常担心自己会变成流浪汉,但儿时的朋友偏偏就成了流浪汉;富裕想用退休金买房车,载着妻子环游世界;为了消解家庭的冷漠,淑子养了一只柴犬波比,也因为养狗认识了深沉又温柔的吉田先生;过一天算一天的货车司机源一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老头子,却突然因为恋爱认真起来,穿西装,打领带,抱着玫瑰花去表白。
只在泡沫经济的余威下,生活的惯性太强大。五个人各自经历了一番波折,但村上龙的细节铺陈赋予他们打动人心的魔力。即使人到中年,面对珍惜的人和事也会小心翼翼,也会像毛头小子似的手足无措,也会有局促不安的瞬间。有些心情,从十五岁到五十五岁都是不会改变的啊。
故事的最后,五个人的生活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但有些东西似乎已经变了。志津子不再希望通过婚姻走向婚姻,她不是惧怕孤独,而是不想一边后悔一边生活。富裕放弃了房车的梦想,也试着慢慢去放低姿态,用平等的视角去和妻子相处。源一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是徒劳无功,他的一生都在这些徒劳无功的事情里打转,但仍然想要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悲,改变和接受改变都是了不得的事情。年轻时的勇敢大多来自对生活的无知,而经历了半生的敲打,能预见失败后的痛苦却还是选择去做了,哪怕失败也不跟生活投降,这已经是一种胜利。人不被自己的恐惧驯服就是胜利。
我想人生是个广袤的球体。在一个视角停滞了太久,人生映在眼里也就成了走不出的圆。即使是到了55岁,又或是85岁,也想向前再迈一步,看看人生不同的侧脸啊。
向新的人生迈进吧,过程曲折而已。
《永远不要说你老了》读后感(七):后记——村上龙
写五篇在报纸连载的中篇小说,比我想象的更辛苦。问题不是每天截稿,而是连续写五篇八十至一百二十张四百字稿纸的“中篇”,实际做过之后,才知道这有多么辛苦。
长篇小说只要设定主角,建立作品的架构,故事就会产生像是大浪般的东西,它会扮演向导的角色。相反地,短篇只要像快拍一样,截取一瞬间即可。但是,中篇小说必须重叠几个不可或缺的情节,呈现出一个小世界。而且,本作是“连作中篇”,所以就整体而言,各个作品必须互相呼应。
此外,主角们都过了人生的中点,是设法“重新出发”的中高龄者,而且必须是“一般的人们”。体力渐渐衰弱,经济上也不是全无后顾之忧,而且有时候必须意识到年老。这种人该怎么存活于这个难以生活的时代才好呢?这个问题即是本作的核心。
但是,我也确实从五个故事的主角身上,感受到了至今没有的共鸣,而贴近他们的生活书写。因为我和主角们几乎是同辈,即使立场不同,但也抱持着类似的问题。
每个人在退休后、老后面临的困难不尽相同,加上经济条件的差异,困难更是多样化。因此,我将五位主角设定为代表“富裕阶层”“中产阶层”“贫穷阶层”的人物。但是,所有阶层也有共通之处。那就是这些人物在至今的人生当中,和谁建立了何种信赖关系。这也是我在写小说的过程中,第一次如此意识到“信赖”这两个字的概念。
二○一二年 秋天
村上龙
永远不要说你老了8.9[日] 村上龙 / 2020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楚尘文化《永远不要说你老了》读后感(八):《永远不要说你老了》金句摘抄
01_有一天,年迈的老板娘推荐她喝伯爵红茶,浓郁的香味和略带苦味的温润口感,令她觉得狂乱的心情像是棱角尖锐的方糖溶解似的,逐渐平息了下来。
02_人的一生当中,说话的分量有限。生性害羞、内向的人,在人生中的某个时点,经常会像是水坝决堤似的,滔滔不绝地说起话来。
03_人和人相遇没有方程式,也没有正确答案。
04_Grande Dame这支香槟的香味、口感俱佳,喝得越多,身心的某个部分越醉,而另外的某个部分越清醒,这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
