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读后感锦集

2021-02-26 00:53: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读后感锦集

  《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是一本由杰弗瑞·萨德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88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读后感(一):读完这本,我正式宣布好好学习心理学

  最近好喜欢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电子书实体书都标记了不少,这本是最后一本实体的,以后我决定认真研习。

  书里的一个很新颖的地方——通过人生经验做治疗,我当时一看到就觉得这不就是我一直践行但是没有组织用语好的行为吗?书里详尽得描写了体现,目标,方法以及评估。

  从思考到态度再到模式的筛选,我觉得一方面总结很到位,一方面,经验可复制但可遇不可求。我们不光可以利用自己的,周围的,甚至是书中,影视剧中的经验,拟定方法,加以借鉴。这个的重点就看我们如何通过不同角度去思考不同的问题,进行对症下药的沟通。

  中间部分的催眠也是超级有趣的课题,我从未想过催眠竟然也属于心理疗法(孤陋寡闻的我以为这是神婆理论)

  治疗里建设目标,实践中处理讯息,使用三种感知系统,进行评估。

  这个知识点比较深层,我还没搜到比较靠谱的相关书籍,所以我准备好好再仔细读一下这本,整理个知识脉络!

  留着催眠迪哥,哈哈哈哈,当然是为他好!

老爷子还挺喜庆

  作者大人杰弗瑞萨德是艾瑞克森医师嫡传大弟子,催眠领域四十年的经验,马克了他的几篇著作,还没读,等我把心理学基础教材再好好瞅瞅的。

  2019把心理学当个事儿去做,每一门学问都是最美的!

  《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读后感(二):艾瑞克森的经验式治疗

米尔顿.艾瑞克森(1901—1980年)

  艾瑞克森是一位传奇人物。

  他在17岁时罹患了小儿麻痹症,使他完全瘫痪,除了说话和动眼之外,不能做任何其他的事情。而且,医生们都认为他无法活下来。

  但艾瑞克森自己发展出一套方法,他运用精神专注力去产生细微的移动,在精神上反复体验这种移动。他把握每个机会去锻炼更多的肌肉,学着用拐杖走路,骑脚踏车,甚至一个人完成了独木舟之旅。在完成这次旅行之后,他的健康状况有了大幅改善,肩膀的肌肉更加结实有力,为他的大学生涯做好了准备。

  在艾瑞克森的余年里,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疾病发作。每一次发作后,虽然他还是能够回到工作岗位、旅行、撰写文章或做研究,但是,每次的复发都使他失去一些身体的活动能力。

  在他的晚年,艾瑞克森逐渐丧失了肌力,需要用较灵活的左手来扶着右手来写字。他的腿也只能短暂地支撑自己,再靠轮椅转移到办公室的椅子上。最后,他连舌头和两颊的肌肉都变得难以控制,所以他既不能戴假牙,说话也口齿不清。

  艾瑞克森虽然承受着巨大的身体折磨,但他却是最懂得感恩生命的人。他曾告诉本书作者萨德博士:“今天凌晨四点,我觉得我应该会死掉。中午的时候,我很高兴我还活着,我从中午一直高兴到现在。”他这方面的人格特质,大大地增添了他身为一位治疗师的说服力。

  艾瑞克森在处理个人问题和专业领域都有着天才般的突出贡献。在专业领域,他是治疗技巧运用的大师,他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治疗”你。我想,这可能是他被称为“催眠大师”的主要原因吧。

  本书作者萨德举了一个例子,说他还是一个研究生的学生时,去拜见艾瑞克森。那时他有一个嗜好——抽烟斗。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年轻的心理学家,而心理学家给人的印象总是叼着烟斗。当他与艾瑞克森见面时,艾瑞克森跟他讲了一个轻松有趣的故事,一个关于抽烟斗的朋友的故事。

  艾瑞克森说这个朋友很笨拙,他不知道该把烟斗放在嘴巴的什么地方,是嘴中间,还是偏左或偏右?他不知道该从哪里吐出烟圈或是如何吐烟,向上吐,还是向下吐?不知道该如何握着他的烟斗,用拇指和食指握着,还是五指紧握着?他不知道该如何点烟,是用火柴,还是打火机?他不知道烟斗抽完要放在哪里,是放在桌子上,还是椅子上?

  几天之后,作者在开车回家的途中,停在红绿灯前面,内心对自己发誓:“我再也不想抽烟斗了,我今后再也不想抽烟斗了。”作者的潜意识一定是连接了艾瑞克森的话语:“烟斗——笨拙;烟斗——笨拙。”在某种程度上,艾瑞克森运用了作者的意识心智来对抗他的潜意识心智。在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每当作者拿起烟斗,握着它总是感觉不自然,不知道放在嘴巴的哪里,不知道该怎样点烟,不知道该如何吐烟。

  就这样,艾瑞克森神不知鬼不觉地帮助作者戒烟了。

  这是一个催眠治疗的例子,也是一个经验式治疗的例子。(本书的“经验式”也可理解为“体验式”,英文为experiential。)通过艾瑞克森讲述的故事,作者深刻地体验到了抽烟斗是笨拙的,这比单纯地提供知识或建议——告诉他“要戒烟”或“吸烟有害健康”——要有效得多。

  正如作者所说:“当我们面临一个简单的任务时,知识或建议或许是有效的,如果要诱发不一样的状态,我们就要创造一种蜕变经验。”

  艾瑞克森可供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感谢萨德写了这本《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

