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耶路撒冷异乡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耶路撒冷异乡人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06: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耶路撒冷异乡人读后感10篇

  《耶路撒冷异乡人》是一本由[以色列萨义德•卡书亚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耶路撒冷异乡人》读后感(二):“骄傲又自卑”的阿拉伯往事


上世纪40年代以来,冲突不断、战火频仍、动荡不安一直是对整个中东局势的最佳概括。鉴于种种骇人的恐怖联想,凡与该地区相关的一切都被我们早早地踢入了黑名单。之后,坏印象更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从地区波及到民族,阿拉伯人也就成了我们眼中的“麻烦制造者”。阿拉伯裔以色列作家萨义德•卡书亚大概很清楚这一形势,他明白作家的职责就是要以真相纠正常识的谬误,于是以手中之笔为我们记录下阿拉伯人真实的生活场景。《耶路撒冷异乡人》是他的阿拉伯纪事,在其中看不见火药味十足的政局冲突,都是真真切切的生活片段;没有了彪悍无比的复国战士,只有既骄傲又自卑的普通阿族人。
《耶路撒冷异乡人》的所有变故都来自于一次偶然。爱好文学的无名律师在二手书店买到一本旧书《克莱采奏鸣曲》,没想到里面竟然夹有一张妻子亲手写下的语意暧昧的纸条。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意外的发现最终引发了一系列有关家庭的连锁反应。《克莱采奏鸣曲》讲述一个贵族女子的出轨悲剧,暗暗对应着卡书亚笔下的故事。不过,作者并不像晚年的托尔斯泰那么悲观。卡书亚无意使故事停留在表面的纠葛,所谓的出轨只是律师的臆造,从未真实发生过。从律师的无端妄想,到“尤纳坦”的身份之谜,再到社工埃米尔的现身,这个“狂怒丈夫追踪第三者”的悬疑故事顺理成章地过渡到家国民族的层面。由此拉扯出蛛网一般绵密的阿拉伯往事、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恩怨情仇,既在作者的安排之中,也在我们的想象之外。
三千年来,战乱、屠杀与和解始终与耶路撒冷相伴相生。1948年起,随着中东战争的逐步升级,以色列人长驱直入,占领了耶路撒冷全城。历史的境遇造就了阿族人今日的地位。如今,占以色列总人口三成以上的阿拉伯后裔只是该国的“二等公民”,他们不仅与人口占统治地位的犹太人脱节,而且永远都被当地人视为“异乡客”。
现年37岁的卡书亚是一名记者、喜剧作家和专栏作家。与享有世界声誉的犹太作家阿摩司•奥兹、大卫•格罗斯曼不同,他的作品里没有强烈的犹太民族意识。作为出身于三角地带的阿裔以色列人,卡书亚深知“异乡客”的滋味,他还记得第一次到耶路撒冷时被士兵搜查的窘事。但他也懂得如何用黑色幽默来冲淡伤痛、调侃现实。《耶路撒冷异乡人》一反通常的压抑与沉闷,卡书亚调动手里的笔,就像摄影师摇动手中的镜头一样,从远景到近景,从广角到特写。他捕捉到形形色色的阿拉伯人,他们的人生尽管各有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自相矛盾的。因为归属感与认同感缺失造成的“尖锐刺心的自卑感”,始终折磨着小说的主角们。由此产生的“受害者”情结如影随形,就像烙在囚犯脸上永远洗不去的刺青一样,将他们与犹太人隔开。心理的落差长时间得不到弥补,焦虑也就趁虚而入,成为他们身边永远的伴奏。
于是,在卡书亚明快的叙述语调中,时时流动着不和谐的杂音。从出生一开始,阿裔以色列人就承受着看不清、摸不到的耻辱,被放逐的心态如鲠在喉。他们时而自卑,时而自傲,既瞧不起自己,同样也睢不起自命不凡的犹太人。在他们看来,阿族人是多么隐忍,多么“宽宏大量”,不仅放任“敌人”在“本来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招摇过市,更不会像别国的兄弟一样动辄采取极端的报复行动。说到底,满腹的愤懑还是敌不过生存的需要。要战胜“敌人”,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好。然而,要在耶路撒冷生存下来谈何容易。这里从来不是自己的地盘,即使辛辛苦苦地逃出三角地带,住到撒路撒冷,也顶多被看作是“半个犹太人”。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想在别人的游戏里胜出,就得服从别人的规则。为了不至于灰溜溜地逃回三角地带,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遵从以色列主流社会的喜好,丢掉可怜又可笑的自尊心,假装不记得自己才是这片土地“理所当然的拥有者”,低下骄傲的头颅,像小绵羊一样温良谦卑,偶尔自嘲一句“让我们自己过自己的日子,成为讲理的邻居”。
至此,卡书亚用幽默的笔调给出了“最佳”解决方案。他说,要摆脱如此尴尬的局面,只有转变身份。这是他的幽默,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像律师一样少之又少被耶路撒冷主流社会所接纳的精英分子可以靠财富轻轻易易地买来体面和尊严,社工这类穷人就只剩下一条不归路。埃米尔冒险盗用植物人尤纳坦的犹太人身份,也就不足为奇了。至于事前的内心纠结与事后的无穷后患等种种边角余料,也可以算是畸形社会畸形种族关系的副产品了。
与奥兹、格罗斯曼等文学前辈相比,卡书亚属于少数派。文学将他们联结在一起,在这里,没有人种的区分,只有正面的能量。他们都希望通过写作来促成各族间的相互了解,进而“给中东地区带来和平”。当然,解决和平争端还为时过早,区区几本书不能为畸形社会正畸。不管怎样,这都是一次跨越种族壁垒、打破大墙的勇敢尝试。

