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王之王》经典观后感集
《戏王之王》是一部由戚其义执导,方刚 / 江华 / 吕颂贤主演的一部香港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戏王之王》精选点评:
●方刚真是戏骨,五姑娘真是尤物。
●天生明星浦俊,天生一对桃花眼江华,举手投足摄人心魄……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大概就是连江华额头的一粒痣都充满风情……
●小时候没看过,前几年才补的。蒲俊是个相当复杂的角色了。方刚太有才华了。
●几个男主角没有一个不渣的, 宋子祈配不上程小曼
●很想再看一次
●印象不太深了,我很喜欢江华和吕颂贤
●如果说银狐是部枭雄争霸的精彩群戏,那么戏王之王只是乔刚一人的独角戏。江华伍咏薇的角色都没有银狐出彩,但依然可圈可点。银狐算是高开低走的剧后期没有前期精彩,戏王后期比较精彩,反派乔刚要比宋学历饱满
●那时候很喜欢江华。
●伍咏薇
●看过 但是情节基本上忘了
《戏王之王》观后感(一):无愧于这个名字
本剧非常精彩,篇幅很长,但是每一集都很精彩。每个演员都演得很好,我居然一集一集地追完了。好厉害的编剧,我会把她的作品找出来好好看看。
真的想不到,影视圈这么复杂。
在银幕上吃不开的乔刚,到了现实中,却是如鱼得水,智商比得上三国时代的军师,老谋神算,把身边的对手一一打垮、消灭。不得不服,整个剧情就好比做蛊,先在罐子里放一只蝎子和一只蜥蜴,等它们逗得两败俱伤,再丢一条蛇进去。
乔刚是最后的赢家,斗垮了所有人,自己也挂了。
我其实是来看江华的,实际上江华戏份不多,被精彩剧情吸引了。
《戏王之王》观后感(二):夕阳下不再有我
ATV《戏王之王》。
这个故事的年代基本和《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平行,由六七暴动到廉署成立、鱼翅捞饭这些。虽然前者走深刻暗黑路线,我倒觉得诙谐得来温情脉脉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好看些。《戏王之王》的不少角色都嫌扁平,比如秦沛和鲍起静的戏份整个都很酱油,大概是为了交待父子情仇——但是林祖辉演蒲杰这种狠角色又不到位,反倒是罗烈和江华这样的父子情还真实可信些。
二姐说这部戏里宋子祈和蒲俊都不算有魅力,我说方刚应该很有魅力啊!虽然之前我颇怀念方刚那张橘子皮脸,但乔刚这个角色真是睇来眼冤,能不看就不看……《银狐》宋学礼固然是恶人,也就是嚣张、凶狠,乔刚则别有一种阴鸷,他上位后开始穿皮草佩戴宝石扳指,我就感觉他一定是“欲练神功挥刀自宫”了……乔刚的发迹又有太多杰克苏的成分,比如雷百川谢郁文都是动一根手指就能把人玩死的角色,哪里为了美色就轻易败下阵来。正派阵营里的宋子祈一样是杰克苏,我很怀疑这样的纯情人物怎么可以在电影圈存活。存活也就算了,他还很成功——大概是因为电视剧总要给人点希望。另一方面,宋子祈的好处是他不执着,中意的姑娘爱上了兄弟他没要死要活,和小曼也好乔茵也好都是欢欢喜喜拍拖;他得意的时候也不忘形,不像蒲俊那样计较。大概是福泽深厚之人吧,虽然的确是一点魅力也没的。
人物之间还是纠结的食物链关系。雷百川和谢郁文的罩门是雷昭仪,雷昭仪爱乔刚,乔刚唯一对胞妹乔茵剩那么点真情(但为什么我觉得乔刚对雷昭仪也是真爱啊好纠结),但乔茵爱他的对头宋子祈。支链上蒲杰爱小曼,小曼痴恋子祈……子祈么,我说了,福泽深厚滥好人,谁需要他他就爱谁多一点的样子,所以我还是把箭头指向余凯晴吧,最后凯晴爱蒲俊,蒲俊爱凯晴,总算有个圆满。
理论上我是萌蒲俊凯晴这一对的,因为他们活得比较纯粹,就好像我在《金枝欲孽》里只喜欢远离是非的福雅。蒲俊就是天生的明星,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这种。乔刚不能怨自己长得丑,有些气场是天赋的,多少小白脸一样埋没在演艺圈呢。世俗机变一道,蒲俊是不通的,子祈虽然圣母得过分,也比他清醒得多。所以蒲俊就是片头里那尊实为扯线公仔的奖杯,被幕后运作玩残是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这种风光背后的辛酸,在艺术上又是件一啼万古愁的美事。在这点上乔刚赢不过秦峰,也赢不过蒲俊,大结局里那场悼念活动,点题点得好。
二姐说江华这里演得很应付,我觉得大概是对手不行。阿晴的纯真中别有一种刚烈,很是特别,天王巨星蒲俊只取这一瓢饮,合情合理。但区姐姐的阿晴基本上就是个一根筋的受气小媳妇,各种烦人各种不make sense,而且乱穿衣服。她那一双妙目里见不到多少痴,反而透出轻度的弱智……后来两人重逢的时候蒲俊多么灿烂多么舐犊情深啊,这个当妈的纯粹把旁边的小孩当活道具。所以江华大概戏接得很吃力吧……这个角色怎么没找万绮雯呢?