  《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读后感(三):这是写给心理治疗师的书,但非治疗师也能从中看到自己

  其实,我没有太看懂。

  但这也是意料之中。严格来讲,这是一本写给治疗师的书,作为一个近两年才开始对心理学产生浓厚兴趣的同学,理解其中的专业话语确实有些门槛,需要基础知识,所以读下来一边感觉大开眼界,一边感觉磕磕碰碰。合上书之后,我发现我还是一知半解。

  但我又想,幸亏我遇上了这本书。

  这是一本写给治疗师的书,但非治疗师也适合读。是这样的,如果你将自己代入了“被治疗者”的身份,会发现不少趣事。毕竟这里头不是枯燥的理论,而有大量的案例。那些案例换个性别、换个年龄、换个不同的场景,你就很容易想到你自己。

  比如会有这样的事:作者说,有天他在做运动,一边听着个关于饮食的演讲。演讲的专家建议:“不要吃糖。”作者说他从来没想过要改变自己的饮食,觉得当时只是随便听一耳朵而已,但奇怪的是,“某件事正在潜意识层面进行概念蜕变实现的过程”,他不再想念甜食了。

  尽管你不是治疗师,但看到这样的例子也会勾出更多的联想,或许对心理治疗这回事有更多的认识。你也会时不时对其中的一些心理分析表示赞同,比如几乎人人都会赞同“负责任”是种美德,而阻碍孩子学会负责任的,一定是恶劣的想法和习惯吗?不一定。它有可能是成长过程中的某种需求。比如,为了反抗父母,建立自我身份认同。“青少年致力于创造自我身份认同,而他们经常通过反对或反抗父母的观念想法来建立自我身份认同。所以,治疗师可以帮助青少年获取他们的理想状态。”作者说。

  在以上趣事和真实诉求之外,一些治疗行业的真相和基础知识也在其中不时出现,你会知道这些看上去玄乎的话指什么:“在心理治疗里,没有某种特殊技巧是专门用来治疗某种问题的。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由许多元素组成的。恢复健康的心智是一个建立状态的过程。”“要诱发改变,治疗师要确定所采取的策略性小步骤是个案愿意去做的。记得这个概念:处理小元素,而不是大目标。原则是把大目标分解成小元素和小步骤,然后策略性地建设这些小步骤,就可能改变整个更大的系统。”如果你有参与心理咨询的经验,也会更有帮助些。尽管仍然一知半解,但收获也会不少。

  啊,对了。忘了说写这书的是谁——是个叫杰弗瑞·萨德的博士。不对,应该这么说,有个很大的咖,叫做米尔顿·艾瑞克森,他是个催眠治疗师,被誉为“现代催眠之父”。用书里的话来说,就像精神分析领域的弗洛伊德,和物理学界的爱因斯坦。

  作者呢,那个叫杰弗瑞·萨德的博士,是这位大咖的学生,“嫡传大弟子”,如今也是位比较大的咖,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世界短期心理治疗大会创始人兼主席,也是众多大学和医院都在邀请的导师。作者杰弗瑞·萨德博士花费几十年研究了米尔顿·艾瑞克森的理论,发展出了“经验式治疗”的教学方法,这本书便是这个系统的呈现。

  什么是经验式治疗啊?这位萨德博士曾说:“心理治疗里的改变最好是通过个人生活经验诱发而不是通过知识理解。”就像上面那个吃糖的例子,治疗师通过某种方式,比如奇怪的重复,比如刻意的提醒让某种信念进入听者的潜意识,这是经验式治疗的一种体现。嗯,这是我目前一知半解的理解。

  或者,再举一个好玩的例子吧。最后一章,大概无论什么身份的人都能读得挺带劲的:有个人,总有撕指甲的习惯,她找治疗师,希望戒掉这个习惯。治疗师对她的建议是,给自己找五个借口,只有找到这五个借口,才能撕一个指甲……后来,还有更狠的方法:在皮包里准备三个信封,第一个信封放一美金,第二个信封放五美金,第三个信封放十美金;要是忍不住撕了一次指甲,那就把第一个信封寄出去,违反第二次规矩就寄第二个信封……而且,第一次犯规,就要在皮包里补上一个一美金的信封,以此类推……

  这些信寄给谁呢?寄给纳粹组织。

  听上去是有点疯,但这个“经验式治疗”,至少在举出的案例里,确实显现出了某些魔力。而对于没有涉猎过心理治疗的人来说,这里有句话也会让人驻足:“就像进行身体锻炼一样,我们也应该经常进行心理治疗训练。”

  好了,我合上书了,作为个门外汉,我之后还要再看一遍的。毕竟读起来也有点像个听课笔记本,挺整齐挺清晰。

  下次见。

  《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读后感(四):读杰佛瑞-萨德《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