05_从窗户能够看到东京都政府和其周边的景色。在超高层酒店的一间客户眺望夜景,志津子品尝着酒标上画了女神的红酒,仿佛悄悄地从现实中被抽离了。但是她并没有失去现实感,那感觉宛如水果的皮被剥掉一般,覆盖现实与日常生活的薄膜裂开,出现甘甜炽热的东西,委身于它似的。心情非常亢奋,但志津子总觉得甘甜炽热的东西中心潜藏着危险。
06_我们一旦展开另一种人生,就会变成另一个人。
07_富裕觉得在HELLO WORK,忽然被剥得一丝不挂,感觉被人脱掉定制西装,扯掉名牌领带一般,赤身地暴露在冰凉的空气中。他心想:我至今就像是穿上铠甲或衣服似的,受到知名大型家具厂商这个看不见的组织保护;被剥掉公司名称之后,就成了街上多如过江之鲫、平凡无奇的“曾任业务主管的五十八岁大叔”。
08_她知道随着波比越来越衰弱,自己的某个部分也越来越衰弱。
09_淑子知道:一旦有人突然不来那个地方,不知道为什么,人们就会联想到死亡。虽然她理智上知道,说不定他只是在陪不再走出家门的妻子,但是淑子有一种不详的感觉,仿佛景色中出现了一个人形的黑洞。如今,爱狗的朋友也以为我出事了吧。我已经一周多没去公园了。淑子总觉得,自己的某个部分确实死了。
10_过了几天,淑子的体内像是形成了一个波比形状的空洞,置身于至今的人生中不曾经历过的空虚之中。
11_源一问:“你觉得男人为什么会变成欧吉桑呢?”那个年轻的女公关应道:“因为进入了守势。”“进入守势”这种说法真妙,意思大概是人生中该守护的事物越来越多,生活方式变得保守。源一心想:“我确实没有任何该守护的事物”,莫名同意。
12_没有人决定要死而死,而是像被某种东西吸引、简直像是从好久之前就如此决定了一样。源一像是漫不经心地开着卡车,前往早已决定的目的地似的,其实只是试图前往某个地方避难罢了。
延伸阅读:
书店的一个无聊下午
《永远不要说你老了》读后感(九):恩,我要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老年人
村上龙,日本作家、导演,与村上春树被并称为“双村上”。这是我读的他的第一本书,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作家,简单的剧情中却饱满强大的能量。
“永远不要说你老了”,鸡汤性的书名,卡通封面,让我以为这是一本轻松的小书。可是全书五个短篇,每个故事都让人深陷其中,能体会到主人公的无奈、痛苦、挣扎和解脱。书的原作名为《55岁开始的Hello Life》,讲述了五个平均年龄55岁的老人的生活片段。对于30+的我而言,竟然能从故事中感同身受,体会到那种初入老年的无奈,这是作家的厉害之处吧。
“婚姻介绍所”,热爱红茶和韩剧的志津子,在五十四岁的时候离婚了,她决定去婚姻介绍所找一个跟前夫完全不同的男人。
“志津子心想,总觉得我无论是结婚前或结婚后,都只思考身边的人和对方的情况而活。出生之后,宛如这辆电车玻璃窗的东西,一直隔开了自己和身边的人。那有时候可以保护自己,免于受到对方的批评或是恶意攻击,但也令自己心生绝望,觉得自己的深层想法绝对无法传达至对方心中。”
怀着重塑生活的希望,她忐忑、踌躇地见了一个又一个相亲对象,渐渐失望。偶尔一次邂逅,她与年轻男子有了短暂的恋情,她体会到了“甜美的瞬间”,突然明白,也许寻找的不是陪伴自己的那个人,而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无论是“开展另外一段人生”,还是散发魅力继续单身,甚至跟前夫复合,我们最重要的是对自己坦率,听到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声音。
“露营车”写的是一名退休的中产阶级,原本想购入一辆二手露营车,带着妻子去周游世界。结果,家人的反对把他拉回现实,也让他原本支撑着生活的希望轰然倒塌。作为原公司最出色的sale,却再想要再次找工作的时候,被社会无情的鞭打。他陷入抑郁。
“丧犬之痛”的淑子,因为与丈夫感情渐渐疏离,将生活的重心寄托在小狗波比身上。每天最快乐的瞬间,就是带着波比,跟同样爱狗的吉田先生散步。然而,波比的重病、逝世重创了她的生活,可是却也意外地发现了丈夫温柔可爱、善解人意的一面。
“旅行护照员”写的是一个社会底层的老人,偶然的一场暗恋,一段黄昏恋。结尾特别美好,让人充满希望。我很喜欢这个故事。
