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影评摘抄
《乡村医生》是一部由山村浩二执导,茂山千作 / 茂山茂 / 茂山童司主演的一部动画 / 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村医生》影评(一):The country doctor
一部好看的电影。很深刻乡村医生平凡而高贵。必不可缺。电影的矜持而高贵,平淡从容如流水般平静,而深水处流淌着热烈的情感!很好的一部剧,看起来平平淡淡,却让人感觉很唯美,直达心灵深处......真是一部好作品,作为一个乡村医生这么尽职尽责,值得我们中国的医生学习,重要的是从中获取更多病患者不同的病例用于医学研究。电影是温温的 徐徐的渐进。
《乡村医生》影评(二):医生不好当。
卡夫卡的作品一如既往的怪诞。看这个短片前先看了小说和评论,才稍微理解一点这个。首先,这里面的场景很像梦境,随时随着主人的意愿而改变画面。乡村医生一向被人冠以救死扶伤的天职。村民一有个头疼脑热半夜里也要风雨兼程。问题是可能病情根本没有这么严重,你随便开个药方家里人还不满意,认为你医术不行。一定费心费力的多照顾几天病人。。。片中的医生还被逼着和病人共处一室,被病人怀疑医术不行,还要安抚他的情绪。这真是费力不讨好。
《乡村医生》影评(三):纯粹个人观点。
因为这部作品算是对卡夫卡的一种演绎,所以我作为一个个体也就完全站在个人角度来了。
说实话,看本作和我读卡夫卡时的感觉完全不同。我觉得卡夫卡能在最正常的文字下最平常的场景中把你引向一种自觉不能的荒诞或是非人的平静——安静的平静。
故,我不认同短片用那么多变形扭曲来表现主题,而且旁白太多有种想面面俱到但没做到的过犹不及感。音乐语言声优也有点不太符合吧。觉得只是皮毛的表现吧。
因为我只是个什么都没做过的看客,所以谢谢作者的这一种表达。
《乡村医生》影评(四):生死慾望與自救
因为病孩是在欲望的“森林里”被“淫魔的利斧”所伤,就像医生自己常常经不住夜间铃声诱惑一样。而此时的病孩求生的欲望异常强烈,“你会救我吗?”病孩如泣如诉地哀告使年迈的医生对生与死的矛盾和痛苦有了切身的体验:当身体看似健康时却希望死(因为不知病在何处),而无药可治时却想活;医生能医治别人的疾病却无法医治自身的疾病;能救人而不能自救。
這段引用描述得比較有道理。
根據卡夫卡的原作改編。那兩個在一聲旁邊的獨白小人真讚!
有時候的確會有這般的強迫症,就像“常常經不住夜間鈴聲誘惑一樣”。
《乡村医生》影评(五):191121:乡村医生
初看海报,以为是借卡夫卡的形式与意象。但是看完评论,发现就是卡夫卡短篇《乡村医生》的动画版,于是先把小说重读了一遍。
显然,小说以第一人称描写,从医生的心理映射主观的现实,这是以图像和声音为主要媒介的短片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的。但短片形式的再创作虽有短板,却也无疑为《乡村医生》注入了新的内涵,其图像与音乐所凸现的更为直观、具体的阴郁和忧愁就是其中之一。另外,短篇的形式也为对文字不敏感、阅读能力退化的现代人了解荒谬派作品提供了一种更为有趣的途径。
对我个人而言,这次重读与观看也让我获得了对《乡村医生》和荒谬派作品更为深入的理解。我曾对荒谬派作品与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表现出100%的厌恶,认为该种风格为纯粹的过度炫技,以至于反而没有任何乐趣可言。然而,这次重读让我认识到这些极其荒谬、无逻辑的情节只是对人性与现实的放大表现,医生的无奈、家人的伪善,从毫不遮掩的描写中呈现出来,反而容易让人视而不见。这也许改变不了我对改种文风的厌恶,但诚然让我对荒谬派有了更为客观的理性认识。
《乡村医生》影评(六):估计是要表现人的动物性的
真正的路是一根绳索,它不是悬在高空,而是贴着地面,往往是绊人脚的——
乡村医生在深夜去救人,马却在途中死了,跟街坊四处借马,借不到,唯有一个男人肯借,不过条件是要乡村医生的女佣交换。
医生为了救人,答应了。
医生赶到时,发现那个病人是在装病,医生告诉了病人家属真相,可病人家属不相信,也不愿意给医生钱。
医生只好说这个病人确实病重,要死了,他救不了。
可这时不少人进来了,把医生衣服脱光,要让他和病人一起睡觉,这似乎是对医不好病人的一种惩罚。
然后,医生用了一个斧头砍腰的比喻,和病人交谈,病人便安心地死去了?