  萨德是心理治疗大师艾瑞克森的嫡传弟子。米尔顿.艾瑞克森(Dr.Milton Hyland Erickson, 1901-1980年)被喻为“现代催眠之父”,是医疗催眠及心理治疗的顶尖权威。在这本力作中,他比较详尽的解释了艾瑞克森学派的重要技巧。 艾瑞克森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疾病侵袭,但是身体上的苦痛激发了他面向外界的独特能力。通过研究总结成千上万个独特的临床案例,艾瑞克森善于创造使人永生难忘的经验。弗洛伊德对于人们为什么变成现在的样子感兴趣,艾瑞克森对人们可以如何改变感兴趣。弗洛伊德的焦点放在过去,艾瑞克森则关注于现在及未来的发展。 在治疗上,艾瑞克森是一个非凡卓越的沟通者。他使用“醒觉式沟通”方式,这种沟通方式有别于一般的讯息式沟通。艾瑞克森通常会通过故事、隐喻、游戏、困惑、人物和催眠,来提供给个案不一样的体验,他的这些做法使简单的概念变得活灵活现。 萨德博士很好的讲述了在艾瑞克森身边所看到的一些重要的治疗实践。例如抽烟斗的故事,艾瑞克森通过一个故事植入,改变了萨德抽烟斗习惯的情绪背景。他并没有直接跟萨德讨论抽烟斗这个问题本身,而是改变了其中的元素。这是艾瑞克森学派的一个重要且基本的原则:不要讨论大问题,要改变其中的小元素。要创造许多诱发点,让对象自己来把这些点连接起来,这样更有说服力,也会让个案感觉更有成就感。这就像是小时候玩连连看,当把许多点连在一起变成一个图案时,我们会得到很大的情绪奖励。而反过来,当你将一个完整单位分解成许多小元素时,完整单位就失去了它的完整性。 艾瑞克森和萨德所推行的经验学派假设个案在僵化的状态里持续痛苦,而最好的治疗方式是帮助个案亲身体验到改变。经验会改变一个人的情绪和状态,而讯息、知识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其实这种方法对于读者来说,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 例如中国家长比较头痛的教育问题,大部分的父母提供给孩子建议和知识,不停的提醒,但结果效果不佳。青少年听到关于好成绩和好学校对自身未来的重要性,往往会认为是说教而不会放在心上。萨德博士指出,当我们面对一个简单的任务时,知识和建议或许是有效的,但如果要诱发不一样状态,我们就要创造一种蜕变经验。青少年反抗父母,为了建立自我身份认同,父母必须要将负责任的思想内化到青少年的经验中,才能促进其自身的醒觉,并将负责任的习惯贯穿到青少年的身份认同中。 在读者对经验学派的方法形成比较生动的初步印象之后,萨德博士针对治疗方法的宏观架构,以及催眠、评估、礼物包装、定制等各个流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重点对抑郁症、飞机恐惧症等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部分,不论对专业治疗师还是业余读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内容。 总体来看,这本书超出了我的预期,是一本兼具内容与质量的好书。

  本书很大一部分篇幅是研讨抑郁症的治疗。

  6 当你将一个完整单位分解成许多小元素时,完整单位就失去了它的完整性。这可以破坏它的完整形态。

  21 关于爱的研究,这是一种现象学,而不是科学。。。。爱必须是“自然”发生的,无法强求,就像改变的独特体验必须“自然发生”一样。

  22 (实际上是一种现象学)爱的蔓延是通过醒觉经验,而不是公式演算。爱的醒觉是一种直觉的感受,对于爱与被爱的双方讯息可能隐晦不明。对对方慈爱、保护对方、关心对方的需求,这些都可能让对方感受到爱;但或许这些方法也可能无效。爱的过程你必须亲身体验,而不能通过学术或是科学的方法。

  与其把抑郁症当做一个大的问题来治疗,不如聚焦在许多小元素上,如钻牛角尖、缺乏奋斗目标、害怕与人接触、对人生悲观等不同的元素。

  28 礼物包装的技巧。

  30 艾瑞克森学派的一个重要原则:通过不同技巧我们可以用礼物包装概念和经验,技巧本身不会有疗效。催眠无法疗愈任何人。眼动减敏治疗技巧、系统化去敏感技巧,或是认知行为技巧,无法疗愈任何人。

  57 抑郁与快乐的不同元素,以及如何翻转它们。

  75 在心理治疗里,没有某种特殊技巧是专门用来治疗某种问题的。

  大部分人都有自由流动的注意力风格:有时候非常聚焦专注,有时候注意力散乱无章。强迫症个案通常是高度聚焦,而疑心病的个案或者爱捣蛋的青少年通常是散乱失焦。

  94 对称式关系如果没有一个调节器,很可能快速崩坏瓦解。

  176 当练习的模式从工作记忆变成身体记忆,我们才算真正踏进熟练精通的领域--职业运动员会把这个状态叫做“巅峰状态”或是“心流状态”。

  《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读后感(五):创造一种蜕变的经验

  这本书可以说是看到现在最详尽具体的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的方法论,可以做满满几页纸笔记。诚如蔡忠杰医师在序中说的,“世上唯一能够’解剖’艾瑞克森的人就是杰弗瑞·萨德”。当然这句话有些夸张了,不过跟着艾瑞克森学了8年,继续传播艾瑞克森催眠40年,有着近50年的沉浸,在这个世上应该也没几个人了。

  此时会想到吉利根,而我们能看到的这两位艾瑞克森的杰出弟子风格还是差异蛮大的。

  也许萨德的风格是能把言简意赅的把催眠治疗中的一些本质问题都说清楚了。同时也将艾瑞克森看似“神乎其神”的治疗整理出宏观架构、一般流程和原则(见附录)做了精彩的归纳,这是相当不容易,也以此注定这本书是一本艾瑞克森学派必看的书。

  甚至慢慢感觉在看NLP的书一般。无论是“评估”还是“进阶地图”,都像极了NLP的后设程式。只是有些维度是要帮助案主去拓展完整的地图,有些维度则是要同步进而利用建立关系。

  最精彩的是,这本书应该是作为萨德自己治疗理念的核心书刊,能把自己老师的理论说清楚的同时也可以展现自己的发展,这里可以看出萨德厉害的地方。也许这种包容性,或者说成弹性是催眠治疗中最需要学习的地方,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发展。

