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好啊,区块链!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你好啊,区块链!的读后感大全

2021-03-23 00:15: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好啊,区块链!的读后感大全

  《你好啊,区块链!》是一本由劳佳迪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裸脊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好啊,区块链!》读后感(一):作者自序:这个蔚蓝星球的可能性

  初次遇到渡渡鸟先生,我正站在斯坦福大学胡佛塔附近的喷泉边,尝试将采访话筒递给一个个过路的师生:嗨,你知道区块链吗?两旁的蓝花楹开得绚烂,他们的否定答案却让我有点沮丧。

  这是2017年夏天,我去旧金山参加一个金融科技峰会,一群声称要改变世界的“疯子”正在游说整个硅谷,如何用去中心化的方式拼起七巧板。不过,当我走出热火朝天的会议厅,现实就甩了我一个无情而响亮的小嘴巴。公众认知和业内探索之间好像完全割裂了。

  渴望新知的人类啊,想着利用地铁碎片时间就能愉快地和区块链打打交道,扑面而来的挖矿、哈希算法、双重支付、稳定币……统统是比代码还冰冷艰深的概念。唉,究竟要怎样才能把它们掰开了揉碎了,加上奶盖、就着辣条勾引圈外人的求知欲呢?

  “你好!你好!“一个微弱的嗓音从四溅的水花中传了出来。

  眼前的景象像被一块巨大的多面棱镜照着,待我定睛看去,喷泉台阶上出现了一位星星小人,鸟的脑袋,弯弯的隼,直立行走的四肢盖着一件红披风。我立刻想到了变成“立帝货”躲在唐三藏红匣里翻筋斗的孙大圣。

  这就是我和渡渡鸟先生的第一次会面。这小家伙可不是16世纪那些野蛮殖民者的盘中餐,而是在近未来的世界被复活了基因穿越回来的新物种。我心念一动,将满脑子装着新世界秘密档案的宝贝塞进口袋带回了上海。

  就是渡渡鸟先生陪伴我写成了这本书。在北方人永远无法理解的凛冬,我还给它戴了毡帽,裹上了亲手做的羽绒服。它就坐在高高的书堆上,给我讲那近未来发生的故事。

  它是一位流浪吉他手,每次单曲被点播都能通过智能合约拿到数字货币,用来换取被播种在智能农场里的口粮——大颅榄树种子,因为从加工到仓储都可以被追踪,从来不必担心吃到黑心种子。它还声称这场奇幻的时空漂流不需要身份证件,一切都被登记在区块链上。

  “那你来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按耐不住体内突突窜动的好奇心。

  “赚钱呀,我会帮那边的人搬运这个世界的信息,他们根据事先写好的代码自动触发支付程序,想赖账可没门!”

  月色如洗,渡渡鸟先生安睡在我的马克杯里。的确啊,互联网浪潮席卷数年之后,我们的这个世界重新蒙上了尘埃。昨天还是脚踏自行车、嘴啃汉堡包的创业新秀,今天已经变成了这套游戏规则里的既得利益者和老钱。

  当你慢慢习惯了网约车,似乎很难想象没有了撮合平台该怎么出行?当你用手机支付一切,你从没想过有一天还可以摆脱现有的金融支付体系?或许世界可以用另一种更高效、更便宜的方式组织起来,这种“可能性”令人深深着迷。

  受到某种内心召唤,我决定离开待了10年之久的传统记者圈,用文字和认知向一个近未来的“可能世界”致敬。我要写一本技术小白也能真正看出滋味的技术书,要让每个人都能姿态轻盈地看一看那么多可能性!我对渡渡鸟先生说,也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它脱下红披风交到我手里。

  这本书最终写了很久,尽管因为工作的原因,许多年前我已经接触到了区块链,但如何用有趣的生活例子生动又不乏精确地解释大量技术细节依然充满了挑战,更何况这本书还试图凝聚对于区块链的种种哲思。

  感谢三位技术顾问不间断的付出,你们的支持令我不再孤单。

  也要感谢渡渡鸟先生,是你的存在,让我坚信科技可以让近未来的世界变得更富弹性和温度,正是这样的“相信”,让人类虽渺小却骄傲。

  曾在尼拉贡戈火山口,从帐篷探出半个身体,看到火红的岩浆在午夜冲破地壳、翻滚不息,我知道那就是蔚蓝星球的脉搏,是我们永远发育着的这个美丽的世界。最后,谨以此书献给一位至爱之人。我一直相信你也可以创造出自己的新新世界。

