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理工学院》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理工学院》的影评大全

2021-03-22 23:45: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理工学院》的影评大全

  《理工学院》是一部由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Karine Vanasse / Nathalie Girard / Sébastien Huber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工学院》影评(一):喝粥的骚年

  少年你在哪里

  —花粥

  少年我爱你弹琴唱歌时的样子

  哪怕你将来会变成一个大胖子

  岁月是条河带走我们的青春

  可我依然记得你曾笑得像个孩子

  少年我爱你沉默微笑时的样子

  此时你脑海中思念着哪个女子

  这世界没有让我们自由的位置

  可他却让我们遇见了彼此

  少年我爱你可你如今在哪里

  这世界太凶险我们却不在一起

  少年我爱你可你如今在哪里

  是不是和我一样只有孤单的自己

  《理工学院》影评(二):熵

  几乎所有的主义都是画地为牢,都有排他性;主义不是真理,只能算方法论。主义就是冲着茫茫群体大吼一声“我们是这样,不是那样”,旗帜鲜明之余也带来了副作用:强调了差异性,将分歧赤裸化,引起对立。 群体有别,男女有别,人人有别,这是事实,也是废话。更具包容性的世界观乃至宇宙观会让人看清情况:既然人人有别,那就意味着大家都不特殊。所以,别委屈;甘心,是人的高级状态。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凭着这样的愿望,擎住这人间,以中和掉搅局者们造成的堕落。 共勉。

  《理工学院》影评(三):静.土

  牛逼就是有牛逼的气象。

  很喜欢影片的静默,没有喧嚣与辩解,没有夸夸其谈与谈笑风生。关乎坚持,关乎行动。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了人物,这就是大师的素描。线条简洁有力,旁白恰到好处。枪手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走。杰夫,女主,。。。。趴在图书馆写作的学生。行驶在冰湖旁公路上的汽车,透过树隙的碎碎阳光,以及无处不在的寒雪。我们在这里,但是被恐惧与假象包围,我说我想逃离,你笑我矫情。我沉默不语,因为你不是不懂而是你压根就没想懂。

  我想拿着我那把枪,压上子弹,去追寻我的理想

  《理工学院》影评(四):黑白的人生

  以多组人物线索从不同侧面回顾事件,避开杀手原因形成的重点解释--事实是杀手当场自杀,死者已死,过多的解释只是掺杂了媒体人的偏颇的个人情感;而重点描述了此情之下几个线索人物的经历、情绪,已引出后续人生所遭受的摆脱不尽的心理影响。

  影片荣获2010年加拿大吉尼奖最佳摄影、最佳剪辑等多个奖项。琐碎、阴郁的笔调营造出风格化的冷峻质感。漂亮的黑白质地,将人物阴郁和压制的情感,配以简单的钢琴曲流顺而出,却又始终不渲染,即便是在混乱的枪声四起时,仍然能感受到主要人物的忍,这为后面杀手的自杀,男生的自杀,女生压抑的职业生活,走了很自然的发展路线。

  影片回避情感介入,以客观、节制的态度,展现的是事实后面,应该引起人们关注的长线受害者们。

  《理工学院》影评(五):黑白人生

  以多组人物线索从不同侧面回顾事件,避开杀手原因形成的重点解释--事实是杀手当场自杀,死者已死,过多的解释只是掺杂了媒体人的偏颇的个人情感;而重点描述了此情之下几个线索人物的经历、情绪,已引出后续人生所遭受的摆脱不尽的心理影响。 影片荣获2010年加拿大吉尼奖最佳摄影、最佳剪辑等多个奖项。琐碎、阴郁的笔调营造出风格化的冷峻质感。漂亮的黑白质地,将人物阴郁和压制的情感,配以简单的钢琴曲流顺而出,却又始终不渲染,即便是在混乱的枪声四起时,仍然能感受到主要人物的忍,这为后面杀手的自杀,男生的自杀,女生压抑的职业生活,走了很自然的发展路线。 影片回避情感介入,以客观、节制的态度,展现的是事实后面,应该引起人们关注的长线受害者们。