  《耶路撒冷异乡人》读后感(三):回不去也走不到

其实,我不太喜欢给文学书写书评。文学评论对我来说是个太过陌生的领域,我并不擅长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写出来,与人分享。对我来说,科技类以外的书籍,他们带给我的体验往往是玄妙的,不可言说的。所以经常我宁可仅仅简单的评论它们是否有趣。
这是一个讲述矛盾和冲突的故事, 每一个人都建立在矛盾中。以色列的阿拉伯知识分子,穆斯林以色列人,来自异乡的单亲家庭。他人眼中的异族或异类。“我们系的阿拉伯人”,犹太餐馆后厨的阿拉伯打工者们,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孩子们。纠结的故事仿佛还嗅得出古老的阿拉伯风味。那些在严肃和沉重的缝隙中无处不在的轻松的调剂。那些“生活既已如此”的豁达和冷静。
我喜欢这个故事,所以我一点情节也没提,宁可不评论它,也不干扰诸位的阅读。反正,让我写文学评论,我也写不好,我只能说,作为一个漂泊在异乡十几年的“外地人”,我喜欢这个家伙……

  《耶路撒冷异乡人》读后感(四):歧路


  翻阅此书给我似曾相识的感觉,细细一想,有点昆德拉《玩笑》的韵味,无论是叙述手法,人物心理,情节发展,都有类似。
  前段时间研究观众心理学,大抵这本书之前貌似听过,读起来,竟有那么一丝理所当然,理所当然是一本好书,一本绝非二流作家的小说。
  因作者是以色列人,书中掺杂太多关于阿拉伯与犹太人之间的种族问题,更有政治、宗教以及经济影响着我对故事的理解。倘若我是个有心人,兴许会大费一番周折,翻经阅典,去搞清楚那个年代关于以色列的政治、经济以及宗教、种族问题,前因后果,发展以及现状,再次品读的话会大有收获吧。可惜我不是。
  同样的,一个章节采用一个人的视角,不同于《玩笑》,此书来回就两个视角,律师以及“尤纳坦”,我更喜欢称其为尤纳坦。故事从律师读到一本书中夹杂一张妻子暧昧的纸条,随后安定平稳的生活从此打破,如《玩笑》,路德维克因一句政治玩笑改变一生一般,如此讽刺。一张纸条,撕裂了夫妻和睦的关系,揭开了各自丑陋的面庞,律师开始疯狂地寻找真相。在寻找过程中不断地挣扎、臆想、猜测、欺骗。
  而尤纳坦,他的问题更多的是体现在他伪装这件事上,异乡人这个称呼又含沙射影出他本身不是属于这个地方这个城市这个身份。在耶路撒冷这个城市充斥着种族主义,尤纳坦的伪装使他备受招待,内心深处却无时不刻不在惶恐着。妓女的儿子,优秀大学生毕业,改名换姓替代他人,又与替换者母亲之间纠缠不清,而他本身,又是一个极其可怜而正常的一个人,泯然众人,谁不曾承载着种种惶恐,不安地活着。
  他有他的故事,有自己的忧虑有自己的小幸福。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对各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甚至不能称之为心理活动,而是对于他们本身的描写。真实,贴切,夸张而含蓄,突出一个真实,我想这应该是大家的手笔。正是因为这些字句,让此作在我心中与其他闲杂人等隔离开来,竟有了重读一遍的想法。
  好小说与坏小说,一读便知。难以用言语来标榜,自己体会,无力传达。而近视所读诸如《孔子》《疯子》《熟年》之流吾甚至懒得为之作评。看来公众期待视域确是一项重要指标啊。

