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简单 越幸福读后感1000字
《越简单 越幸福》是一本由北欧君 / 缪音子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17-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越简单 越幸福》读后感(一):把握了生活与家之间的距离,你也是生活家
重新定义什么是“会过日子”,也重新定义什么是“幸福”。和普泛的认为不一样:北欧风格,它不华丽,不热闹,甚至显得有些冷淡,而这正是理解了当下表面繁华、快速流动的节奏,快乐只是短暂的欢愉,只有幸福才是长久的陪伴。装饰,仅显示一个潜在的空间是不够的,还需要唤起生活的可能,能让你梦到未来的日常。诗和远方不一定在诗和远方里,让人心动的诗章,不一定是华服橱窗,也可能是透过纱帘的晨光。远方并不一定在很远的远方,也可能在4米宽的衣帽墙。
《越简单 越幸福》读后感(二):极简主义
断舍离的概念和北欧的设计风格异曲同工。
断,停止无止境的买入东西。东西多了,占据了大量了空间,而空间的的大小会影响心理空间的舒适度,只有从源头上切断物品的增加,空间出来了,人的舒适感便提升了。舍,太多的东西不仅占据了太多了空间地点,同时,也带走了人的注意力和能量。映入你眼帘的每一样物品都会分散你的注意力,联想游走,能量的流失,让注意力回到自身,关注当下的东西,关注重要的人,舍掉与自身关系不大,使用频率低的物品,是对自己的怜爱。离,物质带给我们的幸福感总是短暂的,把自己的关注点转换到自身的满足,而非物质给与的满足,当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时,我们便拥有不焦虑不迷茫的心态了
北欧的风格大都建立在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之上,简洁,美观,实用。太多人对此产生质疑,为何别人的家都是那样有空间感,而自己的家却乱的无下脚之地呢?结合断舍离,我相信生活家居会有更好的解释展现给你。
《越简单 越幸福》读后感(三):幸福就是刚刚好的样子
文:薇薇爱阅读
一个最能让人放松的地方是哪里呢?
猜想大部分人会说是自己的家里吧, 这里是最能让人放松, 最让人觉得踏实的一个地方吧。
家里有着自己平时淘来的小玩意儿,小点缀, 也有自己喜欢的那个沙发, 晚饭之后窝在沙发里,不管是就这么躺着还是看电视,都是最舒服最惬意的事情了。
家也是一个需要倾注很多心思的地方, 在《越简单越幸福》里面,北欧君、缪音子两位作者给读者呈现了五个北欧风格家庭的家居设计。 不论是当地人, 还是中国人, 年轻人还是年纪稍微大一些的人, 对于家的要求都有着各自的想法, 而每个人每个家庭的装饰的风格中, 一些细微之处又都体现出主人的精心之处。
最近几年开始流行起来的极简风格, 简,并不是简单, 而是让空间看起来不那么繁复, 但是却不是空白。 有更多的空间,简洁又舒适。 他们的家里有着借助于现有的空间,比如说窗户的采光,小的绿植作为搭配, 也有极简风格的家具, 这些家具很实用, 而且在主人精心的整理之时, 也展现了简洁之美, 没有特别繁复的装修造型, 只有最自然的呈现出来的效果。
窗边的几盆绿植, 整洁的桌面, 用心摆放的家居的位置, 以及有着年代感的老家居, 外观看上去有岁月流失而过的影子,却也有着整洁的样子。 最喜欢那对老夫妇家里的家具的摆放, 那张书桌看起来是很有年代感的, 书桌旁的数据线电源线又是很简洁的白色,古老和现代的印记都体现在一起, 却不显得突兀, 这就是极简的风格带来的家的味道吧。
不一定要每样都那么精致,却一定要简约到适合自己, 把家装扮成有自己风格的地方, 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也能找到你精心琢磨过,摆放着淘来的小摆件。 幸福其实不需要很多,刚刚好就好了。
《越简单 越幸福》读后感(四):北欧家装:用心的简约
北欧家装:用心的简约
近几年来极简北欧风可以说是风靡全国,这一点从各类杂志、海报等媒体有关家装推荐的内容就可见一斑。这本《越简单,越幸福》的不同点在于,它真正的走进了一个个家庭去展示北欧风的特点,使得那些简约的家装不仅仅是让人赏心悦目而已,更能体会到设计者即房子主人的用心。即使是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不同阶层,不同的国家,大家却都拥有一颗认真设计和装饰自己家的心,因为他们都怀有同样的希望:过上属于自己的简单而幸福的小日子。
作者用一个个不同的房屋为例,一步一步、细致讲解了打造一个北欧风的家的全部过程。从如何选择房子到如何铺设厨房的地砖,可谓是事无巨细。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即较为系统和完整地罗列了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完美之家所需要考虑的每一件事情,并且是以一种便于理解和自然的方式。
如何装修自己的房子对于北欧人民来讲是极其重要的,他们将家居视为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更看重自己的内心想法而无需考虑太多。在一个高福利制度国家,想要买到或者建造出一个自己满意的房子并不是多难的事情,而在中国有时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并没有能力负担高额的房价,甚至拿不出足够的首付,故而需要父母的帮忙,大部分的情况下父母的介入即意味着你不可能避免在装修意见上与长辈产生矛盾,而作者特意提到如何用北欧风满足父母需要的几条建议就显得格外贴心,也许真的能帮助那些纠结于自我想法和父母建议之间的人找到解决办法。
