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摘抄

2022-04-02 15:16: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摘抄

  《我在伊朗长大》是一本由玛赞·莎塔碧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01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一):父母的温柔

  读了我在伊朗长大, 以为是贫民窟女孩的故事, 结果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外公还曾经是王子, 爸爸妈妈都有着国外的关系网络, 在中国来说, 这是官三代么

  国家动荡不要紧, 重要是父母很鼓励她的好奇心, 希望她探索自己, 羡慕, 她父亲为了让她明白她俩不合适, 先让她俩结婚, 然后发现不合适再离婚

  在国外生活真的很孤独, 很难坚持的, 外国青少年也有傻逼, 骗感情的, 骗钱的, 吸毒的

  心疼那个无辜的伊朗青年, 在外面蹲着, 因为作者不想被抓, 就主动报警, 说那个男的性骚扰自己, 结果他被抓了

  男的不尊重女性真的是很让人讨厌的, 比如遇到的那位男性, 不让妻子说话.

  伊朗的审查, 审查机关拿着放大镜来看. 不希望某国也快要做到了

  战争不是什么好东西, 为了荣誉为了信仰? 不值得的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二):我为什么假装自己不是伊朗人

  提到伊朗,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伊斯兰革命、两伊战争、石油、政变、原教旨主义、狂热主义、恐怖主义等等。虽然有些大致的轮廓,伊朗对于世界上的大多数人而言,仍然神秘又混乱。正因如此,作者玛赞·莎塔碧才希望通过漫画将伊朗展示给世界。一个真实的伊朗,一个伊朗人眼中的伊朗。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为什么伊朗女性要带头纱、伊朗政府如何骗年轻人上战场、伊朗人被抓到在家开派对会怎么样;哪些伊朗人会示威游行、哪些伊朗人会背井离乡;为什么作者两次离开伊朗、为什么她曾在奥地利假装自己不是伊朗人。 作者一方面给我们展示了1979年至1994年的伊朗,一方面也给我们展示了她独具魅力的家庭。她的父母极其开明,在禁锢的社会生活中,坚持以进步思想培养女儿,家庭氛围民主又活泼,实在是难能可贵。作者在大时代背景下的迷失、挣扎、成长,也会给年轻读者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三):当大浪袭来的时候,低下头让它过去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果有,一定是倾尽所有人性中最闪耀的微光汇聚而成。

  伊朗少女玛赞的成长并不顺利,战争的残酷、死亡的恐惧、原教旨主义的疯狂、政治的迫害、平庸之恶、冷漠偏见…这些都没能摧毁她,就像外公说的:“当大浪袭来的时候,低下头让它过去”。

  但看不见伤痕并不意味着伤害不存在,异国他乡极度孤独的个人经历,几乎掐灭了这团火焰。

  在奥地利,14岁少女曾试图融入西方生活,抽大麻、泡夜总会,企图用这种从众的方式交新朋友,却发现越来越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我的痛苦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什么也不是。我在伊朗是个西方人,在西方是个伊朗人,我没有明确的身份。我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

  或许每个人都需要一段长长的时间完成从少年到成年人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对自我的怀疑、对身份的怀疑、对自我价值和对社会的怀疑…总是伴随着曲折探索,在不断地自我教育中走向自由与归途。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四):有些共鸣,跨越了民族和文化差异

  同为第三世界的读者,读这本书能产生很多共鸣,我看到的是作者在斗争、苟且与逃离之间痛苦的挣扎。

  逃离并不可耻,是作者的逃离让世界了解了这个国家。然而,相对于她的许多同胞,出生于富裕家庭的作者确实是幸运的,至少她拥有受教育的权利,思考的权利,以及在斗争、苟且和逃离这三者之间作出选择的权利。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五):愿世界和平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六):。

  单从艺术欣赏上来说,同名法语版的动画电影节奏完美得多。

  从个人角度,我不喜欢这本书。

  在女主身上我看到很多自己过去的影子,随着不断接触新的文化,我改换自己的梦想,自己信仰的主义,虚无主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是的我一直很反感同时受过直男癌的迫害,但越来越多的田园伪女权声音让我不胜其烦,我意识到并不应该是女权主义,而是平权主义,在人们讨论女性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男性作为女性的“第二性”,也不是没有种种不公平待遇,个人努力败给性别和性别特性。并且,感情中更容易受伤的也不总是女性。

  我退学复读考艺术,再复读,错失电影学院的橄榄枝,我失意,我相信爱情,我失恋,我尝试做专业上的尝试,拍短片,拍到抑郁,我不上课,我和现充渣女混在一起,再次抑郁,我休学,我跟组,我去互联网公司实习,我复课,我不再随便开始一段感情,但我还是相信爱情会让人变好,我不再逃课,我坚持健身,我学习理财,我开始记账,我开始存钱,我得到了收益,我越来越好,但我还是爱不到我想爱的人,她和我说她害怕失去所以不想开始。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我看到玛赞的爱情失败仿佛看到我的。

  我厌恶她身上的锋芒和刺,因为我从前那样,我得不到任何好处。

  我用沉默抗争,只会越来越抑郁。我只有把自己变好才有发火的权利。

  我讨厌这本书,因为我看到我自己,我看到逃避,我看到玛赞追求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由。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七):非常喜欢了