医生翻墙而出,衣服也不穿,在大雪天,骑马回去了,路边蹲着不少挨冻的人。
他说,只要你经历过一次这样的欺骗,一切便不可挽回了。
看不懂。
动画中,人物形象随意扭曲,似乎在反映人性的扭曲。
全程配音都是一种呆板缓慢的日语独白。
背景音乐是典型的日本风格的。
估计是要表现人的动物性的:自私冷酷,不断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痛苦。
电脑上看的。原因是看了一篇动画推荐的文字。
故事的原作者应该是卡夫卡。
《乡村医生》影评(七):用意象完整荒誕感——卡夫卡《鄉村醫生》及動畫
幾年前第一次看《鄉村醫生》動畫是無字幕版,那時還沒讀小說,不知道故事情節,只好更專注畫面,驚訝於畫面的怪誕和玄妙,看得似懂非懂,回去讀了小說又看解讀才搞懂其中含義,颱風夜又讀起這篇來,突然有了新認識:其實文章第一句就可以概括全篇了——“我感到非常窘迫”,這個短篇想要表達的不就是這句話嗎?鄉村醫生有急診卻沒有馬車;突然出現的車伕對女佣人圖謀不軌而他卻一點辦法沒有;病人家屬圍觀強迫醫生醫治好孩子;孩子卻只想要死去;醫生被脫光衣服跟病人擠一張床;最後在嚴寒的雪地上赤條條地出逃“流浪”…………種種“看診”經歷的境遇,不就是現狀的“窘迫”嗎?而精神上也完全可以用窘迫形容,他從來沒有選擇的餘地,一點威嚴、威信都沒有,車伕絲毫不用顧忌他的威脅,拍一拍馬就將他趕走了。其中寫到馬車之快,一下子就到了目的地,彷彿就在他的院子外面,痛快省略的意味再看也是迷人的,有超現實的色彩,也可以想成他的意識是被操控的,來不及思考,就被“押送”到達。到了病人家裏,他並沒有得到醫生的尊嚴,反而被病人家屬威脅、脅迫,治不好就被審判、死刑一樣……
而動畫誇張地用各種意象成就了荒誕感,醫生說了好幾次“他們到底要我做什麽呢,我只是和卑微的鄉村醫生”,是的,他們究竟要醫生做什麼,治不了病人就陪他一起死嗎,兒童無知的和聲,像唱響一支可怕的聖誕頌歌。動畫的表現形式方便了意象與意象自由切換,醫生的頭聰窗戶探出如氣球膨脹,月亮變成了上吊的繩索,大地是鋪滿白雪的人的面孔……充滿意象的畫面實在迷人之极。
月光下,他年老赤裸的佝僂的身軀在下過雪的荒野之中,乘著非塵世的馬車缓缓前行,眼睜睜的連一件禦寒蔽体的大衣也觸碰不到,什麼時候能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去呢?連馬都跟他作對,偏偏叫他和世上的寒冷孤絕共度一夜,這窘迫,是絕望而無言的,像冰刃一般冷。
《乡村医生》影评(八):come on!只是那寒夜的一个梦
卡夫卡的这篇名作篇幅十分短小,从首段就展现出极强的个人化色彩,纯主观化展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基本可以把其看作是一篇梦境习作,那些晦涩,无法被理解的符号也有了可被解释的余地。
乡村医生是焦虑的:他幻想猪圈里住着的是马,却又在潜意识里设置了马夫这一形象将自己的虚妄幻想打回现实的牢笼。医生是矛盾的,焦虑的情绪扩散到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致使他完全喘不过气来。任何一个肤浅,天真的想法都只是加深焦虑状态的催化剂。
梦境中的联想与组合总是飘忽的,事与事的组合是完全随机的,特殊的是,这种随机是有选择性的随机。血红的蛆虫与玫瑰,雪山上七零八落的五官,时刻凝视着医生的黑马,都是一个个无意识状态下诞生的精妙隐喻。再者,身份的模糊与转换也是梦的一个重要特点。比如那两匹黑马,它们既担当了医生谬梦的一部分,也充当了拷问者这一身份。它们毫无顾忌的从窗外盯着医生,丝毫没有羞耻之感,手握一把锋利的刀,冷酷的“划烂”医生身上的衣服。这是完全兽性的行为,像极了患者家属在绝望中对医生的一次次羞辱,而这些羞辱都是医生不能够忍受的,所以我认为这种性质的嫁接是出于逃避的心理。医生是一个喜欢抱怨的人,一个十足的悲观主义者:患者的病房变成他的温床,他一直在逃避,仿佛在说:“我治不了你,但我可以脱光,和你一起去死。”
