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你,耶路撒冷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为你,耶路撒冷读后感锦集

2021-04-12 00:33: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为你,耶路撒冷读后感锦集

  《为你,耶路撒冷》是一本由[美] 拉莱·科林斯(Larry Collins) / [法] 著作,猫头鹰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8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你,耶路撒冷》读后感(一):No. 13. 为你耶路撒冷

  对于不大懂中东历史的我,一上来就是这本事无巨细的书,看的时候有点overwhelm。感觉像只是希望数学扫盲,没想到就是高数了。

  了解了锡安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巴勒斯坦分治的决定以及一直被提及的中东战争的背景。阿拉伯国家的各怀心事,犹太人的一往无前。也能看到犹太人里面的恐怖分子,阿拉伯和犹太平民之间的反目为仇也有一直的惺惺相惜。

  不知道是否是译者的原因,全书阅读体验极差无比,满地都是细节,细节并不为主线服务。没有新的译本的话,不建议大家花时间看这本书。

  《为你,耶路撒冷》读后感(二):苦难造就辉煌

  1.一直都说中华民族是个苦难深重的民族,但感觉犹太民族更是倍加苦难。从公元70年被罗马军队灭国,到1948建立以色列国,其间因为被一个同源的宗教视为异类,又在各国都属于少数民族,而遭到排斥、屠杀,直至二战其间600万犹太人被纳粹杀害。 2.犹太人太厉害了。1895年T.赫茨尔撰写《犹太国》一书,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理论和纲领。本.耶胡达倡导复兴希伯来语。在建国前夕由于英国的武器禁运,有钱买也没法运进耶路撒冷,甚至城内粮食储备量也受限。在宣布建国后,面对人数、武器都占绝对优势的中东各国,绝地反击,扭转局势。建国后,历经四次中东战争,在科技、军事、教育、现代农业等领域还获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3.正如书中所言——决定形势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现代欧洲人和没有技术知识、没有现代技能、又控制不住自己激动、情绪化性格的众多本地人相对抗。”——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注定要输啊。

  《为你,耶路撒冷》读后感(三):战火纷飞血肉模糊

  地铁上看到这句,心情复杂的无以复加,中国的滇缅公路付出的是何

  叙事风格像极了《光荣与梦想》,人名多到数不清,也记不住一大长串的名字。

  每一页都是血泪,几乎每个人都有简短地介绍,还未来得及记住他们,转瞬就在战火中失去性命。佩服以色列领导人的坚毅果决,为他们民族的付出,血泪中建国,还有很多各个国家来的犹太血统的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临时组建的一个旅,从欧洲各国来的他们语言不通,战场无法指挥。

  《为你,耶路撒冷》读后感(四):普通人的视角来看以色列独立。

  讲述了以色列建国前的中东局势,语言生动,但是外国名字着实有些迷人。不过主要人物还是能够记住的。 书中多从普通人的角度讲述普通人看到的历史,孩子的,母亲的,父亲的,丈夫的,妻子的等等。宏大的事件在这里变得那么平淡,却真实。 阿拉伯老人的形象,或镇定又充满激情,或安详又不乏执着,既有奔走百里为了阿拉伯的圣城而轻易赴死,又有抛弃种族偏见庇护犹太少年。 代尔亚辛村刚嫁过去的年轻新娘,和她老实的石匠丈夫,在动荡中相信着人性与和平,然而却惨然死在犹太极端组织手中。 耶路撒冷老城里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他们很多是向往着和平,种族之间互相尊重,却不得不在大势中反目。 阿拉伯世界的领导们,享受着西方的生活,计较着自己的利益,却面对他们的人民激情演讲,言不由衷,最终也让自己不得不陷入自己营造的人民意愿的泥沼中而不能自拔,最终不得不兵临圣城。阿拉伯普通的热血青年,真诚的相信他们的宗教,敬畏又神圣的赶赴圣城,为了肉食者所说的圣战而牺牲,却不知他们在宫殿中如何自私的密谋和互相出卖。

  哈加纳中高层却团结,充满了斗志,为了他们的梦想,努力着。带10美元去美国的果尔达·梅厄,以她的真诚和信念,博得了美国犹太人的同情,终于带着5000万回国。还有那个去欧洲买军火的人,那个在美国以废品回首为名,却暗中收集军火制造设备的人,那些知死而不退的战士们,他们使得以色列建国成功。当然本古里安的坚定和智慧也是绝不可少的。还有那位为了建国,在生命晚期仍旧奉献的魏兹曼教授。