  劳佳迪

  2020年3月23日于上海

  《你好啊,区块链!》读后感(二):学点比特币(一)

  

看《你好啊,区块链!》的开头简直就像在看悬疑故事。真没想到,看似高深的技术科普,背后还有这么有趣吸引的故事。比特币,区块链,加密货币,这些不仅仅是谈资,它们的产生发展,还蕴含了人类对世界运行规则的反思。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本来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货币本身又是经济基础的核心要素。对于货币是什么,人类史也经过了漫长的探索;到了今天,结论就在那里,仿佛已经很明显。现代的货币,是以各个国家的法币形态存在。我们当然已经非常熟悉各种货币,人民币,美元,欧元,日元,等等等等,每一个都是法币,也就是法定货币,“通过政府法令认定为合法通货的货币”。但是追本溯源,货币并不等于法币,早期的货币都是自身有实物价值的东西,比如贝壳,金银,甚至盐。从实物货币到法币,其实人类史经历了一次飞跃,货币脱离了实物的数量限制,其自身价值抽象的来源于公众对于发币组织(各国政府)的信任。

但实际上以政府信誉作为背书,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有很多场景可能会导致公众信任的崩溃。比如:战争后战败国经济崩溃,金融危机导致通货膨胀。我们的经济基础单纯依靠这样的公众信任,并不是那么牢靠;那么,还有什么是可以让公众寄托信任的呢?有一部分人找到了新时代的新“宗教”——科技。由此,从 2008 年的金融危机中,催生了一种崭新的货币形式,比特币。

这是一段有着奇幻色彩的诞生故事,十分适合“比特币”这一莫名自带赛博朋克气质的新生事物(现在也没有那么新了,毕竟已经过去了十几年)。2008 年 11 月,一个叫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个隐秘的密码学讨论小组中提出了比特币的概念,原始报告《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勾画出比特币世界的运行规则。之后他又开发了比特币发行、交易和账户管理系统,并在 2009 年 1 月 4 日,身体力行挖出第一个区块。是的,比特币和区块链密不可分,是比特币的出现推动了区块链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但是到了现在,区块链技术作为朝阳产业蓬勃发展,但比特币本身反而遮遮掩掩,成为网络黑暗面的代言。

有可能是中本聪的神秘,助长了比特币的魔幻化。没有人知道中本聪是谁,可以人肉任何人的互联网时代,仍然有这样厉害到隐藏了十几年,没有被任何人发掘出来的极客。按照阴谋论的说法,这不是一个个人,这个名字代表了三星(Samsung)、东芝(Toshiba)、中道(Nakamichi)和摩托罗拉(Motorola)四家公司的缩写。但这分明是极客气质的产物,我更倾向于认为是创立者本身对于大公司的反讽。这种新货币形式,不需要中央政府的信誉背书,当然也不需要大公司的操纵。

中本聪还将自己的生日定为 1974 年 4 月 5 日。1933 年的同一天,美国颁布著名 6102 号行政令,强制美国民众将黄金交由美联储收购,随后将美元贬值 40%对抗经济大萧条。这是对中央机构可以滥用货币发行的最好例证。比特币的诞生时机,2008 年是另一场全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本质上,这就代表了极客们对可以滥用货币权利的中央机构的怀疑和挑战。比特币的核心思想,去中心化,“就是试图构建一个将货币权力还到人们自己手中的乌托邦社会”。这样的构想,当然会被绝大多数国家否认。只是讽刺的是,由此诞生的区块链技术,因为可以帮助线上基础信任的问题,自身得到了百花齐放的应用机会。

中本聪在 2011 年 4 月之后就从互联网中人间蒸发,功成身退,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他虽然挖出了第一个区块,作为创世区块,得到奖励金 50 比特币(按照现在的市价 18,000,000 人民币 ),但他没有将此笔交易计入区块链交易数据库。这真是对于这个故事最神来的一笔,充满了宣言感,“我们只致力于改造社会,我们并不需要金钱的奖励”。还有比这更好的注脚吗?