  《耶路撒冷异乡人》读后感(五):一部异国情调的电影

    书是图书馆借的,中途还带去了一趟泰国和柬埔寨,总之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看完,但却是一个好书。
    异国情调很浓,但书里的律师的矛盾与纠结却让我有着一种熟悉感,特别是那种上一秒突然释怀,想要好好的拥抱现有的人生,下一秒又认定了自己被背叛、被遗弃,以及深深的恐惧和无力感。律师真的很有趣,不能简单的说他纠结或者神经质,但他自以为的开放,他骨子里的传统,他的矛盾与纠结也不知道哪里触动了我,或者是自卑?我想作者更多的是想表达一个阿拉伯人由民族还家庭教育所深植于骨髓的某些精神上根深蒂固的东西,但我想那种东西,绝不仅仅存在与一个阿拉伯人的骨髓里,它可能存在于每个人的骨髓里,它让你在努力向上,努力成为你想要成为的样子路途中,在某一个瞬间让你陷入精神的困境,将你拉回你固定的思维和人生,它嘲弄你自以为是的样子,像是在说,看看你的蠢样,你以为你能逃到哪里去?so,究竟能不能逃开,这究竟是可以是一个happy ending的故事吗?似乎也在问我自己,你是不是真的真的有勇气过上你所谓的自由勇敢的人生?
    而抛弃了身份与过往的天生聪慧的艺术家,没有根基的人生是不是就真的可以一帆风顺?

  《耶路撒冷异乡人》读后感(六):异乡人

律师接受这西式文化教育,获得以色列居民身份,安定的生活,不愿提起自己的异乡人身份。

一次偶然的机会,社工获得新的身份,冒用雇主儿子的名字,成为了一名犹太人,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摄影专业,并获得了一定成就。

一个误会,律师认为自己的妻子出轨了社工。在律师的跟踪调查下,证实出轨只是一个误会。小说的结尾,律师参加社工的摄影展,看到其中一张女性臀部的照片,又开始深信社工的确和妻子又不正当关系。

两个都是异乡人,对自己身份的摈弃,对高等身份的向往。歧视,深深扎根在他们自己的内心。

这种歧视体现着文化的差异,社会的不和谐。巴以冲突难以调和,涉及这方方面面,生活的点点滴滴,差异根深蒂固在每个人的心中。战争不仅是一座耶路撒冷城市归谁所有的问题,历史长河中积累孕育的文化信仰都是分歧。