说到北欧家装,自然而然就会想起宜家。作为一家典型而成功的北欧家居品牌,作者在书中大量提到了它的产品。的确,国内许多年轻人都喜欢在装修房子或想要重新装饰房子的时候去逛宜家,宜家的一些产品集简约和实用为一体,的确是不错的选择。只是那些品质优良且外观讨喜的产品往往也有着不那么“美丽”的价格(至少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这是否意味着普通家庭追求北欧风家装可能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挑选符合风格、物美价廉的家具呢?这是否可能意味着他们会有更多的妥协而更有可能无法达到目的呢?
简约是一种美德,一种想象力的起源。它并不意味着少,而更注重中精,细节处处体现审美及品味,金钱和心思都是其必要的基础。大概基于这样的概念来选择自己最理想最合适的家装才是北欧风家装爱好者的最明智的做法吧。
《越简单 越幸福》读后感(五):越简单,越幸福
北欧的极简主义生活令人向往,在生活中越简单越幸福,在越来越复杂的世界里,回归极简主义的生活,极简主义生活不是极少,而是刚刚好,幸福不是拥有很多,而是能够满足自己真正需要。五个故事五种房屋风格,自己都很喜欢,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喜欢外界的是是非非,不愿被世俗所打扰颇有陶渊明的田园风格,但身处社会中不得不去参与并对这些是非付出实践,北欧人不在乎世人眼光做自己喜欢的事的风格真的很让人羡慕,下班后有自己的时间去打理自己的生活,在我们眼中小菜一贴的加班在他们眼里却成了奢侈品,这应该是我们多数加班白领人群所向往的生活,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家已经成了一个摆设,没有了家人之间的温暖,之间的和谐和默契,每天都奔波在不同的人际关系和工作中,很久没有好好的看看生活中存在的美好,或许在家里喝一杯下午茶,又或许是打扫家里的角落………在这个物质的社会总觉得钱赚的越多越有安全感,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人在世上走一遭要活的有意义,做起码精神世界要丰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被世人的眼光所影响,书中北欧人民的对自己家庭装修的热爱值得我们屋深思,这不仅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是在热爱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在外人看来或许不可理解,但他们自得其乐,过属于自己的小日子。人的生活越简单就越幸福,这个道理并不是人人都懂。世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随波逐流,只去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就要经常面对各种生活压力与精神压力,长期下去这样的精神负担将会使人苦不堪言。而要想达到一个轻松自在的思想境界,就必须懂得凡事随遇而安,顺天由命而不必苛求。幸福,只两个简单的字眼,却牵动着多少人的心啊。我们向往幸福。向往那种我们各自定义的幸福。也许是荣华富贵,也许是事业有成,也许是平安健康……更多的,还是把这些所有的也许全都综合在一起。那样的生活,我们都想过,不可否认那真的是很幸福。生活毕竟不是完美的。残缺。也许少了荣华富贵,也许少了事业有成,也许少了平安健康……也许少了我们期望的很多很多。但它决不会完全缺少。于是,我们享受着一些幸福,心里却惦记着没有得到的那些。这便是生活。我们勉强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它的残缺。那为何还要那么贪心呢?有了荣华富贵,还想要平安健康;有了平安健康,还在牵挂着事业有成……当然,这是追求完美的人类的正常心理。但,要知道,一颗贪婪的心是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的啊。我们要学着抑制自己的愿望,将自己对幸福的定义简单化。那么,再回头看看,会发现,我们是多么幸福啊。
《越简单 越幸福》读后感(六):细节是美的源泉
细节的精致决定很多美,细节也决定着家庭中的幸福程度,所以说细节决定一切这一点也不为过。北欧主义也是这样一个忠实与重视细节的流派吧。虽然书的自荐点是极简主义生活,但是在我阅读的过程中处处感受的是细节的美好。书中用了几个家庭的案列来向我们展示北欧风格的独到之处,朴素的窗帘,舒适的布置,绿植的摆设,配件的恰到好处,还有不断更新的家庭陈设与装修风格,这就是北欧人生活的态度,我觉得我们是学不来的,因为我们的房屋装修与设计,只是学了表面,只是看起来像,而装修十年二十年,只要不换房就不换装修,这种生活态度决定了我们无法复制北欧风格的灵魂所在。北欧人的文化逻辑:北欧人是矛盾的个体,他们最在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既要亲密,又企图保持高度的独立。而装修房子、做奶爸、不应酬、健身、享受大自然、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坚持一辈子这些对于中国人是热潮、是向往的生活方式,对于北欧人只是最普通的生活。我在想,也许北欧人也会羡慕中国生活的便利吧,24小时营业的各种场所,打个电话饭就送到家门口的便利,各种不用遵守的规矩,在我们羡慕与最求北欧风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多一定更多的文化自信呢?