  原本我对萨德自己的ARE模式不是非常理解,在这里经过书上的进一步阐述即变成了一种解离陈述的方式三个步骤,跟随、暗示、激励。这就非常的清晰明了。同时也与萨德总结的催眠三种内在心灵元素:注意力的改变、感官强度的变化、解离现象的诱发,可以遥相呼应。

  非常喜欢“醒觉式(evocative)沟通”这个词,这也是对于催眠治疗的一种浓缩。而作为这对师徒催眠治疗的精髓就在于“经验”。而且是“创造使人永生难忘的经验”。

  随着对于催眠学习越来越深入,会发现“经验”几乎是贯穿在核心的一个概念。无论是利用旧经验、体验新经验,产生新经验等等都是催眠本质上在做的工作。或者借用萨德的话,“身份认同都是通过经验来创建的,而不是通过知识讯息来建立的。”“当我们面对一个简单的任务时,知识和建立或许是有效的,如果要诱发不一样的状态,我们就要创造一种蜕变经验。”

  相比知识、讯息,乃至观点、建议来说,也许经验是更重要的因素。而艾瑞克森催眠就是在做“经验”的文章,“将一个讯息包装精美是艾瑞克森经验式风格的骨干。”

  同时也非常喜欢对于曼德拉的那句引用,“如果你用一个听得懂的语言与他沟通,他会记在脑子里;如果你用对方的经验语言与他沟通,他会记在心里。”

  一切都会回到“经验”这个词,一针见血的点破催眠治疗乃至催眠的发生。

  而且从体验性状态的角度出发,“催眠(hypnosis)不见得要定义为催眠状态(trance);催眠可以被定义为体验性同频共振的状态。”可以说是对于催眠概念的进一步升华。

  回到对于艾瑞克森学派治疗的宏观结构总结,是基于艾瑞克森本人强调的四种状态:成为经验性的,顺势而为、引导导向、策略性的出发,萨德将其归纳为一个钻石选择点模式。突然发现这些大师都好喜欢用钻石结构去归纳。其实在5分钟治疗视频中也能看到这本书的另外一种呈现形式。

  同时,针对具体的一般治疗流程又有了SIFT模式,也以此评估了艾瑞克森的特质:外向的、视觉型的、强化正向,而最重要的则是致力于在上位者,所以相应的艾瑞克森治疗师也需要朝向这个框架去思考。如果基于在上位者来说,我们可以说艾瑞克森催眠治疗其实是一种权威式的治疗理念。

  当然对于技术描述的越具体,其实就是对于实际操作的限制就越多,而一旦贴了标签就不再是艾瑞克森了。所以萨德也在反复强调“评估(assessment)和评量(evaluation)这两个词,比诊断(diagnosis)更有弹性且更有宽广涵盖。”这其实是最难做到的。

  立法也是为了破法,很喜欢萨德用的词“路标”,我觉得这个比喻也说清楚了和标签最大的区别,一旦路过一个路标,这个路标也就消失了。

  非常喜欢一句话,即顺势而为的原则,“不论个案用什么东西来维持问题状态,治疗师可以运用同样的东西来产生改变,促进美好人生。”也许这就是艾瑞克森催眠治疗最吸引人的地方,类似于转阴为阳的能力。

  对于我来说,特别新的收获是对于沟通元素的解构,分为六个主要(认知、情感、行为、感知、关系、生理)和八个次要(态度、情境、品质、象征、模糊、历史、文化、灵性)。这个不光践行了对于“元素”和“过程”这两个化整为零的治疗取向,更重要的也以此将各个心理治疗学派都一网打尽,每个学派都是针对一个或者几个元素进行的工作。不得不说,萨德已经是心理治疗领域的大家了。

  能够传承老师的衣钵,继续走在助人之路上,最后能够清晰的总结出一个结构化的治疗思路。杰弗瑞·萨德对于催眠治疗的贡献功不可没,现在发一个终身成就奖给他也不为过。

  看了这些,学了这些,最后关键还是要会用。当然萨德也强调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就是,心理治疗技巧本身不会有疗效,但你把礼物包装好了,用正确的方式打开,就效果完全不一样了。

  这就是催眠的经验式治疗,帮你创造一种蜕变的经验。

  2019-3-28

  《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读后感(六):在道理与幸福之间

  这几年零零散散读了好些跟心理有关的书,其中有正经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科普,有国内外一线治疗师和咨询师手记,也有心理按摩式的人生哲理小品文。回头去看看这些书给自己带来的改变,我发现自己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只要能缓解痛苦、来者不拒”。

  因为困在痛苦之中、急于寻求出路而开始阅读。仿佛病急乱投医一般,在心理按摩式的人生哲理小品文里,那些似是而非的道理让我的痛苦得到短暂的安慰。然而这种阅读疗效有限,翻开书能心平气和,合上书却啥也没记住。读的越多,越发现自己得到的安慰在减少、而疑问却在增加。心理按摩式的人生鸡汤是很难长时间站住脚的,尤其是贩卖鸡汤者人设崩塌的时刻。