所以,我们再来更新一下货币的定义:货币是基于一个族群、一个地区的共识所形成;它本身是想象的集合体,只要形成共识,没有什么是不可以作为货币的。

  《你好啊,区块链!》读后感(三):学点比特币(三)

  

看完《你好啊,区块链!》,充满对技术发展的审视,我开始觉得,大多数国家政府采取对比特币的怀疑态度不无道理。把比特币当作一种数字商品,就和我们在游戏里那些高端游戏装备一样,这种认知也不乏正确的智慧。

说到底,比特币存在于“比特币核心 Bitcoin Core”这个客户端。这个客户端由中本聪在2009年发布第一版,将比特币的交易、共识、总量设定写入其中。这个客户端的核心,就是比特币协议,作为一个开源项目,比特币协议任何人都能参与维护。在中本聪隐退后,维护比特币协议的是比特币核心开发组,由愿意为比特币协议做贡献的程序开发者自发组成。比特币的这一设定,其实和其他的应用客户端没有什么两样,就连“开源”也早已存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作为这个客户端里对客户交易行为的记录,比特币,也和其他客户端里的电子商品本质上没有区别。要把这里面的“挖矿”当作游戏,完全没有什么问题,和其他的游戏 app 类似,竞争胜者将获得比特币作为奖励。

所以比特币之所为成为一种“货币”,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比特币和法币的相似点出现了。就和法币一样,比特币并没有天然的使用价值,这是区别于实物货币的重点。但比特币的价值和法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交易的价值决定。比特币与披萨的关系正说明了这一点,每年 5 月 22 日被比特币爱好者共识为“披萨节”,正是因为2010 年 5 月 22 日,是比特币“出圈”产生价值的日子。那一天,美国程序员 Laszlo 与英国小伙 Jercos 完成交易,用 1 万比特币换得两个披萨(价值 25 美元)。谁能想到,比特币最初只值 0.25 美分,那个时候交易双方在需求天平上,就是这样让两者价值等同的。

很难想象,仅仅过了 7 年,比特币价格就逼近 2 万美元的高价。没有完全跟踪过比特币币值波动的历史,只能大约揣测一下它的价值升降的原理。按照最经典的经济学原理,升值当然是因为需求的上升。为什么人们会需要比特币?比特币完全去中心化,加密,匿名的属性,提高了比特币的追踪难度,由此也使利用比特币进行黑暗交易成为首选。是不是一下就发现了技术的两面性,作为第一个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比特币无国界,不受控,且价值与实物完全脱钩,价值完全来源于支持者的信任。黑暗交易者天然会把交易安全性放在首位,黑暗交易越多,对比特币的需求越高,比特币的币值就会增长。特别后来还催生了诸如“比特币勒索病毒”这类暗黑应用,更促使比特币的需求大增,比特币价值达到顶点,不足为奇。

但是同时,仍然存在对比特币的最大疑问,就是“效率”。“去中心化的组织方式几乎必然会带来效率的流失。”比特币的交易需要等待矿工挖矿,以及网络参与者共同验证,这个等待时间,使一条交易记录从产生到连接到区块链上,存在时间窗口。时间差本身就会让现在几乎已经习惯了实时交易的现代人不适应,而且这个“时间差”会导致双重支付的可能。这又绕回前面的核心问题,只有黑暗交易的双方,把安全性视为最高要求,才会更愿意采用比特币的支付形式。而现在其他的针对一般交易的支付平台,比如像支付宝,会更加重视支付的及时性(甚至在断网的时候,也可以实时支付,这成为支付宝的重要卖点)。所以,对比特币的需求也天然存在上限,而且随着对黑暗交易的限制和打击,必然导致需求的下降。比特币也就会随之而暴跌。

近来,比特币又开始升值。这一轮对比特币的热炒,除去对黑暗交易的需求量上升这一原因之外,确实也让人想起“郁金香热”。比特币同时本身具有“商品”的本质,就像“郁金香热”中,投机引发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的郁金香,比特币热应该引人深思。如果把它视作商品,那任何想要投资其中的人,都要考虑它的价值基础到底在哪里。

“即使是在'去中心化'这个闪烁着理想主义,甚至乌托邦光点的世界中,人类同样受到自身利益的强烈驱动。由于缺少了中心化的单一价值约束,这种利益结构只会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所有你看到的世界,都是利益平衡、再平衡的结果。”以此结束,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投资层面,比特币都值得让我们再深思。

  《你好啊,区块链!》读后感(四):学点区块链(二)

  