“一对退休多年的瑞典夫妇会用亲身经历告诉让你确信,装一个理想的家是每一个爱生活的人一辈子的事业,而且真正酷的人生,才不会守着一个毫无变化的家过一辈子。”这不这是说出了我们的区别,有多少中国的夫妻呕心沥血的在新房的装修上,把一次装修当成一辈子最大的事情来做,投入最多的经历与最多的金钱,然后留下许多遗憾,而这些遗憾就只是遗憾了,如果还会有一处房子再来一次装修的话,才会被弥补吧。
“在北欧,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想象力的起源。”这个简约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窗帘,北欧那颜色单一、布料天然的窗帘是我的向往,窗帘的华贵的中国也是一种炫富,而窗帘的用料真是让人伤心,太阳晒久了还会掉渣,不然就是洗了缩水,真是无尽的槽点啊!
“他们只关注自己的内心,因此他们知道自己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是北欧主义,这让我想到了《舍断离》,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人能够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 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这不两种主义完美的契合 了。
《越简单 越幸福》读后感(七):《幸福的能力——欲望比能力低一点》读《越简单,越幸福》书评
《越简单,越幸福》里,5个关于生活、梦想、行动、人生选择的家居故事 ,赞许我拉如何生活得简约、自然、幸福。
其实完全是冲着以上文字拿起的此书。
在房子成为必需品的今天,拥有自己的房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要一个温暖而熟悉的家和一份平淡与安宁的生活。没有人愿意一辈子像一朵无根的浮萍在水面上漫无目的的漂泊,我们的内心总是渴望找到那片能够扎根的土壤。不管它是贫瘠还是干涸,最起码我们的内心有了归处,那份缥缈的安全感有了着落。
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家,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成了生活中的一个很重要部分。纵观全书,其实想要打造幸福的家,也不是很难的事,关健在于要明白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家,也就是本书宗旨:越简单,越幸福。
需求简单:因为需要这样一件东西,所以做得或者购得某样东西。需要的出发点,完全是自己的喜好,而不是别人的看法,不是攀比,是想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实用的基础上加上完全的设计,那就是幸福。
操作简单:只做自已能力范围内的事。相较于我们现行社会不同,在北欧的家庭生活中,很多事,家庭事务一般只局限于小的家庭,成员间互相讨论,并最终确定自己的部分。只计划和实践能力范围内的事,比如房子一步步扩大面积,实践不同的创意,如粉刷不同的颜色。不去想那么多的一步到位,只会每天享受诗意的幸福生活。
幸福简单:不好高骛远,不追求虚无缥缈的事物,只关注眼下自己的需求,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这就是内心的幸福,活在当下的幸福。
生活是自己的,选择要什么样的生活,是自己的事,在于自己对最终结果的感受。欲望总比能力低一点,幸福就会多一点。
这话是C某人说的,说如果欲望总比能力低一点,那么就永远是幸福的,我认同。
有关职场,有关购房,有关子女教育,当然还有关健康,总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放在眼前,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需要长时间培养,或者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得到或者保证不失。所以我们焦虑,从而忘记其实我们可以更幸福。
简单并力求简约,努力创新,积极求变,只寻求能力范围内的事,把欲望调的低一点,那就是幸福的源泉了。
积极的去实现吧,哪怕只是今天下班回家路上买一支玫瑰,把她插进花瓶,在灯光下,细嗅花香,那么这一颗收获的就是幸福。多尝试一下吧,哪怕,今天只是用旧毛线把旧花瓶简单缠绕,然后再配一束新花,或者只是把新花瓶搬到一个新地方。