  《为你,耶路撒冷》读后感(五):严谨好史书

  拖拖拉拉读了有快一年时间...作为一本文学作品,可读性不强,太冗长了,看着kindle 的进度我都快放弃了。但是,看到最后的10%我才明白为什么书里对那时候的每一个细节描述都那么仔细、清晰,就好像作者在一个上帝视角俯视发生的一切。对这段历史相关各方人员的采访、信件查询、各类资料的查询到了无法想象的细致地步,这才是一本历史书应该有的严谨!尊重各方的声音,最大程度还原历史,不失公允!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从小学的那些不知道被篡改了多少遍的历史,真是觉得羞耻。(前两天刚知道思南还是郭沫若让人臆造的,哎,伪造历史的民族何其悲哀啊……)

  好了,说说这本书。犹太民族的坚韧、从未放弃自己建立一个犹太国家的信念,从始至终震撼人心!阿拉伯人的失败源于自己,包括今天的中东,偌大的阿拉伯世界始终对弹丸之地的以色列无可奈何,反观以色列现在已经是予取于求了。这不得不说,一方始终在快速进步,而一开始看似强大的另一方则从未从混乱、不团结、各怀鬼胎的局面中走出,甚至今日更甚。犹太民族也并非像我们之前认为的那样完美,也有对未来决策的不统一,甚至在耶路撒冷停战的30天期间,还爆发了一天的对内清理。纵然是这样,他们还是坚持理想并为之奋斗。更难想象的是来自全世界,且大多数是刚从集中营逃离的,说着各国语言的犹太人,在这么短时间内便达成了一致的信念,实在让人动容。遥想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如果不是美国的原子弹直接逼使日本投降,我们现在甚至说不准身在何处了。中国人真的缺失统一的民族理想,羞愧难当。犹太人也好,阿拉伯人也好,耶路撒冷毕竟是世界大部分宗教信仰的圣城,它属于世界,希望永远远离战争,各种族和平相处。

  《为你,耶路撒冷》读后感(六):第一次中东战争史+犹太人成功秘诀

  非常非常出色的一本书,对以色列建国的艰辛史和第一次中东战争用纪实故事多方面多角度做了很详尽的描述。我个人虽然对犹太人没什么好感,但是非常敬重犹太人的坚韧和团结,读过这本书后更加明白了为什么犹太人能够如此成功,为什么以色列强敌环伺还能做到发展的有声有色,那就是因为团结和极强的民族认同感,知道建国必然带来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制和战争,但还是义无反顾的这么做。 梅厄夫人为了积攒战争资金,一个人带着10美元到美国游说犹太企业家,最终带回了5000万,在耶路撒冷被阿拉伯人围的水泄不通的时候,犹太人想方设法打出了自己的一条滇缅之路,给城里运粮运弹,为了战争,以色列招募了世界各地的犹太青年参战,哪怕他们要么来自匈牙利,要么来自波兰,要么来自希腊,要么罗马尼亚,操着不同的语言,彼此无法交流,但是他们都为了自己民族的生死存亡走上战场。在中间短暂的停火期,他们想的不是休息,而是加紧军事训练,疯狂购买弹药,运输城市所需的粮食,为后面的反攻打下坚实基础。

  反观阿拉伯人,其实他们也都是勇士,祖上有着英雄般的基因,哪怕五国围殴一国,装备人数都占了巨大优势,但也暴露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内部的不团结,每国心里都打着小算盘,正规军不愿意冲锋,又不给非正规的阿拉伯武装以支援,只能高呼着allah akbah进行无组织无纪律的战斗,再加上没有英美等国的支持,失败不可避免。也难怪现在的沙特出兵等总被反政府武装打的难受无比,损失惨重,俗称王爷兵,从中东战争就能看出一二了~

  其实本书并没有讲到很多巴勒斯坦的内容,主要还是将笔墨放在了描述阿拉伯人这个集团和犹太人这个民族的对抗上,总的来说,如果你对巴以关系感兴趣,可以利用这本书开个头,然后去看看周轶君女士的《中东生死门》,会更有充分的了解;如果想知道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故事,那么这本书绝对是首选之一;如果想要知道犹太人为啥那么成功,this book is a perfect choice~

  《为你,耶路撒冷》读后感(七):读后感

  尽管书名是耶路撒冷,但这本书介绍了以色列的建国历史,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的圣地,但对于曾经流亡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来说,意义更加重大,他们的文化中,回到耶路撒冷重新建国,就是上帝的应许,也是几千年的盼望。二战结束后,为了弥补犹太人犯下的罪过,联合国将巴勒斯坦地区的一部分定为犹太人居住地,但这又侵犯了曾经主宰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也因此解开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仇恨序幕。得到建国之地的犹太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各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下守卫自己的家园,抵扣阿拉伯人的侵略,甚至在建国之前就打败了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取得了大量的优势。但阿拉伯国家军队的介入让局势急转直下,犹太人几乎被完全封锁,几近灭国。所幸多重内外因下他们坚持到了停火日:外因之一就是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不团结,之二是美国的支持,内因则是犹太人强大凝聚力下的坚持。到达停火日之后,一个月的休整让以色列的实力突飞猛进,物资,武器,人员充足,相比之下阿拉伯军团则陷入了弱势。结局就是以色列成功建国,阿拉伯国家铩羽而归。