  《理工学院》影评(六):以另类角度讲述真实故事

  导演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一个写实题材的故事,讲的如此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不留神,片子已经结束。让人拍桌叫好。

  导演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落入以往重笔墨描写去枪杀过程。而是以枪击案为中心,引出几个角色以及角色在枪击过程中的反应。由点及线再到面,将事件的起因,过程,后果以及对几个角色人生的影响全部串了起来。

  故事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在Richard Comeau的剪刀手下,将画面故事讲的非常精妙,主支线正倒叙,时空穿插,闪回。死亡,惊悚情绪点把握,氛围营造非常到位,情绪平缓的时候突然一枪让人惊跳。非常强临场感进入代入感。首尾写信很呼应。主题升华地很自然。虽然题材沉重,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ierre Gill的摄影也是一个亮点,斯坦尼康表现凶手,手持展现学生。90°180°旋转镜头将角色心理活动渲染很出彩。

  《理工学院》影评(七):影评选转 - Polytechnique - 《定位明确,小试身手》

  维勒弗于《焦土之城》之前的一部作品,已经有了出色的掌控力。由于剧情线比较短,于是导演着力于电影感和气氛的营造,可以说做得是很到位的。本片试图以四个人的视角多线拼凑出事件当时的全貌,展现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性,随后继续对其中两条线进行延伸,展现其时间上的延续性,再辅以倒叙,补完最后几块碎片,并强调主题,至此圆满,这是其电影感的出色营造。对于气氛,首先是其以黑白的影像和沉静忧伤的钢琴独奏配乐,营造了一种祭奠的沉重;其次是其以考究的构图和精确的调度,营造了一种理性而沉着的恐怖,一方面烘托了凶手冷静的心理,一方面反衬了理科学院学生们惊慌混乱的状态,还一方面表现了作为叙述者视角的客观。另外,尽管影片很短,但其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可看出维勒弗颇为用心的反讽和影射,使得影片反歧视的观点更为突出。而它的缺点,也就是由于剧情线太短,导致片中主要人物角色遭遇和心理挖掘不够深入,塑造不完整,让人不太进入状态。总之,从整体上说,本片定位明确,完成良好,体现了维勒弗的功力

  《理工学院》影评(八):福利社会屠杀事件

  像此类带有政治议题的社会问题通常发生高福利小国,不想活了,要找人陪着死,非要扯上天下苍生,连环杀手有两种,知道自己差劲的和不知道的,“你只是个坏掉的机器,在工厂里就坏掉了。”这种杀手比较了解自己,做起案来轻车熟路、目标准确。换句话说,死在这些职业杀手手里的,基本上没有冤死的。

  后者就惨了,死在他手里的基本上全是冤死的,好像“无差别杀人”,这种纯粹的反社会行为是不可能出现在非发达国家,仅仅因为性别歧视或种族歧视等社会公德问题愤起杀人,太傻缺了,貌似对他人也不公平,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搞屠杀不是吾等小辈干的事情,当然,发达国家的公民教育可能还不一样,人家要搞还就是大屠杀,小打小闹私人恩怨的我才懒得动弹,某种程度上,这还是一个社会进度的动力,总有人愿意去牺牲个人而唤醒集体。

  这就是为什么加拿大没有lady gaga /pairs/芙蓉姐姐的缘故,不是没有,而是不敢,当然我不知道女权主义的正确与否,相比之下,某些国家真是孬种,净是理工学院出屠杀事件,屠杀的原因还净是私人恩怨。

  《理工学院》影评(九):很经典,中规中矩的标准,但仍然拍出了经典的味道。

  很经典,中规中矩的标准,但仍然拍出了经典的味道。

  电影好象就是那部《大象》的原始事件。

  黑白片,一开始觉得好象有点装B,但看到中段,就会知道,或者黑白片才最能够表现得贴切些,起码不那么血腥,也起码表示了纪念(哀悼?)的意味。

  其实从剧情来说,应该很不容易拍好,所以才只有区区77分钟。从还原真实的角度看,没有多的,好象也没少什么。枪手的杀人过程中穿插了当时所有人的反映和状况,一点也不过,一点也不煽情。比较值得称道的是,最后的十分钟交代了其中几个人的后续反应(后遗症?),大雪湖边树旁车内的那声枪响,是无助和激情灭失的伤感结局。