  第二个阶段:“为什么这样、为什么是我”。

  人在痛苦的时候很难清晰地思考,于是在焦躁不安的灵魂略得安慰之后滑入这个不幸之人的终极拷问。在这个阶段,终于能安静地用学术眼光慢慢啃食心理学、神经科学,以及一些提供可能答案的跨学科领域的科普。知识树慢慢搭建起主干、长出分叉、交叉支撑。这个阶段的收获是对人性了解得更多,开始脱下自己满怀愤懑的受害者的外衣、放下这个自我认知,也慢慢滑向闭口不言的悲悯。对人性了解得越多,看问题的角度越多,也就越明白每个加害者都是受害者,每个人做出自认为最好的选择,而人无法改变别人、更无法选择命运,人最多只能选择改变自己,准备好迎接最坏的、期盼最好的。

  第三个阶段:“明白了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这个阶段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心如死灰感,像极了传中的“接纳”、却又似乎不是。在了解人性之后回过头看自己,仿佛在看最熟悉的陌生人。试着去改变自己的时候,自我似乎分成了两个,一个苦口婆心力争上游,一个拖拖拉拉坐在原地死也不动。很多时候,理智明知事情应该这样办更好,心却嘴硬地僵持着,仿佛发脾气的、委屈的小孩。这种时候总是理智败下阵来、叹一口气、心疼那个坐在原地哭闹的自己。

  我在第三个阶段呆着的时间最长,长到我几乎要放弃了。无论怎么读新东西,都停留在知识的增加,而无法转化为心甘情愿的行动。理智看着那个坐在原地哭闹的心,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却毫无办法。

  这就是我碰到这本书时的状态,也是为什么我会选择去读这样一本写给治疗师看的专业书籍。理由很简单,这本书封面上的那句话直接戳中了那个卡在瓶颈中的我——“心理治疗的改变/最好是通过个人生活经验诱发/而不是通过知识理解”。

  为什么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还是无法过好这一生?除了道理之外,还有第二条路吗?

  这本书像当头一棒,指给了我突破瓶颈的方向。

  这本书并不好读。它是萨德对Erickson短期心理治疗方法的一次系统性梳理,这意味着读这本书至少有两个困难:其一是Erickson心理治疗方法本身的灵活性带来的理解难度;其二是萨德为了进行系统化而被迫创造的新的术语和概念。好在萨德的梳理做到了循序渐进、条理清晰;而本书的中文翻译虽不能说很好,但至少会让熟悉英语的人很方便地追溯英语源头,因此让理解萨德的系统化更易于理解和查证;且萨德在提出新概念时做了很好的文献综述指引,能够帮助读者在现有的学术系统内更快地把握相对方向、减少不必要的混淆和麻烦。

  本书的另一个难点在于涉及大量催眠的内容,对于不了解这个领域的非专业读者来说,会带来一些困惑,但不了解催眠并不影响理解萨德对Erickson短期心理治疗方法的系统化总结。相反,这本书对催眠的介绍改变了我对催眠的偏见(拜国内良莠不齐的催眠心理治疗师所赐,见识过个别江湖骗子之后我对他们所谓的催眠真的是嗤之以鼻),让我愿意用更客观的眼光来了解作为心理治疗方法的催眠。

  对于我疑惑已久的几个问题,这本书给出了言之有理的一种答案。

  比如在心理治疗范畴,应该如何辩证看待“客观”和“主观”、“量化”和“个性化”。萨德秉承Erickson的理念所总结出的理论框架暂时说服了我。萨德提出,Erickson学派和其他学派最大的不同在于,“假设个案有潜藏的资源……在个案的过去历史中,曾经展现过这样的能力。治疗师的任务就是去发掘个案的正向过去历史,并把潜在资源诱发出来。治疗师可以把这样的假设通过礼物包装的方式传递给个案,让个案体验自身潜力,并且进一步承担自身成败责任。”而如何做到诱发潜在资源,靠僵化刻板的医学诊断或理论知识本身是无法成功的,只能依靠诱发经验——

  “抑郁的人通常会困在自己的抑郁情绪里。但是,每个抑郁的人在过去都有过一些快乐的回忆。然而,如果你仅仅告诉一个抑郁的人:‘快乐点,因为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因为生活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所以你最好快乐一些。’这样说通常会无效。……要改变一个人的系统,我们无法用公式演算的方式带出种不一样状态。相反,当一个人唤醒某些沉睡回忆,就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经验。这本书是讲诱发经验和内在资源的过程,而不是逻辑线性的思考或是提供资讯和知识。而这也是催眠矛盾的地方:催眠好像是要让人进入沉睡里面,但事实上,催眠的艺术是唤醒人们沉睡的潜力和力量。”

  为什么懂得了一切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要去爱、去幸福,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爱和幸福的经验。道理也许能说服理智、说服大脑,却拽不动那颗蹲在地上哇哇大哭的心。

  Erickson学派相信,再不幸、再抑郁的人,也曾经拥有过构成爱和幸福的最小元素,只要拥有哪怕再小再微不足道的爱和幸福的元素,一个好的Erickson学派的治疗师也可以借由催眠之类的手段帮助个案诱发经验,从而诱发自发的改变、帮助个案用极其个性化的方式创造更灵活的应对生活的方式:

  “Erickson会高度敏锐地观察一个人失衡的感知系统,锻炼人们较少发展的能力,通过礼物包装的方式帮助人们发挥潜力和沉睡力量。为了更有效地过美好生活,我们要发展一种灵活性,在适当时机运用适当方式解决相对应的问题。如果我们可以任意切换运用不同感知系统,这会激活一个人发展更好的生活。”

  如果说我对萨德和Erickson学派还有什么疑问的话,那就是Erickson的心理治疗方法是否过度依赖Erickson本人的天才、因而无法复制。关于这个疑问,不妨将这本书与Erickson治疗实录一书相结合来做个案分析,相信会很有意思。Erickson foundation也保留有他当年做个案治疗的一些影像资料可供参考。

  另一个疑问就纯粹是我自己的脑洞了——毋庸置疑,Erickson是心理治疗和催眠的天才;如果,我是说如果,学术界对他的推崇也是被他催眠的结果的话,那就简直是一部现实版《盗梦空间》了。

  《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读后感(七):这本书教你怎么破解“理都懂、然并卵”

  「道理我都懂,可臣妾做不到啊~」这个世纪难题,看心理治疗师是怎么理解、怎么破解的?