梦境中的现实总是被夸张化了的,医生其实并不是个太差的医生,只是陷入了医患关系的蜘蛛网的中心,无法摆脱。在病人眼里医生是万能的(“脱掉他的衣,他就能医,”),如果医治病人时出了问题,那医生绝对“不配”拥有解释的权利(“如果不医,就置他于死地!”),毕竟“他只是个医生,他只是个医生。”
懦弱的医生啊,想在梦境中获得解脱是不可能的,它只会把人们拉向更低的深渊,不要再想着逃避与不可能实现的荒诞,骑着你的猪,去迎接新的病人吧。
《乡村医生》影评(九):虽然说话了 但是很沉默
读卡夫卡的文章我一向是十篇有七八篇都很难弄懂,中短篇除了变形记这种硬性文,其他基本上都是晦涩和虚无缥缈的,乡村医生就属于后者。乡村医生是我喜欢的文章之一,导演把卡夫卡的原文用扭曲,诡异的形式结合成动画,给我太大的视觉冲击了,好喜欢这种画风,有一种变形的美感,跟我所理解的卡夫卡的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医生没马的窘境,小孩求死,医生想回去救人的窘境,小孩知道自己必死于是求救,医生无能为力的窘境,被囚禁,到最后逃走坐在马车上却不能飞奔还是一种窘境。
我不明白是什么东西使医生全片都陷在一种窘境中。
”这也不过是一刹那的功夫,因为我已经到了,仿佛我的院门前径直就是我的病人的院子“
”驾!我说道,马却没有扬蹄飞扬;我们像老人一样缓缓地穿过冰雪荒原“ ”这样下去,我永远也回不到家“
”驾着尘世的车,非尘世的马,我赤身裸体,遭受着这最不幸世道的冰雪肆虐,我这老头子四处飘荡。我的皮衣挂在马车后面,我却够不着它,我那手脚灵便的中病人中谁也不愿动一下手指头。“
从开始医生深夜出诊,借不到马,驾着隐喻的马,飞奔到患者家里,因为不能治病被囚困,都体现了医生尽职尽责却不受尊敬。所以我觉得乡村医生更多的是想表现一种冷漠绝望,他人的冷漠造成了医生的种种窘境,无法自救。相信工作以后再读卡夫卡一定会有截然不同的理解。
上当了!上当了!一次听信了深夜骗人的铃声,就永远无法挽回。卡夫卡使人震撼的永远都是读完后的沉默。
《乡村医生》影评(十):乡村医生
“……迷了路,或者进入了一个奇异的国度,比人类曾经到过的任何国度都远,这个国度是那么的奇异,甚至连空气都跟他的故乡大不相同,在这儿,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受不了这种奇异而死去,可是这种奇异又是这么富于魅力,使你只能继续向前走,让自己越迷越深……”
——《城堡》
卡夫卡的小说总是笼罩着一种神秘氛围,这可能源于他拒绝读者对他作品做任何形式的阐释,故意提前做出模棱两可的解释。这会让小说变得晦涩难懂,也常常让人忽略了他小说里的戏剧性。
有时读他的那些短篇小说,像在看一出荒诞剧,人物夸张的肢体语言,随时在变换的场景和人物角色,充满形象感的场景描写,对个人存在的反讽,会让人觉得卡夫卡的小说适合改编成戏剧或漫画——电影总让人觉得不够好。第一次看这部动画时,我脑子里闪过的念头就是,卡夫卡笔下的场景大概就是这样吧。虽然山村浩二把《乡村医生》变得更为阴郁黑暗,少了原作的揶揄或称之为K式幽默的元素。
卡夫卡小说里人物的行为总是表现的像个低级动物,适合漫画这种形式,小说里充满象征意味的独白,被山村浩二改造成乡村医生低沉的喃喃自语,与阴森的配乐相得益彰。山村浩二这位漫画家深具日本漫画特质,我所理解的日本漫画特质之一就是重压下的扭曲,它被表现为人物肢体、表情的夸张扭曲以此表达内心的挣扎,这与卡夫卡小说的底色是兼容的。
虽然动画极其忠实地还原了《乡村医生》,但我们仍可以辨认出山村浩二极富个人色彩的解读,这是一个卡夫卡的忠实读者交上的一份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