幸福在于选择,在于最后的感知,不在于新旧,不在于价格。而在于创作和参与。
《越简单 越幸福》读后感(八):有一个梦想关于家
想到欧洲,大部分人想到的应该都是贵族、奢华、传统这些词汇,但是在《越简单,越幸福》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极简的北欧主义,简单的生活,却包含着幸福和梦想。
一本关于家居的书,更关于生活、关于梦想,当我们匆匆的追逐着名利和金钱的时候,看看这本书心里却多了一份宁静和自然。北欧被人们所熟知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那里是全球幸福指数名列前茅的地方,第二个便是这本书所提到的那里也是极简主义风格的起源地。对极简这个词的定义,并不是在物质上的苛刻和紧缩,而是一种刚刚好,不奢华,不铺张的状态,不被生活所累,轻松上阵。
这本书中选了5个家庭的故事,每个家庭都展现出他们各自对极简风格的不同理解,马格达莱娜说“不要把家填满”,开篇从简单的玄关说起,白色的家居配上四季不一样的绿植,透着生机,给家人带去一份好心情。同时,作者还举出了不同爱好的家居者打造的不同风格的玄关。特别喜欢作者对玄关的比喻,“玄关就像香水的前调”,这小小的一方天地,是每位客人对一间居所的第一印象,也彰显透露着主人的喜好,可以参考作者的一些意见,调整一下自己的玄关吧。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安娜,这是一个很爱折腾的女子,每隔几个月就要改造一次家,她是一位DIY高手,是一位翻修的大师,只要是她认为有必要翻修的家居和物件,经过她的修整以后,立刻就会有一个不一样变化,看到这一段时只有一个感觉,只有爱家、爱生活的人,才可以把家布置的如此新鲜、温暖、有创意吧。
当极简北欧风遇到了中国元素又会有怎么样的火花呢,快来看看董琼设计的极简主义中国风吧,她主要采用的是一些原色的实木家具,再配上一些有特点的绿植去装扮自己的家。每一段故事的主人公,都很具有代表性,也是各有特点,看过之后就会发现,极简风格是一种实用和美感并存的状态,自然和谐的一种搭配状态。
不论不同的主人公是怎么折腾他们的家的,但是都在传递出一种不将就的生活状态,并不是为了生活所累,而是把爱生活作为一生的事业去用心经营,哪怕是那对老夫妇,都向我们应证着那句话“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从中传递出的所有想法,与岁月经历、年龄地域、金钱地位……都没有关系,唯一相关的就是那个关于家的梦想。
通过这本书,我们身历其境的感受了北欧极简主义的魅力,极简主义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能只是简单的纯色家居和绿植的搭配,也可以是一些简约温馨的地毯,无论怎样装扮,最重要的是不要违背极简主义的理念,只要自然、舒服、幸福就好。读过书之后,做一些调整,也让自己的生活慢下来,为自己和家人打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吧。
《越简单 越幸福》读后感(九):极简主义的幸福之家
给家里装修过的人,或许都听过北欧风,黑白灰,简约大气,这是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当看到作者的这本书,让我对北欧风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
北欧从地域上来说,包括欧洲北部的五个国家,它们分别是北海小英雄的发源地挪威、诺贝尔的出生地瑞典、圣诞老公公的故乡芬兰、安徒生笔下小美人鱼的丹麦和拥有200多座火山的冰岛。
本书中讲了五个家装的故事,作者是设计师,对北欧风的设计风格,有着独到的理解和热爱。这五个故事的主角主要分别是马格达莱娜:不要把家填满;安娜:看到不一样的天空;董琼:极简主义中国风;马格莱达:直到时间尽头也不想将就;婉晴:恰到好处的距离。
作者通过讲述到这五个家庭去实地拜访,并通过与他们的交谈,对每一处的摆设和设计都做了深入的分析,家装的风格能够很好的反映出房屋主人对待生活的一个态度。
家,是一个被赋予太多意义的地方,它不仅是一个栖息之地,而是一个心灵的寄托,或许我们有租过房子,但那并不是家,它不属于你,它只是一个暂留地,没有归属感。真正的家,当你开始装修的那一刻起,装一个理想的家是每一个爱生活的人一辈子的事业。它将代表着你的一种品味,一种对待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也代表着你的选择和态度。