  玛赞流落奥地利的部分我很有共鸣,不知道是不是那个年纪的小孩都会经历艰难的自我认同,是不是都会有特别想融入他人又拼命想逃离的时候,是不是一方面觉得特别孤独一方面又特别渴望被爱,反正我是这样,我假装和大家一样,但心里又很抗拒,表面上很酷,但又在乎别人的想法,所以总是很矛盾,浮于表面的快乐无法给我带来内心的满足,我很颓废堕落但又很痛苦,我盼望着自己能振作起来,但又羞耻于求救,我认为自己对不起家人,却又希望他们包容我理解我。

  这本书极大地改变了我对中东地区的看法,前段时间我看了关于叙利亚的部分影像,建筑被毁,孩子们留着泪,我想象着他们生活一定很艰难,我以为他们都在贫穷中挣扎,却意外发现这些没有逃离故土的人中其实也有人在认真地活着。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故事了,玛赞一家在那样的政治环境下依旧追寻着自由。他们的物质生活并没有我以为的那么短缺,玛赞可以追星,穿时髦的夹克,穿耐克鞋,这给我一种很微妙的错位感,因为我印象中的中国的80年代,物质生活远没有这么丰富。当然,玛赞家应该属于富裕的一批人,但中东地区的经济确实有超过我的预期。

  我下豆瓣的初心是想标记一下电影,mark给自己看,但现在,我想把我从今天开始读过的书也标记一下。因为从我许多年前看网文开始,我的记忆就出现了明显的衰退,对于小时候看过的书印象深刻,但对于近期看过的,却很快就想不起来。如果把我这些年看过的书一一标记,估计有几千本了,不过也没什么用,我现在已经不打算广泛阅读网文了。我希望我以后看到自己标记已读的书时能想起里面的内容,不用完全想起,就是能回忆起精彩的片段和大体内容也好呀~

  看评论说本书旧版和原版远胜于此版,我决定过段时间就买回来看看,其实我觉得这个版本,已经足够好了,更好会怎样呢?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八):短评字数限制只能写书评了

  没想到一个晚上就看完了。300多页的漫画。前半本是小孩子在面对战争和集权社会的不解,中间4年在维也纳的生活是一个少年对自我的寻找,第三部分回到伊朗,重新适应伊朗的社会文化,对自我的认知,到结局(算了不剧透)。整本看下来的感觉是随着作者一起长大,小时候的懵懂,少年的纠葛和迷茫,青年时期对社会的妥协。到最后重新发现自我。

  书里面有很多很真实的细节,比如说有一段时间一听到防空警报就会所有人跑到地下防空洞,比如说新闻和课本里的谎言在父辈政治讨论中被一一拆穿,比如说作者从小认为如果一个大人去了很远的地方旅行,他不是被捕就是死了。看第一部分的时候真的是很沉重。

  看第二部分,在维也纳留学的四年,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强烈的孤独,失去目标,失去人生的意义。最终走到露宿街头的地步,确实非常失败了。

  第三部分重新回到伊朗。是我看的最心酸的部分。她的留学期间的痛苦跟身边的人失去亲人,忍受酷刑相比简直微不足道。但是她的痛苦也是真实的。是她切实感受到的。痛苦是不应该被比较的。

  一个亲历战争的人,这辈子无论未来过上了怎样的生活,他都会一辈子背负着战争的阴影,更何况伊朗现在还处于极权社会的状态。作者对正义的一次次坚持也真是运气很好,才躲过了监察队的抓捕。但很显然,她不适合伊朗这种状态。我很惊讶她后来选择了去读绘画,我觉得她对政治的洞见超越了她的年龄和见闻,她应该更适合去读政治。

  我觉得作者的经历本身就非常丰富。缺点是对自我剖析不足,对故事背景交代不够清晰。所以看完下来,是明白了一个亲历者的视角,书中涉及到的很多伊朗问题并没有给到一个明晰的解释和讨论。可能这是漫画的特点,所有都以第一人称视角来叙事,而不去补充背景材料。哎。。

  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推荐的!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九):只有当灾难还能承受时我们才会自怨自艾

  提到伊朗,你会想到什么?是传说中的石油大国还是出门必须带上面纱的伊斯兰妇女?其实,伊朗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50年,那时的伊朗还叫做波斯,并且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古波斯帝国。

  作者从很小的时候就决心要成为一个先知,并时常和上帝对话。她在10岁的时候亲眼目睹了伊斯兰革命和两伊战争(伊拉克入侵伊朗),战争的残酷、统治者的昏庸以及人民的无知让她渐渐发现这个国家的真相。在14岁时被父母送到奥地利念书,在欧洲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时期后返回伊朗,多年异乡人的生活让她对于自己的身份产生了忧虑,曾经在欧洲的外国人回到伊朗似乎也成了外人。在结束了一段短暂的婚姻过后,她再次前往欧洲,寻找在伊朗并不能轻易获得的自由。

  作者能够成长为一个对世界有强烈好奇心和具有自我意识的女性,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她生长在一个非常现代和前卫的家庭,父母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悉心教导孩子、通过阅读来启发孩子的心智,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有知识、有教养的人。她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

人们谈起伊朗这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总是将她与原教旨主义、狂热主义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我作为一个在伊朗度过大半生的伊朗人,知道这个形象远非真实。正因此,创作《我在伊朗长大》对我来说才如此重要。我认为,不应该根据几个极端分子的恶劣行为而对整个国家做出评判。我也不希望人们忘记那些为了捍卫自由而在狱中失去生命、在两伊战争中丧生、在各种暴政统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离开亲人和祖国的伊朗人。人可以原谅,但绝不应该忘记。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十):人可以原谅,但绝不应该忘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