小曼这个角色有人说很出彩,我觉得是情商低抗压能力差……失一次恋就顿时觉得什么都靠不住一心为名为利了,根本没有因果关系的好伐。李香琴也是靠谱慈爱的星妈,又没逼良为娼卖女儿。为名为利之后,小曼又突然要真爱了,蒲杰人品相貌上没得挑,而且是真爱,结果她嫌弃人家捞偏门——被包养也算是捞偏门啊,这道德感好诡异。也可能她最爱的始终是宋子祈,那又大可不必去招惹蒲杰。她似乎不懂人生总有遗憾,她一条路走不通,就求其换套价值观再来过,终是折堕。
大多数人都有贯穿始终的价值指导。雷百川、乔刚之流追求商业利润和个人的绝对权威,宋子祈坚持艺术与良知;蒲俊则不理这些,他性格上的缺陷导致他连自己的小日子也过不好,但摄影机一开他就光彩夺目,这样一个浮浪子弟,演戏倒从来不敷衍。至于凯晴,蒲俊就是她的天,肯付上千万倍什么的。所以以上都求仁得仁,小曼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她是几乎穷途末路了,才看清人生。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国语歌和国语电影还大行其道。蒲俊和阿晴的主题曲是蔡琴的《我曾经来过》,大概是主写阿晴的,可是我听到“夕阳下不再有我”一句,脑中却是蒲俊邪魅的笑容,那一个潇洒的转身。
《戏王之王》观后感(三):大家都喜欢蒲俊,我偏偏喜欢宋子祈
看过其他人的影评,似乎都喜欢蒲俊,可我偏偏喜欢宋子祈。我最喜欢宋子祈的一点就是他从不气馁。每次受到打击和压迫。他都能很快调整好心态,重头再来。他从来不打鸡血,总是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淡淡的笑着面对一切挑战。就是再痛苦,也不过皱一下眉头,递一个责怪的眼神过去。从没见他崩溃痛哭,也没见他大喊大叫。
有人说宋子祈现实中不可能成功,因为他是个好人。好人为什么就不能成功?真是岂有此理。我虽然不信【救一条金鱼它就能满足你三个愿望】的民间神话,也不相信【帮助一位老人然后获得高薪职位因为那个老人是上市公司大老板】的都市神话。但善良什么时候成了失败的充要条件了?这是哪个懒鬼又把人生的一败涂地归咎于他/她并不存在的善良了?
不知什么时候起,大家把【坏】当成了成功的必要条件,仿佛成功就必须坏,不坏就注定失败。然而成功明明是多方条件的集合,怎么可能由【好】与【坏】来主导呢?宋子祈情商高,心里素质强悍无比百折不挠,做事认真,审美一流,洞悉市场风向。提议屋村群众凑钱拍电影,出钱多的当大股东,出钱少的当小股东。太牛逼了,1973年就知道搞众筹,他不成功谁成功?
虽然大多数时候都表现的很成熟,但是一不好意思就往老板肩上靠,真可爱嘻嘻。
这是一部1993年的电视剧,讲述的是香港1967年到197几年的事,提到了提到了罢工、廉政公署成立。那时没有手机,有钱人用的也是座机。没有空调,顶级豪宅屋顶安装风扇。但那个时候的粉丝已经不接受偶像谈恋爱了,结婚就更别提。不过,真的公开谈恋爱也不至于毁天灭地,那时ATV力捧的两位小生和两位花旦分别是江华、吕颂贤、万绮雯、伍咏薇,其中吕颂贤和万绮雯是一对情侣。公司是反对他们公开的,但是吕颂贤感觉不公开是对万绮雯不负责,坚持要昭告天下,两个人于是公然出双入对派发狗粮。就算公开了他们也照样红,公司还是力捧,可见这二人不是吃粉丝饭的流量明星,路人盘也是相当稳。可苦了暗恋万绮雯的编剧陈十三,眼睁睁看着他们俩戏里抱在一起戏外还抱在一起,电视上抱在一起报纸上抱在一起,整天腻咕的没完没了。吕颂贤和万绮雯是当时的超人气偶像,郎才女貌天生一对,神仙也不敢出来反对,陈十三也只能把爱意深埋心里。故事的结局是万绮雯与甄子丹结婚又离婚,最后嫁给陈十三,吕颂贤娶了别人。据说他们后来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剧中的好多台词说出来,感觉看的都不是一部老剧,而是狂蹭时事热点的新剧:
“外面一说罢工罢市,我就去买粮食了,比日本鬼子的时候都辛苦啊!”
“那些影迷只是把你当情人,如果你结婚了,他们就会去喜欢另外一个。”
“一个偶像艺人如果没有观众的喝彩,那他根本没有利用价值。”
片商不愿意出钱买宋子祈的片花,因为宋子祈要拍写实风格的电影,反应穷人的生活。老板说:香港如今没有穷人的,大家买股票都赚了好多钱,顿顿饭吃的都是鱼翅捞饭。你拍片子要反映现实。
很多地方都影射了娱乐圈的往期大事件:
秦峰开枪身亡那一段,明显是李小龙呀。
拍慈禧那一段,宋子祈演太监,蒲俊演皇帝,一开始说让蒲俊当威尼斯影帝。这明显是《倾国倾城》。而且片名就叫《倾国倾城》!
一群当年很年轻的演员演绎当年已经老去的演员的年轻时的事,如今,剧中的年轻演员也已经老去。时间层层叠叠的老去,在过往的故事上无限积灰。有些事总是一再上演,而有些人再也不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