  启示:

  战争是可怕的,战亡,饥饿,疾病,掠夺,家庭失散

  正义的名分,以色列的总理始终有考虑这一点,因此获得了国际支持。为了正义的名分,他甚至在耶路撒冷尚未完全攻下就接受停火。而巴勒斯坦的入侵,阿拉伯国家军队的入侵,阿拉伯国家对停火之后假和平的首先反对,都使得他们失去了道义。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外约旦为了获得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的地盘,一直不愿积极投入对以色列的战争。英国对阿拉伯国家曾经为了石油是支持态度,而在美国威胁拒绝提供战后经济援助后就抛弃了阿拉伯国家。这些抛弃朋友的做法都是阿拉伯军团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战争打的是补给,巴勒斯坦对以色列的封锁,阿拉伯军团对以色列的封锁,始终是战争的主要战略,而以色列的反抗也主要围绕突破物资封锁,进而才能攻城略地。如果不是停火日,被封锁补给的以色列肯定灭国了。

  《为你,耶路撒冷》读后感(八):历史不会轻易被改写,却总是轻易被重演

  如果只用一种宏观大历史的视角来看待历史事件,所能看到的往往是一个冷冰冰的伤亡数字。好像永远没有办法了解那些被裹挟的亲历者所经历的,没有办法感受到那种失去至亲所带来的撕心裂肺的伤痛,也没有办法真正体会战争和冲突给普通人带来的深重灾难。

  而在这本书里面,为了避免脱离历史事件的真实面目,作者也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描摹一些在传统的历史书写中微不足道,被忽略掉的小人物。

  大人物的视角当然很重要,他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人物的视角就无足轻重。相反,通过这本书的叙述,通过回顾和审视这些底层人物的悲欢离合,爱恨纠葛,才能更深入还原当时的历史真实,对当时所发生的一切有更深刻的体会。书中有很多这样的场景:蜷缩在战壕里发抖的普通士兵;遭遇大屠杀的阿拉伯村民;因为耶路撒冷被围困而陷入饥荒的母亲和孩子;被自己安装的炸弹炸瞎双眼的男孩;因为战争而选择逃离,却永远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家园的难民……这是本书最鲜活也最吸引人的部分。当你翻开下一页时,永远不知道会有怎样的一个故事等待着你,会给你带去怎样的震撼。在这些时候,会觉得自己真的回到了70年前的耶路撒冷,用和当时人一样的视角,观看这座神圣之城中所发生的一幕幕悲喜剧。

  作者考虑到读者对历史背景可能不了解,所以用了插叙的方式,对一些历史背景做了简要介绍。比如犹太复国主义的产生背景,比如英国为什么支持犹太人建国?用书里面的话说,一半是同情犹太复国主义,一半是因为犹太人在“一战”的时候对协约国一方的大力支持。犹太人虽然没有国家,但是富可敌国,在欧美政治领域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有很多银行家都是犹太人,比如在中国因为《货币战争》这本书的流行变得家喻户晓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历史上有名的,表明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态度的《贝尔福宣言》,就是英国外务大臣贝尔福写给当时罗斯柴尔德勋爵的信件。了解这些历史背景,对更好地看清当时的形势也很有帮助。

  还有不得不说相比犹太人,阿拉伯人真的缺乏那种志在必得的信念。犹太人对信念的坚定,真的太可怕了,那个时候的以色列有什么?有的是对重建家园无比坚定的信念。可以说,正是依靠这种信念,让他们挺过了最危险的时刻。

  《为你,耶路撒冷》读后感(九):现代的十字军东征

  为你,耶路撒冷,一本厚达八百页的简单历史,翔实的叙述了以色列从有到无的伟大成就。同时也把身处和平世界的我们,拉入了触摸得到的水深火热。

  【story】

  放下这本书的一刹那,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想法,什么是历史。是历史课本上一言带过的精炼史实还是繁杂冗长的故事。以高达八百多页的笔墨去描述一段能较简单描述的内容真的有意义吗?除了一种《百年孤独》般的人物混乱之外似乎并无所得。作为高考选择了历史的一名考生,其实在很久之前,有过相似的思考,到如今,尤其是在读完《大秦帝国》和《明朝那些事儿》之后慢慢也体会到了作者可能得用心。历史并不枯燥,所有学科亦然。枯燥的知识我们将其简单化,独立化,如果我们能从头至尾的去观看去欣赏,一切都将别有一种风味。