  当新年第一天的时候你是不是都会制订一堆的计划,然而新年开始以后却总是执行不下去;

  每次面对别人对你错误的指正时,也知道对方可能是好意,却还是会忍不住懊恼生气觉得人家不讲人情;

  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某个道理,但就是做不到,譬如抽烟与戒烟、拖延与行动。为什么我们的意识和行为会有如此不统一的时候呢?

  杰弗瑞·萨德在《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中认为:人们消化吸收事实和体现适当的概念这两者需要不同的流程。每个人都知道要在人际关系里好好相处并得到共同的利益就需要善待彼此,每个人都知道如果想更好地生活就需要良好的健康习惯,每个人也都知道在职场里、在学校里要想得到更多的信任就得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人们或许知道该做什么去改善,但是是否真的能按他们知道的事情实际去执行,却不一定,连接知道和做到之间的桥梁是什么?杰弗瑞根据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得到的答案是:实际体验到的经验会创造知道和做到之间的桥梁。

  也就是说,在我们知道和做到之间,必须要经历一个体验的过程。- 1 –

  我们还是来举一个关于培养责任心的例子来说明。

  我们知道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变成一个负责任的人。通常呢父母会反复地告诉孩子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会让孩子看所有与负责任有关的故事和书籍,比如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小时候踢球砸碎邻居玻璃的故事,父母还常常会用邻居家的好孩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会抓住一切机会告诉孩子:“负责任的孩子成绩比较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表示你会进入好大学,会有一个很棒的人生。”

  可惜的是,大部分父母不停地耳提面命地提供给孩子的建议和知识,最后的结果却经常会让他们感到失望。因为面对一个简单的任务时,知道和建议或许是有效的,而如果要诱发不一样的人生状态时,我们就需要创造一种蜕变的经验。

  这个意思是说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是知道要负责任这件事,也知道负责任是一种优点,但是,成长的过程和社会心理因素可能会阻碍孩子学会负责任,负责任有时候与满足自我有是冲突的,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在建立自我身体认同,让孩子形成负责任的品格,就不仅仅是让他们理解负责任是对的这件事,更需要让他们在负责任这个概念上有亲身的体验,并且让这种体验与身体认同的理想状态相结合。

  - 2 -

  要让一个青少年孩子成为负责任的人,心理咨询师会怎么做呢?或者父母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心理咨询师会考量成长和改变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是想法。青少年是否知道“负责任”是什么意思,如果他们不知道,我们可以负责告诉他们,这个过程基本上还是一个认知读写过程,不过,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宣教,而是对话,平等地对话。

  第二步是概念体现:“我可以负责任”,这是一种内化的能力。如何将一个想法转变成真实体验概念?我们需要一个关键觉醒经验来帮助他们体验。有些小孩会在一定的年纪的时候,向父母提出养一个小宠物,无论是一只小狗、一只小猫、或者是一只小乌龟,这里都会蕴藏着一种为小宠物生命负责的体验,父母需要把握这样的机会,不要轻易地以小动物会把家里弄脏弄乱为理由拒绝,也不要以小孩根本养不好小动物而全权接管、最后又抱怨养宠物最后都成为了父母的事。这个过程会让青少年逐渐将体验内化为自己可以负责任,还记得少年时期总是衣着邋遢的男孩是怎么变成一个着装整洁的青年的吗,也许就是他喜欢上了一个同班女同学开始的,也许女孩最后是没有追求到,但少年这个人却是改变了,独特的经验会诱发负责任的想法并变成负责任的概念体验。

  第三步是做决定。这是内化过程的另一个步骤,即“我会是负责任的人”。一旦青少年体验到第三步中“我可以负责任”这个概念——就可能会诱发他进一步体验“我会是负责任的人”。

  第四步是引导“阿哈~我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时候一个参考体验就可能有蜕变的效果,但大多数时候可能需要更多的参考经验,一个并不够。我们需要将前面的经验当成基础,提供更多更稳固的经验体验,并且可以没逐步升级,从照顾小宠物到照顾朋友,从照顾一小时到照顾一天,从为一个小家务负责到为一个团队的竞赛负责,等等。引导的关键是处理小元素,而不是大问题,也就是不要希望用大事件一次性搞定一种蜕变,引导的另一个关键是创造许多的诱发点,而不是去连接它们,把连接它们的责任交给青少年自己,因为那样会让他们产生自我控制感,会更有利于内化。

  第五步就是实现身份认同:“我就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我们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新的身份认同,连接许多参考经验就会创造一个新的身份,建立一个新的身体认同经常是心理咨询的中心目标,比如从“我是一个不被人喜欢的人”转变为“我是一个值得自己喜爱的人”,或者“我是一个被很多人喜爱的人”,运用逻辑思考无法改变我们的身份认同,身份认同的改变需要体验,这也是为什么光靠看心理学书籍是无法改变你的人生的原因。