  《耶路撒冷异乡人》读后感(七):不能承受的圣城之重

在中国,阿摩司•奥兹无疑是近年来最具知名度的以色列作家,或者不如说当代以色列作家里我们熟悉的也只有奥兹了,这与他的作品近十五年内被较为系统地引进到国内不无关系,毕竟以色列文学对于我们来说太过小众、陌生,而在我的阅读体验中,除了奥兹,也只有以色列诗人耶胡达•阿米亥比较令人印象深刻。
而今,世纪文景引进出版的以色列作家萨义德•卡书亚的《耶路撒冷异乡人》显然是对当代以色列文学一次非常重要的补遗,这不仅仅体现在文本内容上,更重要的是在于作家身份上的差异性。前面提到的阿摩司•奥兹和耶胡达•阿米亥皆为犹太人,其实纵观文学史,犹太作家一直在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犹太人多年来散落于世界各地,所以无论是以德语、法语还是英语写作,也无论文学作品本身是否过度立足于犹太民族之上,其犹太人的身份却始终保有强烈的痕迹性。从卡夫卡、茨威格到索尔•贝娄、贝克特等,我们有大量的文学巨匠可供于探讨研究犹太文学,而回归到以色列文学,以希伯来语写作的主流群体依然是犹太作家,如文章开头提到的两位知名以色列作家。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民族,即阿拉伯裔以色列人。萨义德•卡书亚恰恰是一个生活在以色列用希伯来语进行创作的阿拉伯后裔,于是在他的笔下我们读到一个更为疏远却也更加真实的以色列。
自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阿以冲突不断升级,先后爆发了五次中东战争,致使数百万的巴基斯坦阿拉伯人流离失所,特别是在圣地耶路撒冷的争夺上,至今都没有达成真正的永久性和平协议。犹太法典《塔木德》中曾言到“上帝给了世界十分美丽,九分给了耶路撒冷”,于是耶路撒冷成了三大教派的必争之地,从十多世纪以前的十字军东征到如今的中东战争,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用鲜血浇灌的信仰之花,在这里只有战争和暗潮涌动下的相对和平。而对于我们这些遥远的东方国度的读者来说,除了追溯历史,就只有战争的画面更多的停格在脑海中,我们几乎无从知晓以色列公民的真正生活境遇,但是萨义德•卡书亚用他的《耶路撒冷异乡人》带我们走入了一个表面没有“战争”,却处处弥漫着漂泊与不安的耶路撒冷。
小说是以两位主人公的视角交替抒写的,一位是成功而富有的律师,一位是以社工身份在耶路撒冷勉强为生的少年,两者都是阿拉伯人,却在身世背景上大有不同。中东战争时,许多阿拉伯难民被迫迁离耶路撒冷,由此在以色列境内的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阿拉伯人聚集地,律师就是来自一处名为“三角地带”的阿拉伯城镇聚落,而少年却是来自名为“迦朱里亚”的阿拉伯村落,于是同样的民族也有了贵贱之分。不过即使成为“律师、会计师、税务顾问和医生”这些由于能够充当“无公民权的阿拉伯人与色列官方之间的中间人”而变成拥有公民权和比较富足的少数阿拉伯人,但也依然只是“住在耶路撒冷,却与周围的当地人脱节,并且永远会被视为异乡客。”不同的表象下暗藏着相同的陌路感,这即是当下以色列阿拉伯人的真实写照。
随着情节的演变,律师由于嫉妒、猜疑几近导致辛苦经营的家庭与事业面临崩塌的境况,而少年以谎言构建的全新人生也随时可能触礁。当两条平行的人生轨道终于相交后,作者却给了我们一个讶然的“真相”,它可以把你引领到相对浅薄的悬疑反转层面,但是它其实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悲观的认知——在耶路撒冷,没有真正的和解。民族的成见、信仰的坚贞,共同搭建起了坚不可催的壁垒。在小说中,看似情感的纠葛导致了冲突的不断升级,其实这是对民族矛盾不可调和的一种折射,律师对妻子出轨行为的猜忌与不安的起因只不过是一张书里夹带的纸条,表面看起来荒诞不经的情节却也反衬出某些阿拉伯的民族性,当然,这种情感的脆弱也恰如整个耶路撒冷的民族关系,就像被阿拉伯少年取代的犹太少年,本来拥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却以自残的方式表达着对命运的抗拒与不妥协性,同样的顽固,即导致了生命的消亡(犹太少年),也催生了和解后的再次爆发(律师)。
其实《耶路撒冷异乡人》的故事并不复杂,但却是一本信息量非常庞大的小说。它没有直陈战争,也没有渲染冲突,只是以冷静、平淡的笔调讲述了两个阿拉伯男人因为一个女人由平行转而交集的人生,但是却处处透露出一个国家的复杂性:民族之间的芥蒂与仇视,民族内部身份转化后的焦虑。或许这皆源自作为圣地的耶路撒冷,确实无法肩负起家园的重担,所以在耶路撒冷,我们其实都是异乡的孤儿。
平媒用稿,转载需告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