  【perseveration】

  记不清是多少页了,“人民战争”跃然纸上。还记得1937的八年抗战,炮弹横飞,还记得1949的中国,一人振臂高呼,国家成立了。还记得代尔亚辛,人人呼号,拼命抗战,还记得英军撤走的那天,大卫·本·古里安的无法抑制的激情公告。从无到有,中国有过相同经历,我们更能体会以色列的艰辛,被世界所抵制,却刚强不阿,用“染血的衬衫”作为前线,用一双双脚踏出“滇缅公路”。他们的坚持,注定了他们的不败,也使得本无波动的历史变得有一些壮烈与宏伟。

  【现代的十字军东征】

  和中古时代的十字军东征一般,一个受压迫的宗教与被摒弃的人民开始了大逃亡。从纳粹德国的集中营,到全球各地的反犹分子。犹太人被迫流离失所,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辗转世界,最后来到了他们的应许之地。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为了同一个应许之地,迫害者和被迫害者开始了长久的争斗。谁都不愿离开,谁也都不能放弃。远古的仇恨再次点燃。阿拉伯人和他们的犹太邻居必须反目成仇。只是为了一些古老的倔强。“停战了,阿拉伯人给他们的犹太兄弟送去急需的食物”,“开战了,阿拉伯人紧拉着犹太邻居得手久久没有放开”。仇恨应当早已消散,我们也应该学会接纳,其实本没有什么难以消除的,只是心魔作祟罢了。——如是说。

  2018.11.27

  大鱼海棠

  《为你,耶路撒冷》读后感(十):一段历史,记录了两个民族的争斗

  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把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搬到耶路撒冷,给已经焦头烂额的世界反恐行动,无疑又点了一把火。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了以色列建国和耶路撒冷的分治方案,由此点燃了当代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争斗的火种。

  对于没有过宗教信仰,没有过流离失所,任人蹂躏了2000年多年经历的中国人来说,对以色列和阿拉伯的冲突,更多是停留在当年新闻联播中关于贝鲁特、阿拉法特、法塔赫的印象中。犹太人是怎么回事,耶路撒冷是怎么回事,其实了解的很少。虽然看过了耶路撒冷三千年,对那里的历史还是了解很少。

  为你,耶路撒冷,以时间为轴,通过对上至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在1947年11月29日到1948年7月阿以冲突停战前一段时间内,人物活动的描述,给我们呈现了一段历史,这种现实,而不带任何带有偏见的历史描述,让我们可以从中体味出更多真实的历史。

  现代的阿以冲突,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闪米特人的后代,因为奉行了不同的信仰,而走出了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中东曾经是古代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自从被罗马人征服后,犹太人失去了自己的国家,从此走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犹太民族有着很多优秀的传统,这也使得他们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虽然没有自己的国家,却也没有被消灭。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犹太的贡献,特别是他们在金融和科技领域的贡献,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饱受德国法西斯摧残的犹太人,得到了他们期盼了2000多年的应许之地。

  相比于犹太人,阿拉伯人要幸福的多。地处中东和地中海沿岸,阿拉伯国家在 历史上,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而丰富的石油储量,又使得阿拉伯国家成为现代工业重要的能源供给地。不过,从对现代社会的贡献看,无论是国家的智力、科技的进步,阿拉伯国家显然都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历史地位。

  现代战争的几个重要的要素包括武器、国家财富、军队素质,而军队数量已经不再是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 犹太人为了等待近2000年的应许之地,所付出的牺牲精神,显然不是阿拉伯人能够比拟的。从而,体现在战争所需要的金钱和武器投入方面,阿拉伯人也远远落后于犹太人的。胜利的天平倒向犹太人,也就不令人奇怪了。阿拉伯国家内部的教派和利益纷争,显然不能使其以全力应对犹太人的复国之路。技术和观念的落后,更让阿拉伯人在战争中处于下风。

  经历了几次中东战争,阿以冲突从来就没有真正停止过,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把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搬到耶路撒冷,给已经焦头烂额的世界反恐行动,无疑又点了一把火。不过,在以后的阿以冲突中,占上风的依然还会是以色列,直到阿拉伯国家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落后的地方,并加以改进,才有可能形成对以色列的均势。而恐怖主义,对于阿拉伯人来说其实不是武器,而是一味致死的毒药,只要恐怖主义存在,阿拉伯民族就没有可能在世界的舞台上获得真正受人尊重的地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