  - 3 -

  以上这五个步骤并不一定需要按部就班地完成,无论是正面认同还是负面认同,有时候,路过几个步骤,一个新的身份认同也可以即时建立。但是,在杰弗瑞所有的咨询案例里,身份认同都是通过经验来创建的,而不是通过提供知识、道理或讯息来建立的。这一点其实也正是心理咨询有别于教学的特点,当被咨询者急切地想从咨询师那儿获得改变自己的方法时,通常有经验的咨询师并不会和盘托出,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并不能带来对方的真正改变。

  而提出经验是诱发改变的,就是经验式学派治疗,这个学派的创造者是催眠大学艾瑞克森,而催眠本身就是一种经验式的方法。以上五步骤就是出自经验式学派,它来自杰弗瑞·萨德的《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杰弗瑞·萨德博士是催眠大师艾瑞克森的嫡传弟子,也是米尔顿·艾瑞克森基金会(Milton H. Erickson Foundation)的创办人及现任执行长,他是一位卓越的临床心理学家,也是全世界最知名的催眠治疗师之一,已有17本专业著作,主要是关于艾瑞克森及他的催眠治疗,萨德博士曾受邀到30多个国家指导专业催眠治疗工作坊。

  《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是一本偏专业的书籍,而这本书是萨德博士尝试“解剖”艾瑞克森的教材统合,萨德在这本书里讲了许多和艾瑞克森有关的治疗和故事,来阐述经验式治疗,其中尤以他与艾瑞克森初次见面吃掉的四十八个生蚝的故事最为醒目,被反复提及,也是影响萨德一生的“经验式治疗”,

  70年代著名的家庭治疗师卡尔·惠特克说:“心理治疗是一段荒诞不经的人生魔幻旅程”。所谓荒诞不经指的是一种不同于个人寻常的、甚至是离奇的经验,就如同科幻故事并不是告诉你里面的科技如何可实现,而是在和你一起在一种不同于当下现实的环境里,如何去体验与当下有关的人生的过程,当你从中抽离回到现实中时,或许还能诱发你的改变。

  不光知道,还要体验,你才有可能真正做到。

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9.3杰弗瑞·萨德 / 2019 / 北京日报出版社

  微信ID:psyxiabin

  新浪微博:@莅临现场

  ❶ 真诚,温暖,沉着,不装逼 ❷ 用专业的态度,装载实用心理学,和你一起面对生活 ❸ 心灵树洞等着你,有烦恼,和树洞说说,扫二维码➤

  《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读后感(八):为了获得绵长而持久的快乐,你得懂点儿心理

  一个人,如何会产生心理问题,又如何才能获得长久的快乐?

  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与其说是困扰,不如说,它就像一个谜题一样,强烈地吸引着我,让我产生解开它的兴趣。

  前不久,我看了《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才知道,原来哲学讨论的议题也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哲学家们之所以思考那些复杂的烧脑的哲学问题,不过是为了找到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理,去解决人类的幸福问题。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你觉得人生充满意义,你的存在充满意义。

  那么,又是什么会阻碍幸福?那就太多了,各种各样的创伤、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等等,数不胜数。

  如果说哲学是为了给全人类谋福利,找所有人都适用的公理,那么,心理学就是为了给单个的人解决这些障碍而发展出来的学问。

  知道了这两门学科的大方向之后,我对它们的兴趣也就愈加深厚了。

  就在最近,我刚看了一本心理治疗方面的书籍,名叫《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对催眠式的心理治疗有了点了解。

  这本书是世界公认的伟大的医学催眠大师艾瑞克森的嫡传大弟子杰弗瑞·萨德写的一本书,书中整理了很多关于艾瑞克森的系统学识和理念,也介绍了不少他们两人的催眠治疗案例。

  这本书是写给心理治疗师的,相当专业,我们普通人有些看不明白,但是这不妨碍它的有趣,并且,我也从中吸收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01.催眠是一种强化体验的方式,而不是治疗的根本

  催眠是一种很神奇的治疗方式,一般人听着总觉得玄乎不靠谱。但我查阅了一下艾瑞克森的资料之后,发现他真的很神奇,是个天才般的治疗师,奇迹般地治愈了很多被认为“毫无希望”的病人。

  杰弗瑞·萨德,作为他的弟子也非常厉害,目前是世界著名的大师级治疗师。在《心理治疗艺术之经验式治疗》中,他说“催眠是一种主观现象,只有通过个案主观认定才能决定是否他在催眠里。”

  也就是说,是否被催眠,除了被催眠者自己谁说了也不算。这让我想起《心灵捕手》这部电影,里面有一幕讲的是男主角在接受催眠时开治疗师的玩笑,把治疗师气得拂袖而去。看了这书我才理解,因为如果一个人根本不配合做催眠,那么治疗师也很难开展工作。

  但是当然,富有创造力的催眠大师,就可以不知不觉地引导病人配合催眠。在他们的治疗方法当中,催眠只是治疗的其中一个步骤而已。它是一种强化体验方式,让人深刻地体验到一种治疗师想让他体验的感觉,比如恐惧,比如快乐,都有可能。治疗师既可以通过催眠找到病人的症结所在,也可以通过催眠让病人体验去掉顽疾之后的舒畅。