北欧的极简主义风格,对于极简的理解,极简不是极少,而是刚刚好;那么这种北欧的极简风格为什么会受到追捧,作者是这样解释:“除了它实用和美观的完美结合,更重要的竞争力是设计背后的创新能力和具有启发性的生活理念。究其根本,北欧设计非常强调的是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而非一味为了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外观。”
或许我们会说,我们不是设计师,我们没有那个审美,随便装一下就好。这样的人,或许生活中也是一个随便的人,不太讲究生活,过的很随意,很拖沓,没有生活品质。但是在北欧,他们的幸福感要远超于我们,不仅因为生活上的富足,而是对幸福的定义不一样。对于北欧人来说,人人都是设计师,无关年龄。实用而不浮夸的简约风,小到每个装饰物的选择,花盆与鲜花的搭配,地毯花色的选择,吊灯的距离,很小的细节都是用心之作。在工作之余,家是他们最得意的作品。他们不会因为价格贵而放弃选择,也不会因为是旧房子而放弃对家的装饰,他们不会经常加班,不会因为工作而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同样他们也不会为了工作应酬而占用自己的时间。对个人生活品质的高度重视,让他们对居住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喜欢北欧的装修风格,可以参考书中的很多例子,这是地道的北欧家庭,他们最具有发言权,他们带给你的真实感受,比只看照片要更有意境。
《越简单 越幸福》读后感(十):家
看到书名很容易就觉得是个鸡汤,然而另有惊奇。最近风行其道的欧式风尚研发出各种好物,5个不同的家,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同的人生设局和思想。有时家就是一直在修复的过程,有时家就是时时精致而时尚,有时家就是一场冒险之后的开朗,有时家就是本能之后的少年归来,有时家就是快乐的瓷盘小心翼翼。
马格达莱娜是第一个家的样子,喜欢慢慢的活在当下,家装每一次都会有惊喜,所以不是一次就完成的所有装饰,也不是一次性完备的工程。就像每一天都在生活的我们,总是有感而发于原以为可以,做一些想要的改变,收获点点惊喜,细细的家居,慢慢的幻想。一个优雅的家,各方各面,不同的家人面对不同的房间,因而有了不同的风格,家才有了丰富的样子。每一个家展示的是每一次不同的理想和封面,而家中的成员更是随时间出现新的家的样子。记忆时时新,家也是今天异于昨日的精彩。从简单的玄关到温暖的房间,有冷调有暖调,何时都是自己能做的决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自然也有不同的生活方法和家装设置,更何况是时时更新的人心。有机会随时间推移改变家的样子,就努力的把家做成自己的样子。
很多事情没有对和错,有的只有喜欢和不喜欢,对于精致的事物,我们都是生活的挑剔者。从简单的家居到各样的家具,简单而优雅,很喜欢丁克家族的安娜夫妇,每一件布置都好像透着幸福的泡泡,破烂也可以变成绝美的装饰。生活很简单,就像一种随意而发的冲动。除去家中各样的介绍,还有一些关于摆件和替换摆件的选择。每一次都是生活的气味,每一天都是遍遍加持。欧式传统就是大气而复古,更多的是利用巧空间,一个盒子的放置会有更多的外延之地,色彩搭配加上简单有距的空间,皆而隐秘简单。从来美就是用眼睛看着风,对生活充满期待,有人喜欢全新的物件也有人钟情旧物里岁月的痕迹。一直很喜欢关于家具的设计的知识,文中从实际的经历和自身的局势来建造自己的温暖。时不时的一字儿画幅,常常显现的心中所思,生活也是现实的一种出发所得。懒撒的人有骄傲的心情,一百种生活可以有一千般的历史,梦想都在认真的生活里。
不管你现在遇见了什么样的艰难,回到家,舒适的卧倒在自己的生活里,每一处都有梦想的痕迹,生活瞬间就是美好而幸福。有些时候一直追求的生活就在身边,勇敢的去做想做的和能做的所有事情,好像心就有了翅膀一发不可收拾。人生可能也是一样的吧,不管什么样,不管有多少嘈杂的俗世心思,简单点,或许豁然开往。5段故事中,介绍的细节很多,就像一点每一次的故事都在变化,尤其喜欢最后关于点滴生活的资料,多种椅子的设计,各样灯式样,创意不绝,来意更甚。
简单而行为之幸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