老龄化问题,是现在社会关注的热点,上海译文出了很多本译文纪实系列,都是很犀利地揭示现实的可悲可叹,而最为严重的也许就是日本社会。最近在看的韩国电影“老妇人”,讲的是一个老人被一位年轻的医护人员强奸后,她去报警,然后遭遇了更为可怕的一切。
有点低落,老年人,这几乎是每一个都必将面临的人生阶段,同样也是我们的父母正在经历的一切。去医院的次数多了,心态的调整、生活重心的改变,这几乎是比工作还要困难的事情。年轻时候,觉得 tomorrow is another day,一切都会好起来;可是临近衰老,却觉得只有更糟糕。
不管到了人生的什么阶段,只有遵从自己的内心,寻找让自己热爱的事情,生活终究会发光的。恩,到那时候,我们也要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老年人。
《永远不要说你老了》读后感(十):文不对题
中米志津子比平常早起两个小时左右,悠闲地泡红茶。她的一天总是始于红茶。她是在四年前,爱上了红茶。
前夫六十岁退休,整天在家发牢骚,没完没了地各种嫌弃,志津子实在受不了就离婚了,独居一段日子后,她有了再婚的打算,理由很简单,首先是经济上的考虑,其次她想尝试跟前夫以外的男人交往,就这样,志津子成为一家婚姻介绍所的会所,每月支付不菲的会员费,工作人员会根据她的资料选择符合要求的相亲对象。
一年过去,志津子前前后后相亲了十四次,都没有下文。她报名参加婚姻介绍所举办的圣诞派对,但勇气突然消失的志津子还是临阵脱逃,离开会场,去一间酒吧喝啤酒,她遇见一个独自哭泣的男人,他在美国从事电影相关的工作七年,今晚彻底失去异地恋多年的女友,这是他悲伤不已的原因。
两人一起看完《向日葵》后,男人终于知道女友放弃这段感情的原因了,但他千里迢迢回到日本试图挽回的这份努力已经足够了。
我们一旦展开另一种人生,就会变成另一个人。故事的最后,志津子跟前夫在公园见面,听他讲述离婚后的生活,这次她十分确定自己不会再跟他一起生活了,毕竟人生不能重来了。
只有小时候才会做翱翔天际的梦。因藤觉得在遇见福田之后,自己的腰痛越发恶化,已经不能担任引导员了,只能待在家中休息,然后他接到廉价旅馆的电话,让他过去接重病在身的福田,因藤强忍痛苦,想把行动困难的福田送到他母亲身边,无奈体力不支,最后还是要求助急救中心。
退休后的富裕计划买一辆露营车和妻子到处去旅行,但当他在家庭聚会上说出这个想法,妻子显得很为难,儿子表示支持,女儿没有反应,最后他放弃买露营车,还打算重新工作,他天真地认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可以很轻易找到新的职位,但现实到处给他当头一棒。
重新求职过程中的到处碰壁似乎影响了富裕的健康,他通过朋友介绍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告诉他,富裕太习惯发号施令了,但家人们并不是他的下属,他们有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安排,没法听他随心所欲地安排,的落其中落差造成富裕的健康出现问题,只有他承认现实不能事事如愿,他会慢慢好起来。
【丧犬之痛】淑子痛失爱犬波比,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日不出,丈夫的话让她备受打击,她沉溺于悲痛之中无法自拔,但丈夫为波比写的博客让她拨开迷雾,了解他藏于文字中的担忧。
【旅行照护员】六十岁的老伙子源一重新焕发浪漫的故事。
《永远不要说你老了》这本书大概可以改名为日本退休男性的现状,他们一下子脱离按部就班的生活,每天的时间都属于自己,他们却已经不知如何支配,夫妻的相处时间从原来的工作间隙变成朝夕相对,那些隐藏的矛盾就此暴露,她们对自己的丈夫有了新的认识,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他们永远把工作放在首位,或多或少忽略了家庭,退休不仅意味着失去生活重心,还意味着他们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重要,他们的存在可有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