  一开始那场最精彩,复印机旁,耳朵受伤的血迹,使人不得不看下去。

  导演Denis Villeneuve的功力不容忽视,后来的《囚徒》把故事讲得象洋葱一般,一层下面还有一层,不是一日之功。再后来的《宿敌》开场的光影更是惊叹不已,把导演的另一功力又展现得淋漓尽致。

  看来以后看到是Denis Villeneuve的导演,不得不看啦。

  《理工学院》影评(十):在《理工学院》谈熵更合理

  《理工学院》是根据1989年发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校园屠杀事件改编,是丹尼斯•维伦纽瓦拍完前两部作品之后,阔别九年再次拿起摄像机。这是他认为值得骄傲的一部作品。 《理工学院》的镜头没有像一般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那么纪实,而是加了很多技巧性的运镜和叙事方式,仅仅保留的一点纪实感来自影片采用的黑白画面。同为校园暴力事件,很多人会拿维伦纽瓦的这部《理工学院》与格斯·范·桑特的《大象》作比较。 《大象》的镜头更加客观冷静,人物情绪基本没有,大量的长镜头跟拍,试图还原整个事件的过程。《理工学院》也没有交代事件的缘由,而是通过三位角色的经历多角度呈现事件给受害者带来的后果。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后者。 维伦纽瓦的个人风格在《理工学院》里初见雏形,对运镜和叙事节奏的掌控依然熟练。在这部作品里,导演的工匠气质甚至有点喧宾夺主,盖过了真实事件本身的影响力。 我列举一下几组比较特别的镜头: 印象很深刻的是,《理工学院》里提到了熵的概念,不久前诺兰的《信条》用熵这个概念可是把我们狠狠地“糊弄”了一番。在此次事件发生之时,老师在课堂上讲到“熵的普通定律告诉我们,任何独立的系统,当它们达到自毁的临界点时,肯定会出现不可逆的分解”时,画面刚好出现凶手提着枪进入,把视角转换到凶手,一路铺开屠杀的戏份。 男学生返回现场时,差点被凶手撞到,闯进了一间一群学生玩的正嗨的教室,浑然不知外面的状况,隔成两个世界。喧闹的音乐环境一下子将死寂般的恐怖氛围打破。紧接着镜头跳到窗外镜头,然后利用同样的啤酒瓶使得场景转换保持统一性,实现流畅的转场。 事发之前,女学生在厕所照镜子时呈现重叠镜像,镜头随着镜像一直铺开,然后又回到女主身上,形成一种假象的层次感。事发之后,女学生在狭小的洗手间里,又形成一个多重镜像画面,与之前的镜头形成对应。 另外,影片中使用的两组倒立视角的镜头挺有创意,寓意着事件的发生让世界颠倒,也让受害者的内心颠覆。亦可以看成是熵的逆转状态。 除了镜头语言,维伦纽瓦在叙事的时候也巧妙地用了多线叙事,并完成无缝衔接。维伦纽瓦用平缓客观的镜头分别展开三位主要人物的故事,然后利用场景过渡进行视角切换,既包含了了行凶者的视角,又有受害者的视角,从而将整个事件用三个视角客观地呈现出来。 本片最残酷的部分是女学生的遭遇,面试被性别歧视,回到学校后又遭极端反女权主义者扫射。男女被分成两列,凶手只对女性进行射杀的场面让人很不适。尽管如此,导演还是给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温暖结局。 女学生最后关于教会孩子去爱的独白,看似是传统煽情套路的结局,用来抚慰屠杀事件留下的创伤。回想起来女学生在影片最开始解释熵是一个可逆的保持恒定的过程,我们可以看作是女学生用爱逆转修补这次事件给她身心带来的破坏。而且,在理工学院谈论熵概念也是非常的合理。 如此意淫一下,维伦纽瓦和诺兰在运用熵的概念时,英雄所见略同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