前面先看了个悬疑故事,但是比特币到底是什么呢?中本聪没有印钞机,比特币是怎么发行出来的呢?它要怎么作为一种货币运行呢?《你好啊,区块链!》美中不足,是按照词条写的,看完了前三分之一,才感觉稍微看懂了比特币,这里梳理一下。

首先,比特币虽然大多数国家政府都不承认比特币的法币地位,但它仍然是一种货币形态。就像之前提到,货币是基于共识而形成,所以比特币的存在,是基于一个在线参与者的共识,这个共识的概念有点像我们在电子游戏里面的虚拟货币,在电子游戏的世界里,这些虚拟货币可以实现互相交易的事情。比特币就是为交易而诞生的,而且是在更加广大的线上范围内实现交易。

和所有的货币一样,它有一个产生的机制。这个产生机制,对于实物货币来说,就是实物本身的产生过程,比如黄金需要通过挖掘开采出来,这被戏剧性的类比成为比特币的产生过程“挖矿”。不同的是,挖掘黄金,得到的本身就是黄金,在比特币的世界里,“挖”的是区块,比特币是作为挖掘的奖金而存在的。这一点很有意思,中本聪本身为比特币设置了发行总量,世界上将只有 2100 万个比特币。它的产生速度也已经预先设定好,这是一套有半衰期的机制,中本聪给创世区块(他自己挖出来的 )设置的奖励是 50 比特币,之后每产生 21 万个区块,挖矿奖励就会衰减一半,按平均每 10 分钟产生一个区块来计算,大约每 4 年奖励减半一次,而且比特币总量恒定,估计到 2140 年数量会达到上限。虽然挖掘机制不同,但这一点让比特币就像实物货币黄金,地球上的黄金受限于储量,可以被慢慢挖掘,但不能超发(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放水,超发法定货币来调节经济现状)。

但是,这个“区块”又是什么呢?为什么要用“挖矿”来形容?我理解区块就是一个信息包,这个信息包本身就是用来存储交易信息的(所以说比特币是为交易而诞生的)。那“挖矿”是在做什么?交易信息本身十分简单,交易双方和交易内容的资料,仅此而已。但如果是这样简单的单条交易信息,特别又是在线,篡改和谬误可能会十分简单。比特币的核心技术就是由此而产生,“区块”本身没什么特别,形成链条才是保证交易信任的基础。这里形成链条的意思,就是区块是有前后顺序的,每一个区块有一个“区块头”,将包含前一个区块的概括信息。这就是“挖矿”的由来,实际上比特币的“挖矿”是在利用计算机,通过试错法,为区块头添加某值,以使“哈希算法”(就当它是一个压缩器好了)之后,区块头的哈希值小于规则的给定目标值。第一个找到这样的值的人,就可以获得比特币奖励。“挖矿”的成本是用来计算的硬件以及使用的电力等软件的费用。这样比特币的产生和交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任何交易信息都需要新的区块来记录,于是有可能线上交易比特币会需要等待区块的挖掘和诞生,不是实时进行。这在数字交易平台普及的中国现代,显得有那么点不切实际,但这是货币的不同使用场景,所指向的意义也完全不同(时效和安全的不同追求)。

虽然总有一天,“挖矿”不会在产生新的比特币,但它的规则还指定任何交易都需要支付“矿工费”,其实就是交易手续费,以激励新区块的诞生。不得不说,创造者中本聪考虑得非常周密,比特币为什么会被互联网世界的人们拥护,就在于这套机制行之有效。

上面关于区块的解释,其实就说明了区块链。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基础,但这个技术本身,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景。这就是点到点的基础含义,它本身指向交易数据链,前后环环相扣,以让篡改记录变得十分困难;而且不需要任何中心化的机构来保证交易的基础。点到点就是去中心化,英文叫做 Peer-to-Peer,P2P,这里厘清了另一个我的迷思,市场上之前存在那么多 P2P 的平台,为什么就完全丧失了安全可靠的特色呢。其实这些理财平台,只是借用点对点的概念,并没有使用区块链点到点的技术,任何平台经过了中央节点,都是对真正点到点完全自治、平等精神的破坏。另外,“区块链可以保障的仅仅是上链以后的信息无法篡改,对于如何校验上链信息是否真实可靠,技术并不是万能的。”P2P技术的核心实质仍然是在保护线上信息的安全,牵涉到线下转线上,就已经脱离了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本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