02.治疗是激发潜在资源和弥补缺陷、制造平衡的过程

  有一例艾瑞克森治疗过的案例“飞机恐惧症”,非常有意思,充分说明了治疗师是如何激发病人的潜在资源的。

  一位女士来找艾瑞克森治疗,提到了自己的飞机恐惧症。她因为一次飞机失事经验,从此开始害怕坐飞机,一旦飞机飞上天之后,她就开始出冷汗、颤抖,一趟飞机下来,衣服能够全部汗湿。而且她每次走进飞机都没问题,飞机一落地她也就没事了,只在飞机上天之后就开始这样。

  艾瑞克森就开始以催眠的方式给她治疗,因为这位女士有想改变的决心,所以非常配合。

  在经过催眠让女士重现自己如何恐惧、害怕,以及在各种话术引导和观察中,艾瑞克森了解了一切。然后,他使用了转移痛苦的方式,让这位女士在催眠中,把她的恐惧转移到了一张椅子上。之后,等她离开后,他又让人把那张椅子拍了三张照片,三种风格的照片,并在后面写上恐惧症安息在这个椅子里的话语。他把照片寄给了这位女士,从此,这位女士就能正常地乘飞机了。

  再后来,艾瑞克森又约见了这位女士,把她另一个问题提了出来并一并解决了。原来除了飞机外,她还不敢坐电梯,但她却不把它当成问题,也没对治疗师说,是艾瑞克森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点。事实上,她的问题是害怕一切悬空的,看不到明显支撑物的封闭空间。这包括飞机、电梯,还有开到一座高高的吊桥中间的汽车。

  后来,这位女士在经过治疗后,就可以充分享受任何一段旅程,不再害怕坐飞机和电梯,但是,她的恐惧其实还在,就在那三张椅子的照片里。她每次看到照片还是会觉得非常可怕。

  这是一个改变个案自主选择,替换她的恐惧的典型案例。催眠的过程就唤醒了这位女士内在的意识和力量,让她能够做出改变,把恐惧的对象转移到了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地方。

03.要解决问题,先要评估一个人的心理系统

  艾瑞克森的催眠神乎其神,非常天才,但是,正因为他如此天才和特殊,所以他的学生很难从中模仿,再现他的神技。

  可是,他的做法显然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他可能只是在每次治疗前就在内心非常迅速完整地对病例有了系统的判断并做出治疗的计划。

  为了能够把这个过程呈现出来,他的大弟子杰弗瑞总结了一套评估心理系统的分类方法。

  他把这个评估方式分成两大类:

  ☆(1)内在心灵层面

  内在心灵层面考量的是一个人习惯使用的感知运作系统和思考运作系统。

  在感知方面,一个人有可能是内在、聚焦、偏向视觉的,什么意思呢?内在就是这个人更习惯关注自己的内心,而不太关注外界事物。聚焦就是他总是只盯着一处,散焦就是定不下来。偏向视觉是指更倾向于注意到眼睛所观察到的东西。

  在思考运作方面,也很有意思。

  线性和随机也是很容易识别的,有的人线性明显,有条有理,有头有尾;有的人就会跳跃性思维,别人很难跟上节奏。

  强化和弱化的区别是,强化会略带夸张,强化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相反觉得什么都无所谓,就是弱化的表现。通常强化和弱化是一对互补,容易结合。但相处时间久了也容易产生矛盾。

  特殊化会专注事物的细节,一般化会习惯性地看待事物整体。

  创造/删除/扭曲,是指对于经验的改造方式,有的人会生生创造出一种回忆,或者删除不好的回忆,也可能扭曲那个回忆。

  ☆(2)外在人际层面

  外在人际层面要看一个人的出生背景,不同出生背景对一个人的性格也会有影响,限于篇幅限制就不作展开。我想介绍的是两种,责怪方式,以及在上下位者的概念。

  责怪方式很典型,很多人一有问题就觉得是自己的过错,这就是责怪自己的类型;相反,那些怨声载道,怨天怨地怨父母环境的人,就是责怪别人的类型。责怪别人看起来不好,但是对个人自己来说,反而是好一点的,因为总是责怪自己,会导致心理问题。当然,凡事都讲究一个度,在合适的程度内,都是好事,就是说,既要有责怪自己的责任感,也要有责怪他人的心理疏导,这样一个人才能更健康地发展。

  在上位者和在下位者,这是大多数双向关系存在的两种角色,是两个人相处时候的微妙感觉,谁处于把控地位(指挥者)谁就是在上位者。强势的人通常都是在上位者。如果家里夫妻两人,谁都争做在上位者,那就容易有矛盾。

  以上,就是整个复杂的个人心理系统评估方法。它会被运用在治疗的过程中,也是治疗师判断个人内心资源的基础。

  一个心理系统正常的人,往往在这些方面都是比较平衡,且是可以灵活转变切换的,就是说不会在某个方面钻牛角尖、走极端。在哪个方面失衡,就容易引起心理问题。

  当我们知道了这些,很容易在生活中对应进去评估自己。比如我知道了自己是强化型的,我老公是弱化型的,那当我老公对我反应冷淡的时候,我就不会胡思乱想猜测他是不是不爱自己了。

  也就是说,当我们知道了这些之后,也许心里的问题并不能去掉,但是我们多了更多的觉知,知道自己哪里容易失衡,哪里需要改善,这就比糊里糊涂的就是浑身不舒服强多了。

  这很有意思。让我对心理学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不如今年,就以心理学为主题来阅读更多的心理学书籍吧?为了能够获得绵长而持久的快乐,我得先懂点儿心理。

我是贝妮,喜欢读书、写作,喜欢画画、弹琴。我想要把人生经营得更加理想。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账号:pennybeini我想和你一起成长,一起幸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